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54:01 | 查看全部
“对!一顶帽子压死人啊,好多场合,只要我们一开口,指责就来了——‘哼,半瓶醋’,‘一瓶不摇,半瓶摇’!”
  
  上帝笑了,他安慰半瓶醋:“孩子,一来就堵别人的嘴的做法确实不对!”
  
  “就不对呀!”
  
  “孩子,人们该珍视你们!在生活中,你们代表着‘用度’,代表着活生生的平民日子,半瓶水、半瓶油、并瓶醋,表示生活中用了一些水、油、醋,或许,困顿的日子,只能暂买半瓶油,半瓶醋……”
  
  “是的,是的……仁慈的父,上帝呀!”
  
  “孩子,也只有你们,能有一半(或者更多)的空间来感应生活,生活往往是跌宕的,你们也就超敏感,以你们的良心来表达!真好,你们半瓶……真好!”
  
  “父亲啊,您说得真好……可是,在一瓶水、一瓶油,一瓶醋……它们的嘲弄面前,我们维护尊严的反诘却是苍白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54:09 | 查看全部
 上帝笑了,他左手虚招了一下,一瓶满满的醋立刻托于掌上,随即右手再一招,一个两倍大的醋瓶出现了眼前。
  
  上帝把左手的腊往右手的瓶子一倒,慈爱地问:“孩子,怎么样?”
  
  还没等半瓶醋说什么,上帝眨了一下眼,一个小一半的醋瓶出现了。
  
  上帝请半瓶醋哗啦啦地跃身而进,问它:“孩子,现在,感觉如何?”
  
  “仁慈的父,我再也不自卑了……生活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54:18 | 查看全部
动起来
时间:2013-10-15 作者:未详 点击:558次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人体运动学教授摩尔豪斯博士做实验,让20个学生先坐在柔软的沙发上读书,过一段时间,又改坐很不舒服的硬椅子。结果发现,那些学生坐硬椅子时,因为不舒服而不断调整坐姿,看起来好像毛躁不安,学习成绩却比坐沙发时好得多。
  
  摩尔豪斯说:“一个坐沙发得B的学生,坐硬椅子往往可以得A,因为后者使脑部得到更多氧和糖的供应。至于维持一定坐姿的前者,只要几分钟不动,血液循环减缓,脑部得到的血液和营养减少,读书效果就差了。”
  
  于是,我猜想,当年某校女生在厕所读书,会不会正因为厕所里不舒服,促使身体不断挪动,而有了较佳的效果呢?
  
  摩尔豪斯博士在研究报告里也确实强调:“许多父母、师长认为孩子一边念书,一边动来动去,或打哈欠,或伸懒腰,是静不下来专心学习。岂知,不准孩子动,反而是错的。”
  
  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妙:“你看地平线上的月亮,跟看头顶上的月亮,会觉得不一样大。你躺着想一件事,跟站着想一件事,也会不同。”
  
  每次在消极的时候,我都告诉自己:“动起来!不要坐在这儿发愁。动起来!问题就能解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55:55 | 查看全部
如初遇,如诀别
时间:2013-10-15 作者:未详 点击:538次

  有一位画家说,齐白石的画为什么画得那么好?而且年纪越大画得越好?因为他越到晚年,对生活就越依恋,也越爱惜身边的一切。
  
  “他晚年的画,既有像是第一次看到红色辣椒的感觉,又有像是最后再看一眼的不舍之情。”
  
  这样的描述,深动我心。
  
  仿佛有点明白,那些红辣椒、大白菜、小鱼小虾,本也平平常常,经常面目无光,但为什么在大师的画作里,可以变得令人迷恋,价值连城?因为,大师笔下画的不只是万物的表象,他与世间万物莫逆相交,一生难舍——他画的,是他的爱与珍惜。
  
  如果人间的至爱之情也可以有个长相,我想,它便可以长成如此一幅丹青的模样,每一个笔触、每一滴水墨,都像至爱的眼神,最纯粹也最复杂。它既是热烈的表达,也是深长的沉默,有无比的幸福,也有难言的痛苦,如初遇,又如诀别。
  
