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7:38:08 | 查看全部
在沃尔玛逛了几次,我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在这里,顾客可以带包进入超市。这在其他超市几乎是不可能的。别说带包,就是赤手空拳进去,商家还是对你放心不下,到处贴着“偷一罚十”、“超市装有摄像头,请自重”等诸如此类的警告语以示震慑。

  受好奇心的驱使,我们决定也来享受一下带包进超市的“特权”。

  “对不起!”在入口处,我们被一个漂亮的迎宾小姐礼貌地拦住。“请稍等一下!”她微笑着说,然后熟练地扯下一小段胶带,麻利地骑贴在我们手提袋的中间。迅速地做完这些,她微笑着示意我们入内。

  什么意思?看着这段长不过5公分、宽仅约1公分的胶带,我百思不得其解。防盗吗?它显然不具备这种功能。那么贴上它意义何在?我人在商场逛,心思却在这段小小的胶带上,可总也参不透其中的玄机。我这人生性爱较真儿,决定向不远处一位管理人员模样的人讨教讨教。

  “您好,需要我帮忙吗?”见有顾客咨询,那位工作人员停下手中的工作。我一看胸牌,是位经理。打断了人家的工作,我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认真地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很简单。”那位经理笑了,“顾客到我们店是来购物,不是来偷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7:38:19 | 查看全部
 我心里涌起一阵小小的感动,因为作为顾客的一员,我受到了一种极大的尊重,甚至可以说是可贵的信任。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贴上这么一段胶带呢?"

  “这个……我也说不好。”他犹豫了一下,“这样吧,我带您去见我们总经理助理,让他给您解答。”

  我开始有点儿后悔。为钻这点牛角尖,竟要麻烦人家高层主管。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份儿上,去就去吧,心中的疑团不解开,我还真有点于心不甘。

  在总经理室,年轻的总经理助理像接待贵宾一样接待了我。听那位经理讲明我的来意,他想了想说:“允许顾客带包进入超市,是我们的一个新尝试,因为我们发现有些顾客不愿把包存在存包处,同时我们也觉得顾客应该有这个权利。但此举一出,我们又担心会给顾客带来一些不便。”听到这里,我更是一头雾水,请他讲明白点。“也就是说,带包入内,顾客反而可能会产生一种不适应,产生一种微妙的精神压力,说直白一点,就是潜意识里可能会感到自己将会成为被怀疑的对象。”

  确实如此,我点点头。

  “但是现在我们象征性地贴上这段胶带,就为顾客消除了这种精神压力――因为这等于是告诉我的顾客:您不必有什么顾虑,您的手提袋已经被粘上了。”

  对于经营者来说,把顾客当上帝,是一种策略;而把顾客当朋友,想方设法为顾客着想,则是一种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7:38:30 | 查看全部
关于生存的考虑
时间:2012-09-02 作者:小小Z 点击:269次

  一只健壮凶猛的猎豹在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狂奔之后,满足地看着爪下颤抖的羚羊。

  一只纤弱微小的蜘蛛,在徐风中安逸地休憩了半天后,缓慢地爬向挣扎的蚊蝇。

  安逸者和奔走者概括了整个世界。有的张开血盆大口,有的龇出狰狞的尖牙,有的埋藏在厚厚的沙子中,有的守候在摇曳的枝头。它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着。

  在沙滩边,富人鄙视地望着渔夫:“何以虚度光阴?”渔夫振振有辞:“吾已得吾之快乐。”

  在此,我不敢妄评富人的精干或是渔夫的“无为”,正如我不能赞扬猎豹而贬低蜘蛛。毕竟,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活着。但是,人仅有的一生究竟应在什么信念的指导下生存,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意义?我陷入沉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7:38:41 | 查看全部
汉朝的班超年轻时曾替人抄书度日,一天,他毅然掷笔于案头,叹息着:“大丈夫应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怎能在案头虚度过一生!”后来,班超奉命入西域,他果断地带兵斩杀了匈奴的使者,为汉朝和鄯善王国的联盟打下了基础。

  法国著名的画家高更,宁愿呆在大溪地岛的家中,支起画架,靠冥想创作;而饱含热情的梵高却像蚂蚁一样,走遍了法国南部的村庄,在他的画布里映出了一张张黝黑的脸,大嚼马铃薯的真实生活,凝结了晒麦者和阳光完美结合的自然景色。

  或许,现在的我渐渐有些偏向于那富人的想法了,我们不能把一生都和安逸绑在一起,我们需要“读万卷书,行千里路”。靠奋斗干出一番事业!奔走,固然是劳累的,那位在海滩边晒太阳的渔夫也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更愿意把自己融入粒粒细沙中,任海浪抚摸他的肌肤。他认为这就是人生最终的目标。是的!如果不去奔波,一个人怎么能获得像《马可波罗行记》那样广博的见闻。了解《徐霞客游记》那样缤纷的风土人情呢?

