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5:08:44 | 查看全部
俞敏洪:成功是“逼”出来的
  
  每个月为《新东方英语》杂志写一篇卷首语,原则上应该不难,因为一个月只要一篇,怎么也不算繁重的任务。但每次编辑部向我索稿时,我都惊慌失措,因为我无比繁忙(主要是因为自己无事生非),从来都没能把稿件预先准备好。别看一篇小小的卷首语,如果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几个小时,是写不出来的。而且,即使静下心来,也还得有灵感才能写出来。像我这样每天被世俗事务所纠缠的人,灵感日趋枯竭,有的时候坐上两个小时,脑袋里依然是一片空白。
  
  所以,每次写卷首语之前,我都会在书桌边暗暗“仇恨”编辑部的人,恨他们总是在最后几天这样“逼”我交稿,让我本来可以轻松的几天变得心情沉重、食不甘味。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次次被“逼”之下,一篇篇卷首语被“逼”了出来,几年后居然结集出版了几本书。尽管出书多少有些自娱自乐的意味,也没指望多少人读,还常常免费送给学生,但每次见到装帧漂亮的书摆在自己眼前,我还是免不了产生一点成就感。就像俗话所说的那样,再丑的孩子父母都会爱,面对自己的作品,心里也总会感到欣喜。
  
  我想起自己读书的年代。由于天资并不聪颖,我每次背课文都是被老师“逼”着背出来,每次数学题做不出来都被老师留下来“逼”着做完。凡是那些“逼”过我的老师,我到今天都记忆犹新,由小时候对他们的恨,转变为如今对他们的感激。而那些没有“逼”过我的老师,尤其是那些对我很纵容的老师,我现在一概记忆模糊,而且觉得这样的老师不值得尊敬。在大学里,老师一般不会“逼”学生学习,因为学生已经成年,理应学会自己约束自己。但人都是有惰性的,在青春飞扬、爱情萌动的大学时代,有多少人会“逼”着自己真正沉下心来学习呢?
  
  对于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来说,学习仅仅意味着为了成绩及格而在考试前被“逼”用功两个星期,考试一结束,教科书一扔,就万事大吉了。就我而言,对大学时代的很多老师,我已经印象有些模糊了,因为这些老师基本属于“宽大型”老师,不管学生听不听,到期末出张考卷,给个分数就完了。这样的老师通常仁慈,常常每个人都能及格。不过,有两个老师我到今天还记忆犹新,并心存感激。一位是我们的系主任李赋宁老师,一位是我们的英诗教授王世仁老师。李赋宁老师教我们《新概念英语》第四册,要求我们学一课背一课,常把我们“逼”得狼狈不堪,但却成就了我们扎实的英语功底。王世仁老师要求我们把他教过的英诗全都背出来,被“逼”无奈的我们只好立在西风中背诵雪莱的《西风颂》,但对于英语语言的美感也在背诵中领悟得越来越深刻。现在想来,如果所有老师都对我们要求这么严格,我们在大学里也许还会更有长进。
  
  我最近在读《我在美国做妈妈》(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这是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讲述自己育儿经验的一本书。她对两个女儿的要求十分严格,甚至到了残酷的地步。她一开始就不给孩子选择“不努力”的机会,最终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了杰出的钢琴家和小提琴家,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至于这两个女儿未来是否会更加成功我们不妄加评论,但至少可以说正是蔡美儿用爱的心情“逼”两个女儿走向了成功。我自己小时候也被母亲“逼”过。(励志文章  )我家祖辈种地,我母亲从小就念叨着要我长大当个“先生”(老师),所以尽管她自己都不识几个字,却每天要求我做作业、读书。我没有取得上高中的资格,她就满世界去求人;我高考失败,她就鼓励我再考。最终,我被母亲“逼”着连考三年,最后考上了北大。所以,如果没有严厉的母亲,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我。
  