  初遇使人感觉新鲜,初遇之心,令爱的表达天真热烈,生生不息;而诀别令人忧伤难舍,诀别之情,令我们懂得,爱的尽头是珍惜。
  
  我想,人的一生,即便不能如齐白石那样至爱万物,至少,也应该这样至深至美地去爱一次,哪怕只是爱一个人、一件事、一样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56:12 | 查看全部
灵性流韵
时间:2013-10-14 作者:未详 点击:565次

  所谓灵性,就是通天意,合自然,应时而生,顺势而动,运化有节,演变随律,物自成韵,秀以自逸。
  
  灵性之于人而言,是孕育智慧之果的花朵,是开启创意生活之门的钥匙,是引领着我们享受浪漫人生的觉识,是自我能够自由穿行于内在精神世界和外在物质世界的通道。
  
  灵性如水,清澈澄明,映花照月,朗然静丽;灵性若不被蒙尘,则一生颖睿乐达、挥洒自如;一旦灵性泯坠,则从此浑浑噩噩、惘然失聪。
  
  有人的灵性,如洋似海,任你狂风如怒,飞沙走石,依然无法夺去他的那片升腾的蔚蓝;有人的灵性,如湖如泽,虽有可能被淫雨侵浊,但终能澹泊自净;有人的灵性,如尺洼雨坑,一把泥沙,便可将其搅混填平。
  
  灵性虽源自天然,但却需要后天的护持,方能皎然如玉、灿然如日。护持灵性的最好的方法,便是孜孜以求,奋发向上,积识成智,发而为存在,进退无碍,方圆自适,从而使我们的生命,不失灵动之质和灵秀之美。所以,善于护持者,则灵性如海,洋洋洒洒,孕育着人一的无限生机;不善于护持者,则灵性如洼,搅混易,澄清难,一旦诱惑迷人,必将欲壑难填,怎能不郁郁寡欢呢?古人云:“有人日孜孜以成辉”,说的就是灵性在生命中的映射,“有人日怏怏以至辱”,说的就是灵性萎落的后果。
  
  心,被称之为灵府;灵性在,则府中智慧之花烂漫,府外创造之果香妍;人生若此,生命之韵,岂能不如诗如歌般美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56:21 | 查看全部
让人生淡而有味
时间:2013-10-14 作者:未详 点击:6722次

  有人说:人生,既要淡,又要有味。细想想,这句话,颇有哲理。当今这个时代,也太喧嚣,太物质,太功利,太势力;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多,就会被“重口味”折腾的死去活来。
  
  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有一句经典台词:“人活着,是为了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这是很朴实、很真实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的“平淡”,看似“无奇”,生活却蛮有滋味;凡事最好少计较、少争执、少高调,能往宽处走,就不要往窄处挤;没人挤的窄处,甚至就会变成“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宽处。
  
  人生平淡,并不是让你放弃理想、事业、志向、信仰,而变得庸庸碌碌。而是要少计较,只有少计较,才能少折腾。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用来在官场上、职场上、功名利禄上折腾来折腾去、耍心眼,就会白白消耗掉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而变得疲惫憔悴,哪儿还有时间干正事?把别人折腾的时间、心血、精力,用来干一番事业,用来干一番感兴趣的事业,你的人生虽然“很淡”,却一定“很有味”。看淡物质追求和享受,才能看重做事、做成事,你就能摆脱“淡而无味”的困扰;而变得“淡而有味”有很重的“味”,有上品位的“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56:31 | 查看全部
 一个人想要这个,又舍不得放下那个,不把你累死才怪呢?当一个人学会放弃的时候,那个人才是真正的成熟;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才可能变得强大。所以,让人生“淡而有味”,不仅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大智慧。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就算“淡”也会时时感受到“味”很浓、很重;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即便是全身心投入,也不可能不走思。一位科学家,在取得巨大成绩后,记者采访他时,他说了这样的话:“兴趣使我不疲倦。”也许在别人看来,他所做的事“淡”的一点“味”都没有;而他却很感兴趣做,你说“有味没味”?
  
