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4:19:29 | 查看全部
三明治人生
时间:2012-02-28 作者:小小Z 点击:372次

  半年前我乘巴士在法国乡间旅行。

  一次,汽车要在一个小镇上停留十分钟。闲着没事儿,我便走进了巴士附近的一家小餐馆。

  餐馆十分的整洁,陈列台上有浓汤、各色沙拉以及咖啡和美酒。我想尝尝法式浓汤,便向老板点了一道。

  “不卖汤。”

  “什么?”我疑惑不解地问。

  “请原谅。因为您是搭乘巴士的人,所以,我想您还是随便点个汉www.rensheng5.com堡包或者三明治的好,不瞒您说,为了熬这汤,我花去了好几个小时,它的味道是全法国最棒的。面对这么好的美味,可您却只能有几分钟来喝它,太可惜了!我决不会让您糟蹋它的。”

  我终于没能喝成这美味的法式浓汤。

  但我却是完全能够理解小餐馆老板的。因为,在这位坚持不卖汤的老板看来,喝汤,是一件应该十分强调品尝过程的事情。汤中那丰富与细致的滋味,惟有你慢慢与细细地去品尝,才能充分地领略到。三明治算什么!人们吃它,要的不过只是尽快地填饱肚子这个结果罢了。

  现代人的生活喧嚣而忙碌,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地变得只重视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而往往忽视好好享受与体味人生那丰富的过程。他们的人生越来越像是一个被他们在匆忙中咽下的三明治,细细去品味美味浓汤的感觉,已经离他们很远很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4:19:45 | 查看全部
循序渐进的生命
时间:2012-02-29 作者:小小Z 点击:362次

  在印度洋海岛上,有一种红嘴的鸟,它的颜色深浅决定了在异性眼里受欢迎的程度。那些一心想让自己变得更受异性欢迎的鸟,必须调整体内的胡萝卜素。研究表明,胡萝卜素是促使颜色变红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是鸟体内免疫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异性鸟眼里,深度红嘴的鸟是鸟中精英,因为它有足够的胡萝卜素。尽管生物学家证明有很大一部分鸟是打肿脸充胖子,事实上把太多的胡萝卜素集中到嘴角的颜色装饰上会削弱体内正常的免疫能力,为了异于同类,在竞争中取胜,鸟以至于红“嘴”薄命。

  关于鸟的故事让人往往想到人的生命。我们是不是会比这只鸟更聪明呢?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生命的能量正被我们的无知和幼稚一点点地消耗,在没有能力储蓄时却过早地耗费了生命的资源,缩短了生命。

  我的一个朋友在考研的路上过多地透支了生命,尽管学有所成,但健康却成了问题。他感慨道:其实我们的生命很长,没有必要一下子把生命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循序渐进的生命对一般人来说是更重要的。

  我们的生命如同一张储存货币的卡一样,只有我们不断地往里面存,适当地往外取,才能保证这张卡的价值。当我们无限制地透支时,这张卡不但没有了价值,反而成了负担和累赘。

  一位作家曾经讲述过一个故事:一位计算机博士在美国找工作,他奔波多日却一无所获。万般无奈,他来到一家职业介绍所,没出示任何学位证件,以最低的身份作了登记。很快他被一家公司录用了,职位是程序输入员。不久,老板发现这个小伙子的能力非一般程序输入员可比。此时,他亮出了学士证书,老板给他换了相应的职位。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觉这位小伙子能提出许多有独特见解的建议,其本领远比一般大学生高明。此时,他亮出了硕士证书,老板立刻提拔了他。又过去了半年,老板发觉他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难题,在老板再三盘问下,他才承认自己是计算机博士,因为工作难找,就把博士学位瞒了下来。第二天一上班,他还没来得及出示博士证书,老板已宣布他就任公司副总裁。

  这个作家的意思是一个人要懂得生命的迂回,在没有机遇时要善于储蓄智慧,而不可把自己看得过重。其实,这位博士仍然遵循了循序渐进的人生哲学,适当地保存生命价值是非常重要的。而那红嘴鸟,只凭一时的勇气来展示自己,一不小心就会透支了生命,把整个生命都输进去了。

  什么样的人生才具有生命力?像一条河流一样,它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山石或者草丛的阻挡时,懂得迂回而过,从而锻炼了生命。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河水的流动是循序渐进的,如同我们的生命,总是能听到欢快的人生之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4:19:59 | 查看全部
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谁
时间:2012-02-29 作者:小小Z 点击:914次