  中国正在日益变得强大,这强大也是被“逼”出来的。想一想清朝前期,清帝国自以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过着世界上最幸福的生活,眼中除了中国没有世界。结果,鸦片战争惨败,国人这才发现自己成了挨打的对象。人家把圆明园烧了,东西抢了,被抢走的东西到今天都没有还回来。一百多年,在羞辱和悲愤中,国人开始发奋图强。到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一点曙光,赢得了一点民族的尊严和别国的尊敬。也许,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曾经欺负过我们的国家和强盗,是他们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成功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的。如果我们觉得在被“逼”着做某些事情时,不必为此感到无奈或懊恼,因为这些事情从长远来看也许不是坏事,比如被老师“逼”着背课文,被同学“逼”着参加活动,被老板“逼”着不断工作,被竞争“逼”着天天学习……也许,适当的逼迫能够把我们的惰性“逼”走,把我们的平庸“逼”走,把我们的勇气“逼”出来,把我们的前途“逼”出来,也把我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逼”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5:08:59 | 查看全部
地沟里的成人礼
  
  文/平凡根
  
  94年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待业在家,曾经蔚蓝的天空仿佛一下子灰暗了,云不淡了,风不清了。我成日除了怨天尤人,就是见人就说我的苦闷,讲我的困惑,自叹生不逢时,命不如人。我最大的怨恨莫过于对父亲的鄙薄,觉得他不如别人的父亲那么能干,不能拿钱帮我买进大学,甚到让我去补习的钱都没有。
  
  我连话都懒得同他说,更别说帮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他要我往东我偏要往西,什么都与他对着干。父亲其实也很内疚,我常常看到他独自蹲坐在夕阳下抽着又浓又臭的卷烟沉沉地叹息。有时候他还跟人说是他耽误了我的前途,如果有钱让我去补习也许不是这样。每当别人向我转述父亲的话我心里就掠过一丝报复的快意。我不知道其实是我对不起他,是我让他的腰累弯了,两鬓变白了。任何人的劝告我都听不进去,我故意在家里浪荡着,成日无所事事。
  
  时光荏苒,一年很快就要过去了,95年的初夏我在家实在呆不下去了,主动跟父亲说想要外出打工。父亲见我肯去做事,有点受宠若惊,诚惶诚恐地问我要多少钱车费,我说给我五百元吧。父亲二话都没说,东挪西借凑了五百元给我,还再三叮咛我把钱放好,出外要与人为善,自己照顾好自己之类。对他舐犊情深的嘱咐我一个字也懒得听,我正想离开家,离开我纯朴善良的父母,所以我也二话没话,收起他给我的五百元钱,搭上行囊自顾自走了。
  
  外面的世界并没我想象的那么精彩,很快父亲给我的五百元钱用完了,半个月都没有就灰溜溜地回家了。我多么希望父亲狠狠地揍我一顿,骂我一顿,但他什么话也没说,只用他沧桑无奈的眼神原谅了我毫无出息。对父亲的宽容我并不领情,我把这次铩羽的原因归咎于自己不会电脑,毫无廉耻要他弄笔钱给我去学电脑。父亲无奈地慨叹一声,说我读高中时借了人家的钱都没还,哪来一大笔钱再去学电脑,要有钱早让你去补习了。父亲的苦闷我一点也不能理解,我只知道我不能这样一事无成。父亲拿不出钱我又开始怨他,恨他,家里任何大小事都不插手了,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每天除了睡觉,心情好时也帮邻里乡亲干点免费的义务劳动,就是不肯为父亲出力。
  
  我变得有点象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时时刻刻有一种想找人诉说我的理想,傍彷的冲动。有一天下午我又无所事事在外面晃荡,路过一个山坡看见村里一个年青女人在坡地里锄茴。我知道她曾经和她老公一起外出打工,后来孩子要上学就回家了,在家里带孩子种地,她已经二十六七岁了。因为是邻里乡亲大家都比较熟,我见她还有很多活没干完就走过去帮她,顺便也想同她倾诉一下我的困惑与苦恼。
  
