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14:57 | 查看全部
日本人的排毒办法是照哈哈镜,看着自己扭曲变形的怪样纵情大笑,以嘲笑自己出气。或者在门框上挂一只皮球,用前额去撞,撞的力量越大,皮球反弹回来的力量就越大,让人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的原理中受到启发,以期达到平复情绪的目的。
  
  那么中国呢?目前光是环境污染就够让人头痛的,似乎还顾不上情绪污染的事。人们只看到了环境的日益沙漠化,还没有意识到人的心灵也在日益地沙漠化。也许是先有心的沙化,后才有环境的沙化。或者说,环境沙化只不过是心灵沙化的映照。
  
  现代人自身的情绪污染日趋严重,又怎么能治理得好环境污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15:06 | 查看全部
着装实验
时间:2013-03-20 作者:小小Z 点击:636次

  乔恩·莫利先生是美国著名的形象设计大师,他曾做过一个着装实验。着装实验的目的是要搞清楚:按照社会中上层人士的习惯着装,或按照社会中下层人士的习惯着装,人们将如何看待他们的成功率,将如何与他们相处共事。
  
  着装实验是分下面两部分进行的:
  
  首先,他调查了1632个人,给他们看同一个人的两张照片。但他故意宣称,这不是同一个人,而是一对孪生兄弟。其中一个穿着社会中上层人士常穿的卡其色风衣,另一个穿着社会中下层人士常穿的黑色风衣。他问调查对象,他们之中谁是成功者?结果87%的人认为穿卡其色风衣的人是个成功者,只有13%的人认为穿黑色风衣的人是个成功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15:15 | 查看全部
其次,他挑选100个25岁左右的年轻大学毕业生,都出身于美国中部中层家庭。他让其中的50个比照中上层人士的标准着装,让另外50个比照中下层人士的标准着装。然后把他们分别送到100个公司的办公室,声称是新上任的公司经理助理,进而检验秘书们对他们的合作态度。他让这些新上任的助理给秘书下达同样的指令:“小姐,请把这些文件给我找出来,送到我的办公室。”说完后扭头就走,不给秘书对话的机会。结果发现,按照中下层人士标准着装的,只有12个人得到了文件,而按照中上层人士标准着装的,却有42个人得到了文件。显然,秘书们更听从那些比照中上层人士标准着装人的指令,并较好地与他们配合。
  
  乔恩·莫利先生从着装实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多数人都是本能地以外表来判断、衡量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进而决定自己对一个人的态度。在社会上进行交往时,一个人如何着装,将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可信度和配合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15:31 | 查看全部
生命的小时价
时间:2013-03-23 作者:小小Z 点击:677次

  家门前一超市开业,我们小区的人出行一下就不方便了,人流涌向超市,像夏天河里陡然涨起的洪水。每天早晨,超市还没有开门,门前就聚集了100多人。晚上九点,进出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商品那么丰富,何必如此急啊?我有些不解。跟小区内遛弯儿的老人们一聊才知道,超市为了招引顾客,个别商品大幅度优惠,烙饼每斤0。5元钱,生花生米每斤8。8元钱,鸡蛋每斤1。9元钱,的确比市场卖得便宜。在超市所有的商品中,优惠降价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而且每天销量有限,每人还限购2~3斤,商家的目的只是为了吸引顾客。细细计算,即使将所有降价商品都买到,最大优惠也绝对不超过100元钱,一般人也就是买那么几样,得到10多元钱优惠。
  
  如此,有必要起大早挤在二三十人的购物长队里焦躁地等着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15:40 | 查看全部
事实是很多人都认为有必要。为何如此?很简单:前去购物的人,一是有时间,二是少金钱。费点儿时间省点儿钱,他们觉得值。
  
  时间的长度对每个人都一样,人活百岁都是36500天,可每个人时间的价值不一样,每个人每小时的价格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一个月收入100万元钱的人,他的一小时价格是1389元钱。
  
  一个月收入10万元钱的人,他的一小时价格是138。9元钱。
  
  一个月收入1万元钱的人,他的一小时价格是13。89元钱。
  
  一个月收入1000元钱的人,他的一小时价格是1。389元钱。
  
  一个享受北京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一个月收入300元钱的人,他的一小时价格是0。417元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15:49 | 查看全部
一个享受北京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一个月收入100元,他的一小时价格是0。1389元钱。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能得到10元钱的优惠,一个月收入300元钱的人,排一天队都是值得的。为得到10元钱优惠可以排两三个小时队的人,他的月收入一般不会高于4000元,因为月收入4000元钱的人,其一小时值5。556元钱,两小时值11。11元钱。
  
  在排队购物的人群中,妇女居多。有老两口都来的,分别排队,以对付商家限人头、限数量购物的规定,以期最大限度地享受优惠。
  
  但一个大学教授如果也到超市花两三个小时排队购物,我们只能猜他是去搞民意调查的。一个亿万富翁如果也去花两三个小时排队购物,那他不是守财奴就是吃饱了没事儿干。
  
  每个人时间的价值不同。费去的时间,同省下的钱相比,如果值得,那么他就不在乎时间大把大把地从身边流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15:57 | 查看全部
每年春节,大量农民工回家过节,大多乘火车,极少坐飞机。坐火车比坐飞机省上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路上多耽搁一天无所谓,外出打工,一天不可能挣几百上千元钱的。而经理老板们几乎都坐飞机,因为他们一天收入过千元钱的很多。
  
  有一个大学教授,从不做家务,家务劳动全让小时工做。他说:我外出讲课,两个小时可得千元讲课费,讲课时甭说了,不讲课时多看看书学习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进行学术创作,使自己的课讲得越来越精彩,就会不断有人请自己去讲课。自己若是亲自做家务,既浪费人才,又不珍惜生命,是很不经济的。
  
  现在,到处都有招工的信息,月薪300元钱、400元钱、500元钱……一直到猎头公司给年薪上百万元钱,其背后的小时价都能计算出来。
  
  生命的价格是多么不等!
  
  时光如水,一去不回;时光如金,寸寸难得;时光还如银、如铜、如铁、如土……面对时光,我们该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16:17 | 查看全部
木匠的门
时间:2013-03-23 作者:小小Z 点击:1234次

  一个木匠,造一手好门,他费了好多时日给自家造了一个门,他想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
  
  后来,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个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

  后来又掉下一颗钉子,木匠就又换上一颗钉子;后来又一块板朽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后来门栓损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栓;再后来门轴坏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轴……

  于是若干年后,这个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

  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们家的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16:26 | 查看全部
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个个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却又老又破,长满了补丁。

  于是木匠很是纳闷,但又禁不住笑了,“是自己的这门手艺阻碍了自己家门的发展。”

  于是木匠一阵叹息:“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行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但也是一扇门,能关住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21:16:40 | 查看全部
智力题的启示
时间:2013-03-23 作者:小小Z 点击:897次

  大学里的心理学课是很有意思的,老师们经常出一些有趣的题,比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一个虔诚的小和尚上山参拜高僧,清晨出发上山,到山顶后在山上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在与前一天同样的时刻,他又下山。求证他在上下山的路上,肯定会在同一时刻经过同一个点。
  
  乍一看,觉得此题新鲜有趣,可是左思右想却不得其解。题中既没给路程的长度,也没有给上下山的速度,假如小和尚上山时慢了一点,或他下山时快了一点,怎么能保证他会在同一时刻经过同一个点呢?老师给出了答案:把两天中的小和尚看成是两个人,假设他们在同一天的同一时刻出发,一个上山另一个下山,他们在途中必会相遇,也就是说在同一时刻经过同一个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