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8:50 | 查看全部
那是唯一的自救之道。就好像,梵·高一定要画,临死前的一年,一天一幅作品;就好像,肺结核肆虐时期的音乐家一定要写,越是死亡逼近越要加速燃烧,三五年的作品总量超过后世音乐家半生所作;就好像,伊迪斯·皮亚芙一定要唱,她说“不唱,我就活不下去了”,还一定要在知道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后,抓紧时间开始巡回演唱;就好像,路遥一定要吐着黑血写作,不写,他就更活不下去了;就好像,我的表叔,一定要在癌症的末期,挣扎着站上讲台讲课——他有个曾经震动华夏的名字,蒋焦影。若非身临其境,你一定觉得那是种不可理喻的刻苦姿态。但只有身在其中才深知,让剩下的时间尽量丰盛起来,让生命的密度尽量瓷实一些,是唯一的自救之道,是对抗人生终极问题“人生的意义”的唯一方法,是抵消人身处茫茫宇宙中的渺小无力之感的唯一路径。

  就好像席慕蓉写过,她向别人请教如何能让植物花开得更加茂盛,得到的回答是:“在根部砍上几刀,再在伤口上撒几把盐。”她照着做了,那个夏天,花开得近乎疯狂。任何物种,在遭遇危机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繁衍,竭力开花结果。要对抗冰雪,就用花朵;对抗刀斧熔浆,就用花朵;对抗时间,唯一能做的,唯有开花结果。尽管他们告诉我,宇宙生灭轮回,不留痕迹,一切华美都是过眼云烟。

  真要仰天长谢,所幸所幸,我们还有这样一条自救之道。就像尤瑟纳尔在《东方故事集》里写下的那个故事《王佛保命之道》:画家王佛,在即将被皇帝砍头之时,开始描绘大海,并乘着一叶扁舟从画出的碧海中从容离去。

  那是神话里的保命之道,却也是更为玄妙的人类自救之道,甚至是唯一的自救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9:06 | 查看全部
越渴求,越不得
时间:2013-01-12 作者:小小Z 点击:488次

  心理学家把一只经过测试被认为很聪明的猴子关到笼子里,笼子铁柱之间的缝隙刚好可容猴子把手臂伸出来。连续两天,人们不给猴子吃任何东西,猴子饿得直叫唤。直到第三天,猴子已经饿得没力气叫唤了,有人给猴子拿来一串香蕉。不过,这串香蕉放在离猴子很远的地方,它无法直接用手够到。然后,试验者又拿了一根长长的带着铁钩的竹竿,放在笼子外猴子伸手可及的地方。而依这只猴子平时的智商,它是完全能想得到用那根带铁钩的竹竿去够那一串香蕉的。

  心理学家问大家:“这只饥饿的猴子会怎么做呢?”众人一致回答:“猴子最初自然是去抓香蕉,等它发现自己不能抓到香蕉时,就会试着用那根带着铁钩的竹竿来帮忙,最后的结果就是猴子凭借竹竿,吃到了香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9:11 | 查看全部
 心理学家摇头:“你们错了,结果是,猴子因为太饿,太想吃到那串香蕉,反而吃不到了。”原来,它一心一意只想着伸长手臂去够香蕉,根本就没留意到自己身边还有一根可以利用的竹竿。

  “怎么可能?”大家十分诧异。心理学家说:“动机太强,就导致思维能力减弱。换言之,你太在意一件东西,就容易犯错,有时甚至是致命的错误。”

  所以,当我们太过在意一时得失,拼命钻牛角尖,或深陷混乱时,不妨让自己静下心来,想想那只快要饿死的猴子——它本来是可以吃到那串香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9:19 | 查看全部
感悟交往的距离
时间:2013-01-12 作者:小小Z 点击:510次

  感悟交往的距离,交往的质量在于距离。

  在友谊的框架内,你第一个想起的人,一定是最好的朋友。当然,他若第一个想起的也是你,那么,你俩一定是两心相悦的至交。

  你会发现,你与那个一辈子都要好的朋友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不远,也不近,不疏,也不密,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不绝欣赏,是一段情对另一段情的永恒仰望。

  交往过度其实是很致命的。这有点像吃饭,无论多么顺口的珍肴,是不能总吃的。胃不说什么,大大咧咧,但一颗敏感的心,早已变得挑剔,厌烦。这时候,极平常的一句话,极微小的一件事,都会引发交往的一次“海啸”。

  是的,山珍海味也有吃腻的时候。在交往的理想状态中,你不要期待永远的如胶似漆,你们只要能不断地接近与契合,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9:30 | 查看全部
平素间,推杯换盏,称兄道弟,鞍前马后,阿谀逢迎的人,不是朋友,而是利益的结合体。超出常情的亲密无间,不是在交往,是在勾结,在利用,在狼狈为奸。这样的结合体,聚得快,散得也快,刚才还好得一塌糊涂,转眼间,就可以翻脸到分崩离析。

  费了心思的交往,叫周旋,累;耍了心机的交往,叫算计,阴。真正的交往,是至简至真的,一扇春天的门开了,一扇含笑的门阖上,然后,天地淡然。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没有与别人真正交往过,不是孤高自傲太过超脱,就是品性卑琐不被人所容。当然了,若许多人都是你结交的朋友,恐怕,更多的是狐朋狗友。佛无至爱,只有众亲。我们不是佛,我们的心里,一辈子,真正接纳的,只会是有限的几个人。更多的,都成了我们生命中的匆匆过客。

  交往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成就着生命的质量。

  “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投靠司马氏之后,平步青云。有一次,他想推荐同为“竹林七贤”的好朋友嵇康做官,嵇康觉得自己高洁的情操与志向受到了侮辱,于是,愤怒地给山涛写了一封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就这样,嵇康与好友山涛渐行渐远,却因此,在魏晋名士中,嵇康成就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品性。

