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3:19:52 | 查看全部
制造意外事件可以让自己感觉充实
  
  我有个咨客,他总抱怨每天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自己预先制定的工作内容。于是,我们就从他一天的实际工作内容开始挖掘,找原因。我发现,他本来制定当天要完成一个报告的写作,但是总有很多其他“意外”事件夹杂其中,最后把本应该完成的工作彻底挤掉。
  
  但很显然的是,那些意外事件并不一定非要他本人来完成,别人可以替代;或者也不是非要在这个时间立刻完成的,可以放在以后完成。相反是咨客自己主动将意外事件设定成了最高需求。言外之意,这不是意外,是蓄谋。是我们内心,不想立即做那件预先安排的工作而自己给自己导的一场戏。
  
  这样做的好处是,看起来很合理。我没完成计划,并不是自己去偷偷休息去了,而是我忙了一天没时间做。这样内心就不会有太多愧疚,而又可以成功拖延不愿意做的工作。现在你一定已经能够识破这个借口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3:20:01 | 查看全部
 想的时间长,做的次数少
  
  如果你想延长生命,只要你提高效率就能达到。抓紧每天要做的事情,去完成,而不是只在大脑里想想,然后搁置一旁。在浮躁的社会下,我们习惯去选择一些更简单、更省事、少挫折、少过程的方法去处理事情。比如,现在不少心理咨询者头一次咨询完立刻就觉得有效果问题解决了,我总会提醒,这是不可能的,十年积压的问题一个小时是不可能解决的。咨客说,自己确实都想明白了,感觉很好,相信自己回去就能好的,这难道还有错吗?我说,要去做,用你感悟到的新方法去完成才叫真好。恐怕还需要多次练习,我给你布置一个作业先完成个简单的练习……咨客一定没听进去我的作业,过了一个月又再次找我重新咨询老问题,很显然如果不去做一做练习,是不可能通过想一想就解决的。
  
  仔细想想,咨客说他每天脑子里都在想我说的话,而且觉得自己明白了。可是,一到具体事情来了,过去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没有本质的变化。他不明白,已经有效的思路为什么就是用不出来呢?我说为什么不按我说的从简单的尝试先做做呢?他表示麻烦,不愿花时间,既然想明白了,干嘛还要去练,那多浪费时间。
  
  “想”是我们的意识层,而处理某些突发事件不是用意识而是用无意识。(励志文章  www.lz13.cn)无意识从哪里来呢,从习惯。比如在射击比赛中,我们打得准不是靠意识“我想打准”就能打准,而是靠你对于射击这项运动的熟悉,熟悉到不管在何种环境,自己什么状态,只要一开始比赛,就能自动调配到最佳状态而且把平时训练的成果如期展示出来。这就是习惯。
  
  习惯,是从意识到无意识的演变。既然是演变就不是单凭想想能一下实现的,当然每天练习想也同样无法实现。那是一种条件反射,是来自于融入身体内在感觉的条件反射。所以,只有练习,无他法。
  
  表面上,练习要时间,还会经历些不愉快的挫折,但是这并不浪费时间。因为,经练习掌握的技术,就会成为你自己所拥有的,谁也拿不走,包括时间的流逝也不会轻易让你遗忘。相反,表面上想想很省事,不用按部就班,确实节省时间,但是不仅不牢靠,而且即便是偶尔撞上成功,由于并不具备成功的因素,下次绝不会总那么幸运。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回到原点。
  
  之所以觉得浪费时间,是你把着眼点仅仅放在了当下,图一时之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3:20:09 | 查看全部
很充实却很浪费
  
  好比,我有个朋友,学习能力很强,他考大学的时候觉得计算机专业很好,于是报了计算机。考上了重点大学,可是没上一年就感觉无聊想调换专业去了环境工程。继续再熬了三年,读完本科,毕业后他还是不满意自己的专业,于是又继续考研,换成法律专业。等他研究生毕业,拿着律师证进了企业,很快就觉得自己不喜欢,于是又去考会计师。等到他拿着注册会计师的证书,又跳到另一个新公司,这个时候已经有家、有孩子的他依然对会计工作很快丧失兴趣,但是他不敢再像前几年随便再跳槽换行业,有了家庭的压力。有人问他到底喜欢什么?他说还不确定,可能还要继续找。但是大学跟他一起学计算机或者学法律的同学早就在自己的职业领域成为了有经验的专家。
  
  由此看来,如果只看眼下,相信这哥们确实很抓紧时间学习,可是他从来也都没搞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学了很多,可是最后却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活得确实很充实,可是他却在浪费时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在于我们是否做了我们想做的事情。所以,先想办法落实自己想要的,再下手其实反倒最节省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3:20:19 | 查看全部
充实的前提首先要有目标,否则就是浪费
  
