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1:37:21 | 查看全部
人生哲理画
时间:2015-02-22 作者:未详 点击:762次

  人生哲理画
  
  [老春]
  
  老春,著名插图画家、连环画家。从事插图、漫画、连环画创作二十余年。在图书出版和报刊界享有盛誉。老春的画功力娴熟、风格多样,无论是现代还是古典题材,国内还是海外题材,写实或漫画他都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老春在寸尺天地间变幻出各种画面,纸张是他的土地,笔就是他的镰刀和锄头,每日默默耕耘着、收获着,这是一种幸福,一种别样的精彩人生。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烦你,不再絮叨,不再耍小脾气,而我对你的爱,你知道了,清楚了,了解了,最终感动了,可是我却离开了。今天陌生的,是昨天熟悉的……
  
  能够慢慢培养的不是爱情,而是习惯。能够随着时间得到的,不是感情而是感动。
  
  如果有一天,你要离开我,我不会留你,我知道你有你的理由;如果有一天,你说还爱我,我会告诉你,其实我一直在等你。
  
  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真正爱你的人,总是惹你生气,你却发觉不了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如果我不在乎你,我不会再为你笑;不会变得这么脆弱;不会在意你做的每件事;不会静静地想着你发呆。
  
  一个男人会落泪,是因为伤痛、因为悔恨、因为悲伤,难过的时候,原谅自己,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我也不是坚不可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1:37:34 | 查看全部
心态不好,你就是一个弱者
时间:2015-02-23 作者:未详 点击:3154次

  一、心态决定人生
  
  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
  
  二、生气不如争气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是逆境;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不可能处处是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那么你注定永远是个弱者。
  
  三、有自信才能赢
  
  古往今来,许多人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无能,而是因为不自信。自信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动力。当你不自信的时候,你难于做好事情;当你什么也不做不好时,你就更加不自信。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若想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就得与失败作斗争,就得树立牢固的自信心。
  
  四、心动更要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行动则一定不会成功。生活不会因为你想做什么而给你报酬,也不会因为你知道什么而给你报酬,而是因为你做了些什么才给你报酬。一个人的目标是从梦想开始的,一个人的幸福是从心态上把握的,而一个人的成功则是在行动中实现的。因为只有行动,才是否滋润你成功的食物和泉水。
  
  心态不好,你注定是个弱者!
  
  五、平常心不可少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开心,也有失落。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么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不会坦然,永远都没有欢笑。人生应该有所追求,但暂时得不到并不会阻碍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拥有一颗平常心,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润滑液剂。
  
  六、宽容是一种美德
  
  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几分心平气和。”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使一个人得到尊重。宽容是一种良药,它能挽救一个人的灵魂。宽容就像一盏明灯,能在黑暗中放射着万丈光芒,照亮每一个心灵。
  
  七、学会给心灵松绑
  
  人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经常地激励与抚慰。常常自我激励,自我表扬,会使心灵快乐无比。学会给心灵松绑,就是要给自己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常常走进去为自己忙碌疲惫的心灵做做按摩,使心灵的各个零件经常得到维护和保养。
  
  八、别把挫折当失败
  
  每个人的一生,难免都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所不同的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失败,从而使每次都能够深深打击他取胜的勇气;成功者则是从不言败,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总是对自己说:“我不是失败了,而是还没有成功。”一个暂时失利的人,如果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那么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再战斗的勇气,那就是真输了。
  
  九、避免烦恼成心病
  
  在现实生活中,终日烦恼的人,实际上并不是遭遇了太多的不幸,而是根源于烦恼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当烦恼降临的时候,我们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弃,要学会给心灵松绑,从心理上调适自己,避免烦恼变成心病。
  
  十、快乐其实很简单
  
  有人说,快乐是春天的鲜花,夏天的绿荫,秋天的野果,冬天的漫天飞雪。其实,快乐就在我们身边。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真诚的握手,一次倾心的交谈,就是一种快乐无比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1:37:46 | 查看全部
善良,是生命的路标
时间:2015-02-24 作者:未详 点击:1820次

  杰夫是位考古学家。一天,他带着考古队向“死亡之海”撒哈拉沙漠发起挑战。
  
  队伍艰难地在荒漠中前行,不时能看到一些遇难者的尸骨。这时,杰夫就会让大家停下来,选择高地挖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尸骨埋起来,还用树枝或石块为他们立上简易的墓碑。就这样,队伍行进了快两个星期,还没有什么发现。
  
  沙漠中的尸骨太多了,一路上占用了他们不少时间。有的队员忍不住抱怨:“我们是来考古的,又不是来收尸骨的!”有人甚至怀疑,杰夫就是个学究,没有多少野外探险经验。
  
  杰夫没辩解什么,只是坚定地告诉队员:“每一堆白骨,都是我们的同行,你们忍心让他们陈尸荒野?大家再坚持几天!”
  
