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21:51:59 | 查看全部
下一个
时间:2015-08-18 作者:未详 点击:1098次

  世界球王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里,参加过了1364场比赛,共踢进了1282个球,并创造了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射进了8个球的纪录。他超凡的技艺不仅令万千观众心醉,而且常常使球场上的对手拍手称绝。
  
  他不仅球艺高超,而且谈吐不凡。当他个人进球满1000个时,有人问他:“您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笑了,意味深长地说:“下一个。”他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像他的球艺一样精彩。
  
人生哲理:
  
  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每当实现了一个近期目标,决不应自满,而应迎接新的成功,把原来的成功当作一个新的起点,应有一种归零的心态,才永远有新的目标,才能攀登新的高峰,才能获得成功者的无穷无尽的乐趣。

  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人生计划吧,把你希望的未来的人生规划出一幅蓝图产,照着这个蓝图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向人生胜利的高峰。

  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份清晰的计划,可令我们的努力得到双倍甚至数倍的回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21:52:12 | 查看全部
笑话蕴含哲理
时间:2015-08-19 作者:未详 点击:1144次

  斗嘴
  
  玉米对向日葵说:“哥们儿,少参加点户外活动吧,紫外线太强烈了,瞧你满脸都是雀斑了!”
  
  向日葵没好气地对玉米说:“哼,你倒是包得严实,但一看就是严重缺钙,头发稀黄不说,牙齿还都长在脸上了!”
  
  启示:在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很容易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并对其缺点加以冷嘲热讽,但是对自己的弱点却视而不见。这时,你最好能以彼之道还治彼身,让他也尝尝被人嘲讽的滋味。这样不但可以挣回面子,而且还能让对方清楚,你也不是好惹的。
  
  生鸡蛋
  
  生鸡蛋和熟鸡蛋都想炫耀自己。
  
  生鸡蛋:“虽然我们长得一样,但有一件事你办不到,你不能孵出小鸡来!”
  
  熟鸡蛋:“我也有件事你办不了,我能脱衣服,你能吗?”
  
  启示:有些人总是爱炫耀自己,总爱拿自己的强项和别人的弱项比。其实,反驳他也不难,只要像“熟鸡蛋”那样说出一件他办不到的事就行了。
  
  扁豆和黄豆
  
  扁豆与黄豆在街上相撞,黄豆瞅瞅扁豆,笑说:“和人打架被痛扁了吧?”
  
  扁豆看看黄豆,不屑地说:“小样,瞧你那脸,黄不拉几的,又被人炒了吧?”
  
  启示:在学校,总有些孩子拿别人的名字说事,不是嘲笑就是乱起绰号。其实,对付这样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他的缺点,给他起个最糗的绰号。这不是以牙还牙,而是正当的反击,不然他会越来越猖狂。
  
  洗澡
  
  一天,乌龟在河里洗澡,癞蛤蟆在一旁看。乌龟发现后说:“大哥,没见过俺这么美的吗?你看你那俩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癞蛤蟆哭笑不得:“妹子,别逗我了,没看见哥起的是一身鸡皮疙瘩吗?”
  
  启示:有些人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所有人都在仰视他。遇到这种情况,你就可以学学“癞蛤蟆”的方法,明着是在自嘲自己,实则是在贬低“乌龟”。
  
  俯卧撑和仰卧起坐
  
  乌龟爸爸带着儿子锻炼身体,做俯卧撑。小乌龟干净利落地做了一百个俯卧撑之后,拍了拍手上的灰说:“这太容易了!”
  
  乌龟爸爸淡淡地说:“你做一个仰卧起坐试试。”
  
  启示:对待自大自满的人,最有力的办法是让他受挫。对待自卑自弃的人,最好的方法是让他获得肯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21:52:24 | 查看全部
怯弱是一种智慧
时间:2015-08-26 作者:未详 点击:584次

