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0:06:23 | 查看全部
大师口中的处事之道
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1178次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个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事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个地方作新的尝试。如此这番,两人工作了很久,终于拙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了汩汩的水源,而巧者虽然不断地更换地点,终究还是一无所获。
  
  年轻人听罢,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我明白,做人就应该持之以恒,不应该朝三暮四,蜻蜓点水,否则中将一事无成。”
  
  大师只是笑。
  
  第二个故事:还是这两个人,巧者在经过数次的尝试后,终于在一个地方发现了有水的迹象,于是他在此深挖,最终找到了水源。而拙者始终在原来的地方,一如既往,埋头苦干,越挖越深,结果虽然付出了很多却始终没有找到水源。
  
  “这?”年轻人有些迟疑:“我想也许人还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尝试最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不应该刻板教条,更不应该执迷不悟。”
  
  大师还只是笑笑。
  
  第三个故事:两个人虽然都竭尽了全力,但无论拙者挖多深,也无论巧者换多少地方,两个人都没有能找到水源。
  
  “为什么?”年轻人疑惑起来:“那做人还有准则么?”
  
  “因为这个地方可能根本就没有水。”大师从容答道:“其实为人也是如此,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处事原则,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摸索和体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0:06:33 | 查看全部
哲理美文:挺胸
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888次

  学生时代,有一位长辈对我说:“你要成功,就得挺胸,改掉弯腰驼背的毛病。”
  
  在那之后,我虽然照他的话做,但并不了解为什么挺胸有那么重要。

  所以最近当我又遇到那位长辈时,就问:“自从我改掉弯腰驼背的毛病之后,做事似乎比以前顺利得多,挺胸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妙用啊?”
  
  那位长辈拍拍我的肩,笑着说:“你现在终于体会了挺胸的好处。挺胸所能表现的真是太多了——美国人的挺胸是健康,英国人的挺胸是矜持,德国人的挺胸是自信,中国人的挺胸是风骨。挺胸表现了精神、魄力以及面对现实、迎向战斗的勇气,所以挺胸也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0:06:48 | 查看全部
茶壶碎在12点
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1223次

  村里住着有名的算命先生,人人都说他算命很准。

  但偏偏有不相信的人,他把算命先生请到家里,拿出一把名贵的茶壶,问:“请给我算算,这把茶壶什么时候碎!”

  算命先生毫不犹豫地说:“明天中午。”

  “那好,我倒要看看你的预言灵不灵。”
  
  第二天,主人把茶壶放在桌上,坐在一边看着,生怕别人碰着。

  他的妻子一个人在厨房准备午饭。

  饭做好后,她喊丈夫吃饭,丈夫没动。

  她又喊了一遍,丈夫还是没动弹。

  女人怒气冲冲地从厨房出来,见丈夫正盯着茶壶看,更加愤怒,冲过去,一把把茶壶扔在地上。

  此时,钟正好敲在了12点上。
  

  有很多事情就像茶壶一样,盯得越紧反而碎得越快,
  当你把一切心思都放在专注的事情上时,反而发现它离期望值越来越遥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0:07:08 | 查看全部
这里需要安静
时间:2013-10-12 作者:未详 点击:1339次

  一个建在机场旁的电影制片厂,常因为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噪音而影响工作,厂长让经理想办法解决,经理想了许久,决定直截了当地在房顶上写标语:“请注意,这里是电影制片厂,需要安静!”

  每个字母八尺见方,希望让飞行员看到后自觉降低噪音。

  结果,这条标语却带来了更大的噪音。

  飞行员们看到横幅,个个都想看清楚到底写的是什么,只得把飞机开低点。
  

  找到恰当的方法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方法不对,不仅问题解决不了,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原来的问题越来越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0:07:18 | 查看全部
天下智慧,莫过舍得
时间:2013-10-14 作者:未详 点击:1200次

  “舍得”本源于佛语,出自《了凡四训》。“舍”者,实无所舍;“得”者,亦无所得,合谓“舍得”。用俗语讲,“舍得”指的是世间万物均在舍与得之中达到一种平衡,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它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末,是一个永无止息的相互制衡的循环。“舍得”之妙,妙在微言大意。
  
  随着时光的流转,“舍得”的智慧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老庄哲学迅速融合,成为一种禅理。
  