  一周后,考古队终于在大漠深处发现了很有价值的文物。
  
  就在考古队兴奋地返回时,突然刮起了持续的大沙暴,指南针失灵了,他们完全迷失了方向。危难之时,杰夫鼓舞大家说:“不要绝望,我们来时在路上留下了路标!”
  
  大家惊愕不已。原来,正是那些沿途竖起的墓碑,成为了绝处逢生的路标,指引他们走出了死亡之海。
  
  凯旋后,有人问起杰夫这次考古成功的经验,他说:“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1:37:57 | 查看全部
什么时候不弯腰最难
时间:2015-02-26 作者:未详 点击:1788次

  一德禅师和一明禅师谈到弯腰这个话题。
  
  “一个人什么时候做到不弯腰最难呢?”一德禅师问。
  
  一明禅师指着窗外风暴中的树问:“看到没有弯腰的树吗?”
  
  “没有。”一德禅师说。
  
  “风暴中,一棵树要想做到不弯腰,最难。”一明禅师说。
  
  “是啊,人世中,面对强暴,又有几人能做到不弯腰呢?”一德禅师感叹道,“当一个人处于强暴中时,要做到不弯腰,最难,也最可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1:38:07 | 查看全部
一念之间
时间:2015-02-27 作者:未详 点击:3593次

  有这么一个故事:

  海啸发生后的第三天,男人醒了过来,他发现自己躺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身边除了一只扑棱着翅膀的大鹅,没有任何生命存在。
  
  时间慢慢推移,五天过去了,男人与大鹅没有喝过一滴淡水。男人想到了把大鹅弄死,用它的鲜血止渴,他找到一块小铁片,贴在石头上,慢慢地磨着……
  
  一切准备就绪,男人捉过大鹅,大鹅扑棱着翅膀,似乎在做最后的挣扎。男人跪在那里,紧闭着两眼,握紧了锋利的铁片,他扬起手,觉得自己的喉咙越来越紧。突然,男人爆发出了声嘶力竭的怒吼,只见那块铁片被他扔出去了很远,接着,男人张开双臂,拥住了大鹅……
  
  不知过了多久,一架直升机从远处飞来,在小岛上空盘旋。
  
  男人已经站不起来。他张开嘴,想大声喊,可是,干渴早已使他的声带发不出任何声音。在飞机即将离开的时候,大鹅跳起来,拍打着翅膀,“嘎嘎嘎”地大声鸣叫。
  
  男人获救了,与他一同登上飞机的还有大鹅。
  
  后来,男人才知道,在生死存亡的那一刻,吸引飞行员注意力的,竟是他在一念之间扔出去的那块铁片!被磨得光亮的铁片,直插在离男人和大鹅不远的地上,在烈日下闪着光。
  
  一念之间的善意,让命运转弯。

  确实,很多时候,苦难与幸福、平凡与卓越,甚至地狱和天堂的距离,就在一念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1:39:15 | 查看全部
先把泥点晾干
时间:2015-03-02 作者:未详 点击:1780次

  德国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著称。

  在一本德国老兵的回忆录中,我发现他们有一条耐人寻味的军规:

  一名士兵可以检举同伴的错误,被检举人有权反驳。但如果长官发现检举和反驳的士兵曾在近期发生过冲突,那么两人都会受罚。发生过冲突的人至少要等一周,等情绪完全冷静下来后,才可以告对方的状。
  
  读研究生时,我的导师吉纳教授也经常告诫我们,不要一时冲动,成了情绪的奴隶。

  有一年圣诞节,她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只咖啡杯,上面印着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发脾气是值得赞扬的,如果你能做到:在适当的场合,向正确的对象,在合适的时刻,使用恰当的方式,因为公正的理由而发脾气。”
  
  毕业后的一个雨天,我回系里探望吉纳教授,正赶上一名学生有急事要找教授,吉纳让我在外面的小客厅等她一会儿,小客厅和吉纳的办公室只隔了薄薄的一道装饰墙,屋里的对话不时传进我的耳朵。那位同学声音激动。
  
  原来其他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出言不逊,当众讽刺他理论过时,见解平庸,令他大为恼火。他不知道是该直接找那个学生论个明白,还是应该找对方的教授评理,他这次来,就是要征求吉纳教授的意见。
  
  “年轻人,”我听见吉纳教授慢条斯理地说,“有时候,别人的言行是很难理解的。如果你不介意,让我给你一个小建议。批评和侮辱,跟泥巴没什么两样,你看我大衣上的泥点,就是今早过马路时溅上的。如果我当时立即抹去,一定会搞得一团糟,所以我把大衣挂到一边,专心干别的事,等泥巴晾干了再去处理它,就非常容易了。瞧,轻轻掸几下就没事了。”
  
  好恰当的比喻!老教授的处世智慧令人叹服。
  
  那个聪明的学生也顿时醒悟,连连道谢,吉纳教授最后说:

