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43:50 | 查看全部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只要坐在河岸边,就会听到河流歌唱,听到水的潺潺声。那里面永远有一种动的感觉———那种更深更宽的动。但是如果是小池子,就完全不动,小池子的水是停滞的。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大部分人要的,其实就是:远离生命的、停滞的小池子。我们说我们这种小池子的生存状态是对的。我们发明了一种哲学来为它辩解,我们发明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理论来支持它。我们不想受到打搅,因为———你们看———我们追求的就是一种永久。

  追求永久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意思是要快乐的事一直延长,要不快乐的事情尽快结束。我们希望人人知道我们的名字,通过家族、通过财产一直传下去。我们希望自己的关系永久、活动永久。这表示我们身处这个停滞的小池子,却追求永远的生命。我们不希望其中有什么改变,所以我们建立一种社会来保证我们永远不会失去财产、名声、家庭。

  但是你们知道,生命完全不是这一回事,生命很短暂,所有的东西都像落叶一般,没有永久的,永远都有变化,永远都有死亡。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矗立在天空中的树木,那有多美?所有的枝丫都张开,那种凋零里面有诗、有歌,叶子全部落光,等待着来年的春天。来年春天一到,它又长满了树叶,又有音乐了。然后到了一定的季节,又全部掉光、吹光。生命就是这个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44:01 | 查看全部
事实是,生命就像河流,不停地在动,永远在追寻、探索、推进,溢过河堤,钻进每一条缝。但是你们知道,我们的心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我们认为这种不久、不安的状态对生命很危险,所以就在自己身边建了一道墙:家庭、名声、财产,还有我们培养的那些小德小性,所有这一切都在墙内,都远离生命。生命是动的、无常的,不停地想渗透,穿透这一道墙。因为墙里面有的只是混乱、痛苦。

  心如果追求“永远”,很快就会停滞下来。这样的心就像河边那个小池子一样,很快就会充满腐臭的东西。心中没有围墙,没有立足点,没有障碍,没有休止符,完全随着生命在动,无时无刻在推进、探索、爆发,只有这样,心才会快乐,历久弥新,因为这样的心一直在创造。

  我说的你们都懂吗?你们应该懂,因为,这一切属于真正的教育。你懂,你的生命就完全转变了。你和世界的关系,你和邻居的关系,你和太太或先生的关系已经产生全新的意义。这样你就不会假借什么东西来满足自己,从而明白冀求满足只会招来悲伤、痛苦。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你们必须去问你们的老师,然后互相讨论。你们懂了,你们就开始了解生命的非凡真相。了解当中有爱和美,有善的花朵。但是,心如果追求安全的小池子,“永远”的小池子,只会造成黑暗、腐败。我们的心一旦坠入这个小池子,就不敢再爬出来追寻、探索。然而,真理、上帝、实相是在池子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44:10 | 查看全部
时间歇在树叶上
时间:2012-11-21 作者:小小Z 点击:351次

  在自由的绿里,时间逃出了节日的身体,上升,占据到可以俯视的高度。

  停在树叶上的时间,用温润的空气,细细梳理羽毛,阳光下,光芒舞蹈。

  粗糙的茶杯里,寂寞的茉莉,把悠扬的心情,缕缕,送进风里。放松身体,以自然的姿势,品,茉莉的心思。话语,用温暖浸润昨天,一片一片,飞到耳边,转了一个圈,在庸懒里蒸发,闭上眼睛的思想,也偶被激穿。

  坐在这里,是时间的照片。

  在树的体内,树以种簇的方式包围。放轻的脚听得见楼木的历史,本色的护栏长满圈圈故事,闪动的绿已刻入双眼,风也沙沙走进耳中,抻出手去,捉住树的指尖,时间在上面已昏昏欲睡,驯服的羽毛悄悄收敛了光芒。

  这个晌午,树,平静的,以躺和站的身姿,征服了时间。

  时间歇在树叶上,睡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44:19 | 查看全部
爱很累
时间:2012-11-21 作者:小小Z 点击:517次

  蚂蚁在爬行,来来回回,累得满头大汗,只因它们爱上了食物。为了得到食物,蚂蚁疯狂地行走。

  尘埃不停地飞舞,累得张开嘴,大口喘气,只因它们爱上了空气,为了与空气依偎,尘埃筋疲力尽。

  月亮拖着滚圆的身爬上天边,气喘吁吁得、地打颤,只因它爱上了夜空,为了与黑夜缠绵,月亮累得生出黑斑。

  星星聚集全身的能量,闪烁微弱的辉光,只因它们爱上了月亮,为了与月亮相伴,星星累得不断下坠。

  体力充沛的太阳,放射永远不灭的光耀,只因它爱上了大地,为了亲吻大地,太阳累得口吐红火,眼冒金星。

  尘世的人类营营役役,累得不想动弹疲惫的身体,只因人们爱上了生活,困顿忙碌才能体现对生活的无限眷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44:28 | 查看全部
奇迹是这样发生的
时间:2012-11-22 作者:小小Z 点击:1279次

  一个犹太人到处乞讨,没有一扇门愿意打开,他只好屈辱地离开。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不幸摔断了一条腿,有人将他送进了医院。

  镇上的人为此深感内疚,许多人前来看望他,并送来了衣服、面包和钱。

  这个可怜的人给他妻子写信说,“感谢上帝,一个奇迹发生了:我跌断了一条腿!”

