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7:17:53 | 查看全部
那一场关于理想的美梦
时间:2014-09-16 作者:未详 点击:102次

  《三个傻瓜》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好的励志电影。它改编于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名字里“三个傻瓜”所言非虚—在每学期42场考试、成绩排名张榜公布、竞争激烈乃至自杀率高居不下的“皇家工程学院”中,竟然出现了一个周星驰般不按牌理出牌的问题学生兰彻,他顶撞老师,质疑传统,完全不把成绩当回事,古板校长“病毒”当然要骂兰彻和两个追随他的室友—法兰与拉杜是大傻瓜了。
  
  这个特立独行的兰彻有个口头语叫“一切都好”,影片中一段恰到好处的歌舞充分诠释了这种乐天派心态的关键——就算不能解决问题,至少可以平复心绪,打败恐惧,增加直面问题的勇气。我非常佩服导演拉库马·希拉尼在这段歌舞前后的调度安排,每段超现实的舞蹈暂告一段落后镜头都切回故事进程,轻松推进情节发展;整个狂欢结束后再突如其来一个巨大的对比,让观众的情绪从轻松惬意的云端直坠沮丧遗憾的谷底,既增加了剧情本身的跌宕起伏,又给本来轻飘飘的“一切都好”加入了对比及深度。宝莱坞的叙事技巧实非虚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7:18:06 | 查看全部
但我觉得影片最值得嘉奖的还是其不吝自嘲的精神。自嘲也使得影片脱离了现实主义的调子,不会变成义正言辞的空洞聒噪,要不然,这个纯理想主义的空谈还真难以自圆其说。人人都知道兰彻说得极对,却也都知道他那一套在现实生活中将处处碰壁。理想面对现实为什么总是撞得粉碎?这可不是简单归类为缺乏激情或充满恐惧便能解释一切的,更多的时候,再高歌“一切都好”也只不过是阿Q精神的自我麻痹。长辈的期许、同侪的压力、生存的必须、机会的稀缺、天赋的不可求,一次又一次向理想主义证明特立独行者们的悲惨命运;而死记硬背的模范学生“消音器”才是大众意义上的成功典范。这个“典范”也许毫无人格魅力,缺乏创新精神,充其量只能当个打工皇帝;但在一个贫富分化严峻,大部分人尚在为温饱奋斗的第三世界国家里,不先孕育出适合理想成长的土壤就空谈理想的实现是多么幼稚啊,那根本就是一条不成功即成仁的血路!已经浪漫化了的好莱坞影片《当幸福来敲门》都还得展示主人公带着年幼的孩子无家可归,经过睡厕所、吃救济的低谷才能抓住机遇,终于奔向成功;《三个傻瓜》将一个独行者的奋斗艰辛干脆忽略,重点完全放在理想主义的理论之上,没有调侃,不搞自嘲肯定行不通。
  
  尽管电影终究是一场理想主义的美梦,但它依然触及了很多非常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包括印度的高自杀率、人才流失、学校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会分工的单一和就业选择的匮乏。印度所面对的这些社会问题和中国颇有交集,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个也曾深切体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升学压力的中国观众会颇感共鸣。影片将近结尾还有一处令我很是意外:一直对兰彻深恶痛绝的校长“病毒”在暴雨积水中语重心长地劝诫他“你不可能总是对的”。尽管影片不可能真正走向现实主义的方向,但起码,这一点恳切的诚实颇为难得。
  
  特立独行的兰彻是个只能生活在电影里的虚拟人物,但他所代表的那份理想主义的勇气与执著依然令人敬畏。他就是叶芝在《当你老了》中所全心热爱的“朝圣者的灵魂”。我愿意看到他成名成家,终于抱得美人归,哪怕这一切真的只能是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7:18:19 | 查看全部
《三个傻瓜》
  
  (又名:三傻大闹宝莱坞/三个白痴/寻找兰彻)
  
  导演:拉库马·希拉尼
  
  主演:阿米尔·汗
  
  卡琳娜·卡普
  
  马德哈万
  
  BehtiHawaSaThaWho
  
  (《三个傻瓜》主题曲)
  
  (《三个傻瓜》主题曲)
  
  他如风一般自由似风筝翱翔天空
  
  他去了哪里让我们去寻觅
  
  我们为脚下的路途牵引他却在独辟自己的蹊径
  
  路途艰难又毫无忧烦
  
  我们为明日愁言他只顾畅想当今
  
  让每一刻壮美不凡他来自何处
  
  触动你我心弦却消失不见
  
  他去了哪里让我们去寻觅
  
  烈日之下他犹如一片林阴
  
  大漠之中他便似一片绿洲
  
  对受伤的心他是良药一剂
  
  恐惧着我们都泥足于井底
  
  无畏着他畅游于海天之际
  
  毫不迟疑地迎接潮汐
  
  他如一片浮云独自飘逸却是我们最好的知己
  
  他去了哪里让我们去寻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7:18:33 | 查看全部
我没有四肢,但我热爱生活
时间:2014-09-16 作者:未详 点击:209次

