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7:42:41 | 查看全部
 女人大概四十岁,在我前边刚刚打过药,也许因为坐着的缘故,看上去整个人瘦小干枯。
  
  望着她孤寂的样子,我有一种主动想要跟她说点什么的欲望,可没等我开口,这个女人先说话了:“大姐,你说话真好听。”
  
  我见她裸着胳膊,就让她不用老摁着针眼,屋里怪冷的,快把衣服穿上。
  
  “那你能到我住的地方去吗?我那儿有暖气,还能看电视,我特别想听你说话。”
  
  我问她住哪里。她说对面的招待所。想想反正没什么事,我就同意了。我们一道出了医院大门,往她住的地方走。
  
  既然住招待所,我猜她肯定是从外地来的,一问果然,她说是从拉萨来的。
  
  “天啊!”我用夸张的语调惊叹了一声,“拉萨!那是我做梦都想去的地方啊。”
  
  女人笑了。“那你干吗不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7:42:52 | 查看全部
 我说,年轻时没时间,中年时腰又坏了,现在则是心脏和血压都不正常,怕经不起高原反应。
  
  女人摇头说:“其实没想象的那么可怕,现在坐火车去西藏很方便的,很容易就适应了。”
  
  我好奇地问她跑到西藏干什么去了。她轻描淡写地说做生意。她说这句话时,我们正穿过马路,一辆汽车突然呼啸而来,女人忙一把拦住我。看得出,她是个很会照顾别人的人。
  
  二
  
  女人带我走进一条胡同,再拐个弯,就到了一个小小的院子。原来,她住的是家庭旅馆。
  
  “很方便的,什么都有。一天才二十块钱。”女人解释说。然后叫来房东,打开一间屋门,让我进去坐,同时拿出一摞子报告单给我看。她则一头钻进了厨房。
  
  报告单上有名字和住址,女人籍贯是山东定陶。
  
  没多大工夫,女人端着一个不锈钢饭盆进来了,是一盆掺了红枣和各种豆子熬的汤。她客气地让了我一下,便坐在小马扎上开始喝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7:43:01 | 查看全部
 既然特意请了我来,我以为她总要跟我说点什么,可女人低头喝着汤却不说话。我纳闷地看了她一眼,发现她在默默哭泣。我本能地想安慰她,可是想想,既然她不愿意让我看到她的眼泪,那么我也最好假装不知道,留给她一点尊严。于是低下头继续看报告单,弄清楚了她癌症的病理类型和病情分期,属于挺严重的那一种。女人虽然瘦小枯干,但仍掩饰不住美貌。生病前,她一定很漂亮,真是太可惜了。我在心里同情地叹息。
  
  “大姐!”女人忽然开口了。她抬头望着我,目光里透露出深深的无助。
  
  “我害怕极了,每天吓得要死,也没人可以说。我老公不争气,我跟他离婚十多年了。我们那儿可以离婚不离家,三个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过,我在外边挣钱养活他们五口人,我从来没为自己活过。好不容易孩子大了,老大老二都上了大学。我刚想喘口气,谁知道却得了这病。”
  
  我问她手术多久了,她说刚两个月,是在西藏军区总院检查出来,又特意跑到北京手术的。“已经化疗完了,医生让我再继续放疗,可我不想治了。”
  
  我一下急了,不由站起来,“你怎么能这么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7:43:10 | 查看全部
“我能怎么办?治疗太痛苦了,我觉得好孤单。儿子去年刚去内蒙古上大学,正好现在放寒假,说要来北京陪我,可我没让。我一个人的罪就一个人受吧,不想让孩子们看着难受。可我心里难过,我的命怎么那么不好?什么也没干成就要走了,真不甘心啊。”女人的眼泪又成串滚落下来。
  
  三
  
  望着绝望的女人,我一时不知如何安慰,便坐下对她说:“首先,你正在化疗阶段,癌细胞不会在用药期间转移的。其次,就算真的转移了,继续用药也是可以控制的。你知道歌唱家阎维文吧?”女人说当然知道,最喜欢听他的歌了。
  
  我告诉她,阎维文的妻子生病时还不到三十岁,正好是他参加青年歌手大奖赛拿奖时。他的妻子手术后已复发过两次,可现在过去十六年了还活着。
  
  女人有些惊讶,看着我的眼神充满疑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7:43:19 | 查看全部
 我让女人快喝汤,打了药至少得喝够三百毫升水才行。女人刚喝两口又开始掉泪。她说自己从前爱唱爱笑的,可自从生了病就再也笑不起来了。她很怀念从前的生活,甚至怀念从前的自己,怀念生活了好久的西藏。“可是,”她抽泣着说,“再也没机会回拉萨了。”
  
  “谁告诉你再也没机会了?只要你做完了治疗,恢复一段时间体力,你完全可以再重新回到你从前的生活里。”
  
  女人说:“我也想啊,你没去过西藏,你不知道西藏有多美。”说着抬起头,充满向往地往头顶看了一眼,我也不由跟着她的视线往上看,看到的只是天花板。女人说,每当她累了倦了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坐在地上仰望天空。西藏的天很低很低,西藏的云很白很白。
  
  女人的一番话令我的心躁动起来,便对她说:“这样吧,等你病好了再回到西藏去。说不定我哪天真去西藏呢。到时候跟你一块儿坐在地上看云彩。”
  
