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9:19:36 | 查看全部
沉淀生命,沉淀经验,沉淀心情,沉淀自己
时间:2013-05-17 作者:小小Z 点击:1084次

沉淀生命,沉淀经验,沉淀心情,沉淀自己:

  麦克失业后,心情糟透了,他找到了镇上的牧师。牧师听完麦克的诉说后,把他带进一间古旧的小屋,屋子里的一张桌上放着一杯水。牧师微笑着说:“你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这儿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麦克认真思索后,说:“灰尘都沉淀到杯子底下了。”牧师赞同地点点头:“年轻人,生活中烦心的事很多,就如掉在水中的灰尘,但是我们可以让它沉淀到水底,让水保持清澈透明,使自己心情好一些。如果你不断地震荡,一点点灰尘就会使整杯水都浑浊一片,更令人烦心,影响人们的判断和情绪。”
  
  有一年夏天,俞洪敏老师沿着黄河旅行,他用瓶子灌了一瓶黄河水。泥浆翻滚的水,被灌到水瓶里后十分浑浊。可是一段时间后,他猛然发现瓶子里的水发生了变化,浑浊的泥沙沉淀下来,上面的水变得越来越清澈,泥沙全部沉淀后只占了整个瓶子的1/5,而其余的4/5都变成了清清的河水。他透过瓶子,想到了很多,也悟到了很多:生命中的幸福与痛苦也是如此,要学会沉淀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9:19:46 | 查看全部
 有的人感觉生活是痛苦的,而有的人感到更幸福,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待痛苦的态度不同。其实,等到瓶子里的水平静下来,一切就会恢复清澈与透亮。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让痛苦沉淀在我们的心底,不管痛苦能不能消失,都只让它占有我们心里的一小片空间,那大部分的空间就会被幸福充满。过去,我们在匆忙和浮躁中,拼命地摇晃我们的生活,没有片刻的沉静,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浑浊,使所有的幸福都掺杂了痛苦的成分。尤其是人在烦躁的时候,更容易疯狂地震荡自己,摇起满瓶的浑浊。于是我们时时感到痛苦、烦恼、焦虑,这不是因为痛苦多于幸福,而是我们用不恰当的方式,让痛苦像脱缰的野马,随意奔跑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为此,我们不妨学会——沉淀生命,沉淀经验,沉淀心情,沉淀自己!

  让生命在运动中慢慢沉静,让心灵在浮躁中享受片刻宁静。把那些烦心的事当作每天必落的灰尘,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容纳它们,或许我们的灵魂会变得更加纯净,我们的心胸会变得更加豁达,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9:20:00 | 查看全部
只留7只香蕉(没有舍就没有得)
时间:2013-05-17 作者:小小Z 点击:1105次

  通常情况下,一串香蕉有11~12只。但是,广西有个叫卢义贞的人,非要在香蕉开始挂果的时候,把多出的果实割掉,只保留7只。
  
  人们虽然想不通,但还是对所有香蕉进行了“手术”。奇怪的是,别人家的香蕉还没成熟时,他的香蕉已经开始收获了。而且出人意料的是,每串香蕉长得更均匀、更壮硕,整体重量与原来几无差别。由于别人的香蕉还没上市,他的香蕉迅速占领了市场,卖了个好价钱。
  
  为什么每串香蕉只留7只?他说出了其中的奥秘。香蕉每减少一只,就能早上市一个星期,那么,只留7只,就能早上市一个月。而且,在香蕉收获的季节,如果遭遇冰冻,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早上市一个月,不但抢在了严寒到来之前,在市场上还是独一份,怎会卖不出好价钱?
  
  平时,我们常说:没有舍就没有得。

  很多人也都懂得这个道理,可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舍,许多人是做不到的,只有具备了舍的胸怀、舍的胆识和舍的底气的人才能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9:20:13 | 查看全部
心中要有阳光、要有日出,上帝不会直接给你所需要的东西
时间:2013-05-17 作者:小小Z 点击:790次

  上帝不会直接给你所需要的东西
  
  最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我渴望力量,上帝却给我困难,让我锻炼;我渴望智慧,上帝却给我问题,让我解决;我渴望勇气,上帝却给我危险,让我克服;我渴望财富,上帝却给我体力和头脑,让我劳动;我渴望爱,上帝却给我一个遇到麻烦的人,让我去帮助……
  
  是啊,上帝不会直接给你所需要的东西,有时,它给你的,甚至是你所需要的反面。就如莲,上帝给它的是污泥,却成就了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就如蛹,上帝给它的是茧子、是束缚,却成就了它破茧而出的飞翔。
  
