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1:41:26 | 查看全部
唯有割舍,才能专注,唯有放弃,才能追求

  文/王凡文

  身边有个朋友,她从不翘课,积极参加活动,还做了某社团的团长。有一天半夜她突然找我聊天,说过两天要去主持迎新晚会,除了主持还要表演节目,可又要准备论文,这两天累的半死还不得不牺牲睡眠时间。后来晚会效果不错,她却说以前会很有成就感,现在除了累就是累,想抽身而退又有点舍不得。

  另外一个朋友,只能用忙碌来形容他。他的电脑里放满了各色各样的公开课和电子书,假期又马不停蹄地去上海念托福,书桌上必有GRE的红宝书,成绩也很优秀。有一天他说,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不知道现在学的专业在将来有没有用,再忙心里也填不满。

  我问他那有没有想做的事情,他说有,可是想做的太多了反而不知道应该从何开始。他想去考研,又想要在国内先考几个证,想出去旅游,又想要待在家里把新买的书看一下。

  这样子的人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看似忙碌的生活却不一定热爱自己做的事情,喜欢做的事情太多反而力不从心。出去旅游却迟迟决定不了目的地,书店买书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目踌躇不已。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选择像是要把一个人压垮,忙碌的生活未必充实,专注的生活才能追求。

  好友去日本留学前的谢师宴,他在台上说这几年来其实他一直很纠结,他喜欢摄影喜欢画画又不想放弃自己的专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的时候必须选一个。后来他想为什么他可以是A,可以使B,却偏偏不能是他自己。如果选择画画在别人眼里是那么不靠谱的一件事情的话,那我就尽我全力把这件他们看来不靠谱的事情做到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1:41:36 | 查看全部
人如果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句话我在阿信的浪漫的逃亡中看到过,在大C写给我的同学录里看到过,听起一个朋友这么说起过。

  可是如果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不知道怎么衡量它们之间的重心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后来赖明珠老师在写给阿信的序里这么说:就怕多才多艺的人,想做的事,实在太多,偏偏每件都还做得不错,还真烦恼。然而不管是放弃,割舍还是背叛,却都是不但不得不,而且必要的选择。唯有割舍,才能专注。唯有放弃,才能追求。

  我承认很多情况下我都是个随便的人,但对于某些事情,我很执着很倔强甚至固执倔强得很可怕。我对于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抱有兴趣,却只对某些事情达到了热爱的程度。曾经我也以为自己可以在很多事情中衡量的很好,可以既做着这件事情,又能在另外一件事情游刃有余,可是越到后来越发现,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全心全意去做的。我们的生命有限,人这一辈子会做很多事情,有几件事情能做到想要的完美呢?

  选择做一件事情,做你最喜欢的事情,把其他的都抛开。把这件事情做到你想要做到的极致,把这件事情做到你梦想中的最大化。永远不要害怕梦想太大,只有很大的梦想才拥有着你向上的无限可能性。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梦想这东西,也一样。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讲,永远要相信自己可以比现在走的更远,永远不要因为现在所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

  选择本身,就意味着要放弃另外一些东西。有时没有选择反而是更好的选择,没有退路反而是更好的出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为生活在别处,所以我们轻易地放弃一份工作,一份兴趣,我们总认为我们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做的很好,这件事情不行换件事情做就行了,所以两天打渔,三天晒网。可即便你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做的很好,也做不到无可替代的程度,到头来你也只是在Average上下徘徊,怎么也没能到你想要的层次。

  所以试着去听从内心的声音,不要在乎外面的掌声。选择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做,把它当成你最重要的事情来做,在这件事情上做到最好,而不是去不断尝试着别人看来很好的。还是那句话,唯有割舍,才能专注。唯有放弃,才能追求。

  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永远是成功道路上的不二法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1:46:49 | 查看全部
为爱种一片森林
  
  文/文广
  
  在法国南部马尔蒂夫的小镇上,有一位名叫希克力的男孩。在他16岁那年,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不幸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肺病。希克力陪父亲辗转各大医院,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只是建议说:“如果病人能生活在空气新鲜的大森林里,改善呼吸环境,或许有一线生机。”但这到底有多少希望,他们也不清楚。
  