  大部分人总是在别人受伤后才帮他,而不是帮他不要跌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44:38 | 查看全部
走过“礼貌洞”
时间:2012-11-22 作者:小小Z 点击:282次

  在云南石林风景区,有两个很奇特的洞。

  其一是连环洞:上面的洞小,只能容得下一个人的脑袋;下面的洞大,整个人的身子可以出入;两个洞的中间,有一条胳膊粗细的缝连着。

  其二是一个大而矮的洞,只消弯一下腰,相扑运动员也能过去。

  导游介绍说:“这个连环洞叫‘十全十美洞’,谁要是能够同时穿过上下两个洞,谁就会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如果你的脖子太粗,那也不要紧,你只消弯腰从旁边的‘礼貌洞’走过去,你也会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

  每一位游客的最初心思,当然是想成为“十全十美”的人。但连环洞中间那条缝太细了,很多人用自己的脖子到缝前一比量,随即就摇起了脑袋。导游笑着说:“其实不要紧,人的脖子伸缩性很强,为什么不努力去试一下?”在导游的指点下,胆子稍大一些的,很快就变成“十全十美”的人。觉得自己脖子太粗或胆子太小的,最后心甘情愿弯腰低头走过“礼貌洞”,“降格”做一个“懂礼貌”的人。

  经过努力,我终于变成“十全十美”的人,不过脖子上被擦了一道痕。暗中一照镜,别说“十全十美”,模样比过洞前更糟。再看两位“懂礼貌”的同行,一点事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44:47 | 查看全部
我忽有所悟:

  一个人要想“十全十美”,决非是过一个洞、作一点秀就能解决得了的。

  可偏偏有很多人硬撑着要往那个虚拟的目标上靠,往往白费了力气不算,结果还弄得事与愿违。

  这与现实生活中好高骛远,最后弄巧成拙的事情不是如出一辙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44:56 | 查看全部
阿马代奥·莫迪里阿尼的眼睛
时间:2012-11-22 作者:小小Z 点击:225次

  在意大利画家阿马代奥·莫迪里阿尼创作的肖像画里,许多成年人的肖像只有一只眼睛露出来。

  画家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因为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晚年时把自己的两只眼睛弄瞎了。

  有人问他:您为什么要这样做?

  哲学家平静地回答:为了看得更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45:05 | 查看全部
执着的猫
时间:2012-11-22 作者:小小Z 点击:453次

  一只猫在追捕一只老鼠。老鼠情急之下蹿上一根竹子,虽然逃不脱,但暂时得以苟且。猫无法爬上竹子,只好蹲在下面守候。它们就这样相持着。

  这是大足宝顶山石刻群中的一个石刻图案。导游说:这叫求生不得,求食不能。

  被馋猫盯上,即使是一只老鼠,这辈子也就毁了。

  那只可怜的老鼠就一直垂在竹枝的尾端,下来就是死路一条。求生不得,是险恶的环境所致,它没有任何选择,只有坚持到饿猫离去。

  猫呢,它总希望老鼠能愚蠢地跑下来,或者因为饥饿、劳累甚至害怕而摔下来,好让它美餐一顿。殊不知老鼠有顽强的求生欲,始终不掉下来。从石刻画上观,它们如此的“求生、求食”的对峙还要继续下去。

  本来,猫在地上,又是强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它可以放弃眼前的这只老鼠去捕捉更多的食物。遗憾的是它非常固执。对一只固执的猫来说,守候着看得见的好处是它唯一的选择。

  就这样,为了一只吃不到的老鼠它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6:45:16 | 查看全部
诚信与生命的抉择
时间:2012-11-23 作者:小小Z 点击:477次

  16世纪末,也就是400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巴伦支的荷兰人,他是一名商人也是一个船长。

  为了避开激烈的海上贸易竞争,他带领17名船员出航,试图从荷兰往北开辟一条新的到达亚洲的航行路线。他们到了三文雅―――现在一个俄罗斯的岛屿,地处北极圈之内。

  就在一天清晨,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船航行在海面的浮冰里,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被冰封的危险迫在眉睫。然而为时已晚,经过艰苦的努力之后,最终他们仍然不得不放弃返航的努力,把船停泊在岛屿旁边。

  迎接他们的是随后而来的各种恶劣天气。北极圈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之一,一年只有很少的几个月天气暖和,冬季漫长而严酷,没有任何山脉阻挡可怕的狂风。冰冷刺骨的狂风和靠近北极圈地区常见的暴风雪,异常凶猛、毫无羁绊。没有人类生存的三文雅岛上常常覆盖着3米厚的雪,厚厚的积雪被零下40~50摄氏度的严寒冻结,变得像花岗岩一样坚硬。巴伦支船长和17名荷兰水手只能在这孤立无援的条件下度过8个月的漫长苦寒的冬季。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极度严寒中保持体温,靠打猎来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苦苦地等待着冰雪消融季节的来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