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8:45 | 查看全部
那年秋天,他回到那个僻远的小山村。家乡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许多孩子也跟着父母进城了,村子里多是一些老人、妇女。春种秋收也大多机械化了,几乎没有人再积肥保养土地了,因为大家更相信化肥的威力。也很少有人再挥锄“汗滴禾下土”了,因为有了便捷的除草剂,一喷洒就基本解决问题了。大家自然地都那么做,因为那样的耕作方式,省时、省力,虽说成本较高,粮食品质较低,对土地的破坏较大,但明显的高产量,却鼓动着大家毫不犹豫地如此选择。

  难道在农村老家,也吃不到真正的绿色食品了?他有些悲哀地问父亲。

  父亲告诉他,只有邻村那个老耿头,种地还像从前一样,养猪养牛,从不买化肥。他还用牛耕地、耙地,靠人力一锄头、一锄头地除草。只是,他种的粮食产量不高。

  他惊讶于老耿头的固执,问他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种地?老耿头淡淡一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活法,为什么要像别人那样呢?我觉得像自己这样种地最好。虽说辛苦一些,收入少一些,但保养了土地,还种出了更益于健康的粮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8:54 | 查看全部
真的这么简单?他很难想象别人都在图轻松、图多获利的时候,老耿头仍能不为别人的轻松成功所动。

  “就这么简单,像自己这样生活,我感觉很知足,也很幸福。”老耿头朴实的话语里透着深刻的哲学意味。

  “像自己这样生活。”他轻轻地重复了这一句话,心田里陡然洒入了一缕阳光。

  后来,他听说老耿头不盲从他人的种地方式,被记者报道后,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很多经销商争相上门出高价订购他的粮食,他的收入比那些高产的粮食大户还多了。

  没错,每个人都可以有许多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但是,不管怎样虚心地学习别人,都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己,不要企图把自己变成别人的样子,不要简单地抄袭别人的生活。你要知道,像自己这样生活,才能准确定位,才能从容淡定,才能品味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9:03 | 查看全部
南方周末2008新年献词
  
  《愿自由开放的旗帜高高飘扬》
  
  帷幕徐启,灯火璀璨,在二○○八年的世界舞台上,中国已然站在中央。
  
  闸门洞开,浪涛汹涌,在历史洪流的席卷之下,你在哪里?
  
  这是一个大时代的派对年,一个大中国的狂欢夜。
  
  抬眼可见,奥运倒计时牌上的数目飞速递减。
  
  耳边隐约传来那个老人的声音:“你们要冲出一条血路来!”
  
  蓦然惊觉,改革开放三十年了。
  
  这两件事情,看似各不相干,其间却丝缕相连。
  
  这丝丝缕缕中的一条,曾异常清晰,最近又被大声呼唤,那就是:思想解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9:12 | 查看全部
三十年前的月亮,照着一个国运彷徨、民生凋敝的中国。
  
  一个大钟停摆了,另一个闹钟响起来。
  
  铃声急促而动听,饥肠辘辘的人民,突然都红光满面。
  
  在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两只猫杀出重围。
  
  一只是白的,另一只是黑的,它们吃掉了“两个凡是”。
  
  人民跟着两只猫,走进了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走进了个体户的摊位,走进了民营企业家的办公室,走进了股票交易所,走进了互联网空间。
  
  这时候人民已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第一人称,我和我们。我们能感知温饱,还能开动脑筋,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我们还去了一些别的地方,比如政府大楼、法院、报社、电视台、学校、电影院等等。有时被请上座,有时被赶出门,有时被赶出门以后又被请上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9:22 | 查看全部
 反反复复之间,我们在成长,社会在进步。
  
  成长的方向是独立人格,进步的标志是自由宽容。
  
  整齐划一的运动越来越少了,参差百态成为幸福的本源。
  
  五千年的古文明,三十年的大变局。
  
  变局之中,泥沙俱下。有些目标甚至越来越远了,有些方向越来越模糊。
  
  如果要问究根由,乃个体之还不够解放,思想之还不够自由。
  
  三十年间,我们逐渐学会了正眼看世界,发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更发现千奇百怪,不离其宗,那就是和平与发展,民主与自由,还有人的权利。
  
  人类共有的精神遗产,不该由他国独享。
  
  何况我们遇到了全球化。它把普世同一的游戏规则摆在我们面前,希望我们珍惜。
  
  我们签署了人权公约,加入了WTO,出席了八国峰会,也申办了奥运会。
  
  那照亮古希腊奥林匹亚村的阳光,也将同样照亮北京紫禁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9:32 | 查看全部
那些来自西方的运动规则、和平理念和欢乐精神,也将同样进驻我们的内心。
  
