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7:13 | 查看全部
哲学家略微沉吟一阵子,说:“源于琐碎的充实,最后终归要迷失在琐碎当中,也不是最充实的。”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座山坡,坡上是云彩般的羊群。一块巨石上,坐着一位形容枯槁的老者,怀里抱着一根鞭子,正在往远方眺望。

  哲学家随即止住众弟子的脚步,说:“这位老者游目骋怀,是生活的主人。”

  众弟子面面相觑,心想,一个放羊的老头,可能孤独无依,衣食无着,怎么会是生活的主人呢?哲学家看了看迷惑不解的弟子,朗声道:“难道你们看不到他的心灵在快乐地散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7:25 | 查看全部
酷6网原CEO李善友辞职时写下博客
时间:2013-01-09 作者:小小Z 点击:272次

  影院里,无论剧情多么精彩,你都可以随时出离,去方便一下,因为你知道,回来时电影还在那里,而且可能会更加精彩。

  人生则不然,出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大多数人不敢真的出离,终其一生纠结于一片场景。

  其实,人生剧场中,智慧地出离,能让你在一辈子中活出几辈子的精彩。

  ——酷6网原CEO李善友辞职时写下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7:34 | 查看全部
高昂着头,低调做人
时间:2013-01-10 作者:小小Z 点击:743次

  平常心谁都有,关键还得平常得大气,否则就容易琐碎,平常变成了家常里短。可一追求到大气,心情又开始驿动,安静不下来,老憋着出门打拼其实最后拼的是自己,老想着叱咤风云结果被风云给晕到姥姥家了,老盼着江山在握能跟别人握下手就不错了,老期待水到渠成没准儿渠一开口子连你们家园子都给淹了,老惦记着天上掉馅饼万一被馅饼噎死呢?要说平常心也挺累着,端着扛着拿着绷着自己,万一哪天被忽悠起来,可跟惊马没什么两样。更可怕的是,假如平常心都崩溃了,那人生可就惨到极限了,驿动的心崩溃就崩溃了,反正已经糟蹋得差不多了,可好不容易培养修炼起来的平常心,也玩起“大雪崩定式”,那等于把人生的布局全给毁了。让世界充满爱,就是要让你少点儿苦大仇深。尽量不要老嫌别人比你好,这样你就平常了;也尽量不要老觉着你比别人差,这样你就能平常之中出奇兵,超越平常。人家屋顶上都能出轻骑兵,咱怎么也能把奇兵出在自家的门口咋呼一把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7:42 | 查看全部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秋光融融时节泡在家里,规范自己的生活,减少出门瞎混的次数,人到中年万事知,我虽不能知万事,但也略知其一二。高昂着头,低调做人。抬望眼,白云出岫本无心:低眉处,流水下滩非有意。二十年去犹为黯,三千道来终以灵。人生能有多大的事儿?来如风雨,去似微尘,天上群星皆拱北,人间流水尽朝东,最舒服的就是顺其自然,最爽的就是自然而然。然也……

  高昂是一股气质,低调是一种格调,韩信受胯下之辱,内心却无比高昂;关羽脑袋都没了,还那么气宇轩昂,登峰造极之处,莫忘俯首贴耳之时,横扫八荒之力,亦有向隅而泣之悲。达·芬奇说:“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杆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却低头俯向大地,向着它们的母亲。”知道为什么得低调做人了吧?在达-芬奇的哲理面前,我们永远没分歧。

  高昂着头,脖子容易酸;低调做人,背容易驼。两种姿势都比较难拿,需要有韧性和弹性,在剃刀与弹簧之间,人生脆弱而灵巧,在这样一种生存的张力中,我赞同狗子的理论:别人内心积极向上,我的内心坚忍向下。

  太高傲了,以至不屑去死,这是一句名诗。太低调了,以至都不着调,这是一股强大的自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7:55 | 查看全部
人类一动情,上帝就发笑
时间:2013-01-10 作者:小小Z 点击:976次

  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受苦的,这是亘古的真理。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浮在高空,然后说:上帝,给我一双天使的翅膀吧!然后,上帝就开始发笑了!

  “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这句谚语道出了人的局限性。有人说过,当一个人探索人生的真理的时候,会发现:原来“人生是船,谬误是海”。于是,有些人不想那样瞎折腾自己的人生了,所以慢慢学着去搁浅。正如佛家所言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于是很多人慢慢靠岸。

  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感受,不论是苦是乐,每个人在其中品味自己的人生,界定一个自我。笛卡儿说过:我思故我在。这里的“我”便是一个感性中的我,是精神和思维中的自我状态。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感觉、思维和精神,那么就只剩下一个肉体了,也就不存在自我意识了。说白了,物质自我只是一堆碳而已,而一个真正的自我是一个运作的系统,这个系统里有新陈代谢、有感知体会、有思维活动、有情绪变化和精神需求。所以,人又必然需要思索,不然就不在了。但人又不要太思索,若是让上帝笑的流泪或厌倦就不妙了。所以,人活着很累、很苦,要考虑吃穿住行,要安置七情六欲,还要思索和做梦。既然上帝给了人思索的功能,那就发挥一下吧,但不要挥霍过度或钻牛角尖出不来了,可那又有谁知道个分寸呢?所以人要祈求上帝给我们智慧吧,让我们像先知一样聪明吧,上帝又发笑了!