  剑桥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又一批学生临近毕业时,他忽然患了眼疾,自称失明了。非常敬仰他的学生们纷纷前来看望他,他问每一个来看望他的学生:“你是谁?告诉我你究竟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业?小时候幻想干什么?毕业后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将来准备做什么……”

  同学们感到老教授在眼睛失明之后居然这样关心他们,都很感动,就把各自的具体情况和想法如实地告诉老教授。老教授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不时地说着:“好”、“很好”、“再说一遍”、“你很了解自己了”、“你目标明确,好好实践吧”什么的。

  与同学们分手时,他又一一握着同学们的手,异常亲切而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是谁了!不过,今后的漫长岁月里,你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谁啊!”有的同学感觉怪怪的,偷偷地对其他同学说:“老人家的眼睛一瞎,思维也好像不太清晰了,有些唠叨了。”

  谁知,在学生们毕业离校的前一天,老教授的眼睛又“奇迹般地”好了、复明了。他在送别会上对同学们说:“在我双目失明、意志消沉的时候,是同学们的关怀和激励让我重又心明眼亮了!我也给那些曾经看望我的同学精心制作了一件礼品――我们的谈话录音。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当你们失意的时候、迷茫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听听这盘录音带吧……”

  直到这时,同学们才真正领悟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在现实人生中,许多人一辈子也没真正关怀和关注过自己,甚至没弄清自己是谁、是干什么的。“你到底是谁”,其实是一个关乎心灵走向、关乎事业抉择的人生命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4:20:11 | 查看全部
凝神倾听
时间:2012-02-29 作者:小小Z 点击:343次

  一个美国人和朋友走在纽约市中心的曼哈顿时代广场上,正值午饭时间,街上挤满了行人,汽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整个城市几乎震耳欲聋地响。突然,这个美国人说:“我听到了一只蟋蟀的叫声。”

  朋友说:“什么?你疯了!在这么吵闹的地方是不可能听到蟋蟀的叫声的。”“不,我很肯定,”美国人说,“我是听到了一只蟋蟀在叫。”

  这个美国人仔细听了一会儿,然后穿过大街,来到一个长着灌木的水泥大花池前。他仔细地听了一会儿,然后很自信地在灌木枝的底下找到了一只蟋蟀。朋友见状完全惊呆了。

  “真是难以置信,”他的朋友说,“你一定有一对超人的耳朵。”“不,”美国人说,“我的耳朵和你的没什么不一样。关键是你在听些什么。”“这是不可能的!”朋友说,“在这么吵闹的地方我就听不到蟋蟀的叫声。”“是的,这倒是真的。这要看什么东西对你来说才是重要的。来,让我做给你看。”

  这个美国人掏出钱包,倒出几枚硬币,然后小心翼翼地扔在人行道上,大街上的吵闹声依旧,然而,他们看到在20英尺范围内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把头转了过来,盯着人行道上丁当作响的硬币,看会不会是他们掉下来的。

  “明白我的意思了吗?”这个美国人说,“关键要看什么东西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4:21:37 | 查看全部
旅鼠的自杀之旅
时间:2012-02-29 作者:小小Z 点击:225次

  旅鼠是北极草原的老大,整个北极草原是它们“旅鼠帮”的天下。它们虽然个头很小,但数量众多,既把北极草原搞得乌烟瘴气死气沉沉,又肩负起为比它们大得多的动物提供口粮的重要革命任务:狐狸、猫头鹰等均以它们为大餐。

  大概三到四年,旅鼠的数量就会发生大爆炸。它们的生育速度实在太快,比人类快得多,一胎最多可以生20只,20天就可以成熟。一对鼠男女如果从春天开始致力于生育大计,到秋天就会制造出几十万个后代。每隔三到四年,旅鼠的数量就会大到把草原上可食之物全部吃光的程度。这时,它们得考虑子孙后代的事了,如何消除过剩的数量呢?死亡!主动的死亡是最好的方式。

  这时,旅鼠摇身一变,颜色从原来的灰黑色忽然变成艳艳的橘红色,暴露出自己的所在,引来天敌为自己举行腹葬,这时狐狸们、猫头鹰们过上好日子,天天共产主义,吃饱了睡,睡饱了吃。但是它们怎么努力也消灭不了所有的旅鼠。旅鼠们愤怒啊:你们平时耀武扬威,现在却连杀鼠的能力也没有?咱死给你们看。