  假如有一天,你失去了双手和双脚,该怎样继续生活?对
  
   很多人来说,答案或许是个大大的问号—我将如何吃饭、穿衣?如何自由地行走、奔跑?但法国男青年菲力普·科洛松失去四肢,却成功游过了英吉利海峡;先天没有四肢的澳大利亚青年尼克·胡哲更是将这无法想象的困境,变成了一个令全球无数人惊讶的感叹号—取得了会计和金融企划的双学士学位;创立了一家公益组织并担任总裁;被评为“杰出澳洲青年”;成为出色的演讲家,走遍了二十余个国家,与上百万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这次,尼克·胡哲带着他的勇气和梦想来到复旦大学,讲述了“我和世界不一样”的心路历程。尼克告诉同龄人:“如果别人没有给你奇迹,你就去成为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7:18:45 | 查看全部
用“小鸡腿”开个玩笑
  
  (现场直击)工作人员刚把尼克抱上讲台,他就不安分地用“小鸡腿”在讲台上跳来跳去,向大家展示自己有多灵活。他一边嘟囔着,一边跳着退到桌子边缘。“往后退一点,再往后一点,嗯,再来一点!”就当大家担心他会摔下去时,他“站”直了身子,狡黠一笑:“哈,开个玩笑!”
  
  尼克说,自己可喜欢恶作剧了——仗着自己身材“迷你”,他曾让朋友把自己塞进飞机行李舱,去吓唬别的乘客。因为没有腿,他可以在汽车座椅上原地转圈,结果,邻车的司机透过车窗玻璃,只能看到他头部在360度旋转,惊得目瞪口呆。
  
  他用他仅有两个脚趾的脚掌,灵巧地敲击着一个有着16个按键的敲鼓机,一段节奏感强烈的打击乐震撼了全场。“That'scool!(这真酷!)”他吹着口哨,神采飞扬,就像其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一样。“我喜欢我的小脚掌!”一边说,尼克一边调皮地用脚趾比划出“V”的姿势。
  
  他自豪地放映了一段短片。短片中,他踢足球,打高尔夫,钓鱼,滑板,游泳,骑马,驾着快艇乘风破浪,几乎无所不能。他从跳板上一跃而下,然后故意潜到游泳池底,当周围人都在为他担心的时候,他从水里冒出头来,哈哈大笑。
  
  在尼克看来,“这个世界总是爱用老套而世俗的观点来给人下定义,可事实往往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请记住,如果这个世界认为你不够好,别相信,就当它是一个谎言。”令尼克自豪的是,当他学会了用幽默和自信面对世界时,他发现,“人们的确忘掉了我没有双臂和双腿的事实,而将我当成了另一个普通人看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7:18:54 | 查看全部
 不放弃才会有希望
  
  (现场直击)没有双臂和双腿支撑,一个人同样也能站起来!为了证明这一点,尼克把自己重重地摔在桌上。他用头顶着桌面,在全场的掌声中,一点点艰难地拱起身体。终于,他成功了!他骄傲地环视着四周,感叹“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有希望”。
  
  “曾经我以为,有了手有了脚,生活才会有希望,后来我发现,健全人同样在寻找希望。”尼克从生活经历中领悟到,不放弃才是一切希望的源泉。
  
  他以为他不会写字,结果,妈妈专门制作了一个塑料模型,套在脚趾上,用这个模型夹住笔来写字画画。现在,他每分钟能在电脑上打43个字母。他将牙刷夹在脖子和肩膀之间的肌肉里,然后来回移动嘴巴,创造了独特的刷牙法。
  
  中国学生都熟悉爱迪生失败近千次最终发明了灯泡的故事。尼克说,他也经常用爱迪生的故事鼓励自己,鼓励他人。他曾在美国一所中学,遇到一个沮丧的男孩,当着他的面大哭起来。原来,男孩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成为一名飞行员。他觉得,自己的梦想破碎了,前路茫茫。尼克请他先别那么早下结论,“你可以放弃你这个梦想,但,转角处或许还藏着别的希望!”
  
  一年后,当尼克再见到男孩时,男孩又哭了起来,但这回,却是喜悦的眼泪——他告诉尼克,放弃飞行员的梦想,让他很伤心。无意间,他拿起吉他排解情绪,却一下爱上了音乐。如今,他组建了乐队,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满足。
  
  “Giveup(放弃)还是Getup(站起来),这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选择。”说这话的时候,尼克收起了顽皮的笑容,表情真诚严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7:19:05 | 查看全部
 我要做一个演讲家
  
  (现场直击)“现在,我要请你们做一道选择题。”演讲进行到一半,尼克向全场的同龄人抛出了问题。给你两个选择,选择一,和你喜欢的乐队去一个小岛上度过三天,完全免费;选择二,这三天里,你和往常一样生活,但是,在过马路的时候,你见到一个小孩差点被车撞上,你救了他。全场异口同声选择了第二个。“对,不要低估了自己,你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有价值!”尼克高声告诉大家。
  