  于是我们为了安静,只能对很多东西抱着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的态度了,过着为了生计奔波忙碌的日子,也会谈情说爱随波逐流,守着一份份聊以寄托的情感,过着烦恼并快乐的平淡生活。上帝很高兴,但他没有笑,他的表情很平淡。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傻瓜,对着天空说:给我一双天使的翅膀吧,因为我要追寻天使的爱!上帝又发笑了:多好玩的人人啊!原来,人一动情,上帝也会发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8:06 | 查看全部
金色印象
时间:2013-01-12 作者:小小Z 点击:313次

【水牛的眼睛】

  有一次,我和一位农人与他的水牛一起下田,我看到那头水牛的巨眼是红色的,像烧炙过的铜铃。我问农人这是怎么回事,他说:“所有耕田的水牛都是红眼的,因为它们被穿了鼻环。”

  据说很久以前,当水牛没被穿鼻环、没被赶下田的时候,它们的眼睛是黑白分明的,在耕田以后,它们没有流泪,却红了眼睛。

  如果没有真正的自由,任何动物都是有感应的,水牛亦如此,你看过真正快乐的猪吗?

【乞丐的钵子】

  当我把钱放进一个乞丐的钵子里时,有个好心人走过来对我说:“台北百分之九十九的乞丐都是假的,你当心他拿你的钱去花天酒地。”

  我说:“只要做了乞丐就没有假的,因为他伸手要钱的时候,心态就是乞丐的了。心态是乞丐的人,即便他四肢完好、孔武有力、家财万贯,仍然是个乞丐,而且更值得同情,值得施舍。”

  同样的,一个穷人只要有富有的心情,他就是一个富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8:13 | 查看全部
【比目鱼】

  在市场买了一条比目鱼,只有一半的肉。听说比目鱼是皇帝吃了一半丢到海里的,台湾人叫它“皇帝鱼”。

  煎比目鱼的时候,我突然为难起来。因为我要请一位外国朋友吃饭,如果把无肉的一面朝上,他会以为我请他吃鱼骨头;如果把有肉的一面朝上,等到翻鱼身时,他会以为我事先吃了一半;如果我告诉他皇帝的故事,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最后我把比目鱼留着自己吃,自己做剩下的半个皇帝。

【鸟的心情】

  即便这世界有了飞机,我还总是羡慕着鸟。

  尤其当我在烈日下赶路,一只鸟突然“啾啾”飞过,一晃眼就到了我要去的山上。那只鸟也许早上还在田野上觅食,午后,它已经飞过好几个市镇。飞机比起鸟来是笨拙的,因为即使我有飞机,也不能看到一片芦苇美丽就随兴飞入。

  但这世界上只要有鸟笼,有遛鸟的人,我就知道我并不是真的想做一只鸟,只是想拥有鸟的心情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8:22 | 查看全部
【海拔五百米】

  有时候只要往上走几步,无需太高,只要走到海拔五百米的地方,世界就完全不同了。本来我们是抬头看世界的,可是就在海拔五百米的地方,我们既可以俯视也可以抬头,天地更广,人的心也就更远大了。

  我们不必像登山运动员一样,到五千米或者一万米的地方,把名字刻在石上,他们说那是“征服”。但是有了征服,就没有了自由的心情。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米的乐趣。

【声音的灵魂】

  深夜,坐在小屋里听音乐,是我最喜爱的事,音乐固然是美的,但只是看着唱片上旋转的唱针,就可以把人从时空中超拔出来。

  那唱针一圈一圈划着唱片,竟好像是磨着音乐家细致的灵魂——却在千百里外千万年外的时空被不同的人磨着。藉着灵魂的苦磨,音乐洗涤了更多的灵魂。

  灵魂真是个奇异的东西,愈磨愈清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8:31 | 查看全部
【我的家】

  我经过一片黑暗的树林,遇到一位住在林中的人,除了木屋,他几乎没什么财物,可惊的是,他还是一个青年,并且安之若素。

  我问他:“你这么年轻强壮,为什么不到山外打天下呢?”他疑惑地望着我,以一种无比肯定的语气,指着那一片树林说:“这儿是我的家。”

  走出树林,已是黄昏。我看到山脚下的城市华灯万盏,那里是许多人的家,也许住了很多富有的人,但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8:38 | 查看全部
自救之道
时间:2013-01-12 作者:小小Z 点击:392次

  在根据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的生平拍摄的电影《弗里达》里,我忽略了作为影片主干的那些情事,却紧紧盯着她作画的那些场景:手指都快要抠进椅子的扶手里去了。

  她18岁那年遭遇了一场车祸,使她的脊柱、锁骨、肋骨断裂,骨盆破碎,右腿11处骨折,病痛从此成为高悬在她头上的利剑,时不时召她回去接受“警讯”。她一生中大约经历了30次手术,到1954年离世,始终被病痛困扰,她就带着病痛作画,躺着画、半侧着画、趴着画、把画框悬挂在头顶上画,以各种能够使病痛减轻一点的姿势画。

  不画可以吗?不,不画,她就活不下去。生命如此短促,生活如此庸凡,终于找到突围之路,就要紧紧抓住。疾病已经不可能逆转,生命的终点遥遥在望,谁人的苦痛都不能分身为亿,让全世界都感同身受。躺在床上,却有时间流走的声音如此惊心。画画,是唯一的,甚至那些近乎癫狂的性事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