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21:23 | 查看全部
然而,我们对自己特性和品质的认识,总是在一些相互矛盾的评价中飘忽不定。一会儿觉得自己聪明机巧、幽默风趣、一言九鼎;一会儿又觉得自己蠢笨如牛、了无情趣、一钱不值。在这种摇摆不定的情况下,我们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完全受制于社会的态度——若得褒扬,我们就会感觉良好;反之,则痛不欲生。仿佛我们对他人的情感负有亏欠似的。
  
  我们的“自我”或自我认知可以用一只漏气的气球来打比方——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他人的爱来填充自己的内心,而经不起哪怕是针尖麦芒大的刺伤。我们的情绪变得难以理喻,一会儿因他人的褒扬而开心,一会儿为他人的漠视而伤怀。同事的一句心不在焉的问候,几通没有应答的电话就可能使我们闷闷不乐;而如果有人记住了我们的名字,或送来一只果篮,我们又会觉得生活洒满阳光,人生何等惬意!
  
  从感情和物质这两方面来看,我们通常都会对自己的地位产生焦虑,这并不奇怪。我们的地位决定了我们可能赢得多少世人的爱,而世人对我们的关爱又是我们看重还是看轻自己的关键。
  
  所以,身份地位对我们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了他人之爱,人类将失去自信;没有了他人之爱,我们将难以按自己的秉性办事。
  
  对于身份卑微的人来说,他们的痛苦主要在于意识到了自己身份的低下,从而危及了自尊。只要不觉得羞辱,人完全可以长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毫无怨言,如士兵和探险家们,他们愿意过着一种极其艰苦简陋的生活,其物质之匮乏远甚于现今社会上一些最窘困的群体。
  
  然而,他们能熬过一切的苦难。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我们每个人都渴求一种生存的尊严,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焦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21:31 | 查看全部
自由的三个含义
时间:2013-03-17 作者:小小Z 点击:516次

  人的行为自由来自于三个层面:财务自由、职业自由和心灵自由。

  对这三种自由,有人做这样的形容:走进豪华奢侈的餐厅,点菜不用看价格,想点什么就点什么,叫做财务自由。想打球就打球,想不打球就不打球,叫做职业自由。没钱的人想打高尔夫是件奢侈的事情,有钱人,尤其是在生意场上混的老板、职业经理人之类,“想不打球就不打球”才是奢侈呢,他们打高尔夫球,或者是陪客户、或者陪首长或者官员,打球既是应酬也是工作,想不想打根本由不得你。而心灵自由,这个看起来辽阔而且深奥的概念被周国平用一句极为朴素的语言概括了,那就是“真实地活着,做你喜欢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21:40 | 查看全部
软功夫
时间:2013-03-17 作者:小小Z 点击:397次

  世间有许多硬的东西最终都要被软的东西所战胜。
  
  水是软的,能穿透硬的石头,能锈蚀硬的钢铁。硬接受软的保护才能经久耐用,骨头是硬的,包在软的肉里才安全,到老了,硬的骨头会变疏松,易断易碎,而软的肉老了则变粗变韧,蒸不熟、煮不烂、嚼不动。硬的轮毂要配上软的轮胎才转得轻快而又耐磨,即便是火车的轮子,轴上也要垫软的弹簧……等等,简直可以写出一篇《软的颂歌》。
  
  为什么软比硬会更强大呢?
  
  也许世界本来是由软物质构成的,生命不可缺少的三样东西:阳光、空气、水,都是软的。构成地球的“三山六水一分田”,水和田都是软的,山又怎知不是由软变化来的?硬的钢铁,其实是把各种元素烧软后炼成的,硬的陶瓷,也是由软的水和土烧成的。
  
  把任何物质无限地分解,追到老根上去恐怕都是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21:48 | 查看全部
由此想到生活,想到男女:人类一直认为男性应该呈阳刚之势,雄壮、强硬;女性应该有阴柔之美,温良、娇弱。事实果真如此吗?
  