  夏天的阳光象火一样烘烤着大地,我帮她锄了一垄茴累得汗流浃背,于是和她一起坐在地头边的树荫下歇息。她看来比我还累,薄薄的衬衣被汗水打湿了贴在身上,白肉隐隐约约。我的舌头开始有点打结,话也说不完整,心怦怦直跳,脸热热的,直冒汗。此前我从未觊觎过任何女人,苦闷与愤怒让我心里积蓄了一股火山般的冲动。她问我怎么啦,我不敢说话,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她。她说你是不是中暑了,伸手来摸我的头。她一抬臂,腋下带汗味的女人特有的气息象一股热浪将我整个人都淹没了。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突然一把将她抱住狠狠地摁在地上,她吓了一跳,拼命推我,掐我,用脚踢我。我色胆包天,顾不得多想,死死地抠着她,不达目的不罢休。也许她实在太累了,后来就不再挣扎,我顺理成章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洗礼。
  
  事后她也没有责怪我,温柔地依着我劝我不要成天萎蘼不振,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温柔,女人最温柔的时候莫过于她第一次失身于人的那一片刻。我说我也不想自暴自弃,比如我想学电脑,可是家里拿不出两千元钱学费。她说你现在二十二了吧,据我所知,你父亲幼年丧母,小学没读完,十五六岁就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十八岁结婚,二十岁不到就生了你。你是家里的长子,高中毕业,除了怨天尤人,什么事也不帮家里做。你知道你父亲为了让你读书已是殚精竭力了,一个农民一年有多少收入脚趾头都算得清,在我们周边你父亲是很会赚钱的了,也是过得最苦的一个。(励志文章  www.lz13.cn)他已尽到为人父之力,你不思为他排难解忧,还成天怨三怨四,是不是太残忍了点。你学电脑也对,但你为什么不到外面打工赚了钱再学呢,非要你父亲出钱,什么都靠你父亲,你什么时候才能靠自己?说句不该的话,如果你父亲死了你又靠谁呢?你已经是一个男人了,我看你做男人的事一点也不含糊,我如果是你,即使你父亲给钱学电脑也不要。不要再等待了,赶快去实现你的理想吧,这世上没有机会可以等待,也没有人可以依赖,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我被她说得无地自容,真想变成一条地茴虫让她一锄砍死算了,加上刚才对她的非礼我更加羞于抬头见她。她见我不出声,轻叹一声站起来说:“你走吧,今天的事不要同任何人说起。”我还想帮她锄一地茴,她坚决不肯了,开始生气骂我。我再没有理由继续苦闷了,偷偷再看她一眼,转身离开了那山坡。
  
  我回到家父亲也刚好从外面回来。他不知从哪里弄了一千元钱,满怀期待地交给我,“你去学电脑吧,先交一千,剩下的学费我再想想办法,过些天送给你。”我抬头注视着父亲,他的脸似乎更苍老了些,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出来。这是我一年多来第一次正眼注视我可敬可亲的父亲,我为我以前的愚昧与自私感到羞惭。我没有接他的钱,轻轻地推开他的手,坚定地摇摇头。
  
  斗转星移,一眨眼很多年过去了,我虽然历尽坎坷还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高度,但不管生活曾经给了我多少挫折,人生经历了多少磨难,我从没向任何人伸出过求援之手,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也是一个人默默地扛着,因为我深深地知道这世上没有机会可以等待,也没有人可以依赖,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平凡根,原名胡正根,1973年生于湖南平江冬桃山。业余从事写作,写作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是对生活的体察。人生,很多时候付出是没有回报的,但活着仍须努力,因为只有努力才能给生活增添色彩,将有限的生命轨迹拉长。
  