  “舍得”这一禅理,以它超强的渗透力,穿越了时空隧道,又迅速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合,以雅俗共赏、启人心智为特点,成为一种“生活禅”。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谈到舍得的智慧时,无不感喟地说:“世界是阴与阳的构成,人在世上活着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我们不否认我们有着强烈的欲望,比如面对了金钱,权势,声名和感情,欲望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但是,欲望这头猛兽常常使我们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之,于是产生了太多的悲剧;有人愈是要获得愈是获得不了;有人终于获得了却大受其害。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翻读古书,历史上有过了许多著名人物,韩信能胯下受辱方成大器,勾践卧薪尝胆终得灭吴,田忌与齐王赛马,以下肆对齐上肆,上肆对齐中肆,中肆对齐下肆,舍了小负之悲,得了全胜之喜。人是如此,万事万物何尝不也是这样呢?蛇是在蜕皮中长大,金是在沙砾中淘出,按摩是疼痛后的舒服,春天是走过冬天的繁荣。回顾我们经历过的事吧,许多时候我们因没有小忍而乱了大谋,许多时候我们吃了一点亏懊丧不已不久却赢取了利好,为了保持我们的本真没有被一时的浮华迷惑,声名太盛则又使我们失去了行动的自在。舍舍得得,得得舍舍就充满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演绎着成功和失败的故事啊,舍得实在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
  
  “舍得”哲学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为世人所推崇,而且被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和经营哲不延伸到企业管理中。
  
  几年前,蒙牛强势推出金牌牛奶“特仑苏”,并迅速失屮中国高端牛奶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一年后,在蒙牛冰淇淋本部客户大会上曾借势高调打出“特仑圣雪”的冰淇淋品牌,很快,“特仑圣雪”却被更名为“蒂兰圣雪”,最终并没有把特仑苏这个高端牛奶品牌延伸到雪糕类产品上。据说这是牛根生直接干预的结果。原因是,首先为了更好地保持特仑苏高端品牌的稀缺特性,这是从宏观品牌严谨规则的战略角度来考虑;此外,蒙牛在文化上强调每个人都要自成“火种”,不做等待别人点燃的“木炭”,这样做避免“借内力打内力”,“特仑苏”与“蒂兰圣雪”,既避免了品牌的相互干扰,又给蒙牛的品牌大系的未来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可见这一细微的调整却包含着商业品牌管理的核心精要所在——品牌管理的舍得之道!
  
  舍得是一种辩证的认知,是一种取舍的智慧,是一种寻求平衡的生活哲学,更是一种不为得失所扰的化境。
  
  舍得之间,它囊括了万物运行之玄机,蕴含了人生哲理之精华,彰显了文化内涵之深厚,了悟了人生真谛之永恒。
  
  天下智慧,莫乎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0:07:33 | 查看全部
乡村哲学
时间:2013-10-14 作者:未详 点击:831次

  乡村哲学
  
  1
  
  在偏远的乡下,随便的一块地里,拔起一根葱,或者挖出一棵荠菜,不用洗,简单收拾一下,就可放在嘴里生吃掉。
  
  是的,上面什么也没有。除了一些干透的雨渍,一些风的印痕,一些阳光的温度,最多,有一只不合时宜的虫子。但,都是香的。雨渍是香的,风是香的,阳光是香的,虫子的不合时宜也是香的。那是一种干净的香。
  
  偏远的乡村,靠天吃饭,坏的东西是进不来的。包括,那些坏掉了的良心。
  
  2
  
  浮躁的时候,就回一趟乡下。
  
  看一看低低的屋檐,听一听矮矮的乡语,踩一踩自己的影子,摸一摸镰刀、犁以及牛车,追着一只蚂蚁奔走,为一条虫子指路,躺在地垄上看看云,坐在院落里数数星星。
  
  乡村没有别的。风敲叶响,云动鸟惊,一声驴叫,几句狗吠。蝉不叫了,就躲在阴凉里。鱼热了,就在水面冒个泡泡。你可以拔下一棵毛毛草,伸到耳朵眼里,痒痒一下。也可以扔几颗石子,打几个漂亮的水漂。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干,在风里发一会儿呆。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得失权衡,没有欲望纠缠,乡村低低的,没有扰心动魄的东西。
  