  有人在谈到人生时,这样说:“于己无缘者,随他来去,即为淡;与己有缘者,好自珍惜,即可有味。”真的是“强扭的瓜不甜”。孟非有一本书,叫做《随遇而安》。书中讲述了他中学时代严重偏科,黑暗让他看不到未来。临时工日子辛酸艰苦,却奠定了他往后的不平凡。他从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角色一一走过。四十年,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孟非告诉读者:顺应本心,淡定从容,坦然面对每一次改变。
  
  淡定,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孟非在做摄像时,是一位称职的摄像;孟非在做记者时,是一位称职的记者;孟非在做编导时,是一位称职的编导;孟非在做制片人时,是一位称职的制片人;于是,当孟非做主持人时,才会那样“火”。难能可贵的是,孟非没有名人架子,每周六、周日晚上,都很淡定的主持《非诚勿扰》节目:为什么《非诚勿扰》有那么高的收视率?有那么多人喜欢?这与孟非的“随遇而安”有关,也与他的“淡而有味”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56:39 | 查看全部
我国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墙高众人推”;还有一句话,叫做“出头的椽子先烂”。高调,总是要招惹是非的;有人说,高处自然风光,却会成为众矢之的。还是少计较、少争执、少高调,少消耗心血,少消耗精力,少消耗体力。有人说:这叫以逸待劳。用最少的投入,不“超负荷的付出”,做成最大的事,做成最好的事,还不是智慧呀?这就是“淡而有味”。
  
  “淡而有味”,表现在做人低调,懂得包容,懂得宽容。一个人,有定力,有包容心,有宽容心,有善良心,这个人想不成功都难!连上帝都会帮助那些与世无争低调的人做成事。
  
  让人生“淡而有味”,是享受人生;这样的人,一定也会享受成功。成功不能坐等而来,需要拼搏,更需要以平淡之心,从容做事,宽以待人;这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56:58 | 查看全部
另一种“看开”
时间:2013-10-14 作者:未详 点击:879次

  单位搞了一次私房联建,最近抽签分房。一分般人普遍不喜欢三种房子,一楼、顶楼、当西晒。不喜欢是有原因的:一楼的房子太短太阴;顶楼太热,又可能碰上屋顶漏水;当西晒的夏天温度偏高。然而,同样抽到这种房子,一些人的表现却大不一样。有的垂头丧气,抽完签就匆匆离开,好象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有的开开心心,抽了顶楼的说:“顶楼好啊,望远景的时候没人挡着我,何况,顶楼算二楼价,比最高价便宜七八万块钱”;抽了一楼的说:“一楼不错,万一停电,我最不愁上下楼”;抽了当西晒房子的说:“当西晒也没啥,夏天多开点空调就是”。这种人对挫折“看得开”。
  
  另一些人对贫困看得开。一朋友做了二十多年乡村教师,至今住的还是老家几间破房,孩子虽然已经独立,却只是在一个小小的私企打工,每个月拿的工资只能养活自己。然而,每次聊到财富的话题,朋友总是这样一句话:“穷也有穷的好处,一个人穷了,不用担心谁开了你的保险箱、骗走你的存款,也不用担心孩子啃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4:57:03 | 查看全部
 人遇到挫折和贫穷要看开,碰上特别的幸运、做了富人,其实一样应该看开。有人可能莫名其妙:说一个人遇到挫折必须看开可以理解,说一个人碰到特别的幸运要看开,此话怎讲:难道这世界上还有因为做了大官出了大名娶了美女上吊的吗?我觉得这是误解了看开的含义。人碰上到特别幸运的事情,往往会误以为这世界对自己永远花红柳绿,因此做事盲目冲动,而看得开的人则明白“水满则溢”“花无百日红”的道理,总是怀着忧患意识去做接下来的事。当年的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手里握有清代最强大的军队,清廷又是封他一等毅勇侯,又是擢其为武英殿大学士,有人劝他做皇帝,曾国藩拒绝了。为了让清廷相信他的忠诚,他甚至大批裁减湘军,要求取消自己一等毅勇侯的爵位。曾国藩知道,自己起兵造反,也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失败。一旦失败,不但他本人会被杀掉,整整一个家庭都在劫难逃。如果不造反,自己及其家庭则会过得安安稳稳。如何从政治上评论曾国藩此举,另当别论;假若从人生智慧着眼,我们不能不佩服曾国藩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