  作者QQ931781603或1429734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5:09:14 | 查看全部
在路上
  
  文/布衣粗食
  
  一个人总是走在陌生的路上,看着陌生的风景,听着陌生的歌曲,然后你陡然觉得自己已经走到了某一个终点。其实你会发现,你依然还是在路上。
  
  生活中,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想到这样的事情。譬如说,生活遇到了极度的困难,你会想,要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家人和孩子该怎么办啊?工作遇到了挫折,你会想,要是我下岗了,下一步该怎么打算呢?出门在外,要是我意外死亡,那些活着的人怎么活啊?要是在医院,无意中发现我得了癌症,该怎么面对啊?不经意,这样那样的烦恼囚禁着你的思想,你在生活和工作的路上,不断地祈求上苍:请容许我顺利度过这段时间吧!请容许我顺利完成这项工作吧!请容许我挨到某一个点再死去吧!
  
  每一次生活和工作的小结,你都把它当成了一场归宿。而事实上呢?每一次小结又成了下一件事的开始,没完没了的事情又开始萦绕着你,一场接着一场的虚拟恶梦,它们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贯穿始终,不断循环往返。
  
  就说,一次出行旅游吧。你出发时,你是在朝目的地出发的路上,你到了目的地吧,你又在去旅游景点的路上,你到了旅游景点吧,你又在去下一个景点的路上,你旅游景点全部看完了吧,你又在回家的路上,你到了家里吧,你又在准备下次旅游的路上。道理就这么简单,无论你身处哪个位置,你自始至终是在路上。即使一件事情结束了,那也是宣告是一个段落,那也是在路上遇到的十字路口。
  
  每天,回到简朴的家里。看过的书停在了某一页;浏览过的网页到某一个地方,就下线了;用过的碗筷洗干净了,放在碗柜里等待下一次用餐;灯光总是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冬天的取暖器被搁置了整整一个夏天,冬天却又尽显生机;孩子用过的玩具布满灰尘,却成了其他孩子的宝贝;(励志文章)那些简单的拖鞋被趿了,往鞋架上一挂,下次又趿…。。总之,不管你看到哪件物品都是在使用的路上,今天的小憩就是明天工作的开始。
  
  按这样的逻辑来说,每天上班下班,下班上班,你勿需害怕了;你遇到人生挫折也勿需懊恼了;你准备寻短见的想法该放弃了;你面对喋喋不休的妻子该坦然了;你被人误解或者劈头盖脸的辱骂该反省了;你徘徊在某件事的某个点该醒悟了;你那嫉妒和埋怨别人的想法该放弃了;看到生命的离去你该止住悲伤了!因为这一切都还在路上啊,你何必独自走到了终点呢?
  
  现实的生活就像苦涩的菠萝,只要下一步加点盐,就会流出甜蜜的汁液。物欲横流的社会的大染缸里,你下沉了不要紧,只要你还记得上蹿下跳,你又会自然地浮出水面。就像电影《英雄》里演绎的一样,使用“十步一杀”,杀杀杀!杀到最后就胜利了。因为张导演参透了人生秘籍——在成功的路上,每杀出一步都有新的路口在等你,每一个路口都有转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5:09:29 | 查看全部
 梦想不是一日看尽长安花

  文/猪小浅

  有10级的小学妹给我挂电话,她说飞天文学社要周年庆了,问我有没有时间回去看一看。扣了电话,一种莫名的感情就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我找不到准确的语方来描叙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以及在那些或明或暗的青春里,我遇见了谁,又有了怎样的对白。只是很突然地想念一种藏在内心深处的味道,那些因为一个梦想落空然后另辟新径的日子,仿佛一下子在记忆里鲜活起来,一点一滴就像在昨天。

  在上海的屋子里,还保留着两三本飞天的杂志,如今看上面的文字,它之于我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关于青春的回忆,还有在那个年纪因为文字而做出的诸多努力。

