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6:54:29 | 查看全部
寻找自己的伟大之处
时间:2012-08-08 作者:小小Z 点击:315次

  我们习惯于把发现自己的渺小之处作为一种谦逊的美德,其实,善于寻找自己的伟大之处才是弥足珍贵的人生态度。

  由于曾经做过教师,所以,经常有学生与我联系。一次,一个从工学院毕业不久的学生在互联网即时通讯中说,毕业之后,到人才中心求职,居然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很多工作都是他无法胜任的。最终他的结论就是自己一无是处。

  我回复说,记得你当年很有激情啊,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游戏技巧,并且也很刻苦,能够独立完成作业。那时候,你的许多古怪的问题和想法都令老师招架不住。那时候,我认为你是我所教过的为数不多的比较伟大的学生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6:54:39 | 查看全部
他很惊讶,以为我在开玩笑。老师,你居然说我“伟大”?他说,我是在向你请教的,伟大是我这种人能担当得起的吗?我的那些东西算什么啊?我觉得自己如今是太渺小了。我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开始,我是带有一些玩笑成分的,后来,我觉得有必要认真起来了。就是伟大,我说,并且伟大之处还很多,你不会没有自己的优点吧,那就是伟大。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大学文凭,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你所具有的优点,只有善于发现自己的伟大,才能去做一些伟大的事。

  他说,试试看吧,不过,我还是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伟大。

  也难怪我的学生固执地否认我的观点,也不知道我的说教对他是否起作用。不过,事实就是这样:很少有人形容他人伟大,即使运用了这个词,限定的对象一般也是众所周知的真正的伟人。至于偶尔来形容自己,更多则是一种自嘲或玩笑。

  当我们所作的一切努力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去甚远的时候,当我们无法使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的时候,当我们感到对很多挑战力所不及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困惑颓丧中刻意凸现自己的渺小,如同自虐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6:54:50 | 查看全部
 这种情形是无意识的,由于夸张和恒定了自身的不足,不自觉中我们把自己的创造力抹煞了。于是,我们只有躲在角落里,一边咀嚼着草根,一边偷偷羡慕他人头上成功的花环。我们习惯上把发现自己的渺小之处作为一种谦逊的美德,其实,善于寻找自己的伟大之处才是弥足珍贵的人生态度。只有努力争取,任何不足只能退避到伟大之后,伟大往往在不经意间产生。凡人都有伟大的一面。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小男孩在暑期寻找工作,正好有一个牧师需要人手为他推销《圣经》
。牧师对其中的两个男孩十分满意,因为他们两个口齿伶俐,对第三个男孩则不太满意,因为这个男孩口吃得很厉害。但最终,牧师还是允许他们都去试一试。

  一天工作结束后,牧师来检查他们的成果。牧师问第一个男孩:“你出售了几本《圣经》
?”第一个男孩回答:“35本。”牧师认为这不是他所期望的。然后,他问第二个男孩。第二个男孩回答说:“75本。”牧师说:“很好。”最后,他把目光转向第三个男孩,尽管牧师对这个口吃的男孩不抱希望,但还是问了同样的问题。口吃的男孩结结巴巴地回穑骸?75本。”牧师十分惊讶,问他如何能卖出那么多。男孩说:“我……我……告诉他们,如果……他……他们不买,我……我……就要……为……为他们……读……读一读。”牧师十分高兴,把这个男孩抱起来,称赞他说:“真是太伟大了!”这个男孩认识到了自己还有“伟大”之处,后来,尽管他有口吃的毛病,但并不影响他走向成功,最终,他成了一个富有的商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6:54:59 | 查看全部
这个男孩之所以成功,不仅因为他受到了平生第一次最美妙的“伟大”的赞词,更在于他善于把自己的缺点向伟大的一面转变。口吃,使他在经商谈判中被认为诚实可靠。

  当然,我们不需要他人的赞美,自我认定也足以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式。发现自己的伟大并不是愚蠢地自我膨胀和自高自大,而是一种务实的生存哲学。

  一是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并相信自己的这些优点是独一无二的;