  女人苦笑了一下。我说:“好吧。我们不留电话,如果有缘,说不定会在拉萨走个脸对脸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7:43:27 | 查看全部
 怕女人胡思乱想,我换了一种方式开导她:“你这一生其实挺成功的。作为一个母亲多伟大啊,三个孩子让你培养出两个大学生。其实,只要做过一件让自己感到自豪的事儿,这一生就算没白过了。”
  
  我知道我有点说教的味道,但我与她同病相怜,所以不算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正兴致勃勃地准备继续说教时,女人“哎”了一声,眼睛亮起来,语音清脆地说:“大姐,我想起了一件让我自豪的事儿。”没等我开口问,她欢快地说:“我刚才告诉你我是做生意的,可没说我是做什么生意的。告诉你吧,建青藏铁路也有我一份功劳呢。”她从小马扎上挺直了身子,整个人都神采飞扬起来。“我做的生意,是给铁路工程队提供材料。从青藏铁路开工那天起,我就一直跟着工程队走,从西安到兰州,再到西宁、那曲,最后一直到拉萨。可以这么说,青藏铁路的每一寸铁轨都有我的心血。我最喜欢唱韩红那首歌《天路》。”说着她轻声哼唱起来: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女人自豪地说:“那天路里也有我的印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7:43:36 | 查看全部
 “那你就回去啊。”我鼓动她,“咱俩约定吧,下次就在拉萨再见,然后一块儿去看云彩。如果哪天我在拉萨街头见到你,你别不认识我哦。”
  
  女人笑了:“好,拉萨见。”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一同回到了医院。女人在我前边先进去检查。老实说,我比等待自己检查更加忐忑不安。
  
  女人终于出来了,她表情平静地说:“大姐,我等着你吧。我真喜欢听你说话。”我答应她等会儿出来再陪她说话,便走进了检查室。
  
  当我从床上爬起来时,医生又叫进来下一个病人,是个老汉。老汉一见我就说:“外边有个女的让俺告诉你一声,她身体不舒服,先回去了。说是一说你就知道,让你一定要来拉萨。”
  
  我不由怔住了,心里突然空空的,仿佛丢失了一样东西,今生再也找不到似的。
  
  老汉边脱外衣,边嘴里咕咕哝哝地说:“去拉萨干什么?生着病,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干什么?”可我心里清楚,这句话是一个暗语,是一个与生命有关的约定。我明白那个与我仅一面之缘的女子,那个恐惧着死亡、留恋着生活的女子不会轻言放弃了,她一定会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等着我,等我去拉萨看云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7:43:48 | 查看全部
抱错的儿子
时间:2014-08-28 作者:未详 点击:127次

  那时,她和孩子的爸爸都在城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初为父母,恨不得把全部的爱都给那个小人儿。可是孩子一天天长大,与他们夫妇的模样却相差越来越远。悄悄抱着孩子去医院,化验血型,血型报告出来,她彻底傻掉:她和孩子的爸爸都是B型血,孩子是A型。
  
  那时,怀中的小人儿已经一岁零四个月。望着床上那个熟睡的小人儿,她哭了整整一夜。她的儿子,又在哪里呢?
  
  结果并不难查,去医院,调出当时的住院资料。她的儿子,被她邻床的那对农村夫妇抱走了。
  
  只是,他们却没有想到,接下来的路会是那样艰难。她见到了自己的儿子,也见到了那对农村夫妇。可当他们听她说明来意时,一下子就炸了。他们拒不承认自己抱错了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7:43:57 | 查看全部
 接下来的三年,他们在医院、法院与那对农村夫妇的家之间来回奔走。她不明白他们为何拒不换回明知抱错的儿子,又害怕那个日子的到来,四年多,身边这个孩子,每天都在喊她“妈妈”……
  
  那个日子,还是来了,法院的判决书下来了。她带着给两个孩子准备的两大包东西去乡下,跟身边这个孩子说:“先送你到乡下奶奶家住一段时间,过段时间妈妈就来接你。”跟乡下那个孩子说:“跟我们到城里去玩一段时间,过段时间来送你。”一段阴差阳错的情缘,最终走向各自原本的归宿。
  
  一周之后,当门外响起那个孩子急迫的擂门声和呼喊声时,她的心脏一下子被揪紧了。他回来了,乡下的妈妈带着他回来了。
  
  “妈妈,妈妈……”门打开了,小人儿旋风一样扑进她的怀里,“妈妈,你说过几天去接我,你为什么不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7:44:06 | 查看全部
 孩子哭了。她也哭了。站在客厅中央手足无措的农妇也哭了:“他在我们乡下待不习惯,天天吵着要回来……”
  
  她做出那个决定,第一个自然要先与孩子乡下的爸妈协商:“要不,我们还是把孩子接到城里来,毕竟这里的条件好一些,孩子要读幼儿园了……当然,孩子还是你们的孩子,我们只是给他提供一个好点的成长环境……”
  
  这次,那对夫妇答应得很痛快。儿子又回来了,曾经的三口之家变成了四口。她比先前忙碌,也累。亲朋们不理解,说她何苦费力辛苦,给别人拉扯孩子。她一句话就回了:“他叫我妈妈。”
  
  是的,一声“妈妈”足以化解所有的辛苦。她和孩子的爸爸一天天变老,男人下岗,她一个人担起家里的重担,屋漏偏逢连夜雨,常年的劳累把她累垮了,她得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犯起病来躺床上动也不能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