  小时候对文字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只是那时候能接触到的课外书实在有限。暑假里最期盼的事情莫过于看到爸爸收工回来帮我借到书。而借来的那些书,总是被我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多遍才肯罢休。那个时候,文字有种魔力带领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后来上了学,看数理化以外的书籍变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只是偶尔的也还是在语文老师的要求下去参加一些作文竞赛,拿到奖他比我还开心。在他眼里,我的文字是有灵气的,反复叮嘱我一定不要浪费了这种天赋。

  大学填志愿的那天,毫不犹豫地选了新闻和中文,只是后来经历了种种曲折,我还是没有读到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所以我生命里最美好的四年,活跃在大学里各个需要文字的地方。广播站、记者团、文学社,我写很多的文字,淡淡的却不是自己喜欢的。然后也谈一些或刻骨铭心或不温不火的恋爱,可是那些人最后又去了哪里。

  其实我的生命里真是出现了太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很好的素材,而我没有写出来,只不过是我不愿意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感。是这样的吗?那要到哪一天,我才愿意承认那些少年曾在我生命里停了又走,然后时光静止,少年不老?我只是很清晰地记得学校道路两旁的香樟,斑驳的阳光穿过树叶打在身上的时候,我背着双肩包捧着图书馆的书一点点的看得青春明亮起来。

  后来,我在上海。开始认识一些人,也开始给杂志写短短的稿。那个关于文字的梦想,其实一直都不曾丢弃过。总是期盼着有一天笔下的文字能在瞬间开出妖娆的花,然后做一个自由撰稿人,写自己喜欢的故事,故事里的少年和姑娘永远都不老去。有的时候想着想着,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可是这真的是一条漫长的路,要有遭遇退稿后仍然敲着键盘继续写下去的勇气。

  那天在网上看到白岸松为郑州大学的学生演讲时说的一段话,他说“理想不能天天想,天天想就没办法过眼前平常的日子了。如果你拥有一个清晰的理想,把它藏在心里头,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也许,一段时间过后,你一抬头会发现,哟,这不是哪个叫做理想的东西吗?”“理想”这个词,能让人瞬站眼神发亮,因为它轻易地就触及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是的是的,梦想不是一日看尽长安花。埋下头来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哪天抬起头说不定看到的就是那片你期待了很久的地方。就像有人说的,梦想有脚,它自己回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5:10:00 | 查看全部
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1、人人都怕来不及
  
  上周我的情绪一直很低落,除了情绪低落还伴随着持续地焦虑,因为我感觉到很多事情来不及去做,焦虑自己工作上的项目大半个月都没有进展,焦虑自己英语口语半年学不好,焦虑自己来不及去实现心中的梦想。也许受张爱玲那句“成名要成早”的毒害,我渴望早一些赚够钱为父亲买乡下的房子,我渴望早一点实现自己的旅行梦想,我渴望在自己相对较年轻的时候过上舒适的日子,如果这些事都没有在我自己预计的时间内完成,我就感觉自己仿佛是个失败者。我心里急吼吼的,对时间的焦虑折磨着我,我要求自己马不停蹄地努力,我发现我的努力并没有明显的成效,我感到迷茫。
  
  “假如人能活100年,其中睡眠占用30年,吃饭占用10年,穿衣梳洗打扮占7年,走路旅游堵车占7年,打电话1年半,打电话没人接1年零10个月,看电视4年,上网12年,找东西1年零8个月,购物1年半,年轻时打架斗殴,成家后夫妻吵架,有小孩后骂骂孩子又去掉5年,闲谈70天,擤鼻涕10天,剪指甲15天,意淫8天,最后剩余时间为10年。十年你能干什么呢?”每当看到类似这样的文,我都忍不住焦虑,我怕来不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怕来不及去实现自己梦想,我怕来不及拥有我渴望得到的。
  