  我的头脑中又一次浮现出富人和渔夫的对话。渔夫认为活着就是平凡清淡,舒服就行;而富人认为在奋斗后的享受才是最幸福的,甚至奋斗的过程也是无比快乐的。一个在平静中获得快乐,一个从奋斗中品味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7:38:49 | 查看全部
我苦苦的思索着,究竟这两种答案哪个更正确呢?我们是该像剑侠一样孤独,四处习武?还是应该像金庸先生笔下的武林人,静居世外桃园,远离尘世?是要学孔丘一样周游列国,还是要学庄子一样“以日月为礼,以天地为棺”?

  我一直渴望充实饱满的人生,也从小便立志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从不想让自己的眼中闪烁着疲惫和庸碌,也不愿自己有限的光阴在平淡的安居中流过。或许奋斗之后的快乐,确是要比“天赐”的快乐更珍贵更惬意。但,为了这微小的差异而用一生去追寻和拼搏,是否显得有些可笑?

  如果,现在的我正躺在渔夫休息的那个沙滩上,让热带的海水冲冲我那冷得已经不再有血流进的双脚,让太阳将我的皮肤晒得红润,我会快乐得很。如果真能那样,我一定会参加渔夫和富人的讨论。我也相信,在太阳下山之前,我们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明天,我们也一定会像向日葵一样更美丽的开放。对,我坚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7:39:00 | 查看全部
人就这么一辈子
时间:2012-09-04 作者:小小Z 点击:449次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人就这么一辈子,想到了这句话,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创造更伟大的功业;如果我是学者,便要获取更高的学问;如果我爱什么人,便要大胆地告诉她。因为今日过去便不再来了;这一辈子过去,便什么都消逝了。一本书未读,一句话未讲,便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可珍贵的一辈子,我必须好好地把握住它啊!

  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想不开想想它,以求释然吧!精神颓废时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为不管怎样,你总是很幸运地拥有这一辈子,不能白来这一遭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7:39:08 | 查看全部
关于生存的考虑
时间:2012-09-02 作者:小小Z 点击:268次

  一只健壮凶猛的猎豹在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狂奔之后,满足地看着爪下颤抖的羚羊。

  一只纤弱微小的蜘蛛,在徐风中安逸地休憩了半天后,缓慢地爬向挣扎的蚊蝇。

  安逸者和奔走者概括了整个世界。有的张开血盆大口,有的龇出狰狞的尖牙,有的埋藏在厚厚的沙子中,有的守候在摇曳的枝头。它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着。

  在沙滩边,富人鄙视地望着渔夫:“何以虚度光阴?”渔夫振振有辞:“吾已得吾之快乐。”

  在此,我不敢妄评富人的精干或是渔夫的“无为”,正如我不能赞扬猎豹而贬低蜘蛛。毕竟,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活着。但是,人仅有的一生究竟应在什么信念的指导下生存,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意义?我陷入沉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7:39:24 | 查看全部
 汉朝的班超年轻时曾替人抄书度日,一天,他毅然掷笔于案头,叹息着:“大丈夫应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怎能在案头虚度过一生!”后来,班超奉命入西域,他果断地带兵斩杀了匈奴的使者,为汉朝和鄯善王国的联盟打下了基础。

  法国著名的画家高更,宁愿呆在大溪地岛的家中,支起画架,靠冥想创作;而饱含热情的梵高却像蚂蚁一样,走遍了法国南部的村庄,在他的画布里映出了一张张黝黑的脸,大嚼马铃薯的真实生活,凝结了晒麦者和阳光完美结合的自然景色。

  或许,现在的我渐渐有些偏向于那富人的想法了,我们不能把一生都和安逸绑在一起,我们需要“读万卷书,行千里路”。靠奋斗干出一番事业!奔走,固然是劳累的,那位在海滩边晒太阳的渔夫也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更愿意把自己融入粒粒细沙中,任海浪抚摸他的肌肤。他认为这就是人生最终的目标。是的!如果不去奔波,一个人怎么能获得像《马可波罗行记》那样广博的见闻。了解《徐霞客游记》那样缤纷的风土人情呢?

  我的头脑中又一次浮现出富人和渔夫的对话。渔夫认为活着就是平凡清淡,舒服就行;而富人认为在奋斗后的享受才是最幸福的,甚至奋斗的过程也是无比快乐的。一个在平静中获得快乐,一个从奋斗中品味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7:45:19 | 查看全部
从设定目标开始
时间:2012-09-04 作者:小小Z 点击:894次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荣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间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荣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荣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荣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一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国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能给人带来什么。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7:45:32 | 查看全部
迎向风雨
时间:2012-09-06 作者:小小Z 点击:214次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