  即便从生理上讲,男性的所谓硬,所谓强大,都是短暂的,是靠一种软性的荷尔蒙物质支撑。一旦这种物质泄出,立刻就蔫就软,若定要以软硬论成败,任何男人最终都要败给女人,没有这种失败就没有人类生息的繁衍。
  
  真正强大的是阴柔,是女性。物质社会发展到今天,男性想维持表面的短暂的强大都遇到了麻烦:环境污染会使男性有一天从地球上消失。
  
  为什么环境污染最先受到伤害和受伤害最重的是男性呢?不正说明了阳刚不刚,硬的脆弱吗?妇女们曾焦急地呼唤过男子汉,千呼万唤的结果是:严格意义上的男子汉不仅没有增多,反而越来越少。有些男子对此感到不好意思,开始借助手术隆胸,练肌肉,一有机会就脱掉衣服炫耀自己的肌肉,西方人称其为:可悲可叹的“花花硬汉”。
  
  这正是男性的一种失败,已经不能通过内涵使女人感兴趣,只能靠外形去加以引诱。
  
  经过这样一番打击,作为一个男人失去了一些自以为是的优势,可以冷静地思索自己的人生经历了:哪些时候硬,哪些时候软,硬的后果如何,软的结果怎样……发现凡是由着性子硬拼、硬碰,都容易惹起麻烦,对自己的伤害也大。凡是软中有硬,外软内硬,效果都不错。
  
  软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如同烧瓷器一样,是一种水火功夫,一种品质的提升。重视软功的威力,以柔克刚,或以柔养刚,以柔抚万物,方为真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21:57 | 查看全部
说谎
时间:2013-03-17 作者:小小Z 点击:714次

  当说谎成为一种需要,言不由衷就会挺直腰杆。
  
  耶鲁大学的查尔斯·戴克博士说:“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每天清晨起床,就忍不住要编造一些故事。”比如,普利策奖得主、著名历史学家约瑟夫·埃利斯曾滔滔不绝地给学生和同事讲述自己在战争中的故事,但实际上他从未上过战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法官声称自己曾效力于中央情报局并拥有心理学硕士学位,结果2001年,他的这些谎言被揭穿,他也因此脱下了法官服。电影《猫鼠游戏》中迪卡普里奥扮演的弗兰克·阿巴尼尔可是确有其人,他在效力于政府之前曾先后假扮医生、联邦特工、律师等,在26个国家开出了价值250万美元的假支票。
  
  孩子从三至四岁就开始学着说谎,他们通常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使自己免受惩罚。用幻想来抵制现实是孩子自我发展和自我保护的重要阶段,但如果这种做法持续到成年,就会成为一种病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22:06 | 查看全部
病态说谎症的患者通常非常自信,有魅力,很受欢迎。而且,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说谎的水平也就越高。因为一个人越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越可能说谎。
  
  在说谎时,大脑消耗的能量远远超过说真话所需要的能量。说谎一旦超过某个特定的程度,就会出现问题。
  
  但面对说谎者,我们真的毫无办法吗?大部分人都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说谎者害怕目光的接触,他们会转动眼球来掩饰;一个人说谎时通常会向右看,如果在回忆或者思考,则会看向左边。其实,这些办法都只对判断普通的说谎者奏效。真正高明的说谎者非常注重眼神的交流,他们需要通过对方的目光和表情来判断谈话的进展,从而更有力地控制局面。他们会非常专心地观察对方,以至于面部肌肉和语音语调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这才真正地出卖了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22:15 | 查看全部
天才的称号
时间:2013-03-17 作者:小小Z 点击:554次

  他一直被人称为标准的“天才”。父亲是教授,母亲是副教授,这让他的遗传基因得天独厚。
  
  2岁时,他能口齿伶俐地背诵不少唐诗宋词,《大学》和《论语》的相当一部分也能背得像模像样。
  
  4岁,他能准确无误地认清1000余个汉字。
  
  小学,他仅仅花了3年;别人要学6年的中学课程,他用4年时间全部消化。12岁那年,他成为了某所大学的少年班学生。接下来,读大学,出国留学,等到他揣着硕士文凭从海外归国时,还不满19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22:24 | 查看全部
一位民营企业高薪聘请了这位青年英才。可不到半年,他愤然辞职了。作为一名“海归精英”,一直被人称赞为“天才”的他,实在忍受不了连小学也差一年才读完的民企老板的指手划脚。很快,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遗憾的是,上帝不因他是一名人人知晓的天才就给他创业伊始必遇的艰辛和挫折大打折扣。他仍被人视为“天才”,但他在公司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上却是糊涂汉。结果,他的公司在垂死挣扎一段时间之后不得不接受最终的失败。
  
