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19:46 | 查看全部
重奖跳槽者
时间:2012-11-23 作者:小小Z 点击:415次

  3年前,公司的几位业务骨干突然要求辞职,这对于刚创办的公司来说,堪称灭顶之灾。

  那几天,老总整天眉头不展,为此专门召开会议,商讨员工的跳槽问题。

  大多数人认为应该严厉制裁跳槽者,如果培养一个跳走一个,那公司岂不是太吃亏了?但在第二天,老总却作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重奖跳槽者。

  老总让人在公司大门口贴出一张布告,上书:本公司员工跳槽后,凡是被任命为部门经理的奖3000元;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的奖8000元;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的奖20000元。

  决定一公布,公司上下一片哗然。

  有人不相信,天下哪有这么好的老板?但事实证明老总所言非虚。

  这件事在行业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20:43 | 查看全部
本来我以为,公司会由此而产生人才断档,却不想老总在几天内就找到了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那几个人也是从别的公司跳槽而来的。

  我曾私下里问过那几个人,他们说,他们是因为看中老总的人品才投奔他而来的。

  我似有所悟。从那之后,公司的人才流动很快,老总在奖励上花的钱也越来越多。但奇怪的是,公司并没有因此垮下去,相反,公司的生意却越做越好。这是为什么呢?

  我通过长久的观察,终于发现了公司发展壮大的秘密。

  原来,公司现在的一些大客户,大多是过去跳槽出去的那些人才所在的公司。

  至此,我终于明白了当时老总为什么要奖励那些跳槽者。

  一个人才要走,留是留不住的,不如干脆让他在走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人都是有良心的,人才到了新公司往往会出人头地,如果有机会,他怎么着也得帮老“恩人”一把。

  给别人留出发展的空间,为自己埋下发展的“伏笔”,这就是双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20:52 | 查看全部
忠实地扮演自己
时间:2012-11-24 作者:小小Z 点击:799次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希望成为另一个人。

  我出生于1954年,10岁那一年,看见黛安娜·罗丝(美国著名黑人女歌星)出现在电视节目上,我就决定要像她一样站在那里。

  后来,我花了很久才了解,无论我如何节食,都不可能有跟她一样的美腿;除非我去买假发戴,否则也不可能会有跟她一样的秀发。

  当时,我进入了电视台,新闻导播试图将我改造成另一个人,带我去纽约的美容院做造型,我觉得很不自在。

  有一天,我坐在摄影棚里,双腿交叉,想要像芭芭拉·沃尔特斯(美国广播公司ABC著名女主持)一样播报新闻。后来出了一点小差错,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很可笑。我终于了解,我既不是黛安娜·罗丝,也不是芭芭拉·沃尔特斯。

  从此,我决定把别人的外壳拿掉。

  在犯过那么多错误之后,我总算知道,我扮演我本人奥普拉会比扮演任何人来得更加出色。

  现在,我每天只是忠实地扮演我自己,却可以赚那么多钱,简直让我太惊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21:05 | 查看全部
他们中间有一片沙漠
时间:2012-11-24 作者:小小Z 点击:402次

  在垦丁公园,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带我们进入热带雨林,他告诉我们植物也有争地盘的习性,都是成群成群的盘聚,不同群族的植物就会因被包围孤立而枯萎了。

  朋友说:“植物争地盘的行为是无所不用其极,树枝与藤蔓的蔓延,根的伸展与缠绕。最惊人的是种子,每到夏日宁静的午后,会听到种子爆裂的声音,噼啪!有的种子靠自己弹射的力量,可以射数米之远;有的种子靠着风力,可以翻山越岭。”

  朋友告诉我,只有一种树木不成群结队地争地盘,就是那些高大的乔木,它们是单独地向天空生长,到最后成为那些族群植物的依靠。

  我想不只是植物如此,动物也是这样:狮子、老虎、老鹰都是单独行动,麻雀、麋鹿、野狼则成群结队。

  人也是这样的,小人结党成派,以占取地盘。只有那些人格高超的人,独自使心灵伸展向空中,文明与文化,就是由那些独行又独醒的人创建出来的。

  我站在雨林中,仰望那些高大的乔木,但愿自己永远保持独醒和独行的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24:03 | 查看全部
不争气的马
时间:2012-11-24 作者:小小Z 点击:564次

  观看了精彩的赛马会,在回家路上,主人感叹地对座下的马说:“我的马啊,今天的比赛你可都看见啦,那一匹匹腾云驾雾、追风撵月般的骏马多棒呀!可你,走起路来慢慢腾腾,一步三摇,活像一头老驴!要不是熟马难舍,我真想把你卖了———唉,你就不能给我争争气吗?”

  “我怎么能跟那些骏马相比!它们的装备可比我强得多,就说鞍子吧———”

  “哦,对!对!”主人恍然大悟,“那些骏马的鞍子确实都是明光锃亮的!好,我立即就给你配一副好鞍子!”

  马鞍很快就配好了,可这匹马依然如故。

  主人忍不住又发起牢骚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24:12 | 查看全部
马说:“你不就配了一副鞍子吗,可是那些骏马的装备还是比我强,比如说辔头吧———”

  “哦,”主人想,“那些骏马的辔头似乎是要强点。”于是,他又买来了新辔头。

  对马的所有欲望和要求,他都尽量满足。遗憾的是,这匹马依然没有丝毫长进。

  主人十分苦恼,百思不得其解:“我给了它一匹骏马所拥有的一切,可它为什么还不能成为一匹骏马呢?”