  “我年轻时不善于控制情绪,深受其害,慢慢地我发现,最好的办法是先把让我恼火的事搁在一边,晾一会儿,等我冷静下来后,再去对付它们。如果你现在就去质问他,你会更生气,矛盾会更严重。我建议你等情绪的水分都蒸发掉了,再来想这件事。到那时,如果你还打算讨伐他,请来找我,不过晾干水分后,你也许会发现那泥点也淡得找不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1:39:26 | 查看全部
果断选择
时间:2015-03-03 作者:未详 点击:2111次

  传说有人拿桐木当柴烧,蔡邕经过炉旁,听见木裂之声,知道这块桐木是制造乐器的上等材料,就立即把没有烧完的半截木柴从火里抽出来,交给良工做琴。桐木的长度恰合琴身的需要,不过琴尾必须留下烧焦的痕迹。这张琴,就叫“焦尾琴”。这个故事教给我们的是当机立断。蔡邕如果稍稍迟疑片刻,让桐木多烧一会儿,剩下的长度就不够制琴之用了。琴尾的焦痕代表一位音律专家的果决。“果决”曾经为世界保全了许多美好的事物。
  
  从这个角度看,人生原是一种不断的选择:种瓜还是种豆?取鱼还是取熊掌?有人为自己选择,有人为一家选择,有人为一群选择,负重责大任的人为一国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后果,每一种后果都需要有人承担,果断的人能够毫不胆怯地负起这种责任来。游轮在海上航行,第一舱忽然进水,船长派两名水手入舱潜水勘察船底,人还没有回来,第一舱水已涨满,即将溢入第二舱,这时需要有一个人为全船作一选择,断然下令封闭第一舱的舱门,这人当然是船长。
  
  果决的反面是因循。因循是积累问题,不加解决,日久“沉淀”成为潜在的危机。潜在的危机有一天表面化,那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了。亚历山大大帝深明此理,有人请他解一团百年无人能解的死结,他是一剑劈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1:44:32 | 查看全部
标签
时间:2015-03-04 作者:未详 点击:1348次

  生活就像一瓶酒。人人都会读酒瓶上挂的标签,却极少有人去会喝上一口。
  
  标签
  
  
  佛祖曾指着一朵花,让弟子们逐个对花发表感想。
  
  一个弟子进行了一番演讲,另一个吟诵了一首诗歌,下一个带来一则寓言。每个人都努力显示出比上一个人高深的学问。
  
  唯独摩珂迦叶微微一笑,一言不发,只有他看见了花。
  
  如果我能品味一只飞鸟,一朵鲜花,一棵绿树,一张面孔,就不枉此生!然而,我却没有时间,我把精力都花在解读标签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1:44:52 | 查看全部
看破人生的无常
时间:2015-03-07 作者:未详 点击:1664次

  亲鸾上人是日本著名禅师。9岁那年,他就下了出家的决心,请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你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虽然只有9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要与父母分离。所以,我一定要出家,探索这些道理。”
  
  慈镇禅师说:“好!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却说:“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究是年幼无知,我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年纪这么大了,你也不能保证自己明早起床时还能活着吧?”
  
  慈镇禅师听完,不禁拍手叫好,满心欢喜地说:“对!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就为你剃度!”
  
  人生无常,变化无常,思在未来,却要行在当下。

  9岁的亲鸾,说出的话令成年的我们震撼不已。想想看,我们是不是曾经动摇过很多个决心?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今日事,就应该今日毕,否则到了“明天”,即便你自己还有决心,周围的环境恐怕已经是“时不我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1:45:02 | 查看全部
谁撒手惩罚谁
时间:2015-03-09 作者:未详 点击:1635次

  在铸造车间,有一个特殊的工种叫浇注工。

  浇注工要时时穿上厚重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戴上手套。即便是酷热的夏天,也必须把自己包裹起来。

  因为融化的铁水通常在1300℃以上,这么高的温度,稍微不慎,就会有不安全因素出现。
  
  浇注工要干的工作,就是把熔炼好的铁水盛在铁包里,然后由两人抬着,浇注到砂型工提前造好的型腔里。铁包一般有水桶大小,上面穿着两根钢筋,就像是担架。两个工人,一前一后,用四只手抬着控制,需要默契的配合,方位、角度、速度,都须一致。一旦抬起来,再热再累,也得坚持住。忍不住,也得给工友一个信号,待确定后,再同时平稳放下。
  
  有两个实习生抬铁水。危险,他们是知道的。但刚抬着走了几步,其中的一个受不了了,也许是出于本能吧,撒手便跑。结果呢,铁水倾倒出来,出了烧伤事故。
  
  那么,谁的烧伤更严重呢?撒手的那个人。他先跑,铁水却恰恰是向他倾斜的。这流向,是他一手造成的。
  
  谁撒手,惩罚谁——这是“铁”的教训,是每个浇注工都须牢记的道理,似乎也是生活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