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28:12 | 查看全部
“这样吧,我现在给你开个处方,你能否照办?”医生没有理会实业家,似乎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实业家接过处方——“每个星期抽空到墓地走一趟,每天悠闲地散步两小时。”
  
  “每个星期抽空到墓地走一趟?这是什么意思?”实业家看到处方很是惊讶。
  
  “我知道你会很惊讶,”医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希望你到墓地走一走,看看那些与世长辞的人的墓碑。他们中有多少人生前与你一样,甚至事业做得比你更大,他们中也有许多人跟你现在一样,什么事都放心不下,认为什么事都得自己扛,如今他们全都长眠于黄土之中,然而整个地球的活动是永恒不断地进行着的。我建议你每个星期站在墓碑前好好想想这些摆在你面前的事实,也许会有所解脱。”
  
  实业家安静了下来,悄悄与医生道别。他按照医生的指示,释缓生活的步调,试着慢慢转移一部分权力和职责。一年后,他只控制全局,把自己的大部分工作分摊给了下属,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一年企业业绩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好。
  
  其实,人要学会悠闲地生活,学会“每个星期抽空到墓地走一趟”的精神,什么事都得拿得起放得下。没有你,地球仍然会旋转,没必要把自己搞得紧紧张张的,什么事都自己扛。虽说正常的紧张可以让你保持奋发,不断刺激你,让你在高效率之下创造性地工作,但我们如果能够学会控制紧张,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或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28:28 | 查看全部
“车上”与“车下”
时间:2013-07-29 作者:未详 点击:1152次

  一个人在公交站牌下焦急地等车,好不容易来了一辆,车上已经挤得满满当当。他仍然使劲往上挤,边挤边喊:“挪一挪!让一让!”他刚挤上去,车就开了。但到了下一站,车又停了,又有好多人往上挤。这个人非常生气:“挤死人啦!等下一辆不行吗?”同时他还对司机大喊:“关门,关门,快关门!”
  
  一个人没买车的时候,看到有车的人就来气:“不就有辆破车嘛,显摆什么呀?”他骑自行车的时候,从不给小汽车让路。看到路边有人乱停车,他也嘟嘟囔囔:“你看,这都什么素质,把车停在人行道上,让大家怎么走啊?”后来,他也买了一辆爱车,态度马上就不一样了。每次开车走在街上,看到骑车的人占道,就觉得不顺眼:“骑个破自行车,总出来晃悠什么呀?等会儿不行吗?靠边不行吗?”为了方便自己停车,他还在小区的公共场地上,装了一把地锁,成为自家不可侵犯的“领地”。同是一个人,为什么在车下一个态度,在车上又一个态度,没车的时候一个态度,有车的时候又一个态度?自私是人类最大的祸害。如果你也自私,我也自私,他也自私,每个人的出行都只为自己方便,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大家都不方便。因为只有你看别人顺眼,别人才会看你顺眼;你给别人方便,别人才会给你方便。
  
  俄罗斯有个叫西比利亚牙克的作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在他的一生里,伤心一定会多于开心,烦恼一定会多于快乐。”能够拯救这个世界的人,必定是无私之人。希望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希望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3:32:53 | 查看全部
让,是人生至高境界
时间:2013-07-19 作者:未详 点击:3057次

  生活中,总会遇到种种诱惑和利益纷争。面对纷争,有人绞尽脑汁,处心积虑,尔虞我诈,上下其手。争来争去,地位争到了,快乐不见了;财富争到了,幸福不见了;荣誉争到了,修养不见了;面子争到了,友情不见了;利益争到了,心安不见了。你死我活争来的,往往并不是当初所盼的,而是烦恼、痛苦和疲倦不堪。
  
  反过来,把利益看淡一些,把世事看透一些,让一让,我们会发现,笑脸多了,热情多了,握手多了,真诚多了,和谐多了,朋友多了,快乐多了。我们让出一小步,竟然得到丰厚的回报。
  
  “退一步天高海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宽让,谦让,忍让,退让,虽然使我们暂时失去面子,失去利益,但却让我们拥有了优雅的风度和快乐平和的心境,让我们看到了天高云淡的风景。原来,得与失总是相对平衡的,我们失去的,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加倍补偿。
  
  “一纸家书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清代宰相张英主动撤墙后让的,是多么宽宏的度量和胸怀啊!
  
