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5:00:23 | 查看全部
将平凡的梦想做实

  文/柴岚绮

  在单位,和她是相邻的办公室,但我们都有随手关门的习惯,关起门来,是独立的小圈子,没什么交集。同事之交淡如水,对于我这样慢热和被动的性格,还是很适合的。

  有时碰上活儿没干完,下班比平时迟,经过隔壁,会看到她还对着电脑——她的座位面向门。好像每次她们办公室留守的都是她。

  快递送包裹来,她的总是很大,听说都是户外装备之类。硕大的包裹和她寡言的神情以及瘦小的身材,似乎总也对应不起来。

  后来,我们这些平凡得毫无冲顶经历甚至连野外徒步都未曾尝试过的朝九晚五族,也大多会买一件鲜艳的大牌冲锋衣。闭塞的格子间里,“冲锋衣们”端着速溶咖啡,自我感觉良好。当然,风餐露宿,挑战极限,对天地自然以及自由的向往,不是身披一件冲锋衣就能体验到的。

  忽然听说她请假了,年休假加上平时各种加班攒的调休,那么长的假,说请就请了。对我们来说,总有些不可思议——我们总喜欢把假期切分成几段,零敲碎打地用在所谓生活的刀刃上;另外目睹领导四处奔忙,也就没了开口请长假的胆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5:00:34 | 查看全部
一天午后,翻一份时尚报纸,里面连续几个版面,都是关于如何玩转户外的。所配照片,无一例外都是白皑皑雪山前,蹲着穿红穿蓝的登顶者。其中一篇访谈描写的女主角,爬过梅里雪山四姑娘雪山,挑战过5000多米的海拔,还徒步过稻城亚丁……文章里历数的,都是版图上那一个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名。

  我本是当故事看的,但文字间交代的某些情节又似曾相识,忽然发现,女主角的名字,分明就是隔壁办公室的女同事,仔细辨认配图,全副装备背后的那个人,正是她。

  我至今记得确认后那种汗毛直竖的震惊——因为,我从未把那些有关征服的万丈雄心和艰辛历程,对号入座到我身边的人。我总是有偏见——最美的地方从来都是异乡,而有趣和伟大的人,无疑离我很远。不承想,隔壁的她,俨然是很有料可挖的玩户外“资深前辈”。

  在同一个地方上着班,置身于相似的环境中,似乎也有着类似的大大小小的生活愿望,最大的区别在于,当我们坐在办公室,端着咖啡杯,假想着等有钱有闲一定要仰天大笑出门去时,她却已悄无声息地走在了路上。

  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大约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梦想,或许因为时代轰隆隆提速,出于对现实时间成本的种种考量,梦想显得廉价,容易改变,容易沉没。从前,我对伟大这个词的理解,也是高高在上的,但是现在,我觉得那些能够坚持梦想的人,便足以配上伟大这个词。

  所以,当我和那个沉默的女同事,依然在洗手间门口,像往常那样点头擦肩而过时,她并不知道,其实内心小有触动的我,隐隐觉得适才接近过一团亚光质地的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5:00:43 | 查看全部
你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这么穷?

  文/婉艺

  有位名校硕士朋友,费劲巴拉在北京考了个国家公务员,可工资除去房租,吃饭已成问题,为了将来的仕途能够坦荡些,又读了个在职博士,加上他老婆现在年纪大了,正在筹划生孩子,倍感压力。

  我们有个共同的群,里面硕士博士一堆,见连他都哭自己工资低,大伙儿也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起来。朋友见大家都有同感,于是吆喝着,穷死了穷死了,这样下去,要下班摆地摊才够生活了,又说自己想辞职,早知道在帝都过得这样拮据,还不如回老家东南沿海做点生意。

  最后归结一句话:唉,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怎么觉得自己越读越穷了呢?

  此话一出,连常年潜水从不说话的人的都冒出来,说你知不知道多少人想考国家公务员考不上的,你还想辞职,你确定自己不是在拉仇恨?

  也有人说,你以为生意是那么好做的吗,你现在起码是旱涝保收,要知道做生意亏得血本无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年头,一说到工资,总免不了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哀怨之气。物价高,尤其是房价高,已经让大部分八零后成为了不得不“啃老”的一代。人人都嫌自己挣得少,不够花,学历偏高的人群尤甚,总觉得拿到手的工资对不起自己将近20年的寒窗苦读。

  对于这个问题,我倒是挺看得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5:00:52 | 查看全部
一个人若是一直在读书,没钱就对了。

  学历和能力也许能助我们谋得一份收入还不错的职位,但毕竟大部分的行业,都不可能让我们“发财”。且凡事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书念得多了,结识的人际圈子层次提升,反而比一般人更容易觉得自己的钱不够花。

  曾经有人问我,三年的研究生和三年的工作经验,谁更重要。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显而易见,研究生不是每个人都能念,而三年的工作经验,却是每个工作之后的人早晚会有的。

  但是,当你读了三年研究生出来,以前本科毕业就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人,很可能已经升职加薪,单从“挣钱”这个角度来说,你的起点不一定比他高多少。但你此时的工资,一定比同期与你进入公司的本科生要多那么一点。

  这,也算是社会对更高文凭的一种认可和尊重吧。

  培根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种阶梯,是精神和技术层面上的晋升,和钱可没啥太大的关系。

  既然如此,为何都说知识改变命运?