  其实人的所有焦虑都来自于这个“来不及”,来不及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双鬓已经开始发白了;来不及确定自己的爱情,对方就已经结婚了;来不及去好好爱孩子,他就已经长大离开你了;来不及功成名就,我们就即将进坟墓了。我们害怕一切来不及。
  
  就在我害怕来不及的时候,陆陆续续收到几位豆友发来的邮件,有的迫于现实的压力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问我该怎么办?有的问我怎么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说在自己所谓的“不靠谱”的尝试失败之后做着父母安排的无所事事的工作,感到很迷茫,问我如何追寻自我之路?有的问我当一个广告文案需要什么能力和素质?有的在父母的要求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相亲,身心疲惫,问我怎么办?有的甚至在念大二却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一天到晚得过且过,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问我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还有的才20岁却很苦恼自己的婚事,一心想嫁个有钱人,过上舒适的生活。
  
  原来大家都一样迷茫,原来大家都一样的焦虑,原来大家都怕来不及,原来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开始问自己,如果我没有在半年内学好英语口语,我的生活就会变的一团糟吗?如果我一辈子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的人生会不幸吗?答案都是否定的。因为我知道自己每一天都在认真地生活着,因为我正努力一步步朝着梦想迈进,因此每一天过得还算充实和快乐。这样一想我就不再焦虑了。我又问自己,如果给自己两年的时间去学习英语口语,慢慢来,给自己20年的时间去实现梦想,慢慢来,可以吗?答案是可以。我顿时整个人放松下来,当我允许自己慢慢来时,我忽然感觉那种轻装上阵,脚踏实地的坚实力量重新又回到自己的身上。
  
  因为这个社会太浮躁了,节奏太快,诱惑太多,我们容易迷失自己,我们需要时常问问自己,一切是不是真的来不及?慢慢来可以吗?允许自己慢慢来才能脚踏实地重新上路。
  
  周末和闺蜜见面吃饭,两个人有近三个月未见,年后她决定辞了上海的工作,回到家乡和家人、男朋友在一起生活。
  
  我问,她对于新的生活害怕吗?
  
  她说,怎么不怕,简直是怕得要死啊。
  
  我说,你总结下自己的2011年吧。
  
  她说,还清了家里的债务,一身轻松,谈了恋爱,还考出会计上岗证。
  
  我说,你看,你成长了,真的可以不用害怕了。我相信你会生活得越来越好的。
  
  她想了想,点头说,嗯,没什么好怕的,最害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起初,我们总是会害怕,害怕不能得到自己渴望的物质生活,害怕遇见不到那个好好爱自己的人,害怕失去青春也换不会事业上的进步,害怕自己会做下一个个让自己悔恨的决定,也害怕丢失了自己内心的本质与单纯,也时常会悔恨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可是这一路我们就这样,踩着自己的害怕和悔恨走来,渐渐的我们在害怕中一点点学习,成长,充实,日益强大,对当初做下的决定释然,最终迎接另一种不惧怕未来的自己。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从害怕到不害怕,从悔恨到释然。也许不害怕不后悔应该作为我们的人生格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5:10:09 | 查看全部
2、迷茫没有什么大不了
  
  你问我迷茫怎么办?我只能回答,你要接受自己的迷茫。因为只有先接受现状,你能才改变现状。就跟我爬珠峰的时候,产生高原反应能怎么办?我只能接受自己高反,告诉自己,其实高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然后自己去一点点适应环境,直到高反消失。
  
  你也要告诉自己,其实迷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有朋友问我,你会一直呆在上海吗?我会回答不知道,因为我觉得未来是迷茫的,未来的事情也是难以预料。我对生活一直怀有很多困惑,我觉得正是这个困惑推动着我不断去思考,去努力,去前进。
  