  “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让,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3:33:03 | 查看全部
简简单单“心贵族”
时间:2013-07-19 作者:未详 点击:724次

  翻开一本杂志,上面有一个栏目叫做“心贵族”。看过“心贵族”里面的几篇文章,不由会心一笑,多么诗意自得的“心贵族”!心贵族,顾名思义,就是心灵的贵族。心贵族,与物质无关,与地位无关,不关显赫,不关豪奢,而是一种心灵的丰盈富足。心贵族,心灵自由、高贵,是一种灵魂超脱于世俗之上的诗意栖居。
  
  穿越时空的迷雾,依稀可以看到很多“心贵族”的生活轨迹,可以听到他们诗意心灵的放歌,嗅到他们思维之花的芬芳。他们在自己的心灵牧场上,闲云野鹤一般散淡自由,或是采菊种豆,或是把酒对月,或是闲看流云清风,或是弹奏高山流水,笑看人世繁华,坚守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享受属于自己的一份心灵盛宴。陶渊明,王维,还包括梭罗等等,他们的诗样人生,让我们向往。他们留给这个世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管贫困还是富有,他们始终把心灵的安适和丰盈作为生活的目标,不给心灵上枷锁,不被名利牵绊脚步,追寻内心的愿望,一生满足逍遥,实在可以算得上“心贵族”。
  
  如今社会,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各种欲望纷纷入侵,名和利的追逐更加激烈,搅乱了人心的平静。君不见,豪宅、名车、服饰等,纷纷打出“贵族”的招牌,吸引人的眼球。人人向往贵族,以为贵族就是独享广厦千万间,贵族就是宝马雕车香满路,贵族就是金樽清酒玉盘珍馐。可是,物质的奢侈,并不能带来心灵的富足。相反,物质的过度享受,只会让人更加空虚。乱象纷纭中,心灵容易迷失,找不到一条回归自己内心的路径。我周围有的人,因为生活富有,在赌场、歌厅等娱乐场所频频留恋,游戏人生。连他们自己都说,回过头看看自己过的日子,简直就是挥霍生命。他们是物质上的贵族,精神上的乞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3:33:17 | 查看全部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个“心贵族”。我们真正需要的物质财富并不是很多。别人有豪宅,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蜗居里,经营一份雅致和温馨。在蜗居的阳台上养几盆花,每天早上给花浇浇水,看到晨光照进窗子,会觉得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阳光。别人出门有宝马,我们骑自行车,可以随意去附近“微旅行”。蹬着车子,吹着清风,迎着阳光,在山水间走一走,感受自然之趣,在大自然中放飞心情,无比畅快。别人满身名牌,珠光宝气,我们布衣淡妆,更有一种天然之美。别人用珠宝首饰装饰自己,我们用书籍和艺术装饰自己。读读书,听听音乐,练练书法,修炼自己的气质,还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得到艺术的熏陶。腹有诗书气自华,等到有一天青春不再,我们依然可以优雅从容地老去。
  
  “心贵族”不是无欲无求,不思进取,更不是阿Q式的自我满足,精神胜利法。心贵族,我们追求的更多,更有价值。我们常说,人应该有点追求,我们追求的,是如何让心灵更愉悦更舒适,活出生命的价值。别人的生活,我们不会去羡慕嫉妒怨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自己喜欢的“心贵族”,自得其乐。
  
  做一个“心贵族”,物质简单,心灵富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3:33:25 | 查看全部
上、中、前的人生
时间:2013-07-20 作者:未详 点击:2576次

  有一种人,一生都喜欢做“上、中、前”:吃饭喜欢坐在上首;照相喜欢坐在中间;走路喜欢走在前面。
  
  吃饭坐上首,表示自己的地位,但也要知道,自己的修行够让人众星拱月吗?照相坐中间,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别人心悦诚服吗?走路走前面,大家都心甘情愿尾随你而进吗?否则,“上、中、前”你就必须谨慎考虑。
  
  人,不要先做“上、中、前”,要先由下而上、由偏而中、由后而前。社会上许多创业成功的大企业家,不都是从推销员做起,而后才功成名就的吗?
  