  一所大学当即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去学校任教。但,当他看到数年前自己的一位年少同窗,当年成绩比他差很远,脑瓜比他笨很多,却已经成为副教授,而作为天才的他,竟然只是位讲师时,他的心里很不舒坦,甚至可以说极不平衡。心理的失衡使他对教学始终无法提起更多兴趣,也导致了第二年没有接到学校的续聘书。
  
  祸不单行,再次遭受失败打击的他因为心情郁闷致使脾气日渐暴躁,恋人选择了离开。
  
  在父母的鼓励下,他信心百倍地去众多人才市场应聘过各类工作,却总因这样那样的缘故,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荒废了一年又两个月的时光后,他的父亲因病逝世,这不仅给他带来深深的痛苦,更带来了急切的责任感――他,必须马上找到工作排遣痛苦,也让年迈的母亲放心。
  
  偶然的机会,读到一则新闻,北京大学某高才生在卖猪肉。新闻使他豁然开朗,他压低脑袋走进了菜市场。他瘦弱的手臂举不起笨重的猪骨砍刀,他唯有选择贩卖萝卜青菜。
  
  依旧有许多人喊他“天才”,并非讥笑,而是习惯。当记者闻风而来采访他时,他的话语有点冷漠也有些无奈。他说,天才的称号有时是一种累赘,并不是夸耀,更不是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22:34 | 查看全部
蝎子什么时候该死,所谓的人性
时间:2013-03-17 作者:小小Z 点击:998次

  甲乙两个和尚一起值更时,甲和尚感到脚上有东西在爬,用手一抚,被蝎子蛰了,疼痛难忍之际,他马上端来蜡烛,捉住了那只蝎子。

  乙和尚就连声阿弥陀佛,非常冷静地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放它一条生路吧。再说了,它也是误会了,以为你要伤害它才出于自卫而为之……”
  
  经过乙和尚一番劝说、开导之后,甲和尚就打消了惩罚蝎子的念头,随手将它放了。
  
  三天之后的又一个晚上,甲乙两个和尚又一起值更时,乙和尚刚往蒲墩上一坐,哎呀一声站起来,他的屁股也被蝎子蛰了。没等甲和尚端来蜡烛,乙和尚就气急败坏地朝蒲墩上乱踩一番。待烛光映亮蒲墩时,那只蝎子已经被踩得稀巴烂了。
  
  当甲和尚口念阿弥陀佛未及说话时,乙和尚就气愤愤地说:“那天它蛰你,我为它讲情,救了它的性命,它居然恩将仇报,又把我蛰了,这个没良心的,确实该死……”
  
  当伤害和痛苦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旁观者往往体会不到受伤害受痛苦的滋味,常常表现得漠不关心,甚至表现出奉劝和说教的高姿态。一旦轮到自己身上,就不一样了,这就是所谓的人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22:45 | 查看全部
两片海洋
时间:2013-03-17 作者:小小Z 点击:616次

  巴勒斯坦有两片海洋。
  
  约旦河从山坡上流下,溅起银色的水花,汇入这片海洋。它在阳光下欢笑。
  
  它是一片活水,波光粼粼,里头有鱼,沿岸绿意盎然。树木在它上面伸长枝干,又伸出饥渴的根须,啜饮它那能滋养生灵的水分。人们在海边建起房屋,小鸟在树上筑巢。由于这一片海,每一种生命都更加快乐。
  
  这是加里利海。
  
  约旦河往南流,有另一片海洋。
  
  这里没有鱼儿游动,没有树影婆娑,没有小鸟歌唱,也没有儿童嬉笑。这里的空气沉滞地浮在水面,没有任何人或飞禽走兽会喝下它的水。
  
  它的名字叫死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