  一个朋友告诉他:“因为你手里缺少一根鞭策它上进的鞭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24:21 | 查看全部
不是偶然
时间:2012-11-25 作者:小小Z 点击:441次

  英国剑桥大学有一个传统,在剑桥大学的校园里,随处可见一沓沓摆放整齐的白色小纸片,餐厅有,教室有,操场有,走廊有,甚至厕所里也有。

  原来,这是为所有爱思考的人提前准备好的――当灵感突至,你只管用这些小纸片把它记录下来。

  啊!怪不得诺贝尔奖格外青睐剑桥。

  原来,这迷人的青睐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24:31 | 查看全部
生活可以在别处
时间:2012-11-26 作者:小小Z 点击:294次

  结束近一个月的云贵之行,回到北京。这要归功于北京三月份连续的阴冷和风沙。事实上,每次旅行对我都可以称作一次出逃。可能是逃开一次糟糕的天气,也可能是逃开一个并不好的状态或者其他什么。每次远离原本的生活,出逃到一个陌生或熟悉的地方,都会有一种孩子似的窃喜。比如穿着短袖坐在大理的某个鲜花盛开的古老院落,看着电视中北京的风沙和戴口罩穿大衣的人们;比如清晨从帐篷中探出头来,看到从没见过的被旭日照亮的红高粱地……走在路上,你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收获,一次又一次地惊喜,一次又一次地发现,生活可以在别处,别处是如此的不同!

  “丝绸之路”这样一个年代遥远的名词,在我的面前就这样真实地展开了。我喜欢有些古旧意味的地方和故事,就像甘肃这个名字,源于河西走廊的两个重镇:现名张掖的甘州和现名酒泉的肃州,没有什么传奇故事或浪漫经历,但就是给人以厚重的感觉,让后人们不管什么时候来到这里,都会怀念起那些曾经的繁荣胜景。就像行走在明长城,在风化得再无棱角的城墙上,在不再雄壮的碉堡前停留的时候,只要大风一起依旧豪情满胸;就像踏上茶马古道,在烈日下走在马帮走过的土路上,听着当地人讲那些或真实或杜撰的故事,总是让我兴奋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24:42 | 查看全部
但是旅途并不都是美好的景色。去年坐从稻城到中旬的班车,泥泞狭窄的道路让我们从天黑坐到天又黑,期间经历了五次在泥泞中推车,而据说前一天这路段就发生了两起翻车事故。所以在尽可能挑选可靠司机的同时,旅行者们好像都额外多了一份听天由命的坦然。在各条藏区公路边的山坡上我们看到了密布着的许多风马旗,司机们说,这是超度在这里的那些亡灵,也是祈盼舟车平安。

  我到达郎木寺的时候,第一次上山看天葬台。这个宁静的甘南小镇,越往山上走,沿途就越频繁地看到一只草丛里的鞋、碎布头,或者其他一些杂物,于是莫名地想停下来转身下山。我不能习惯这样的氛围,不喜欢头顶有秃鹫盘旋,不想靠近远处巨大的玛尼经幡,总觉得这是很残酷的东西,至今还是如此。虽然我知道这对他们来说是回归自然,是神在召唤,是新的开始,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事实上每次到藏区,我总是不能理直气壮,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到了一群有着虔诚信仰的人中间,觉得有心灵上的惭愧。我会看到很多同行的人在藏区的寺庙里供一盏酥油灯,或是带着经幡或宗喀巴大师的画像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以求庇佑和心安。其实信仰并不能预示什么,却能匡正一个人的心。就像一个活佛说的:我学佛是为了有一个完美的人格。这次去云南同行的女孩,在路上买了圣经和古兰经,每到晚上睡前就读上一段,并把让她感动的语句说给我听。宗教确是让人感动的信仰,一个人在临死的时候能念着上帝、安拉或是佛祖的名字,那该是很幸福的事情。甚至在有些藏区里看到的藏獒,老人说它们也似乎通灵性,知道在庙堂里不能叫,也会每天来佛前走一圈,我深信它比我活得虔诚,它也有信仰,知道它将走向它的神。

  我喜欢一个人东游西逛。但在很多地方会碰见行走的同伴,一路搭伙拼车。可能在这一站结伴,下一站就分开。有时候一个女生独自在路上会有许多善良的人愿意帮助你,或者有熟悉路线的背包客愿意和你同行。

  我深信一个人和一个地方的缘分在冥冥中早就注定了,就像每一个走在路上的人,都是在寻找一个心灵的故乡。这不是你出生的那个故乡,而是埋藏在你心底深处的一种呼唤,似乎在某个地方总有一股力量牵引着你。当你终于走到那里的时候,终于大彻大悟:原来你在这里!然后你就觉得你可以停留下来,你觉得自己回家了。

  一个朋友曾经感叹:每个生灵都是一片海洋。在路上的我们,不停遇见流向远方的海洋,互相打一个照面,然后各自流向更远的远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24:54 | 查看全部
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时间:2012-11-26 作者:小小Z 点击:989次

  德国有个叫亨利·谢里曼的商人,幼年时期深深迷恋《荷马史诗》,并暗下决心,一旦他有了足够的收入,就投身考古研究。

  谢里曼很清楚,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是需要很多钱的,而自己家境十分贫寒,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没有直线可走,他决定走曲线。

  于是,从12岁起,谢里曼就自己挣钱谋生,先后做过学徒、售货员、见习水手、银行信差,后来在俄罗斯开了一家商务办事处。

  但谢里曼从未忘记过自己的理想。利用业余时间,他自修了古代希腊语,而通过参与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他学会了多门外语,这些都为日后打下了基础。

  多年以后,谢里曼终于在经营俄国的石油业中积攒了一大笔钱,当人们以为他会大大享受一番时,他却放弃了有利可图的商业,把全部时间和钱财都花在追求儿时的理想上去了。

  谢里曼坚信,通过发掘,一定能够找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所描述的城市、古战场遗址和那些英雄的坟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