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6 13:23:11
|
查看全部
坦白说,酒店IT部门的工作确实就像维修工,哪里出问题就去哪里“救火”,夏焱却如鱼得水。因为工作虽然琐碎繁杂,但酒店智能系统涉及方方面面:通讯、管理、闭路电视、监控、门禁等,对业内新人夏焱来说,每一项工作都是汲取新知识的机会。
加班加点学习新技术,跟在主管和同事后面“不耻下问”,夏焱记得在进酒店的最初一两年,好像回到了大学阶段,整天铆足了劲儿学习,来的比别人都早,走的比谁都晚。但也正因为如此,专科生学历的夏焱最终在较短的时间里赶超同部门的名牌大学生,成为技术最优的那一个。
酒店开张第五年,夏焱已当上了IT部门主管,各项工作都走上正轨,薪酬亦比最初翻了一番。夏焱的出色引起了酒店高层的注意。没多久,集团总部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这次的职位是集团华东区系统经理,工作地点——上海。
重新杀回上海的夏焱是让同窗旧友们艳羡的,谁都想不到二线城市的工厂小工人竟会有咸鱼翻身的那天。大家拍着他的肩膀,夸他混得好。
“其实每一个岗位,哪怕是最基层的位置,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机会无处不在,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主动学习,主动提升自己。”夏焱并不觉得自己“混”得有多成功,他知道自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没有愧对过任何一个岗位。
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
曹蕊在临近大学毕业时,突然作出了一个人生重大决定:离开一直生活了20多年的小城,去上海找工作。父母听闻大惊失色,闯职场?不需要!一直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小姑娘家,毕了业找份安稳工作,好好嫁人生子才是正道。老师、同学也觉得曹蕊心气儿太高,帮她分析利弊:本地普通大学本科毕业,读的是对外贸易这种“万金油”专业,手上不过一张英语6级证书,二外摸了点日语皮毛。你呀,在本地找个好工作尚且不易,还去上海那地方?
但曹蕊铁了心要走,在小城生活那么多年,每个角落都熟悉透了,也够了。若在这里就业,她几乎能看到二三十年后的日子,一成不变,一如现在般安逸平淡吧。而三小时车程外的那个大都市,每天都上演着各种传奇故事,勾起小女生的无限憧憬。趁年轻,闯一闯,将来也不后悔。曹蕊背上厚厚一大摞简历,毅然坐上了火车。
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求职之难还是出乎曹蕊意料。都说大都市机会多,但每年乌泱乌泱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奔赴上海的求职者更是多如过江之鲫。海外顶尖大学、国内名门高校等第一阶梯的毕业生扫走五百强、国内名企等热门职位后,第二阶梯队伍的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生立马扑上。层层扫荡之后,剩给第四、第五阶梯行列的曹蕊们的,大多是很多人瞧不上的鸡肋了。
曹蕊最终拿到一家小贸易公司的offer,试用期3个月,工资1600元,转正后月薪2500。这样的待遇,别说在上海,就是在曹蕊老家都算低了,她那些去了银行、学校的同学,哪个不比她工资高福利好。但曹蕊想,既然都来了就不能这么轻易放弃,万事开头难,先找个工作安定下来,以后再慢慢找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