  如何划分时间是被充实了,还是被浪费了呢?看结果,看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如果想完成一件工作,按着既定目标完成了,这肯定会让自己有一种满足的充实感;同样,如果想休息,不管是发呆、睡觉或做其他娱乐,投入地放松,最终实现了放松的目标,这也是充实。
  
  但是若在该工作的时间偷偷寻求放松,工作不好,放松也不痛快,最后两个效果都差,这就失去了目标,可以定义这就是一种浪费;同样在该放松的时候,还想着未完的工作或者边休息边工作,可想而知,结果一定也不能如愿以偿。
  
  不要打着充实的借口浪费时间
  
  充实和浪费的区分不在于耗费的时间多少,而在于所付出的时间内你是否有明确目标,且没有分散目标?这个上一段已经说过。那么,我们怎么做到如此呢?
  
  提供给你一些思路如下:
  
  1、把娱乐和工作分开;
  
  2、把一个工作和另一个工作分开;
  
  3、把需要立刻完成的和可以以后再完成的工作分开,先主后次;
  
  4、开工之前,内心先有目标;目标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前进的依据,随时调整步伐。不接受没有心中目标的事情,哪怕是娱乐或者是个人爱好,也要养成随时告诉自己目标的习惯,告诉自己接下来这一个小时我要用于听音乐或者发呆,目标是为了放松。
  
  5、节省时间不是几个事情一起做,而是快速完成一个再完成下一个。不信你试试看哪个方法既节省时间,又做得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3:20:30 | 查看全部
 自信——深窥内心,磨练经历
  
  自信是内心的修养,与性格无关
  
  我觉得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自信的一种外向行为表现,其实自信这个词儿在中国文字中含义很深,因为跟“自”相关的除了自信,还有自满、自豪,但是如果把这些仔细琢磨一下,会看到自信更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多一点可能会有点过,少一点就会变成自卑,所以自信更是一种内在气质的修炼。从这种意义上,当你碰到生人会紧张,或者词不达意,某种意义上是作为一种技能可以修炼可以提高的,最关键的是要锻造内心的潜质,才可以逐渐的把外在的这种不自信的表现或者行为模式修改。
  
  外在可以包装,但包装出来的人可能很更不自信。至于个人实力,我觉得自信能带来你的激情,激情可能能促使你成功,这样的成功才能使你更加有实力。所以自信的来源应该来自自己,而且是信自己的内心,并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到,这样才能有激情,如果不相信的事儿我相信人是没有激情做的。
  
  我更乐于把自信看作一个人生修炼的过程,也是一个走向社会的人都会走过的。没有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是自信的娃娃,跟别人的孩子不一样,而是经过无数的磨炼之后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性格和自信没有必然矛盾,任何性格的人都可以成为自信的人,但是性格的外向和内敛截然不同。我举个例子来讲,绣花的工人他的性格可能和踢足球的人性格不一样,所以你绝对不能想着让踢足球的人做绣花工,也不能想着把绣花工拉着踢足球。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定是在社会大机器中承担不同责任,有的人在这个岗位上出彩,有的人在那个岗位上发光,所以出彩和发光都可以成为自信,都成为未来成功的基础,或者是已经成功的出发地。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性格和自信不矛盾,每个人遗传基因从父母那儿得来是天生铸就的,就必然使得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有的人就是广场式的英雄,像美国总统选举,如果在人前张不开口的人在美国选不上总统。所以在国外大学也好、中学也好,对于要重整的人一定要学习演讲的培训造就你这种能力。昨天结束的英国大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三个党的党魁进行演讲,看完以后就知道其中有人可能不行了,比如说布朗不善于演讲,但是能说他不成功吗?他可能只是演讲方面不成功,他性格使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3:20:39 | 查看全部
伟大的人格不在于外表
  
  至于说企业招聘时更看重实力还是自信,我觉得这两个是相辅相成,就看你怎么评判实力。你说他具备的实力是指本身素质和能力,还是他能带来外在的资源。因为有些人招聘市场人员时希望有一些外在资源能够带来,那么取决于你怎么评判他,但是就人才选择上当然应该看他本身素质,因为自信就是人的素质之一,没有自信就很难有激情,没有激情就很难成功。
  