  适当时示弱是为了更好地保全,看汤和如何得“能”弃“熊”,安度晚年。
  
  一日,明朝皇帝朱元璋突然来了兴致,要去打猎,还特别邀请当年和他一起打下江山的诸位功臣一同前往。出发前,朱元璋深情地对诸位大臣说:“我大明江山能有今天,全靠诸位奋力打拼。如今,荣华富贵自应与尔等同享!”朱元璋一番话让众多老臣心潮澎湃,感激涕零。到达围场,朱元璋正要操弓寻猎,却有一侍卫前来禀报,称围场中正有熊出没。而且听周边百姓说,此熊力大无比,凶猛可怕,攻击力极强。朱元璋闻听此言,面露难色,他环顾左右,说:“众位爱卿,谁可替朕去消灭此熊?”这样一个在皇帝面前立功的大好机会,谁肯轻易放过?于是,皇帝话音刚落,众位大臣便纷纷表示愿意效劳,更有人声称要将熊生擒。
  
  朱元璋满意地看着众人,却发现信国公汤和垂手而立,并无任何表示。朱元璋便问汤和:“信国公为何不愿为朕捉熊?”只见汤和诺诺地回答:“回禀陛下,并非臣不愿效劳。只是臣年纪已长,身衰力竭,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呀!再则,从去年开始,臣就最怕看到刀枪剑戟之类的东西,一看到便会不由自主地胆战心惊,浑身颤抖。”正说着,汤和便开始喘粗气,脸色也变得惨白,“臣无能,愿陛下恕罪。”汤和一边说着,一边跪倒在地。朱元璋见此并未苛责,反而让人对汤和好生看顾。回府后,汤和的手下对他的做法都很不理解,一位亲信甚至忍不住埋怨汤和失去了一次大好的表现机会。汤和却只是一笑而过,并无多言。
  
  此后不久,朱元璋就开始找各种名目对这些开国功臣一一治罪,几乎赶尽杀绝,却独独对汤和网开一面,亲信们也因此得以保全。此时,汤和才意味深长地跟大家说:“能”下少“四点”,一点贪、一点怨、一点恨、一点愤,何需抓“熊”?得“能”弃“熊”是为明智;怀“能”揽“熊”则自做为“熊”,看似抓“熊”,实则被抓啊!大家终于明白了汤和的智慧与苦心。正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也正是因为汤和得“能”弃“熊”,表明自己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才能以七十岁的高龄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21:52:33 | 查看全部
真诚都会有瑕疵
时间:2015-08-26 作者:未详 点击:608次

  请客也是一门学问,做事凭心,瑕不掩瑜。
  
  晋都城南迁到建邺后,当时文武百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无论谁履新,都要请一次客,意思意思。
  
  有个叫羊曼的人,出任丹阳郡尹,照例也得请一回。他请客的那天,来得早的人,可以吃到美味佳肴,来得晚的人却只能吃残汤剩饭。而且,宴席上最好的位置,谁来得早谁坐,不分贵贱。
  
  还有一个叫羊固的人,官拜临海太守。他请客跟羊曼不一样,整一天,都是丰盛的美味佳肴,即便来得再晚的人,也不至于吃到残羹冷炙。按道理讲,羊固谁也不怠慢,谁也不冷落,这客请得应该够讲究吧。但《晋书》把这件事叙述完之后,来了一句:“论者以固之丰腆,不如曼之真率也。”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时的人们议论说:羊固的宴席虽然丰盛,但不如羊曼的人真诚!
  
  人心真是一杆秤啊!处世奸猾圆润者,一眼就被看出来了。你跟谁都好,你谁也不想得罪,看似温暖厚道,实则精明世故。羊固的问题,就是把事情做得太完满了,他超过羊曼的部分,其实都属于心计。临海太守羊固也许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大凡真诚都会有一点瑕疵的,只有圆滑才滴水不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21:52:44 | 查看全部
急事可慢待
时间:2015-08-27 作者:未详 点击:544次

  急躁必然乱心,从容才能生智。
  
  遇到事情是应该急还是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在外游乐的齐景公听说晏婴病重,危在旦夕,于是立刻下令急速返回。齐景公心急如焚,先是夺过车夫手里的缰绳亲自驾驭,可还是嫌马儿跑得太慢,后来干脆跳下车徒步向前奔跑,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成为笑谈。
  
  曾国藩一生中也屡有急中失智走向极端的例子。据曾国藩弟子黎庶昌编著的《曾国藩年谱》以及《曾文正公全集》、《湘军志》等权威资料记载,曾国藩因与太平军作战受挫曾有五次自杀的经历。
  