  乡村真的什么也没有,乡村只有地气。
  
  3
  
  回到乡下,动不动就会有人喊你一嗓子。
  
  是喊你的小名。而且,还高声大气的,仿佛不是喊向你,而是向山喊了一嗓子,向水喊了一嗓子。你一回头,山上是你的名字,水里是你的名字,到处都是你的名字。
  
  这就是生你养你的地方,有人情味,有尘世香。
  
  城里人不会这么温暖地喊你。他们把每一个名字都扔在陌生的地方。然后,彼此无言,冷漠走过。
  
  4
  
  有一个本家的老奶奶,90多了,耳不聋眼不花。她所关心的,是天下不下雨,粮食够不够吃,鸡下不下蛋。老人家没听说过王菲,也没听过任何时尚的东西。但她爱唱。你若爱听,可以为你唱整本整本的山西梆子。
  
  还有一个邻居,年轻的时候下煤窑砸断了一条腿,在村小学看门司钟。久在村学,耳濡目染,也有了“学问”。哪个老师临时有事,他就顶上去,给孩子们上课。
  
  跟他同龄的,以及比他小的,都在城里打工,也有混得人模人样的。但他从来不打听,也从不艳羡。他只和孩子们混得最熟。若是听说谁家的孩子最后出息了,他总会喝点酒,说,这孩子,我教过,是挺好的。然后,满面红光。
  
  他们远离尘世喧嚣,只关心离自己最近的东西。他们活得很平静,也很快乐。
  
  5
  
  有一个人跋山涉水,在村子里,终于找到了要找的人。
  
  他来赎罪。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就因为他,一个干部,被关了牛棚,又差一点被迫害致死。他一直遭受着良心的谴责,夜里总是睡不好,噩梦连连。他必须赎罪,否则,他活不下去。
  
  当年的干部,回到了乡下,现在已经成了老头。看到他,先是一惊。然后,平静地为他煮茶,然后,谈现在,谈过往,就是不谈那些曾经痛苦的事情。
  
  临走,他握住老人的手,眼里满是泪水。说,谢谢你,你不记仇。
  
  老人笑笑说,我不记仇,不是你不可恨,也不是过往没给过我痛苦,只是,我不想让仇恨累死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0:07:46 | 查看全部
一个鸡蛋的哲学
时间:2013-10-14 作者:未详 点击:4294次

  一个鸡蛋的哲学
  
  一
  
  一个鸡蛋是脆弱的,用鸡蛋去碰石头,是愚蠢的。
  
  但倘若一个鸡蛋从25楼落下来,有人见了,心杨,不就是一个鸡蛋吗?无所谓地迎头去碰,会怎样呢?你会听到“叭”的一声,在这“叭”的一声中,碰了的,当然有鸡蛋,但同时破裂的,还有那颗迎头去碰的头颅。
  
  有人做过测算,一个重30克的鸡蛋,从4楼落下来会让人的头起肿包,从8楼落下来会让人头皮破损,从18楼落下来会砸破人的头骨,从25楼落下来可致人当场死亡。
  
  一个脆弱的鸡蛋,当拥有一个定的高度和速度,就变得威力无比起来。
  
  所以,千万别小视了一个鸡蛋,作为鸡蛋,也千万别小视了自己。一个弱小的鸡蛋,当拥有了相应的条件,能让一块坚硬的石头,害怕得颤抖。
  
  二
  
  教授说,打碎一个鸡蛋,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给它外力,另一种方式是,让鸡蛋自己打碎自己。
  
  一个鸡蛋好端端地搁在那里,怎么会自己打碎自己呢?
  
  教授说,在外力下,鸡蛋打碎了,鸡蛋走向的是毁灭,但鸡蛋自己打碎自己,又会是怎样呢?
  
  教授扫视了一眼课堂下的学生,继续说,鸡蛋自己打碎自己,那只能是鸡蛋孵化自己,在蛋壳内孵化出新的生命——小鸡,小鸡在蛋壳内不断地成长,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小鸡就会啄破蛋壳,破壳而出,打碎原先的自己——鸡蛋。
  
  如果你不想让外力打碎自己,那就像鸡蛋一样,不断地积聚内在的力量,去自己打碎自己,在自己打碎自己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实现重生,去获得新的生机和希望。教授说。
  
  三
  
  当你还是一个鸡蛋的时候,为什么要去硬碰石头呢?
  