  立身处世也好,成功立业也好,先要安于幕后,等到自己的表现慢慢被人肯定,届时因缘成熟,即使你不想向前,别人也会拥戴着你,推向上、中、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3:33:32 | 查看全部
苏格拉底识人
时间:2013-07-20 作者:未详 点击:2537次

  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

  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

  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

  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地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

  柏拉图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

  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不恭的行为;他对朋友们很真诚,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弱点,帮助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富有同情和怜悯之心,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他搜出身上最后一个铜板,丢进了乞丐的帽子里。”

  “但是,他对你却不那么尊敬呀!”柏拉图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3:33:43 | 查看全部
“孩子,问题就在这里,”苏格拉底站起身来,慈爱地抚摸着柏拉图的肩头,说道,“一个人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别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所以,我看人,从来不看他对我如何,而看他对待别人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3:33:51 | 查看全部
没有选择的石头
时间:2013-07-20 作者:未详 点击:1397次

  在一个山顶,曾有两块坚硬的石头,它们每天只能在那里风吹日晒,生活寂寞而单调。
  
  有一天,一块石头问另一块石头:“你愿意就这样一辈子呆在这里吗?你渴望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另一块石头回答:“我渴望能从我的身体里炼出钢铁,铸成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驰骋沙场,纵横天下,拥有一段最激情的人生。”然后,它反问:“你呢?”
  
  这块石头回答:“我渴望成为一块鹅卵石,铺在城市的公园里,可以让老人们散步锻炼身体,也可以听情侣们缠绵的情话。这样的人生,温馨而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3:34:00 | 查看全部
 然而,在那个山上,它们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它们只能无助地感叹。很久以后,山上来了一个采矿人。他看中了其中一块石头,他要把它带回去,铸成宝剑。
  
  然而,这块石头却是渴望成为鹅卵石的那一个。它大声呐喊:“错了,错了,我不想成为宝剑,我想成为鹅卵石。那一块石头才想成为宝剑呢!”想成为宝剑的石头也在同样呐喊。但是,采矿人看了看它们,还是带走了想成为鹅卵石的那一块。
  
  没有了选择,想成为鹅卵石的那块石头最终被放进铁炉,铸成了宝剑。
  
  不久,暴发了一场山洪。想铸成宝剑的那块石头被洪水卷入小溪,汇入江河,奔向大海。在河水的冲击下,它渐渐被磨去了棱角。
  
  同样,没有了选择,想成为宝剑的那块石头最终变成了鹅卵石,铺在了公园的路上。又若干年过去,一个将军佩戴宝剑在公园里散步,两块石头又见面了。宝剑问鹅卵石:“你喜欢现在的生活吗?”鹅卵石回答:“我喜欢现在的宁静,你呢?”宝剑说:“我也喜欢现在的激情。”
  
  它们在与理想背道而驰时,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而之前它们并不知道,被铸成宝剑的那块石头本来就是一块上乘的铁矿石,而变成鹅卵石的那块石头本来也是鹅卵石的上乘品种雨花石。假如,它们都在坚持自己最终的理想,那么它们会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出路。而在没有选择的时候,却无意间有了别样的人生。
  
  亦舒曾说过,很多时候,因为没有选择的缘故,人们往往走对了路。所以,当我们没有选择的时候,不必感叹命运的不公。因为,我们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潜能,没有选择的选择,可能正是能激发自己潜能的选择,正在让我们朝正确的方向奔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