  二是要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并相信自己的缺点并非不可改变的“绊脚石”;

  三是积极去争取一切适合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

  要知道,伟大的一面就存在于扬长避短、不断求索的进程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6:55:10 | 查看全部
面子的价值
时间:2012-08-08 作者:小小Z 点击:339次

  常言道:“树要皮,人要脸。”这说明“脸”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极为尊贵。但这里的“脸”主要是指人们可以看得见的那张脸,而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脸面,即面子。这面子代表着作为一个人的人格和尊严。给了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扫了面子,就是侵犯了尊严。因此,人们向来很重视面子问题。

  面子问题的确不能轻看。把面子问题看轻了,不是脊梁断了,就是骨里缺钙,就会为人所不齿。袁世凯卖国求荣,汪精卫甘当汉奸,不仅仅是自己不要面子,连老祖宗的面子也让他们给丢尽了,以致落得个千载骂名。晏子使楚,楚王让他们“狗门”入,意欲羞辱,不料晏子却以一句“出使狗国,方能从狗门入”的话反向羞辱了楚王,这不仅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更重要的地保全了齐国的尊严,所以赢得了万代景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6:55:21 | 查看全部
然而,也不能把面子问题看得太重了。在不该爱面子的时候爱面子,这恰恰是件很丢面子的事。鲁迅笔下的阿Q老兄、孔乙已老先生是爱面子的典型,但丢了大脸的正是他们。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他们因为一句“丢面子”的闲言碎语而鸡争鹅斗,甚至不惜以命相抵,这更是愚蠢之举。因为无论是说服了别人,还是被别人说服了,或者谁都没能说服谁,都是很丢面子的事。再者,命都不存在了,面子又放在哪里呢?

  其实,面子要不要讲,值不值得去争,关键是看事情的“面子价值”。如果事关国家、集体的荣誉或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为扬正气、树道德、正法纪,那这个面子就一定要讲、要争,否则就是“窝囊废”。而如果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如同事来往中的纠葛、朋友相处中的矛盾等,那这个“面子”就不必再费精力了,因为争这样的面子,一来会影响人际关系,二来给人小肚鸡肠之嫌,让人瞧不起,反而没面子www.rensheng5.com。遇到这类的“面子”问题时,就想到从尊重对方面子以维护人际关系的立场出发来处理,要懂得,给人面子也是给自己面子。

  所以,面子固然很重要,值得人们全力以赴维护,但同时也得想一想,什么样的面子才是真正要维护的?有没有价值?该怎样去维护?否则,不仅赢不来面子,反而可能会丢掉其他的面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6:55:30 | 查看全部
玫瑰的朋友
时间:2012-08-11 作者:小小Z 点击:254次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

  有一天,一个路人发现路旁有一堆泥土,从土堆中散发出非常芬芳的香味,他就把这堆土带回家去,一
时之间,他的家竟满室香气。路人好奇而惊讶地问这堆土:“你是从大城市来的珍宝吗?还是一种稀有的香
料?或是价格昂贵的材料?”

  泥土:“都不是,我只是一块普通的泥土而已。”由
制作

  路人:“那么你身上浓郁的香味从哪里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6:55:40 | 查看全部
泥土:“我只是曾在玫瑰园和玫瑰相处很长的一段时期。”

  默想──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久而久之,就会有相同的味道。让我们不但是靠近玫瑰的泥土,吸收它的芬芳,更自我期勉,也能够成为可以带给别人香味的玫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6:55:58 | 查看全部
由自己做起
时间:2012-08-11 作者:小小Z 点击:1578次

  以下这段话是一位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国教主教的墓志铭: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些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6:56:08 | 查看全部
一层银子
时间:2012-08-11 作者:小小Z 点击:331次

  一位富人去向哲学家请教,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对他说:“向外看,告诉我你看见了什么?”

  “很多人。”有钱人说。

  然后,哲学家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他:“现在你看见了什么?”

  “我自己。”他回答。

  “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分别只在于一层薄薄的银子,”哲学家说,“但是这一点就叫你只能看见自 己而看不到别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