  有多少成功人士,当上帝给他们以苦难,他们却把苦难当做一种隐藏的祝福;当上帝给他们以黑夜,他们却把黑夜当做抵达黎明的必经通道。面对苦难和黑夜,他们不是悲观叹气,而是积极进取,去迎接人生的日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9:20:22 | 查看全部
 ——他的整个人生几乎都被疾病纠缠,正如他的儿子所说:“我的父亲40年来,没有过过一天健康的生活。”可是,他没有被疾病击倒,他把疾病当做一份隐藏的祝福,当做命运对他的特别恩宠。他在疾病中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终于,他创立的物种起源和进化论学说,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就是达尔文。
  
  ——她8岁就患上了一种怪病,听觉渐渐退化,到了12岁,听力完全消失,再也听不到声音了。可身体的缺陷并没能阻碍她对音乐的向往和狂热追求,不到30岁,她已经是古典音乐中打击乐演奏的大师了,被全世界公认为时下的打击乐女皇。她就是苏格兰音乐家依莲·格莲妮。
  
  ——他是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儿子,4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腰部以下完全瘫痪。可今天,他的艺术成就无人能及,他为电影《辛德勒名单》、《闻香识女人》、《走出非洲》等伴奏,享誉全球。他就是世界著名小提琴独奏家伊扎克·帕尔曼。
  
  ——他是一位年轻的发明家,带着自己的发明游说了20多家公司。在7年的时间里,在遭遇无数次挫折后,终于说服了纽约一家小公司购买他的专利——静电复印。后来这家小公司靠着年轻人的这项发明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世界商业巨人。这家公司就是施乐公司,那位年轻的发明家就是切斯特·卡尔森。
  
  上帝不会直接给你所需要的东西,一切都需要你用一颗积极、坚强和乐观的心去面对、去接纳、去迎战,就像阳光敞开心胸去接纳乌云,而拥有了绚丽的彩霞;就像天空敞开胸怀去迎战风雨,而拥有了七彩的虹霓。

  一个人只要心中有阳光、有日出,不管身处的环境多么漆黑如夜,都会拥有美丽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9:20:33 | 查看全部
当原则与原则碰撞的时候
时间:2013-05-16 作者:小小Z 点击:990次

  一位候车的年轻人身上没有零钱投币,便想在附近的报亭买份报纸换些零钱。报亭老板见年轻人递过一张50元的钞票,就说:“我找不开。”
  
  年轻人追问:“真的找不开?”
  
  老板点头。年轻人把钱收回去,一言不发地开始翻手头上的报纸。
  
  老板终于忍不住,说:“先生,你往旁边挪点儿,别挡在我窗口的前面啊。”
  
  年轻人头一抬,说:“那你把报纸卖给我啊。”
  
  老板有点儿生气:“我不是说了找不开吗?”
  
  “我在这里站半天了,你一直找给别人10元、20元的,就找不开我这50元?”
  
  “我有自己的原则,我就是找不开钱,就是不卖给你。”老板提高了声音。
  
  “我也有原则,我今天就是要站在这里看完报纸。”年轻人也面红脖子粗地回道。
  
  最后,报亭老板见这么吵下去做不成生意,只好收下那张50元的钞票,给他找回49元零钱。那年轻人呢,虽然成为“坚持原则”的胜利者,可他要等的那路公共汽车已经过去好几趟了。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然而,当原则与原则碰撞的时候,应该想想坚持这个原则的后果是否对你有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9:20:47 | 查看全部
人可貌相:不能改变相貌,就改变貌相
时间:2013-05-16 作者:小小Z 点击:750次

  人可貌相
  
  《世说新语》里有这样一个帅哥PK的故事:曹操要接见匈奴使节,可他觉得自己长得很抽象,于是命帅哥崔季珪扮作“曹操”接见使节,自己扮作侍从,捉刀站在坐榻旁。会晤后,曹操派人询问匈奴使节:“魏王怎样?”匈奴使节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崔季珪是一名武官,眉清目秀,仪表堂堂,PK相貌,曹操的支持率自然很低,但曹操以“貌相”赢得评委匈奴使节的青睐。曹操不是帅哥,但胜似帅哥,是帅哥的上品——英雄。这场相貌PK,曹操最终胜出。
  