  现代社会变化如此迅速,上个月和朋友吃饭的地方现在正在修地铁;明明上周这里是一家服装店,这一周就改成沙县小吃了;长了几十年的梧桐树有可能忽然一夜之间就被移植走了???古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面对变化如此迅猛的社会,困惑应该会更多,困惑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到50岁的时候还困惑也是正常的。我老爸现在就对这个网络售票的事情感到非常困惑和不解。在这个时代,你要对自己宽容一点,允许自己迷茫,允许自己困惑,允许自己慢慢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5:10:18 | 查看全部
3、做你所爱的事,爱你所做的事
  
  你问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办?我会告诉你,那你赶紧去找啊。在20岁出头的年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当你有了困惑之后,你才会思考,才会一步步地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真的没有关系,你不必太过焦虑,但是你需要了解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愿意把时间投入在哪一方面。当我问一个人,你喜欢什么或者你对什么感兴趣的时候,我最害怕听到“不知道”的回答。如果你连自己对什么感兴趣都不知道,那确实有点可怕,一个人对自己连基本的了解和认识都没有,如何认识人生和世界。我相信很多人虽然不能明确自己的心中热爱,但都会隐约自己知道对什么感兴趣。
  
  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知道自己热爱什么确实非常重要。我记得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有这样一段话:
  
  “有时候,生活会用板砖砸你的头。一定不要失去信仰。我知道,唯一支撑我前进的东西就是:我爱我所做的事。你必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你的工作也同样适用于你的恋爱。”
  
  “你的工作将构成你生活的大部分,而唯一能让你真正从工作中得到满足的办法就是爱你所做的事。假如你还没有找到它,继续找吧。不要停下脚步。同所有与心灵相关的东西一样,当你找到它时,你会知道的。而且就像那些美好的爱情一样,它会随着岁月的增长而越加醇美。”
  
  如果你真的没有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那请不要放过任何尝试的机会,你可以接受各种的挑战,尝试去做各种事情,不要太拿自己当回事,丢弃那虚妄的自尊,不要怕出丑不要怕失败,你甚至要允许自己经常失败,给你对面失败的经验,给自己不断重新再来的勇气,你要做得就是积极地尝试,直到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努力的梦想。要给自己时间,让自己慢慢来,给自己面对失败的勇气和对梦想持续的热情,因为最难的事情不是面对失败,而是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还能永葆热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5:10:33 | 查看全部
4、人生没有规划
  
  你问我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只能回答不知道。以前我对“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之类的东西很迷信,觉得早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道路,离成功就更近。后来生活阅历增多,自己也渐渐有了一些独立思考的能力,我才发现“人生规划”完全是扯淡,人生是难以规划的,人生从来就不是规划出来的。
  
  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时候还不会72变,也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一个叫“唐僧”的和尚的大徒弟,并跟一头猪去西天取经;诸葛孔明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会在军事史上书写下“赤壁之战”这样牛逼哄哄以少胜多的战役;乔布斯从只念了半年的里德学院退学的时候也一定不知道他会成为一个叫iphone的手机品牌的缔造者,也绝对预测不到他逝世的时候,全球各大网站会在页面上写着“SteveJobs1955—2011”以此来缅怀他。
  
  冯唐也许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麦肯锡公司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同时还是一个出了好几本书的作家,他年轻时是个诗人、文艺青年,后来读了妇科博士,再后来进了咨询公司,现在又做了实业,他想写小说就去写,想开公司就去开,一路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蔡骏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中国悬疑小说作家第一人吧,他当初只是一边上着自己的班,一边在“榕树下”一下一下地敲击键盘。老罗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教英语的老师,还和西门子打一场旷日持久的维权之战吧。一年半以前我不知道自己会在海拔5200米的珠穆朗玛峰脚下徒步四公里还心跳正常,呼吸平稳;也不知道自己能持续跑步70分钟,跑完10公里,不仅没累死还有跑步快感;更不知道自己在一个叫“豆瓣”的地方写文字,然后有7000多个豆友关注我;我只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一步步地跑,一字字地写(请原谅我不要脸的把自己和冯唐、蔡骏、老罗并列)。
  