  我觉得,最好的交往,不是双方有意识地吸附与黏合,而是彼此间无意识地渗透与融入。吸附与黏合,常常怀有目的性和功利性,或含蓄,或浓烈,总之,看起来有些心怀鬼胎。而渗透与融入,则不然。云淡风轻的,风倏忽间来,云恬淡着去,无欲无求,是心灵最真挚的握手,是情感最纯净的需求。

  历史上,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贵为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黯然摔琴。也许,在他看来,世界再美的乐声,如无知音来赏,不如,任天籁的香魂归去,让它成为绝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9:38 | 查看全部
行胜于言的小故事
时间:2013-01-13 作者:小小Z 点击:2477次

杨澜:朋友去五台山烧香,中午与僧人一起用膳。僧人们吃饭时互不说话,有需要更多食物的,皆用手势示意。用餐结束时,俗家弟子来收盘子,见客人盘中有剩菜,毫不犹豫地端起来食净。虽然没有一句说教,已让这位朋友羞愧难当。


俞敏洪:有个家长在我博客上的留言,转发给大家看看:“我的儿子6岁了,写完作业他没事正在吃黄瓜,我说帮我拿一根,他拿来后,我第一次说了‘谢谢’,他惊恐地看了看我。我心里也暖暖的,作为父亲应该这样。”


郑渊洁:生儿子时我仍是工人,我原来也不是“郑渊洁”。那时我就想,为了教育儿子,我要奋斗一回演示给他看,让他目睹父亲如何把一贫如洗的家通过正当劳动变得富有。


徐小平:写过一篇文章《我的儿子想做厨师》,至今还有人问我:“你的小儿子还想做厨师吗?”我的儿子现在已经不想做厨师了,但他想跳街舞。想到他在街头卖艺的样子,我都想哭。但一想到他跳舞时是如此快乐,爸爸我心里就也跟着他的脚丫子翩翩起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9:46 | 查看全部
网文: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是自己的师父。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父的责备和处罚。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父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19:55 | 查看全部
赞美的力量
时间:2013-01-13 作者:小小Z 点击:1111次

  小时候,学校门口有一个油条铺。炸油条的是个清秀姑娘,不时用一双长竹筷翻动着。偶尔她也会抬头擦把汗,那鲜嫩的皮肤,那从白帽子里面垂出来的栗色头发,那纯洁、专注的目光,都是一个青葱少年眼里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成熟美。

  那个年代,资讯很不发达。我不知道张曼玉,也不知道林青霞,见过的美女仅有《天鹅湖》中飘逸的奥薇丽塔和《索尔维格之歌》中韵致十足的少女。但她们显得那么遥远,那么缥缈,美却可望而不可即。

  只有这个炸油条的姑娘,是活生生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扎在脑后,就觉得这缩短了我和美丽的距离。

  后来,我们搬了家。再遇到她,已是多年之后。或许是经过了岁月的磨砺吧,她的栗色头发已经剪短,白帽子上油迹斑斑。她没有了往日的欢快,已经发胖的身体失去了曾经的灵巧。她满不在乎地看着买油条的顾客,嘴里咀嚼着什么。这个咀嚼让我骤然没了食欲。

  已经成年的我面对更加成年的她,不由得怀疑自己少年时代的审美标准。匆匆走过的时候,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好像特别怕人识破我的心事:我曾经那么纯真、那么专注地崇拜过这样一个糟粕妇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20:04 | 查看全部
又一年过去,她依旧守着那个小店。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哈欠,脸上没有热情,也没有不安和焦躁。她的生意也并不好。我莫名生出一种欲望,想要告诉这个打着哈欠的女人,曾经我对她是多么的崇拜。

  我说:“小时候我经常来你这里买油条。”她冷冷地回答:“卖油条是小本生意,不讲价。”我说:“我只是想告诉你,那个时候你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我觉得你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你的样子打扮自己。”或许是很久没有听到人们的赞美了吧,她的表情很意外。

  再次见到她,又过去了一年。坐在车里,从她的门前经过,看到她的帽子又变得雪白,栗色的鬓发给她的脸增加了活泼和妩媚。她的身材虽然还是发胖,但在竭力再现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

  同车的老公说:“这个女人怎么变化这么大?”或许正是因为我敢于向那个曾经启发了我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谢和赞美,为了这份陌生的赞美,才重新唤起了她爱美的心意吧。

  所以我觉得,人不能吝啬你的赞美,因为赞美能驱走心中的惰性,让人真正变得很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20:12 | 查看全部
最走俏的工作态度
时间:2013-01-13 作者:小小Z 点击:737次

  当你正在忙着一件事,你的老板又来吩咐另外一件事时,你应该怎么表现?

  一位资深职场人士说,这取决于你面对怎样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注重理性的效率,那么你最好先判断出事情的轻重缓急,在和老板略微沟通之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这个老板更加情绪化,容易激动,并且是个急性子,你最好的反应是,立即停止手头的工作,马上开始他新交代的工作,还有,脸上的表情也要显现出比你老板双倍的着急。

  一言以蔽之——态度最重要。

  对老板来说,你是否在急我所急,是否对工作全情投入,从态度上可以看出大概。但这里面的问题是:急老板所急,和急工作所急,着急的对象可能会不一样。因此员工需要这样考虑:一、从纯工作需要考虑,轻重缓急的顺序如何?二、从迎合或安慰老板的情绪考虑,轻重缓急的顺序又是如何?

  有人抱怨,又要有效率,还得兼职做老板的情绪按摩师。没办法,工作是人做的,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人性的弱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