  相貌是天生的,但貌相不是。这不只是词语字序的颠倒,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后天赋予的。貌相与一个人的气质相关。赵本山小品中有一句台词:“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大款和伙夫的区别不在外貌,而在气质。他们的相貌相同,但貌相迥异。古人说“相由心生”,就是指相貌(准确说,应该是貌相)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境,取决于他或她的内心状况。人的思想、情感、修养、心理等,共同组成人的心境,然后外现为气质。心境是内在的,形诸外,就是气质,也就是貌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9:20:56 | 查看全部
人不能改变相貌(整容除外),但可以改变貌相。《韩诗外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刚开始时,闵子骞面有菜色,但过了一段时间竟有刍豢之色,也就是脸色变得红润起来。子贡惊诧不已,于是问他怎么回事。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一心想着要做达官贵人,内心备受煎熬,因此面有菜色。如今跟孔子老师读书,与同学切磋,把荣华富贵视作尘土,心境平淡安稳,因此容光焕发。
  
  宋代的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解释原因:“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人不读书,脸上就有了俗气,自然面目可憎。他的老师大文豪苏轼也曾经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改善人的气质。现代作家林语堂先生对相貌和气质也有独到见解:“章太炎脸孔虽不漂亮,王国维虽有一根辫子,但他们是有风韵的……”章太炎和王国维是文化大师,不是帅哥,他们胜在气质儒雅。
  
  作家林清玄很赞赏一位台北化妆师的话: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莎士比亚说:“上帝创造了女人的一张脸,女人又给自己一张脸。”这另造的一张脸是用化妆品堆砌起来的,犹如戴了面具一般,面具是器具,不是面子。精神和生命的化妆改变的是人的心理状态,最终塑造的是气质。
  
  你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不能改变相貌,那就改变气质。林肯总统说:“一个人过了40岁,就该对自己的脸孔负责。”对自己的脸孔负责,也就是对自己的气质负责,铸炼思想、熔铸情感、塑造性格、升华境界、提高修为等,改变的是人的气质,人的貌相。
  
  不能改变相貌,就改变貌相。也不要等到40岁,而是从现在开始,貌相是要用一生来塑造的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9:21:08 | 查看全部
狡猾是一种冒险,狡猾的后果
时间:2013-05-16 作者:小小Z 点击:446次

  现代的动物学家们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动物们不但有习性,而且有种类性格。野牛就是种类性格非常高傲的动物,用形容人的词来比喻它们就是“刚愎自用”。动物不能做违反自己性格的事,而人却可以。现代的动物学家们认为,野牛之所以绝不践踏或接触死尸,是因为它们的“心理卫生”习惯。它们极其厌恶死了的东西,视死物为肮脏透顶的东西,唯恐那肮脏玷污了它们的蹄和角。它们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发挥武器的威力——发情期与同类争夺配偶的时候和与狮子相遇的时候。它们的“回马枪”可算作一种狡猾。但动物们再狡猾,也料想不到狡猾的人为了谋杀它,宁肯佯装成被它认为肮脏透顶的“死尸”……
  
  一种以潮湿的岩洞为居穴的巨蟒,喜吞尸体,尤喜吞人的尸体。人若想猎到这种巨大的蟒,就佯装成一具尸体,往自己身上涂遍油膏,直挺挺地躺在洞口,油膏散发出特别的香味儿,蟒蛇一闻到就爬出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9:21:17 | 查看全部
我少年时曾读过一篇印度小说。某天夜里,一个少年持一柄锋利的尖刀,趁天黑仰卧在蟒的洞穴口,身上涂遍了那种油膏。他涂得非常仔细,连一个脚趾都没忽略掉。天亮之时蟒发现了他,并从双脚开始吞他。猎蟒者要在自己被吞了一半的时候,猝不及防地坐起来,一手掀起蟒的上颚,另一只手拿刀用全力横向一削,于是蟒的半个头,连同双眼,都会被削下来。蟒突然间受到剧烈疼痛的刺激,便会将已经吞下去的半截人体呕出来,并用身躯盲目地抽打岩石,最终力竭而亡。但是如果力度稍欠,蟒眼仍能看到,那么它就会带着上当受骗的极度愤怒,与人同归于尽……
  
  不幸就发生在那少年的身体快被吞进一半之际——有一只小蚂蚁钻入了少年的鼻孔,那是靠意志力所无法忍耐的。少年终于忍不住打了个喷嚏,结果可想而知……
  
  狡猾往往是弱类被生存环境逼迫出来的心计,而人却不同。人将狡猾的能力用以对付自己的同类,显然是在人比一切动物都强大了之后。当一切动物都不能再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一部分人类便成了另一部分人类的敌人。
  
  在一部分人对付另一部分人、成千上万的人对付成千上万的人的情况下,人类就更狡猾了。于是心计变成了诡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