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02:49 | 查看全部
报道说,路乞刚开始捡拾垃圾时,不仅一般人无法理解,就连他的中国夫人也不能接受。一个在大学任教的老人赤手在街道上捡拾垃圾,按照人们通常的观念,不仅与自身的身份不符,且形象不雅,又很不卫生。他的夫人怀疑,这样的行为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究竟有多大作用。

  但路乞坚持。他说:“我重视我的‘环境’。我只希望我生活的城市更干净、更美好。”作为一个中国通,路乞在中国有许多朋友,也去过很多家庭。他很坦率地批评道:“一些中国人的家里是非常干净的,可是一出家门几步远就很脏了。这不是卫生习惯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我要捡的不只是路面的垃圾,更是人心里的垃圾。”

  路乞孤身一人在路上捡拾垃圾面对别人的质疑时说:“我不是在捡垃圾,我是在做教育。”他又说:“教育是一粒种子。种子就可以生根发芽。你可以很容易知道一个苹果里面有多少粒种子,但是你很难知道一粒种子可以结出多少个苹果!”

  多哲学的一句话。如今,路乞这粒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他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带动了上千志愿者美化环境,他的事迹更通过媒体传播使千千万万中国人感动。相信受此教育的队伍还会进一步扩大,成为一粒粒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05:02 | 查看全部
栏杆上的灰
时间:2012-11-20 作者:小小Z 点击:403次

  看到过一则传说,说的是甲午海战前,日本曾派代表和其他国家使节一起参观北洋水师。

  当看到北洋水师从德中买回來的新军舰时,日本代表很担心,觉得如果开战未必有取胜的把握。

  可是上了军舰之后,他用自己的白手套摸了摸栏杆,手套马上黑了,他顿时笑了,这样一支军队不会有战斗力……

  传说是真是假难以考证,不过能从细微处以小见大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06:25 | 查看全部
补心人
时间:2012-11-20 作者:小小Z 点击:400次

  有一个老人,他坐在墙角。他的身边,有一排架子,架子上挂满了破碎的心。他是一个专门修补心的工作者。

  每一颗心生来都是完整的。然而,在生命的过程中,有一些心会遭受到伤害。这时候,他会走到生命之路,拾起破碎的心,将它们修补好。

  有的心,因为横冲直撞,缺了边边角角。他会拿“时间”的泥土,将缺角的地方填补起来,再以胶水黏合。

  有的心,因为争吵怨恨,被撕裂成两半。他会拿“体贴”的针线,将裂缝穿连起来,再以胶水黏合。

  有的心,因为被疏忽冷漠,变得像一块硬邦邦的石头,没有生气。他会拿“青春”的电击,施与复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07:49 | 查看全部
还有一些心,实在是受到太多次、太多次伤害,而破碎到难以修补的地步。这时候,他只好将心丢进胶水里面,等它慢慢愈合。

  治疗受伤的心,是名为“爱”的胶水。不论是怎样损伤严重的心,都会在“爱”里面,慢慢地痊愈。

  经过治疗的心,虽然表面上留下疤痕,永远不会消失,然而它们会再度活跃起来,继续走上生命之路。

  每一颗心都会发光发热,即使曾经受伤,依然不减光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12:22 | 查看全部
还有一些心,实在是受到太多次、太多次伤害,而破碎到难以修补的地步。这时候,他只好将心丢进胶水里面,等它慢慢愈合。

  治疗受伤的心,是名为“爱”的胶水。不论是怎样损伤严重的心,都会在“爱”里面,慢慢地痊愈。

  经过治疗的心,虽然表面上留下疤痕,永远不会消失,然而它们会再度活跃起来,继续走上生命之路。

  每一颗心都会发光发热,即使曾经受伤,依然不减光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12:34 | 查看全部
生命在于创造
时间:2012-11-21 作者:小小Z 点击:512次

  刚刚散步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河边有一个狭窄的池塘。那一定是渔夫挖的,没有与河流连通起来。河流又宽又深,水流很稳定。池塘却满是泥泞,那是因为没有和河流的生命融通起来的缘故,又没有鱼,那是一池死水。然而那深深的河流,却充满了生命和元气,自在地流淌。