  人生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做那么一点点,时间一长,你就会看到自己的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5:10:42 | 查看全部
5、自己的人生自己过,自己的父母自己搞
  
  你问我说,如何做到违背父母之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爱自己喜欢的人,而不是接受父母安排的工作,接受父母安排的相亲?我只能说自己的工作自己做,自己的男人要自己上,自己的父母自己搞定。父母说你胡闹,说你不靠谱的时候一定忘记了他们年轻时候的自己也是这样一路“不靠谱”走过来的。那些做父母的也许都深有体会,你的经验,你的教训,你所受的痛苦,你曾经的努力,你所掌握到的一点人生秘诀,都无法传授和遗传给你的孩子,如果你强行灌输,只会招致孩子的反叛。你只能看着他跌倒了再自己重新爬起来,吃了亏,接受了教训才长了记性,受伤流血了,擦干净身上的血,再继续走自己的人生路,因为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要自己过的。
  
  廖一梅说,胡闹是年轻女孩和年轻男孩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成人的必修课。而且,我不相信有简单、正确、容易的捷径可走。没有胡闹过的人对人的不确定性,自我的混乱缺少必要的了解,没有切肤之痛,会较难宽容,对许多人和事认识狭隘。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痛苦,只有自己经历过痛苦,这样的人生才真正属于你,才会懂得什么是人生。
  
  其实父母并不是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不开明,不通情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态度,你一定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担起责任。当你对他们表明态度,好好的沟通,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愿意承担起自己生活的全部责任,他们大都能够理解,就算一开始不能马上接受,你若坚持久了,他们也都默默接受,毕竟没有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快乐,最重要的是你去做,去努力,让父母看到你的成长,相信你。我刚毕业的时候,父母强烈要求我回家乡或者去广州这样离家乡稍微近一点的城市发展。我在电话里清晰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喜欢上海,我想在上海生活,我在上海又有朋友,你们要和我一样相信,我在上海会生活得很好,从小到大我都为自己做决定,这一次我也要自己做决定。父母就同意了,再也没有提让我回家的事情。我觉得最可怕的是那种自己不去坚持不去争取不能为自己做决定不能承担起自己生活的责任,然后听了父母的安排又反过来指责父母控制自己的生活,干涉自己的人生自由的人,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为自己争取过,凭什么指责父母的安排。比如你明明不想没完没了的去相亲,却又觉得父母是对的,听了他们的话,乖乖去相亲,然后委屈满腹,身心疲惫,你能怪谁?只能怪自己没有担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5:10:56 | 查看全部
6、就算吃不起最贵的PAUL,也吃得起85度C
  
  你说你想嫁个有钱人,我只会说你去嫁吧,只要你能把自己嫁出去。你以为嫁个有钱人就会幸福,那你就去试试吧。你试过了才会知道有钱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是不是如你想象的那般奢华美好?是不是你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对于很多像我一样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又不懂得借鉴他人历史教训的人,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算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怎样的生活,也至少能明白自己不想要怎样的生活。(励志文章  www.l)你以为嫁个有钱人就能感到幸福吗?其实你认为的幸福不过是那些时尚杂志,影视娱乐,社会习俗给你定的幸福标准,你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其实你想嫁个有钱人无非就是为了不用自己奋斗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但是你真的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这样的好日子吗?这些好日子既然是别人给你的,那么别人也随时可以拿走,到时候你何以立足?如果你真的嫁入豪门,却整天提心吊胆地害怕失去这样优渥的生活,你的内心一定也没有安全感,一定不快乐,那这样的日子是好日子吗?我坚信只有自己让自己过上好日子,那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姑娘你要相信,在现在这个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不会饿死的社会,单单依靠自己,你既会有爱情,也会有面包。就算吃不起最贵的PAUL的面包,也吃得起85度C的面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