  人为什么要读书?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读书”,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相对快速地掌握一些仅靠日常经验不可能掌握的必要生活常识,以及一些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

  比如,语文能教你为人处事遣词造句,数学锻炼人的逻辑思维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英语——好吧,英语是一门教育部认为你应该掌握的外语。

  脱离了课堂的读书,更是一个人拓展自己的兴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提升自己眼界,开拓自身事业所不可缺少的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5:01:02 | 查看全部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只要付出一个汉堡的钱,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那段岁月所有的心思与时间。”——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一个会读书的人,能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前人的助力,在精神层次上走得更远。

  如果你要做学问搞学术研究,那么这辈子你大概都和书离不开了。

  如果你去经营一笔生意,读不读书真说不好能有多大影响。许多农民企业家,小学都没毕业一样每天给成千上万比她学历高得多的人发工资。因为,那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才能出真知的学问,再多纸上谈兵也不能生出金子。

  第二,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国家义务教育和高考,实际上的功能,是一种社会的阶梯。

  通过高考和高等教育,一个家族的人们得以在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流动。比如,农民的孩子再也不会只能是世代为农,他们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变成国家公务人员、或者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比如教师、医生,或是金融从业者。

  所以,知识确实能改变命运,却不能直接带来金钱,如果你想挣钱,那么你做的并不应该是不断念书,而是早日在掌握了一门技术之后,投入挣钱的第一线。

  每逢傍晚,人群熙攘的地铁口或是天桥上,总会有一些衣着时髦的上班族在摆地摊,相信我们大家都没少见过。你们可能不以为然,有时看到好玩的东西,也会驻足蹲下来把玩,或者掏个腰包买下一个喜欢的小玩意儿。

  一位亲身摆过地摊的朋友告诉我,别看不起那些摆地摊的,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的纯利润可以上千。

  以从8点摆到12点计算,平均每小时250块,何况真正摆地摊的,都是11点之前就收摊了。

  怎样,是不是比大家的计时工资要高多了。

  曾经有个好朋友进了100个手机壳,便宜的1块钱一个,可以卖到十到二十块。贵的5-6块一个,市场价高达四到五十。一晚上只要卖二十个,纯利润就超过了她上一整天班的收入。

  所以,别对那些开着豪车摆地摊的人感到奇怪了,摆地摊也不丢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5:01:13 | 查看全部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其中我最讨厌的,就是把职业分成三六九等。自古公务员地位就高,我们总说士农工商,总把做生意的人排在末位。能混到吕不韦那种级别的企业家,身份早已不单单是商人那么简单。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也觉得做生意不好,没有社会地位,拼了命的想考公务员、当教师什么的,其实这都是一种偏见。

  一个人高尚不高尚,和他的职业没什么关系,现在信息开放了,新闻审查也宽松了,什么丑闻都能爆出来,谁还能说老师都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护士都是白衣天使,公务员都是人民公仆?

  所以,关键看你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

  想做学问才应该不停读书,若真想挣钱去经商或创业才是王道,要知道,给人打工永远不可能发大财。真要能经营出一个上市公司来,也是要有过人的胆识和超出常人的智慧,

  那一切,跟混得了几张文凭,可没有多大的有关系。

  反而是很多已经相当成功的企业家,本身学历并不高,可是企业做大做强之后,也想有个文凭撑门面,才想起来去名校混个好看的文凭回来,挂在企业的白墙上。

  可有些人本末倒置了,穷还不停地想靠念书念发财,又能有多大的做用。

  也许是因为咱们这一代孩子,从小到大总听着大人们讲“读书改变命运”,却从没有人告诉我们,读书也是件奢侈的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7:29:04 | 查看全部
爱过坏男人
时间:2014-10-20 作者:未详 点击:127次

  儿时,每当听妈说“别人夸你时,我都觉得你不怎么样啊”,害羞的你都如同被蛇咬,怒火中烧。这样的你,自难理会她的期许、她推荐的书籍——《一个无上荣光的女人——居里夫人》。
  
  你感兴趣的是《倘若明天来临》里的特蕾西,那个在复仇之路上走钢丝的女老千,内心强大,又能“盗亦有道”。你还幻想拥有现实中“男版特蕾西”狄玛拉精彩纷呈的一生。据说,他曾冒充神职人员、哲学大师、心理学教授、外科大夫、监狱狱警,无不取得成功。
  
  高二那年,你跑进街口的录相厅,跟跑堂商量:“我只看《天若有情》行不行?”在那间暗无天日、气味腌臜的放映室,你的感官随着烂仔刘德华载着富家千金吴倩莲一路狂飙,为小马哥的倜傥调笑心潮起伏,领略过贵族气的别样性感。他们都是王小波笔下“特立独行的猪”,无视社会法则,活得尽兴洒脱。
  