  当然这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外人看到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他今天呈现的也许并不是他内心所想的,或者他现在要做的事儿。刚才有位做印刷行业,他原来从事别的行业现在到了清华大学印刷厂,他突然觉得这个平台能够为自己创造价值,他自己又爱这个,他从词语中表现出很热爱这个工作。也许看他之前的经历判断他也许没有这方面经验或者不够,但是他爱这个行业,他就有一种自信感,我们也可以看他眼神中充满对未来的期待。我觉得招聘中首先要招聘这种有潜质可开发可造就的,这是企业最需要的。而短暂的带来外在环境的东西,或者有关系的这些都不长久。这个关系可能会没,或者不能长期利用他,企业内部能够产生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所以我觉得更应该看中内在。至于别人看我觉得有一个过程,有时候我们可能把自信和自负稍微混淆了,自信的不一定非要自负,自信的人不一定非要骄傲,自信的是一种内在,就像这杯水一样,如果这杯水装500毫升,如果装到750毫升肯定会冒出来,如果装250毫升肯定浪费了杯子的容积,那就是自负或自卑。所以恰到好处是自信的一种隶属,人生就是不断平衡自己的自信、自负、自满、自卑之间找到自己不断前进的潜能。
  
  其实这是自信的人和自卑的人最关键的差别,自信不在于外表漂亮,自信在于内心的充实。大家想象一个场景,一个聚会也可能有很漂亮的女孩,也可能有长相一般中庸的一些女孩。也许大家都愿意跟漂亮女孩聊天,但是走到漂亮女孩跟她聊天时她什么也不知道,除了说我的首饰我的包我的衣服,你怎么跟她聊?但如果旁边一个女孩会跟你讲,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事件对人类造成很大影响,你们公司有什么行动吗,我们现在有什么方案,你自然而然会敬重这位女性。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被外在的东西迷惑,或者造成自己的自卑心里。其实伟大的女性或者伟大的人格都不在于外表。我的一个好朋友,大家都很熟悉的马云,他用任何观点来讲都不算是伟岸、帅气,但是他内心的激情,他对事业的追求,他对人生的充实和自信的程度,即使我们从足球场、篮球场抓两米高男士跟他比,也只是外形比他高,但是内心一定没有他伟岸,所以大家一定要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外表只是短暂的,外表在年轻时是个标准,岁数大了以后就不是标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3:20:47 | 查看全部
没有选择时,踏实是最好的修炼方式
  
  充实的内心一定是自信的基础,而你要想做到充实的内心,有一个就是要涉猎知识,要不断的学习。其实我们知道所有的孩子出生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白纸,但是为什么其中同样幼儿园的孩子有的成就一番事业,有的可能就平庸了,相比较而言。(励志文章  www.lz13.cn)其实回顾看这些伟大的人或者成功的人,一定有一个持续学习、持续提高的过程,而这个持续学习、积累、提高,就是他自信心不断提高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只不过有的人在一级一级提高,所以他的自信心和成功成正比,有的人原地踏步多了一些,自信心和成功就相对低一些。
  
  每个人都是一样,走入社会,那个时候我们没有选择,第一步先得做好本职工作,这一步做不扎实的人起飞跳板很难成功。所以不管做什么工作,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当过三年的学徒工,从八块钱的工资一直拿到32块钱的工资,当年啊。上过非常艰难的夜班,从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在夜里不睡觉,在地下40米深的地洞里军事通信,多少年都是那样。由于在地下相对比较安静,所以有些人利用那个时间睡觉了,我年轻就利用那个时间晚上多看点书,所以后来一旦改革开放出现了考核,一下我技术考核成了当年局里第一名。我是第一个获得助理工程师称号,第一个获得工程师称号,其实都是别人在那儿织毛衣过程中,我利用那个时间学习,我学外语的时候可能非常悲惨,我26岁开始学外语,突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要改革开放了,那时候有个朋友讲改革开放什么最有用?一定是外语。那外语未来一定对自己人生有很大影响。我立刻买了收音机,跟着广播开始学,然后报夜校,最后等到改革开放真的来了,需要选拔出国留学人员,原来老的大学生学的俄语,新的大学生没有毕业,青黄不接的时候给了我这个机会,所以完成了英语和技术的培训,这样改革开放中期突然选拔第三梯队,这样又红又专的基础就存在了。我也不知道当年外语学了干什么,我也不知道领导会选我出国,但是我觉得学了一门知识,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从这个角度自信是随着时间、知识、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升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3:21:02 | 查看全部
美国老太太引导我走向自信
  