  于是旅鼠们集合起来,几十万只、几百万只地成群结队开始了一生中最悲壮的旅行,风萧萧兮北极寒,旅鼠兮一去不复返。它们铺天盖地向大海而去,前面的旅鼠逢水架桥,以肉体填平小河、池塘,后面的旅鼠踏过同类的尸体继续前进,“我们的队伍向死亡”,大军所到之地,植物统统被吃得精光,草地变成荒原,它们的死亡队伍来到海边之后,连遗书也不写,连仪式也不要,便视死如归地跳下海去,几百万只旅鼠抱在一起,像座小山似的在水里翻滚……最后统统到地狱去向阎王爷报到。

  旅鼠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这种死亡之旅。美国的皮特克用营养恢复学来解释旅鼠的自杀,当鼠类数量达到高峰时,植被因遭到过度啃食而被破坏,食物不足、隐蔽条件恶化,于是它们只好除了留下少数以繁衍后代之外,统统去死。等到植被恢复时,它们的数量再节节攀升。

  在地球上,有意识自杀的动物极少,人算一种,旅鼠算一种,北极狐狸算一种。旅鼠会沉入大海,狐狸会在数量多到威胁生态平衡时,生一种叫“狂舞病”的怪病,疯狂地载歌载舞,直至累死为止。而人类呢,人类只会为情感与绝望自杀,从来没有人会为了生态平衡而像旅鼠一样地去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4:21:49 | 查看全部
鸡蛋小贩的人生
时间:2012-02-29 作者:小小Z 点击:562次

  有一个人带了一些鸡蛋在市场贩售,他在一张纸板上写着:“新鲜鸡蛋在此销售”。

  有一个人过来对他说:“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他想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个字涂掉了。不久,又有一个人对他说:“为什么要加在此呢?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去哪儿卖?”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销售二字是多余的,不是卖的,难道会是送的吗?”他又把“销售”擦掉了。这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你真是多此一举,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鸡蛋,何必写上“鸡蛋”两个字呢?”

  结果所有的字全都涂掉了。

  点评:有时别人的好意,反而使我们失去应有的目标和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4:22:00 | 查看全部
过关
时间:2012-02-29 作者:小小Z 点击:393次

  镜湖山旅游区乘索道至山顶,饱览风光后,再乘坐索道奔下一个峪口。购票前,有两种选择,一是直接乘索道前行,票价十元;二是先入另一个通道,参加一种翻番奖励游戏,连过七关,奖励结果各关不同,全凭自己把握,然后再乘索道,票价十五元。大部分游客都怀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态,既然到了山顶,还差这五元钱?赌一次!

  剪了票的游客被带进一个封闭通道内,每次只能过一人。入第一关,电子屏幕上写着:现在,您已经获得了五元钱的奖励,如感到满足,您可以结束游戏,从侧边出去领取奖金。游客想,我花五元钱就这结果呀,那还不如不玩,继续。就进了第二关。第二关屏幕上写着:现在,您已经获得了十元钱的奖励,如感到满意,您可以结束游戏,从侧边出去领取奖金。游客想,我获得此机会容易嘛,再走。第三关,奖金成了二十元。游客想,下一个定是四十元了,继续……到了第六关,屏幕上写着:现在,您已经获得了三百二十元钱的奖励,如感到满足,你可以结束游戏,从侧边出去领取奖金。游客想,我不过花费五元钱,就赌它一把,下一关应当是六百四十元了!

  然而,游客进入第七关时,见那里只有负责剪票的工作人员,手中拿的是一个印有“欢迎下次光临”的牌子。后退是不允许的,索道又催,只好怀着一丝遗憾离去……

  这个创意让旅游区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利润。据说起初论证时,好多董事提出质疑,旅费昂贵,再回第二次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上当者告诉后来人,都在第六关满足,那可赔惨了……策划者说,不可能。这关过的其实是欲望关,很难超脱的。凡好赌者都盼望别人比他惨呢,他们最喜欢有更多的人上当,才得保持心理的平衡,怎么可能告诉别人呢。万一有那一天,停了这活动就可以了。

  策划者也错了。时过三年,还没有一个人在第六关就满足的,旅游区的盈利仍在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4:22:12 | 查看全部
四个男人和一个箱子
时间:2012-02-29 作者:小小Z 点击:543次

