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19:36 | 查看全部
 6、每次会议他都会跟他那个副总一起,把所有人的名片换好。他会统计出席的人员,包括重量级的嘉宾,精确到个位数。
  
  7、他如果出差到某地,一定邀请当地的朋友一聚,然后还会打电话给不在的朋友。我就曾经有几次,被他从北京、美国等等地方的电话打过来,然后跟在场的十几二十个人一一说话。
  
  8、他是非常执着的记事本控,每天记录重要事项,每天反省当日工作(实际上,我是从认识他开始,才重视记事本的功用的)等等等等太多例子。
  
  哦,忘记说了,他是85年的。
  
  说实在话,我对这个人的好感,也很大程度来自于暖手同学。暖手说他有“帝王之相”。也就是说,他有统帅的气度和胸襟。
  
  他真的不算是聪明的,资质只能算是平平。但我认识他一来,眼见着他一步一步地努力,严格地要求自己,在所有的小事上。
  
  开始的时候,吃饭买单,送人上车这种事,我只觉得他虚伪。可人家几十次都反复执行这个标准,最后剩下的只有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19:48 | 查看全部
现在我不能说潘有很高的成就,但是他未来的光彩夺目,是可以预见的。
  
  我不是一个精英主义的信奉者。虽然不谦虚地说,我自己不能算是非常笨的人。但是我从来不迷信什么名校啊,成绩单啊,或者IQ指数啊。
  
  我相信10000小时天才理论,我相信凡事都靠自己的努力。
  
  潘是最好的例子。不要说可以反复练习的一些技能,例如英语,IT技术等等。就连“幽默感”“人际关系维护”“战略决策”这类软性技巧,一样是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总结来提高的。
  
  豆瓣上比较多的是文艺青年们,兴趣爱好广泛,言辞犀利,每个观点都能跳出来说个一二三四的。说实在话,我也是这种人,从小自持有些小聪明,从来都不肯好好地下死功夫。
  
  但是,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到的。昨天看《营销战》,以历史上的战争来影射现在的商战。实际上,战争中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兵力的数量优势”。但是很多人会迷恋于“以少数挑战多数而成功”的案例。实际上,很多人也迷信,“以非常少的时间精力投入,来达到非常好的水准”。
  
  这些都不是王道。
  
  潘是我的一面镜子,我从他身上,看到非常非常多的我自己的缺点。
  
  这也是我写这篇日记的目的。
  
  某种程度而言,也可以这么说。实际上,幼时太过聪明的人,年长时发展都未必好。因为你太依赖一种优势,样样都称心如意,哪还有闲工夫去发展其它的优点。
  
  倒是天资比较差的人,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发展出一点长项,内心仍然不安,还是继续努力,优势越来越多。
  
  人生,是长跑,而不是短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19:57 | 查看全部
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和方向
  
  文/彭晶
  
  这条路上难免曲折,也会有不少的荆棘,选择你想要的,即使再困难,你都是快乐的,因为那些都是我们想要的。而当我们慢慢走向远方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风景也会越来越多,自己也会拥有不同的收获。
  
  “一个人的生命也像一条河流一样,开始的时候平凡、渺小,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壮丽。但只要我们能够像河流一样不断前进,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胸怀,接纳新的思想和理念,生命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最终成为像大河奔流一样的壮阔人生。”
  
  我,一个大学生,一个曾经沦落的大学生。其实我沦落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就这样我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年的时光。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正好我要去采访新东方的赠书活动,那天很多人,我也去排了队,领了这本书——《大河奔流的精神》,后来慢慢地看完了,自己也好像开了窍似的。
  
  我在不断地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在不断地回想从前的自己——是什么让从前的自己可以不断地前进,不断地坚持,而现在却不能呢?答案随着书本一页一页地掀开——那就是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0:05 | 查看全部
明确梦想
  