  父亲听说儿子要为自己种树后,很是感动,苦笑着对希克力说:“我们这里缺少水源,气候干燥,土壤贫瘠,让一棵树存活谈何容易?还是算了吧!”但希克力还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自己家门前种出一片茂密的树林来,因为这是惟一让父亲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方法。
  
  从此,希克力攒着父亲给他的每一分零花钱,有时早餐都舍不得吃,周末他还到镇上卖报纸和做些小工。攒了一些钱后,希克力就乘车到200多英里外去买树苗。卖树苗的老板杰斐逊劝他不要做无用功,因为小镇自然条件恶劣,树木很难成活。以前也有人尝试过,但都失败了。可是当杰斐逊得知希克力买树苗是为了拯救父亲的生命时,他被这种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此后,他卖给希克力的树苗常常只收半价,有时还会送给他一些容易成活的树苗,并教给他一些栽培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1:47:01 | 查看全部
希克力在自家门前挖坑栽培,吃力地提着一桶桶水灌溉树苗。由于当地干旱少雨,土壤缺乏养分,大部分树苗种下后很快就枯死了,侥幸活下来的几株也显得营养不良,长得歪扭瘦小。镇上的很多人都劝希克力放弃这个“愚蠢”的想法,但他总是一笑了之。每天早晨,希克力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树苗有没有枯死,长高了多少。
  
  有一天深夜,突然下起了冰雹,当希克力手忙脚乱地搭起帐篷时,小树苗已被冰雹砸倒了一大半。虽然如此,可一年下来,他最初栽下的100多株树苗还是成活了43株。
  
  此时的希克力已经高中毕业了,但为了照顾父亲,他主动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有人说希克力神经错乱,有人说他太迂腐,为了一个即将死去的人耽误自己的前途,更没有人相信这些跟人差不多高的植物,能够挽救一个连医生都治不好的病人。希克力从不把这些流言飞语放在心上,只是一如既往地种着树苗。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希克力种的树苗越来越多,许多树苗已渐渐长高长粗。希克力经常搀扶着父亲,去散发着草木清香的树林中散步,老人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红润,咳嗽比以前少多了,体质也大为增强。
  
  此时,再也没有人讥笑希克力是疯子了,因为所有居民都亲眼目睹了绿色树木的魔力,树木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引来了歌唱的小鸟,小镇变得越来越美丽了。
  
  希克力种树拯救父亲生命的故事,在巴黎国际电视台第六频道播出后,不少媒体纷纷转播。许多人被希克力的孝顺、爱心、挑战自然的勇气,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些绝症患者还向希克力索要树叶,说那是象征着生命的绿色:小镇的人也纷纷投入到种树的行动之中。
  
  2004年,39岁的希克力被巴黎《时尚之都》杂志评为法国最健康、最孝顺的男人。令希克力欣喜的不止这些,2005年初,医学专家对希克力父亲再次诊治时发现:老人身上的肺部病状已经不可思议地消失了,他的肺部如同正常人一样。
  
  医生感慨地说:“在这个世界上,爱是最神奇的力量,有时它比任何先进的医疗手段都有效!”是呀,只要心中有爱。无论在多么贫瘠的土壤里,都能长出最粗壮的树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1:47:11 | 查看全部
每一个你不满意的现在,都有一个你不努力的曾经
  
  读高中的时候,曾经你看到别人拿到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能收到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那该多好啊,可是自己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
  
  大学毕业后,曾经你看到别人轻轻松松的工作就月收入过万,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能拥有一份这样轻松高薪的工作那该多好啊,可是自己毕业后,工资总是那么一丁点。
  
  看到别人住在豪华高档的别墅里,如果自己也能拥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别墅,那该是多么爽啊。
  
  ……
  
  可是这些似乎离自己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啊,哎,怎么我就过的这样寒酸呢?
  
  可是你有和别人一样拼命努力吗?你又配得上北大清华、轻松上万的工资、高档的海边别墅…吗?
  
  读高中的时候,别人白天都紧绷着神经,不停的进行机械试的做题,而你无所事事;晚上下课,别人还在教室里学习,你已经躺在了宿舍的床上睡觉。你也想拿到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你努力了吗?
  