  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个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的经历。那是八十年代中的时候,当然在会上都是一样的,听演讲者,但是会后这可完全是你自己掌握,会上一个人主讲你听着就好了,到了会后,尤其会后有鸡尾酒会,这是所有国际惯例,鸡尾酒会就给大家互相交流、互相认识、互相寻找对方的机会。我第一次参加那样活动的时候,一个是当时知识比较浅,第二语言能力比较差,第三见了全是老外心里紧张。那时候不太会喝葡萄酒,拿了一杯橙汁躲在角落,真的不知道讲什么。那次晚上有一个美国老太太,她特别会照顾所有的来宾,她就走到我面前,她走过来时我就想别跟我说话,人家就走在我边儿上,她说我听说你是北京的,她说我是第一次来北京,告诉我北京有什么好玩儿的,在她的引导下我跟她讲话了,通过这个引导以后你会觉得没什么,跟老外讲英文可以啊,大家聊的话题可以啊。所以要有一个这样的经历,如果我躲在那儿,如果没有那个老太太跟我聊,可能下一次我还是更加恐惧,我怎么能够进入那样的场合。所以这样不自信给我留下深刻的体验。当然现在我也非常有机会经常组织一些鸡尾酒会,一些活动,我就会想起那位女士对我很简短的,大概几十秒、一分钟的关照,就把你很自然的拉入了群体中。所以当自己成为主人时也会看有不自信的,咱们过去跟他打个招呼。
  
  但是当我们自己说自己是非常自信的人的时候,要真正的掂一下自己的内心,要了解自信和自负有这么一点微妙的差别。自信就是这杯水,你在晃动它的时候不一定会出来,自负的话这杯水放在桌面上倒的太满自己就会往外流。人往往自负的时候会觉得别人怎么不听我的,我说的为什么别人不相信,我一定比你强。其实你仔细看看,你仔细分析一下这正是一种不自信。当你自己能够说出的话别人能够接受的时候,往往这种是自信的表现,越是别人不能接受越想证明、越想展现给别人看这往往是自负,两个字是不一样,但是意义完全不同。所以往往张扬是自负的表现,自信的人不见得会表现的那样的外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3:21:11 | 查看全部
 学习改变命运
  
  文/车延斌
  
  如果将人看作一棵树,学习力就是树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我们评价一个人在本质上是否具有竞争力,不是看这个人在学校时的成绩好坏,也不是看他的学历有多高,而是要看这个人有多强的学习力。这是哈佛大学校长讲的树根理论。
  
  学习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们都知道学习代表未来,成绩代表过去,学习成就人生,学习改变命运,学习可以致富,这些话语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学习真的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学习真的可以成就我们的人生,学习也确实可以致富。
  
  最近流行一本书叫《站着上北大》,讲的是一名保安考上北大的故事。作者叫甘相伟,出生于山区的农民家庭。虽然由于家庭贫困,高考过后,无法继续学业,但他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小喜爱文字的他,一直向往着美丽的未名湖畔,所以在毕业之后来到了北京,来到了眷恋依旧的未名湖畔。为了能实现自己考上北大的梦想,他先是在北大当上了保安,虽然他只是个小人物,但他不屈服命运安排,在没有资源,毫无背景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奋斗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最后以北大保安身份,考上北大中文系,他在北大这几年,读书写作,写尽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奋斗痕迹,成为底层小人物的励志典型,从甘相伟身上,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改变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3:21:18 | 查看全部
还有一个学习改变命运的故事就是清华厨师张立勇。张立勇在清华大学第十五食堂从事厨师工作,在做厨师期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自学英语、法律、计算机等课程,先后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参加托福考试,考出了比在校清华学生还高的分数,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及广泛关注。1993年,张立勇辍学到广州打工挣钱为家里还债。1996年在叔叔的介绍下,他来到北京,并直接到清华食堂做了一名卖馒头的临时工。在清华,张立勇每天晚上都会去听一些大师和名人的演讲,有的时候下班比较晚,只能站在后面听一些结尾,在听这些大师和名人演讲的时候,也让张立勇迅速得到了成长。为了学好英语,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练习,同时还参加清华大学一些英语俱乐部和英语角活动。最后通过自己努力学习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参加托福考试竟然考了630分,这个分数比很多清华在校学生考得还高。一时间,在清华大学获得了轰动,在水木清华的BBS上,张立勇的话题瞬间成为了热点,有人在BBS上留言:要说还是清华卧虎藏龙,少林有“扫地僧”,清华有“馒头神”。关于张立勇的故事一时间在各大高校的论坛飞一样地传开了,媒体开始关注张立勇,渐渐地,社会各界开始知道张立勇。2004年10月,共青团中央向张立勇颁发了“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他被誉为团中央树立的全国十大杰出学习青年之一,还受到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面对面”“新闻会客厅”等有影响的栏目和100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张立勇之后能有这样的成就,也归功于他的学习力。张立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到,学习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也倡导大家用学习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上两个故事我们可以深刻的理解和领会“学习改变命运“这句话,但是我们还要从故事的背后总结出适合我们以后运用的理论和法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