  不论是前世明君,还是后朝栋梁,都难逃急中失措的“俗套”。人的一生,遇急遇险在所难免,因此必须学会静下心来,坦然面对。急事、险境虽然多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法选择回避,但是遇急不急、泰然处之这倒是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全面修养做到的。曾国藩从急于事功而屡尝败绩,进而屡求一死了之,再到静下心来深刻反省寻求对策,屡败屡战而决不气馁,最终彻底改掉了急躁冒失的痼疾,成为一代中兴名臣。
  
  急躁必然乱心,从容才能生智。有位富商为避战乱,化装成百姓,将一幅价值连城的名画藏在一把旧雨伞的伞柄里带回乡野老家。不料,途中在一个村庄歇息时雨伞不翼而飞。此时,富商不慌不忙,静下心来作了一番细察之后,发现随身携带的包裹依然完好无损,因此断定拿雨伞之人不是掌握伞柄秘密的专业盗贼,而是当地爱占小便宜的一介乡民。他于是决定在当地租住下来,做换伞生意:以旧换新,一文不添。果然,那把魂牵梦萦的旧伞很快送上门来了。富商的名画失而复得,靠的不是“急”,而是“智”,而这“智”则完全来自于冷静之后的“慢”思考。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一日千里,个个争先,唯恐失去任何出人头地的机会。大家都习惯了“急”,也认同了“急”,更是积极参与了“急”,唯独忽视了“慢”。可这“急”中没生出多少智慧,倒是生出了不少后悔。李开复被查出罹患淋巴癌之后表示:“在以往的职业生涯里,我坚持每天努力挤出3小时时间工作,和人比赛‘谁的睡眠更少’、‘谁能在凌晨里及时回复邮件’……现在冷静下来反思:这种以健康为代价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后悔莫及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急中生智的情况还是有的,但它的前提是要有灵动的个性、淡定的心态和丰厚的积淀。急中生智之所以为人所津津乐道,就是因为它是灵感乍现、积累超常爆发所致,属于可遇不可求的幸运。
  
  急中生智是超常态,急中失措才是常态,所以说很多事情都急不得,遇到急事应当慢下来。佛家早就告诉我们:静生慧,慧生觉,觉生定。遇事不急,处世不躁,智慧地面对困难、拥抱生活,这应当是人生永远的必修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21:52:54 | 查看全部
强与弱
时间:2015-08-27 作者:未详 点击:851次

  猎豹是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全速奔跑的猎豹,时速可以超过110公里。但是它全速奔跑的时候,身体瞬间就会产生四十多度的高温。所以,全速奔跑300米后猎豹必须慢下来,否则就会虚脱。
  
  瞪羚是猎豹的猎物,速度没有猎豹快,但是却能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奔跑1个多小时。并且在躲避猎豹追逐的时候,瞪羚可以突然来几个变向,然后在猎豹喘着粗气无奈的注视下扬长而去。
  
  这是我在电视“人与自然”的节目中看到的一幕。
  
  造物主真的很奇妙。创造了猎豹,赋予了它最快的速度,却给它只能全速跑300米的遗憾。创造了瞪羚,虽然让它处于食物链的末端,永远被猎豹等食肉动物追逐,但是却赋予了它敏捷的动作和高速奔跑时持久的耐力。
  
  强弱之势,从来都是互相变化的。
  
  如此看来,上帝是很公平的。
  
  有句话说:上帝如果为你敞开了一扇窗,一定会为你关闭另一扇窗。比如那只猎豹。这句话如果逆向推导,还可以表达为:上帝如果为你关闭一扇窗,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比如那些瞪羚。
  
  人类的世界亦如此。
  
  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人不如动物世界里的兽类聪明。有的人逐权夺利,赚得盆满钵溢,可是却仍然想拥有一座金山,结果在一场场不自量力的较量中失去了金钱、权利乃至健康、快乐;还有的人,碰到了困难,就一蹶不振,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长处,想不到发挥一己之长,去战胜困难,却只能在怨天尤人中失去了一次又一次重新振作的机会。
  
  所以,我们不要嘲笑那只喘着粗气放弃追逐的猎豹,它知道自己跑得快,但是它更清楚自己可以跑多远;我们也不能小瞧那些看似弱小的羚羊,它们虽然不是猎豹的对手,但是却更清楚怎样利用自身的优势去逃脱猎杀。
  
