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5:28:31 | 查看全部
你的命运掌握在陌生人手上
  
  20年后的一次同学会上,他和她再次相遇,在各自历尽了生活的周折并建立起还算不错的事业和家庭之后,这对曾经短暂恋爱并分手的恋人终于能平和地聊起天来。在寒暄了一阵之后,男人对女人说:“你认识苏静吗?”女人惘然摇头。男人说:“你得感谢她,如果没有她,你和我都不会有今天。”
  
  故事回到20年前那个躁热的秋天,家乡小小的火车站上,他腰上掖着一把德国产剔骨刀,在人群中寻找她。此前,有同学打电话告诉他,她和一个男人准备坐火车去广东。
  
  在她看来,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结束,各自应该开始新的生活;而在他看来,这是一次另择高枝的背叛。让他接受她与另一个男人离开,比让他死更难受。他决定要在火车站上用刀证明自己可以用生命去爱一个人。
  
  小城坐火车的人并不多,他很快找到目标。看着她和另一个男子说说笑笑地在等待火车,一脸幸福的样子如同火车就是幸福生活本身,这无疑是在他熊熊的怒火上,浇了一桶汽油——和我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就那么不堪那么绝望么?她竟然有那样愉悦的逃离快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5:28:42 | 查看全部
他被自己的愤怒激励着,血红着双眼咬紧牙关准备冲上前去,对着那对幸福的狗男女一阵乱砍,然后将那把带着他们鲜血的尖刀插进自己的胸膛。想着这鲜活生动的悲壮场景,他一时忍不住有些迫不及待了。他加快了步伐,准备冲刺。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只手将他拉住。就像冲刺的鹿被树枝绊住了角,他愤怒地回头,看到一张女孩清秀的脸,因为紧张和激动,这张脸有些胀红。
  
  这张脸他认识,是妹妹的同学苏静,平时来家时,有过点头招呼,她很喜欢听他弹吉它唱歌,偶尔听完之后会喊声再来一首,他们的所有交往,仅此而已。事后他才知道,是妹妹看到他放下电话带着刀神情恍惚地出门,打电话让在火车站上班的苏静帮忙拦住哥哥,如果他出现,决不能让他做傻事,哪怕报警都行。这是妹妹当时打的几个电话之一,不想竟真让她猜中了。
  
  苏静紧紧拉住他的双手,用眼神示意他别乱动。这时,过路的快车马上就要进站,广播里的预告声和由远及近的轰鸣声和他的心跳声催促着他:“时间不多了,机会转瞬即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5:28:49 | 查看全部
他奋力想挣脱。苏静小声但语气坚定地说:“别干傻事,如果你再挣,我就喊非礼!”
  
  他还想挣,苏静死死扣住他的手腕,让他动弹不得。
  
  火车进站,下客、上客。三分钟的停靠时间慢得像三年。周遭的世界,仿佛分解成了一帧帧的照片,无声而缓慢地从眼前滑过。
  
  当火车缓缓开出站口,苏静才松开手。(励志文章  www.lz13.cn)两个人像拼尽最后力气决斗的野兽,颓然地坐到地上,直至很久以后,满头乱发的妹妹带着急得快发疯的妈妈匆匆赶来……
  
  这个故事,让20年后的她有一股刀子贴鼻划过的寒意。她努力回忆20年前那个闷热的午后,依稀记得的是即将远行的激动和广播里放着的外面的世界那首歌,在离她不远处,似乎有个穿铁路制服的女人和一个小贩抓扯。她不知道,这事与她的命运,有如此如此近的关系。
  
  那后来呢?
  
  什么后来?
  
  这可是救命之恩啊!你没有感激涕零,以身相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5:28:57 | 查看全部
你以为生活是电视剧啊?虽然我心中对她一直暗含感激,但这种感觉绝不是男女之间感情那回事。特别是随着新生活的开始,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那个真正适合我的人,建立起一个温暖的家庭并生下一个宝贝女儿,我才更明白当年自己执著于一段逝去的感情并打算同归于尽的念头是多么荒唐,我也因此更感激苏静,虽然,对她来说,这不过是受朋友之托干下的一个普通的劝阻,却成为我和你人生的分水岭,我无法想象,当时如果没有她的出现,或她的阻挡没有那么坚决,后果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你也应该感谢苏静,虽然她对你,她由始至终都是陌生人,但她一念之间的善举,也决定了你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5:29:06 | 查看全部
逆境不可怕,怕的是无信仰
  
  文/简小卡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漂流记,幸与不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2012年,华人导演李安携影片3D巨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震撼出场。是震撼,没错。全景3D特效美轮美奂,逼真感觉犹如亲身经历一场风暴。从商业角度来说,继《阿凡达》之后,这种三维观影模式依然吊足观众胃口,而演员高超的演技更不需多说。
  