  但这都比不过若干年后与他的邂逅。那时,你处在人生的愤懑期,机关工作单调,人际关系复杂得无聊。一次,你无意翻开杂志。某一页,他笑得春风得意,现在想来有几分俗气。微卷的长发中分及颈,上身一件白色亚麻衬衫,虽然坐着,仍显高且瘦。
  
  “东瀛男星”栏里介绍,他叫丰川悦司。心中某根弦好似压得低低的弹簧,突地一下蹦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7:29:23 | 查看全部
 他在成名作《跟我说爱我》里,他是才气横溢的聋哑画家,对演技尚显矫揉的常盘贵子始终情深款款。女主角的头轻倚他肩上,他的目光投向大海,深邃而又不失专注。
  
  你在网吧、租碟店、大小刊物上搜罗一切关于他的信息。你知道,他生在大阪关西,是鞋匠的儿子。他从小在妈妈姐姐的呵护下长大。考上关西学院文学部美术系的第二年,因为太喜欢演戏,毅然中途辍学,前往东京碰运气,从阿三阿四演起,直到30岁一炮而红。但你还是觉得——“没那么简单”。
  
  你在网上结识另一丰川迷——“TOYUKAWA”。她神通广大,总能弄到“可靠资讯”:未红前,他与一位三流明星有过短暂交往;在社团打工,不止一个女白领喜欢他,当然,他对她们的帮助来者不拒;《暗夜第六感》促成了他与小岛圣的暗合;成名后,专候在他家门外的狗仔队拍到了这位肉弹女星提着垃圾袋走出的画面;他们大吵,他绝情地将女友的所有行李扔出屋子;1997年圣诞夜,他与一位年轻的发型师闪电结婚,生下一女,两年后再得一子。
  
  2004年你来到北京,挤在10人合租的小屋,生计窘迫,让你无心关注他。
  
  一天,“TOYUKAWA”寄来了《命》。这部由日本作家柳美里自传改编的电影,丰川饰演柳氏的前男友——艺术家东由多加。屏幕上身染绝症的东,肋条根根暴突,正学电影的同屋断言,这演员肯定是强制性减肥。后来看新闻,真是这样,为接这部戏,他每天以酒充饥。
  
  某年某日,丰川与妻子分居,与小三同居的消息,传遍各大媒体网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7:29:37 | 查看全部
 “难道他真是花心大萝卜?”“TOYUKAWA”在网上愤愤伤心,自此销声匿迹。你则像与他结婚7年的妻子,偶尔翻出他的戏,便会不自觉地嫌弃。你可以容忍爱人变老,却不愿看他流于猥琐。
  
  你遇见过有魅力的坏男人,坏又不高明的小男人,如陈奂生进城般的土气男,文弱的老实男,卑微的浊气男……他们中有人伤害你,你又伤害别人。
  
  你渐渐接受,伤害与被伤害在生活中循环反复。你学会了尊重追求理想的人,也学会理解更多人为了生存改弦易辙。
  
  此时你对他,只剩下平静的审美:你能看出一个演员的奋斗。即便《爱妻家》结尾,出轨丈夫对亡妻满怀愧疚,谁能说丝毫不带他对婚姻的反思与体悟?
  
  你也找出了过去的谜底。那时,你心里住着一个讨爱的小孩。你以为做到特蕾西的“坏”,便会得到认可与爱。你在闷罐里憋得太久,企盼一个“坏男人”砸破,将你解脱。
  
  现在你依然孤身在路上。你既不可能成为“居里夫人”,也不会是“特蕾西”。你平常无奇,内心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鲜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7:29:47 | 查看全部
怎么给小孩子讲历史故事
时间:2014-10-20 作者:未详 点击:128次

  央视主播张泉灵前几天在微博上讲了这么一件事:“给儿子讲的《三国》终于到了斩颜良诛文丑的段落。儿子问:颜良文丑是好人还是坏人?我答:不算好人也不算坏人。儿子又问:曹操杀了吕伯奢之后就算坏人了对吧?我答:是。于是儿子的终极问题出现了:关羽一好人为什么要帮一个坏人杀不算好人也不算坏人的人呢?”网友在下头就这个话题众说纷纭,由此引出一个话题——我们该怎么给小孩子们讲历史。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历史本身厚重且充满质感,十分复杂,缺少一定的人生阅历积淀和学识修养,根本无法体会其中微妙之处。而小孩子的思维简单,惯以好人、坏人来做简单的善恶二元分类,非黑即白,以此去了解历史,自然是疑窦百出。
  
  我小时候也干过类似的事。上中国古代史,老师讲到大泽乡起义,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后来被暴秦镇压云云。我举手提问:“农民起义的都是好人,为什么会失败了呢?”那时候我看的动画片、漫画书还有一些主旋律电影电视,最后都是正义获得了胜利,所以我觉得大泽乡起义也该有一个辉煌的结局才对,居然会失败,实在是不可思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