  奇妙的动物世界,有很多动物堪为人类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21:53:06 | 查看全部
处人不可任己意
时间:2015-08-31 作者:未详 点击:386次

  星云大师出任东方佛教学院院长时,当时学院里有好几百人,如何管理好这些人,成了星云大师的首要工作。
  
  一天,报纸上刊登一则消息:一周后,美国白雪溜冰团将到高雄表演。白雪溜冰团名气很大,每次表演场场爆满。一天下午,星云大师路过学院餐厅,听到一位女生对另一位同学说:“几次想看表演,都错过了。这次要是再不去看,我会遗憾的。”“可是,学院有规定,学生上课期间是不准请假外出的。”“这个我知道,但是我实在想去看啊。”
  
  星云大师暗中打听到这个女孩叫廖秀姬。三天后,他把廖秀姬找到院长室,拿出一张字条和一些钱,告诉她:“学院缺少一些文具,我都写在纸上,你帮我跑一趟高雄,按照字条上列出的清单,将文具买回来。剩下的钱,你就顺道在市区玩玩再回来,我批你一个星期的假。”
  
  廖秀姬先是一愣,继而明白了星云大师的用意。她高兴地跳起来:“是!谢谢院长,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从高雄回来之后,廖秀姬在学习上比其他同学更用功,表现也越来越出色。
  
  在一个有尊严的环境里,被管理者也会心存恭敬,努力向上。星云大师对此深有体会:“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洞悉人之常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明白事之常理。与人相处,如果能将心比心,互换立场,互相维护彼此的尊严,自然能化戾气为祥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21:53:15 | 查看全部
向蚂蚁学习
时间:2015-09-02 作者:未详 点击:497次

  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案例:如果你想买一栋带有大厨房和大花园的房子,而市场上只有两种选择,一栋房子厨房大但花园小,另一栋厨房小但花园大,在理性判断后选择两者的概率均是50%。但如果出现一个新房源,厨房很大却没有花园,这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偏离理性,更倾向于购买那个厨房大但花园小的房子。不过,做决定的如果换成蚂蚁,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史蒂芬•普拉特观察了26群蚂蚁的迁徙行为后发现,在选择巢穴时,不管是不是出现第三个备选项,都不会改变蚁群的选择。
  
  普拉特表示,蚂蚁之所以不会像人类那样受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干扰,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并不会在做出决定前评估所有的备选可能。当工蚁发现新的栖息地后,蚁群只会就事论事地对该处进行宜居与否的判断,而群体的决策往往比个体准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21:54:29 | 查看全部
南瓜与坚果
时间:2015-07-19 作者:未详 点击:1021次

  一位游客走累了,坐在坚果树下休息,他注意到前方一根细藤上面结了个巨大的南瓜。
  
  “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真是很荒谬。”游客暗自嘀咕,“如果让我来创造这个世界,我会让万物回到它们本来的样子。大南瓜长在结实的大树上,而坚果则应该结在细藤上面。”
  
  这时,一枚小坚果从树上掉下来,打在他的脑袋上,震惊之余,游客抬头望着枝干暗想:“天啊!原谅我的傲慢自大吧!假如从树上掉下来的是一个大南瓜,我岂不是被砸死了?”
  
  是啊,事物往往如此:看起来不合适的或许正是最合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21:54:36 | 查看全部
欲望之壑
时间:2015-07-20 作者:未详 点击:692次

  美国作家豪尔说:“开始时女人除了丈夫之外什么东西都不要,但一旦她得到了丈夫,她就要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东西。”
  
  这是人之常情。
  
  “我只要挣到钱就好。”
  
  ——当有了钱,自然求名,不会满足,最好有地位、有权势、有所有钱也买不到的重要的东西。
  
  在超级市场,见妈咪对小孩说:“要乳酪还是要橙汁?只能要一样。”
  
  小孩坚持:“什么也不要,我想喝苹果汁。”
  
  妈咪拗不过,给他买了苹果汁。他赶快喝掉,一饮而尽。
  
  然后哭闹:“你说过,给我买乳酪,你说过的!”
  
  人们总是忘了当初的愿望一度简单而高尚。只要最重要的到手了,便有时间和心思去补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