  在小学,我好好学习,为了能够上一所好的中学;到了高中,我们拼命学习,也就是为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可是,上了大学,我仿佛瞬间石化了一般,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了。我开始混沌了,就像一条没有罗盘独自漂泊在汪洋大海深处的船一样,生活好像不知所措。渐渐地,上课就想睡觉,也不想参加什么活动,每天的生活“三点一线”,除了教室、食堂,就是寝室。那时的自己总觉得自己差点儿什么,但又说不清楚是什么。
  
  这样的生活枯燥乏味,我有点儿开始厌倦自己。我想自己努力学习,却始终没有动力。“对于河流而言,失去了奔向海洋的梦想就失去了一切,最终的命运也许只能干涸在荒漠之中”,对于我也是如此。读到这句话,我心中的那一片阴霾渐渐消逝,我突然豁然开朗。我需要明确我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才是我的梦想。我要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一个不让自己有机会后悔的大学生活,这就是我的梦想。
  
  从此之后,自己心中好似繁星点点,又找到了那个前进动力的源泉,从前那个快乐的自己又回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0:13 | 查看全部
寻找出路
  
  上了大学以后,我们就会渐渐地发现自己好像变得越来越懒,有着越来越多的事我们不愿意去做,从而变得越来越宅。休息的时候,我们也不愿意出去,待在寝室上上网就是一天了,感觉自己的心就要被困死了一样,自己越来越无聊。
  
  我们要为自己寻找到一个出路。想要知道自己的出路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在这期间,我们难免会遇见错误的出口。可是也别放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谁是一蹴而就的呢?我们也会疑惑,是否真的有那样的一个出口呢?但只要坚持,我们就会找到,要相信坚持的力量。我们也都知道经历这样的过程必然是痛苦的,但请你决不放弃,因为等你找到了,你就豁然开朗了。
  
  我们变得这么懒,是因为心底没有了热情。我们要唤醒我们的热情,这必然就是找到出路的钥匙,同时为我们打开了这一扇门。在这扇门的背后是什么,我们无从所知,只有打开之后才会最终明白。可无论是什么,我们都知道,那些都是我们不会后悔的精彩。这就是一个出口,我们通向另一个丰富人生的出口。我们鼓足勇气,即将从这里出发,开始一段全新的旅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0:22 | 查看全部
 选择方向
  
  美国诗人Robert Frost曾经写过一首诗叫做《未选择的路》,其中一段的大意是说:两条路在黄树林里分叉,但可惜我不能两条都走,身为旅行者,我伫立良久?(励志文章  www.lz13.cn)两条路在树林内分叉,我选择了较少人走的,它因此带来了全然不同的结局。
  
  无论是谁,我想在面对选择的时候,都难免犹豫,因为我们不管选择哪一条路,带给我们的结局都将是大不相同的。在我们的人生出口上,会有很多的方向让我们选择,此时的我们又要选择哪一条呢?这个时候没有谁能够帮你抉择,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这条路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而且我们也都知道,一旦选择就很少有回头的机会了。
  
  这个时候,请你倾听你内心最真实的声音,选择你内心向往的方向,去到你想要到达的地方。这条路上难免曲折,也会有不少的荆棘,选择你想要的,即使再困难,你都是快乐的,因为那些都是我们想要的。而当我们慢慢走向远方的时候,看到的风景也会越来越多彩,自己也会拥有不同的收获。
  
  我们会随着自己的梦想,找到自己前行的动力,沿着想要到达的彼岸,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一路不断汲取、不断成长,看到那最美丽的风景,成为一个我们想要成为的人。那就是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0:30 | 查看全部
后退是前进的一种姿式
  
  人生固然要锐意进取,追求上进,努力向成功进发,但很多时候,还要知退,能退,更要善退。后退,很多时候是前进的一种姿势。(励志文章)
  