  尼克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环游世界。他的演讲“NoArms,Nolegs,Noworries”(没有手臂,没有腿,没有烦恼),每到一处就激起一阵心灵震撼,并被制作成视频,风靡网络世界。
  
  但起初,他的世界并不是这样。
  
  这个开朗的小伙子,也曾有过沮丧的时刻。从小,他就受到来自周围人的嘲笑。尤其是当他长大,还需要父母抱着进洗手间的时候,那种尴尬和羞愧,几乎让人难以忍受。8岁时,他曾经想自杀;10岁时,他尝试自杀了3次。结果,都没有成功。
  
  他渐渐成长,他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和世界不一样,他开始思考:“我存在的价值在哪儿?”
  
  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让他发现了自己。“不要去抱怨自己所没有的,要学会感谢自己所拥有的。”他说,第一次开始尝试玩足球时,他也曾以为自己只能用头去顶,但当足球向他疾速飞来的那一刻,他第一反应就是用“小鸡腿”去接球。虽然,他一个星期都只能跷着脚,用大腿根部走路。但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发现自己没什么不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7:19:14 | 查看全部
 “在别人看来,我什么都没有,但至少我还有大脑。”尼克朝大家挤着眼睛,“而且我还很帅,不是吗?”
  
  在学校里,他和别的孩子一起学习、运动、竞赛,还成了学校学生会主席。19岁时的一次公开演讲,让尼克明白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台下,很多女孩听了他的故事开始抽泣,一个女孩哽咽着拥抱了他,在他的耳边说谢谢。那一刻,尼克忽然觉得,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希望,这不正是自己的价值所在?回家后,他大声向父母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我要做一个演讲家!”
  
  不料,父母却给他泼了“冷水”。妈妈问他:“你讲给谁听?”“不知道!”“你讲什么?”“不知道!”“谁为你支付路费?”“不知道……”
  
  但是,带着一连串的“不知道”,尼克坚定地踏出了第一步。
  
  他相信,畏惧比没有手脚更可怕。几年后,当一个和自己有同样残疾的小男孩来到讲台上,告诉尼克,自己也像他那样学会了游泳时,尼克兴奋极了。
  
  说起自己的残疾时,尼克说:“生命中有些东西是我们不能控制和改变的,你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别人对你的判断。”
  
  如何接受自己身体残疾的事实?尼克认为:“你可以跌倒,但你不可以成为一个失败者。与其抱怨没有人和你做朋友,不如去找朋友;与其抱怨没有奇迹发生在你身上,不如去创造奇迹。当你相信没有希望的时候,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希望。但不因为你看不见,希望就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7:19:30 | 查看全部
 一个女孩也希望可以像尼克一样创办一个公益网站,但是担心开始的路会很艰难,甚至毫无方向。尼克鼓励她:“当你发现你的困难暂时没有人帮你解决时,在寻求经验帮助的同时,不妨回头看看6个月之前的事情,你就会发现你和原来已经不一样了。”
  
  环游世界传递爱
  
  (现场直击)“我不能和别人握手,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尼克喜欢前倾着身子,表达他对朋友和世界的热情。
  
  听众中,站起一个女孩,流着泪告诉尼克,自己要把从他的演讲中获得的力量带给妈妈,帮助妈妈战胜病痛。尼克请她上台,将一个特殊的拥抱送给了女孩。
  
  有台下学生问尼克,什么是支撑他最大的力量?尼克毫不犹豫地说:“家庭。”“如果你有一个家庭不停在撒下爱的种子,你怎么可能愿意离开你的家人,把痛苦留给那些爱你的人?”尼克感叹。
  
  在尼克眼中,父母最让他感动之处在于,他们始终是他最好的听众,听他诉说一切烦恼和快乐,从不厌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7:19:39 | 查看全部
 从他6岁起,爸爸教他如何用脚趾往电脑里输入文字,教他游泳,并鼓励他学习踢足球、玩滑板。妈妈告诉他,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微笑,告诉他:“别人再盯着你看,你可以主动去和别人搭话,以友好的姿态来面对这个世界,那样世界也会对你友好。”“我爱我的父母,比爱我自己更多。我不愿意把痛苦留给他们。”尼克说,这份对爱的回馈和感恩,让他不轻言放弃。
  
  尼克透露,他的第一本书即将出版,第一部电影“ButterflyCircus”也即将上映。他建立了一个非营利组织。中国之行,他特意去了四川,给经历过地震灾难的孩子们演讲。他们中有的人在灾难中失去了手脚,尼克希望用自己的故事给他们前行的力量。
  
  他创办了网站“没有四肢的生活”(www。lifewithoutlimbs。org),他号召全球各地受到他鼓励的年轻人行动起来,汇集大家的力量帮助全球更贫穷的孩子们。做一个爱的传递者,是尼克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