  如果我们为五星红旗感到骄傲,那么也可以为五环旗感到自豪。
  
  毫无疑问,没有三十年来的思想解放、观念嬗变,就没有二○○八年北京奥运会。
  
  而人们又希望奥运会的火炬,能为中国传递更多的文明梦想。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中国和世界的距离如此之近。(励志文章  www.lz13.cn)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如此之多。
  
  越来越多的人将会知道,奥运会是全民的动员,集体的狂欢,更是个体的奋斗,是灵魂的舞蹈。
  
  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将不仅是比赛成绩,还有更好的空气;将不仅是更多的商机,还有更多的欢乐和由。
  
  我们也该同时记得,二○○八年是戊戌变法一百一十周年、“大跃进”五十周年。
  
  这两场历史悲剧,是思想解放的别样版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9:42 | 查看全部
那场由一个开明皇帝发动的、自上而下诏书纷飞的改良运动,以上层官僚的倾轧和宫廷政变而告终。
  
  一百一十年后,“戊戌六君子”的鲜血仿佛还在当空喷涌,它仍然是一本浓缩的政治教材,上面写的并不仅仅是权力斗争,还有关于民众思想和社会结构对于改革的影响。
  
  而五十年前,高层领导也曾号令解放思想,大胆想象,结果浮夸风起,资源耗尽,饿殍遍地。那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思想,没有个体的解放,民众被绑架成为政治荒诞剧的道具。
  
  三十年前,思想解放释放了个体能量,渐得温饱;十六年前,胆子再大一次,民间沸腾,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如今继续呼吁思想解放,当深察历史,反思改革,激活社会,科学发展。
  
  二○○八年已经开始,中国闪亮登场。
  
  你在其间,独一无二,不可或缺。
  
  无论你是何种角色,都不要被历史的大潮淹没,或者冲刷去你的独立存在。
  
  至少你要在大时代中做个坚强的小人物,在狂欢夜中做个自由的舞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29:50 | 查看全部
南方周末2007新年献词
  
  《从今天起,我们更要彼此珍惜》
  
  这是2006年12月28日,时光的渡船穿越三百多个日子,穿越大江南北,又回到岁末终点,将开始新的轮回。
  
  这是2006年的渡轮,这一年的中国潮起潮落,令人感慨万千。 这一年,中国经济继续一骑绝尘快速向前,国家实力明显提升。东盟十国聚首广西,中日突破多年坚冰,中非论坛“所有通往非洲的路都要经过中国”,中美战略对话驱使白宫三分之一的首长齐聚北京……世界,终于看到一个在和谐中崛起的中国。
  
  这一年,房价续涨,股市翻身。欲望浮现,热度升腾。有人欣喜,有人踌躇,有人叹息。纸业出身的张茵成了中国女首富,自由市场的活力造就了一个个财富传奇;楼宇预售处前排起了久违的长队,不甘做房奴者,却一个个被迫做了房奴;毒多宝鱼、红心鸭蛋、欣弗事件,局部领域的失范频频示警,规则重建迫在眉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30:03 | 查看全部
这是2006年的渡轮,坐在船上的人们,冷暖自知。她承载的是人民,穿越的是时代,经历的是中国。面对人民,我们常常觉得有千万种方式来表达,有时却沉默得无话可说。
  
  这一年,最高层关注民生,我们看到了对百姓的珍惜。这一年,千年农业税成为历史,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学杂费全免,以公平为指向的新医改制度正在紧锣密鼓地设计。熊彼特说,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就是她的意识形态。诚哉斯言。
  
  这一年,虽然历经波折饱受争议,物权法毕竟已进行史无前例的第七次审议,对私产的保护早已深入人心。(励志文章  )入世初人们颇含忐忑,但在入世第五年,全面开放与融入世界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这一年,我们不停地问自己,我们拥有一个怎么样的中国?
  
  经过百年激荡,三十年变革,这是一个越来越融入世界大潮、却又相伴着许多难题的中国。
  
  这是一个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但又始终顽强地向上生长的中国。
  
  这是个全社会深深地被各种欲望搅动,但同时又发自内心地渴望和谐、正义与真实幸福的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30:12 | 查看全部
这是2006年的渡船,一条阔达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渡船,因此,我们不得不彼此珍惜,因为我们彼此相连。
  
  我们不得不问自己,是否忘记对那些无助者表示善意与怜悯。
  
  我们不得不问自己,是否因为恐惧和冷漠,而不敢对不平事发出一声呐喊。
  
  我们不得不问自己,是否忘记怎样去对朋友表达爱,甚至也不习惯对我们的妻子、儿女、父母去表达……
  
  这是2006年的渡船,载着梦想和期待,将要重新上路。这时候,请让我们祝福你,朋友。我们彼此有情,互道珍重。
  
  让我们再次上路,愿你我、愿这个国家一路平安,路都通畅,桥都坚固,隧道都很光明。
  
  从今天起,我们更要彼此珍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