  读大学的时候,别人每天都是背着书包奔图书馆,而你每天不是吃饭睡觉,玩电脑,就是和女友/男友腻在一起。结果毕业出来找工作的时候,别人同一专业的很快的就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而自己却在面试的时候到处碰壁,找不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别人废寝忘食的读书学习的时候,你有努力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1:47:23 | 查看全部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要再悔恨当初,不努力根本就没有资格抱怨。努力了,才有可能实现梦想。
  
  朋友,你是否愿意用现在的努力,来换取一个不后悔的将来?不管你现在处在什么样的阶段,请珍惜当前,不要抱怨,为梦想的实现而付出努力。要时刻记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任何时候开始努力都不算晚。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懒惰就懒惰,没有做就是没有做,没有什么理由可言。你如果长期花时间给自己找理由为自己辩解,懒惰、拖延就会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进步。
  
  yesterday you said tomorrow ,不努力未来永远只是一个梦,行动吧,少男少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1:47:33 | 查看全部
不做梦的人必定平庸
  
  文/周国平
  
  人同时生活在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中。内心世界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外部世界也是一个虚幻的世界。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
  
  在这个时代,能够沉醉于自己的心灵空间的人是越来越少了。那么,好梦连翩就是福,何必成真。
  
  两种人爱做梦:太有能者和太无能者。他们都与现实不合,前者超出,后者不及。但两者的界限是不易分清的,在成功之前,前者常常被误认为后者。
  
  可以确定的是,不做梦的人必定平庸。
  
  耽于梦想也许是一种逃避,但梦想本身却常常是创造的动力。梵高这样解释他的创作冲动:“我一看到空白的画布呆望着我,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内容投掷上去。”在每一个创造者眼中,生活本身也是这样一张空白的画布,等待着他去赋予内容。相反,谁眼中的世界如果是一座琳琅满目的陈列馆,摆满了现成的画作,这个人肯定不会再有创造的冲动,他至多只能做一个鉴赏家。
  
  两种人爱做梦:弱者和智者。弱者梦想现实中有但他无力得到的东西,他以之抚慰生存的失败;智者梦想现实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的东西,他以之解说生存的意义。
  
  中国多弱者的梦,少智者的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1:47:47 | 查看全部
空谈远大志向,不如每天都有点意思
  
  文/毛路
  
  几年前我去昆明旅游。一天下午,我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对方自称是我的表姨,寒暄一番后,问我在干嘛。我的表姨们从来不给我发短信,找我有事儿都让我妈转达,我那腐尔摩斯的第六感告诉我:此事有诈,小心骗子。
  
  我没理会那条短信。到了晚上的时候,我又收到从同样的号码发来的同一条短信。当时我正跟新认识的朋友把酒聊天,兴致不错,便搭理了骗子一下,顺手回复道:傻逼,你好。
  
  电话立马响起,是刚才那个号码打来的。犹豫片刻后,我接了起来。我还没来得及说“喂”,就听对方就说:毛路呀,你是不是发错短信了?
  
  我顿时一身冷汗。
  
  聊了半天,我终于想起来了,我有个远房表姨住在昆明,很久以前她来过我们家几次。她听说我要来昆明,便问我妈要了我的手机号。她在电话里,邀请我第二天去她家吃午饭。挂掉电话后,我打电话给我妈,证实了表姨的说法。
  
  第二天中午,我去了表姨家。姨夫在上班,表弟在上课,吃饭的时候就我跟表姨两人。原以为会有点尴尬,但表姨是个比我还话唠的人,完全没给我留出尴尬的时间。我本来还纳闷,为什么是邀我吃午饭,而不是晚饭,原来是趁着其他人不在好说闲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1:47:57 | 查看全部
她把我认识和不认识的亲戚都挨个儿跟我八卦了一遍,也包括她自己的老公和儿子。我不知道她跟我妈一直有联系,不过就像她说的“你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言谈中,我能感觉到她对自己的老公不是很满意,对自己的儿子更是不满。“你说他怎么就继承了他爸的缺点,胸无大志,将来准没出息。”
  
  她希望我帮忙教育教育自己的儿子。在她眼里,我向来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希望我能影响一下她儿子。我对这个表弟,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他貌似不太合群,很安静,独自跟泥巴也能玩上一整天。
  