  在自然界,有进必有退,退中含有进。日有升有落,岭有上有下,潮有涨有退。日落才有月升,冬去才会春来,花落才有果实。很多时候,退是进的前提,能退才能进。
  
  人生也是如此。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直线前进,也不可能永远居于高位。无论官当得多大,爬到多高的位置,掌握多大的权力,拥有多大的财富,有了多大的名声,最后都要退下、退出。因为“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名声多半是自己的成就加上别人的讹传。况且,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时间会带走一切。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人类社会像奔流不息的大河,要让它持续向前发展,前面的人就要为后面的人让出空间。在该退的时候无怨无悔地退下来,既是形势的需要,也应成为我们的自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0:44 | 查看全部
善退,是一种圆通的智慧。退,并不意味着无能和逃避。在特殊情况下,或时机不成熟的时候,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尤为必要。(励志文章 )只退不进是懦者,只进不退是莽汉。只有进退得当,善于以退为进者,才能审时度势,把握事物发展的态势,控制自己人生道路的方向。
  
  善退,是一种豁达的情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怀此豁达心胸,方能进退从容、恬然自得。“退”是人生道路上转乘站,我们可以把“退”视为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新起点;也可以换个姿态过人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而原先无暇顾及的事。很多时候,退居二线,退隐江湖,可以看到别样的风景。可能没有高潮迭起,却会有微波荡漾;可能没有轰轰烈烈,却会有恬淡优雅;可能没有硕果累累,却会有心花朵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0:52 | 查看全部
最可怕的是牛人还那么努力
  
  最可怕的是牛人还那么努力!life is tough。当我们坐井观天的时候,殊不知其实我们离别人的距离还有很远。
  
  刚刚来北京的时候,对北京人有一个特别不满的印象,就是觉得他们好像除了清华北大,看其他学校都像是看二本。虽然厦门大学在福建那里算是翘首,在北京这边基本上不怎么对他们的口味。可能人越是身在异乡越爱国(校),遇到这类事情总觉得特别愤怒。但是今天也算是从某个程度上,看到了北方高校的水平,我想,我们的差距确实存在。
  
  上这个班的时候,基本上只有40人左右,除了厦门大学法学院的人,其它基本上的都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法学院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一个姑娘坐在我后面,桌子上平摊了4份法学案例,分别是日文、英文、法文、德文。她告诉我,这是他们法学院的老师布置的案例题,要看,要做的(我想,她基本上应该是懂这四门语言的)。一问,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再一问,原来是大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1:05 | 查看全部
 吃饭的时候聊起来各个学校的趣事,她除了说起何炅何老师其实不是阿拉伯语的教授,而是辅导员的时候,我惊愕了半天。更让我惊愕的一点就是她说,北外的食堂,你一进去,说什么语言的都有,大部分人都在苦读外语。我一想,我每次进食堂的时候,除了考试周,一般好像不是吃饭的人,就是各类活动讨论的人,这种场面,真得有一天亲自去北外看看。
  
  后面坐了两个姑娘,一个北外,一个人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清华的男生。人大那个姑娘对jessup(国际模拟法庭辩论赛)甚是感兴趣,今年北大和人大的战绩都不错,她就聊的比较哈皮。
  
  除此之外,聊起来人大法学院的学风,问她,你们有没有就考试前几周背一下而已这种问题的时候,她还没来的及说话,北外的姑娘就说起来,“以前去人大找同学的时候,发现自习室基本上也是满的(那时候还不是考试周)。”我突然想起来中国政法大学早上5点半爬起来去占座位的学风,甚是惭愧了半天。
  
  再说坐我旁边那位北大的姑娘好了,从开始上课起,她就一直在看一本很厚的书,大概800多页吧,全英文,一开始还没注意是什么,后来去吃饭的时候经过她座位,才发现是联邦最高法学的判例,显然这本书她已经看了几遍了,上面密密麻麻的单词标注,还有一些别的东西,书已经泛黄,而且旁边还有她写的各种心得和批注之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