  你们觉不觉得人类就是这样:人类在生命急流之外,自己挖了一个小池子,停滞在里面,死在里面。然而这种停滞,这种腐败,我们却说是生存。换句话说,我们想要一种永久,我们希望自己欲望不停,希望快乐永不停止。我们挖一个小洞,把自己的家人、野心、文化、恐惧、神、种种崇拜塞进去,我们死在里面,让生命逝去。而那生命原是无常的,变动不居,很快、很深,充满了生命力和美。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只要坐在河岸边,就会听到河流歌唱,听到水的潺潺声。那里面永远有一种动的感觉———那种更深更宽的动。但是如果是小池子,就完全不动,小池子的水是停滞的。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大部分人要的,其实就是:远离生命的、停滞的小池子。我们说我们这种小池子的生存状态是对的。我们发明了一种哲学来为它辩解,我们发明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理论来支持它。我们不想受到打搅,因为———你们看———我们追求的就是一种永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12:44 | 查看全部
追求永久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意思是要快乐的事一直延长,要不快乐的事情尽快结束。我们希望人人知道我们的名字,通过家族、通过财产一直传下去。我们希望自己的关系永久、活动永久。这表示我们身处这个停滞的小池子,却追求永远的生命。我们不希望其中有什么改变,所以我们建立一种社会来保证我们永远不会失去财产、名声、家庭。

  但是你们知道,生命完全不是这一回事,生命很短暂,所有的东西都像落叶一般,没有永久的,永远都有变化,永远都有死亡。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矗立在天空中的树木,那有多美?所有的枝丫都张开,那种凋零里面有诗、有歌,叶子全部落光,等待着来年的春天。来年春天一到,它又长满了树叶,又有音乐了。然后到了一定的季节,又全部掉光、吹光。生命就是这个样子。

  事实是,生命就像河流,不停地在动,永远在追寻、探索、推进,溢过河堤,钻进每一条缝。但是你们知道,我们的心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我们认为这种不久、不安的状态对生命很危险,所以就在自己身边建了一道墙:家庭、名声、财产,还有我们培养的那些小德小性,所有这一切都在墙内,都远离生命。生命是动的、无常的,不停地想渗透,穿透这一道墙。因为墙里面有的只是混乱、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12:53 | 查看全部
心如果追求“永远”,很快就会停滞下来。这样的心就像河边那个小池子一样,很快就会充满腐臭的东西。心中没有围墙,没有立足点,没有障碍,没有休止符,完全随着生命在动,无时无刻在推进、探索、爆发,只有这样,心才会快乐,历久弥新,因为这样的心一直在创造。

  我说的你们都懂吗?你们应该懂,因为,这一切属于真正的教育。你懂,你的生命就完全转变了。你和世界的关系,你和邻居的关系,你和太太或先生的关系已经产生全新的意义。这样你就不会假借什么东西来满足自己,从而明白冀求满足只会招来悲伤、痛苦。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你们必须去问你们的老师,然后互相讨论。你们懂了,你们就开始了解生命的非凡真相。了解当中有爱和美,有善的花朵。但是,心如果追求安全的小池子,“永远”的小池子,只会造成黑暗、腐败。我们的心一旦坠入这个小池子,就不敢再爬出来追寻、探索。然而,真理、上帝、实相是在池子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13:03 | 查看全部
时间歇在树叶上
时间:2012-11-21 作者:小小Z 点击:350次

  在自由的绿里,时间逃出了节日的身体,上升,占据到可以俯视的高度。

  停在树叶上的时间,用温润的空气,细细梳理羽毛,阳光下,光芒舞蹈。

  粗糙的茶杯里,寂寞的茉莉,把悠扬的心情,缕缕,送进风里。放松身体,以自然的姿势,品,茉莉的心思。话语,用温暖浸润昨天,一片一片,飞到耳边,转了一个圈,在庸懒里蒸发,闭上眼睛的思想,也偶被激穿。

  坐在这里,是时间的照片。

  在树的体内,树以种簇的方式包围。放轻的脚听得见楼木的历史,本色的护栏长满圈圈故事,闪动的绿已刻入双眼,风也沙沙走进耳中,抻出手去,捉住树的指尖,时间在上面已昏昏欲睡,驯服的羽毛悄悄收敛了光芒。

  这个晌午,树,平静的,以躺和站的身姿,征服了时间。

  时间歇在树叶上,睡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13:13 | 查看全部
爱很累
时间:2012-11-21 作者:小小Z 点击:516次

  蚂蚁在爬行,来来回回,累得满头大汗,只因它们爱上了食物。为了得到食物,蚂蚁疯狂地行走。

  尘埃不停地飞舞,累得张开嘴,大口喘气,只因它们爱上了空气,为了与空气依偎,尘埃筋疲力尽。

  月亮拖着滚圆的身爬上天边,气喘吁吁得、地打颤,只因它爱上了夜空,为了与黑夜缠绵,月亮累得生出黑斑。

  星星聚集全身的能量,闪烁微弱的辉光,只因它们爱上了月亮,为了与月亮相伴,星星累得不断下坠。

  体力充沛的太阳,放射永远不灭的光耀,只因它爱上了大地,为了亲吻大地,太阳累得口吐红火,眼冒金星。

  尘世的人类营营役役,累得不想动弹疲惫的身体,只因人们爱上了生活,困顿忙碌才能体现对生活的无限眷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