  我不知道姨妈觉得我是个好孩子的误会源自哪里,也许是我妈在我背后说了很多我的好话。其实我从小就是个心理阴暗的人,那时候碰到大人吵架,恨不得在旁边帮忙递喇叭。
  
  记得学习《我选我》那篇课文,男主站起来跟个傻逼似的说“我选我”时,我在心里直嘀咕:缺心眼吧!换了是我就塞给同桌两块糖,让他站起来说“我选毛路”。长大后,当我头一次听到“腹黑”二字时,就觉得这个词是为我发明的。
  
  就算现在我走在街上看到有人吵架,也会暗自配上阿姆的调子,脑补为黑泡模式。心理阴暗的同学不妨也试试,当你们抱着说唱的态度去理解泼妇骂街时,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说“艺术源于生活”了。这样说吧,我从来不是什么懂事的好孩子,我,只是演技出众而已。
  
  可怜的姨妈并不知道,教育他人并不是我的强项,误人子弟倒还可以。如果有人想让孩子学坏,我可以底气十足地拍着胸脯说:“请给我三天时间,准给你带坏!”
  
  但要让我把孩子教好,我就不太会了。不过姨妈也挺聪明的,她说:“你不要直接教训他,他不会听的。这几天,你多跟他一起玩玩,旁敲侧击,多方位刺激他,激励他。对啰,你的奋斗目标是啥子嘛?”
  
  “可能是我比较迷信,我总觉得理想这东西吧,说出来就多半没戏了。还是等实现以后,我再告诉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1:48:08 | 查看全部
“不告诉我,我也知道你娃娃志向远大。我们需要让他明白,一个人得有点追求,才会有成就。他简直是个完全没有追求的人,就跟你姨夫一样(此处省略五千字对姨夫的声讨)。”
  
  我实在不想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本来想找理由推掉姨妈的请求,但由于之前我骂了人家是傻逼,心里有点歉疚,所以决定帮她这个忙。
  
  周末的时候,表弟来我住的旅馆找我。当初的腼腆小正太,已经成长为一个腼腆小帅哥了。之前我居然不知道自己有个表弟长得像周渝民。他说:“你在昆明人生地不熟的。我妈让我陪你逛逛。”看来姨妈也挺“腹黑”的嘛。
  
  我俩走在步行街上,因为心想着姨妈交给我的“重任”,说话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自然,还好表弟比我更不自然。尴尬的时候肿么办呢?我努力回想自己的尴尬交谈经历以及解决之道,某个主意从一锅浆糊的思绪中挣脱出来,越来越清晰,最后汇成两个字——啤酒。
  
  我在路边的咖啡厅里点了两瓶啤酒。当表弟把吸管插进啤酒瓶的时候,我才想起,他也许还没到能喝酒的年纪。
  
  当我快喝完自己那瓶时,气氛仍旧很尴尬。面对尴尬气氛,我还有一个绝招——自爆八卦。于是,我跟他讲自己刚刚失恋,小子还挺会说话:“哪个不开眼的把你甩了?下回我帮你揍他一顿。”
  
  “失恋不代表被甩,你明白吗?”
  
  “不明白,对我来说,失恋就是被分手。”
  
  “将来你就明白了。”我故作沧桑地说。
  
  “我觉得自己也快失恋了。”他郁闷地说。
  
  “要我帮忙揍她一顿吗?”
  
  两人都笑了。然后大家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聊天了。我听他讲学校里的故事,他听我讲单位上的故事。末了,我想起姨妈交给我的任务,便问他:“你想考哪所大学?”
  
  “还不知道呢。我现在才高一,想那么多干嘛?”
  
  “有个目标,才好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呀。”
  
  他“喔”了一声,接着不说话了。
  
  我第一次觉得,“喔”跟“呵呵”是一家的。
  
  我继续说:“你没想过将来要干嘛吗?”
  
  “没有。”
  
  “难道你没有任何理想吗?”
  
  “理想是什么?”
  
  “就是你想要实现,但还没有做到的事情,人生志向什么的。”
  
  “这样说的话,我还是有理想的。”
  
  我乘胜追击,连忙追问:“那你的理想是什么?”
  
  他用吸管吸了口啤酒,“我想要自己这辈子天天都过得有点意思,哪怕每天只有十分钟的时间有趣就好。”
  
  “今天为止,你觉得自己每天都过得有意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