  在非洲一片茂密的丛林里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子,他们扛着一只沉重的箱子,在茂密的丛林里踉踉跄跄地往前走。这四个人是:巴里、麦克里斯、约翰斯、吉姆,他们是跟随队长马克格夫进入丛林探险的。马克格夫曾答应给他们优厚的工资。但是,在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马克格夫不幸得了病而长眠在丛林中。

  这个箱子是马克格夫临死前亲手制作的。他十分诚恳地对四人说道:“我要你们向我保证,一步也不离开这只箱子。如果你们把箱子送到我朋友麦克唐纳教授手里,你们将分得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我想你们会送到的,我也向你们保证,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你们一定能得到。”

  埋葬了马克格夫以后,这四个人就上路了。但密林的路越来越难走,箱子也越来越沉重,而他们的力气却越来越小了。他们像囚犯一样在泥潭中挣扎着。一切都像在做噩梦,而只有这只箱子是实在的,是这只箱子在撑着他们的身躯!否则他们全倒下了。

  他们互相监视着,不准任何人单独乱动这只箱子。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想到了未来的报酬是多少,当然,有了比金子还重要的东西……终于有一天,绿色的屏障突然拉开,他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丛林。四个人急忙找到麦克唐纳教授,迫不及待地问起应得的报酬。教授似乎没听懂,只是无可奈何把手一摊,说道:“我是一无所有啊,噢,或许箱子里有什么宝贝吧。”于是当着四个人的面,教授打开了箱子。

  大家一看:都傻了眼,满满一堆无用的木头!“这开的是什么玩笑?”约翰斯说。“屁钱都不值,我早就看出那家伙有神经病!”吉姆吼道,“比金子还贵重的报酬在哪里?我们上当了!”麦克里斯愤怒地嚷着。

  此刻,只有巴里一声不吭,他想起了他们刚走出的密林里,到处是一堆堆探险者的白骨,他想起了如果没有这只箱子,他们四人或许早就倒下去了……巴里站起来,对伙伴们大声说道:“你们不要再抱怨了。我们得到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那就是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4:22:23 | 查看全部
心灵的缺口
时间:2012-02-29 作者:小小Z 点击:504次

  一个日本人在海上救起了一个溺水的人,记者闻讯后便去采访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不想英雄却对着镜头无奈地大摇其头。

  记者让他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他说:现在我想起来可真后怕呀!海水那么深,那么凉,那个人又那么重,有一刻我以为自己是必死无疑了,我多么不愿意就这么死了呀。所以,我想在这里告诉你们,我再也不愿意重复这样的人生体验了。从今以后,至少10年间,我决不再下海营救溺水的人--就这样。

  金井肇先生是这样评价这件事的:

  对生命的崇敬使这个人毅然去救助生命;
  对生命的崇敬又使这个人毅然决定不再去救助生命。

  这是两种真实。一个人的道德价值体系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建成空中楼阁的。如果心灵有了缺口,那也不要怕,让卑微的、卑琐的甚至是卑劣的念头都展示出来吧,让它们成为靶子,让自己自觉铸造成的高尚的箭镞不偏不倚地去射中它!--"美好"不一定压根就与"丑恶"绝缘。要知道,"美好"的种子常常会从"丑恶"的土壤中萌生胚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4:22:33 | 查看全部
律师的故事
时间:2012-02-29 作者:小小Z 点击:379次

  有名律师买了一盒极为稀有且昂贵的雪茄,还为雪茄投保了火险。结果他在一个月内把这些顶级雪茄抽完了,保险费一毛也还没缴,却提出要保险公司赔偿的要求。在申诉中,律师说雪茄在“一连串的小火”中受损。保险公司当然不愿意赔偿,理由是:此人是以正常方式抽完雪茄的。结果律师告上法院还赢了这场官司。法官在判决时表示,他同意保险公司的说法,认为此项申诉非常荒谬,但是该律师手上的确有保险公司同意承保的保单,证明保险公司保证赔偿任何火险,且保单中没有明确指出何类“火”不在保险范围内。因此,保险公司必须赔偿。与其忍受漫长昂贵的上诉过程,保险公司决定接受这项判决,并且赔偿美金1.5万元的雪茄“火险”。

  以下才是最精彩的地方:

  律师将支票兑现之后,保险公司马上报警将他逮捕,罪名是涉嫌24起“纵火案”!!!有他自己先前的申诉和证词,这名律师立即以“蓄意烧毁已投保之财产”的罪名被定罪,要入狱服刑24个月,并罚美金2.4万元。以上为真实的故事,并且获选为“近期犯罪律师竞赛奖”第一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