  笔者很庆幸当天错过另一场电影,选择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直到影片结束,我还沉浸在老虎上岸后转身离去的画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5:29:14 | 查看全部
 关于信仰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两个片段讲述了有关信仰的故事。第一,少年派的全名叫帕西尼,读音同小便的单词。由于自己的名字,他经常被同学取笑,后来少年派将自己的名字称为π。π是无限不循环的,这个名字说明了人生的不可预见性;第二,派的父亲是动物园园长。某天,派去参观老虎,拿起饲养员准备的肉打算丢给老虎吃。就在老虎张开嘴巴要吃少年派手中的肉时,他被父亲拦下了。父亲说,老虎就是老虎。不过少年派不信,且深感委屈。
  
  影片告诉观众:信仰救了派。在物欲纵横、消息四通八达的快节奏社会,信仰似乎离生活越来越远。其实不然。所谓信仰,是由心而发的自救,不是神,但又感觉神的存在,勾勒一个坚定的符号。在危险的时候,在无处躲藏的时候,求生的信仰愈加坚定。
  
  一个人从濒死中逃离出来,会豁然开朗,相信神的存在。其实,那个神便是你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5:29:27 | 查看全部
关于人生
  
  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两个开放式结局一直是观影者热衷讨论的话题。一个是派和他的动物朋友们;一个是水手、厨师、母亲和派吃人的故事。故事的情景是跟随上帝的善,故事的结局却是人性的恶。影片用了80%的长度向观众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留给真实结局的只有20%的剧情。为了80%的美好,观众可以不去思考所有的逻辑,只需要一个完美的结局。就算明知老虎的本性是凶残的,也还存着美好愿景,这是因为生存的需要,人生亦如此。
  
  在派的脑海中始终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千变万化。就算在海难时,当派落入救生艇的刹那,心中仍有些惊喜划过,那是一种对生命未知情绪的期待、不安与兴奋在相互纠结。电闪雷鸣般的挣扎、乘风破浪的刺激、镜如止水的安静、海底世界的离奇??这些全部来自于青春的激情。于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漂流记,幸与不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5:29:51 | 查看全部
 关于教育
  
  最终,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剧情像海浪一样,涨起之后落下。这部影片留给观众思考的无疑是派带来的意义。本片以一个童话的姿态,用另一种隐形的力量,将每个人心底看不见的东西讲出来,让观众看见一个真正的社会。而对于无数像派一样的少年,经过叛逆、质疑之后一次次找回真实,回归正轨。这些少年正一步步,成为家人、朋友,或者陌生人。(文章转载自简小卡的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5:30:00 | 查看全部
天才们也是要打草稿的
  
  2012年秋天到2013年1月,卢浮宫有个《拉斐尔最后几年》的展览。凡是他能搬得动的作品——如你所知,拉斐尔有些大玩意,诸如《雅典学派》,没法卸来巴黎——都打意大利送来展览了。
  
  以我所见,看这展有两件事令人鼓舞。其一,因为作品齐,易于对比。哪怕拿外行人眼光看,你也能发现:拉斐尔1508年25岁时的画,就是不如1516年33岁时的圆润活泛——就是说:这么大的人物,也是一点儿一点儿进步,而非娘胎里出来,一抬手就有支笔,就在产房开始刷拉拉画的。
  
  其二,展览里抖出了他的一些草稿。你会发现:拉斐尔那些被艺术史家齐赞为圆润、完美、轻盈不着力、信手拈来的神作,也都是有草稿的。实际上,拉斐尔的草稿和如今一个艺校学生的一样,有叠笔、有勾勒、有许多不确定的试探定型,也撩乱,也杂散。总之,很好看的草稿,但终于还是草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5:30:09 | 查看全部
小孩子拿蜡笔水彩笔涂颜色,也有个定规。有的喜欢直笔长刷,有的喜欢细碎短刷。大人物画画也有类似玩意,是谓笔触。比如,你盯着细看,凡高的笔触就是弯弯卷,德加的笔触就是细密平行线。
  
  19世纪法国首席浪漫主义狮子德拉克洛瓦,是第一个公开嚷嚷“我要把笔触留给人看”的人。所以你看他的画,虽然狂放不羁、蓬头粗服,但大概能看出他做画的来龙去脉;在他之前的古典画家,笔触大多都收拾得干净,乍一看,画凭空生来,清静细腻、毫不费力,草稿都不用打似的。
  
  这就像,你去一家吃饭,主妇娉娉婷婷仪态万方,端上一盘红香浓辣毛血旺,你去厨房看时,一尘不染,你都怀疑这是仙女手艺、田螺姑娘了——光看画,拉斐尔就是这样的存在,惊为天人。但看他的草稿,就像是一个没打扫过的厨房现场。你会恍然大悟:
  
  噢,虽则说还是非普通人所能想像的天才,但他老人家毕竟是人,也像凡人一样,要打草稿啊!
  
  世界的各类传说里,都很爱描述匪夷所思的天才。比如王勃写《滕王阁序》是个现场秀,如何把都督阎公吓得屁滚尿流。比如瓦格纳只正经学过六个月作曲。比如雨果不到三十岁花半年写了《巴黎圣母院》。凡天才们,必会得上天灵感庇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