  你知道你的脆弱,你知道你碰不赢坚硬的石头,可为什么还要去碰呢?难道你不知道你脆弱的外壳下,呵护着一个梦想,一个生命的梦想。
  
  为了梦想,为了那个生命的梦想,为什么不可以忍耐和等待呢?
  
  当生命的梦想在等待中破壳而出,当破壳而出的生命成长为一只矫健的雄鸡,当成长为雄鸡的你,踏在石头上引吭高歌,再看那卧在地上的石头,又是那么默然失色,又是那样毫无作为。
  
  不管眼前是多么脆弱,只要心中还有梦想,等待会改变一个鸡蛋的命运。
  
  四
  
  让一个鸡蛋放任自流,是不可能让一个鸡蛋立起来的。
  
  怎样让一个鸡蛋立起来呢?把鸡蛋的顶端轻轻一敲,打破它,可以让鸡蛋立起来。但这样立起来的鸡蛋,是以伤残、毁灭一个鸡蛋为代价的。残忍的伤害可以让一个鸡蛋立起来。
  
  怎样让一个鸡蛋立起来呢?做一个模具,把鸡蛋放在模具里,可以让鸡蛋立起来。适度的约束,可以让鸡蛋立起来。
  
  怎样让一个鸡蛋立起来呢?做一个支架,把鸡蛋放在支架上,可以让鸡蛋立起来。外界的支撑,可以让鸡蛋立起来。
  
  让一个鸡蛋立起来,有如让一个人的人生立起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让人生立起来呢?
  
  五
  
  一次,朋友把一个鸡蛋放在我的手心,要我用力去握,看能否握碎鸡蛋。可无论我怎样用力,就是握不碎手心中的鸡蛋。
  
  平时,一个鸡蛋,只要轻轻一磕,就能把它磕碎,为什么握在手心里的鸡蛋,使尽全身力气去握,也握不碎呢?
  
  朋友说,平时我们磕一个鸡蛋,把目标集中到鸡蛋的一个点上,看似用的力量小,但目标一集中,作用在鸡蛋上的力也就大了;而把鸡蛋握在手心,手掌几乎包住了整个鸡蛋,我们的握力分散在鸡蛋的整个面上,看似用的力量大,但力量一分散,作用在鸡蛋上的力也就小了,最后,我们使出的全身力气,连一层薄薄的蛋壳也突破不了。
  
  看来,很多障碍,不是来自障碍的本身,而是来自我们突破障碍的错误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0:07:59 | 查看全部
恋飞的种子
时间:2013-10-15 作者:未详 点击:1059次

  一颗裹着丝絮的种子显得很兴奋。它骄傲地在天空上飞着,感到痛快极了。风一见,劝道:“作为种子,你只有选择了泥土,才能孕育出生命来;而天空是不可能帮助你实现这个梦想的。”
  
  可得意的种子不以为然,并没将风的话听在耳里,继续在天空上尽情地享受着飞的乐趣。它飘飘悠悠的飞着,忽高忽低,忽左忽右……
  
  下面是一条溪流,它自然不愿意降落;下面是一片原野,它还是不肯降落;下面是一座山冈,它想:“我还没飞过瘾呢!”
  
  种子继续往前飞,它渐渐地感到有些气力不支了,强撑着身子飞着。它忽然看到下面是一处建筑物,意欲绕避而去。不料栽了一个跟头,撞在一堆混凝土上,晕过去。当它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它被一把铲子送进了一条路上,永远地成为混凝土里的一个组合元素……
  
  恋飞的种子终于彻底地失去了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0:08:13 | 查看全部
一种植物,两种哲思
时间:2013-10-15 作者:未详 点击:1701次

  一种植物,两种哲思
  
  棉花
  
  甲:为美而争夺斗艳。
  
  乙:只要献出一颗温暖的心,何必争奇斗艳。
  
  青草
  
  甲:虽小,却向上,挺直了腰板。
  
  乙:风强迫它们向大地母亲叩谢。
  
  垂柳
  
  甲:温柔,细软,以柔克刚。
  
  乙:没有坚挺的骨骼,只好随风摇摆。
  
  大树
  
  甲:狂言大山就在自己的脚下。
  
  乙:其实自己只不过是山的一根毫毛。
  
  藤条
  
  甲:虽然不能自主,虽然挺不起腰板,虽然大自然没赋予坚硬的骨架,却从不放弃向上的努力,只要处理好成长与靠山的依附关系,照样能向上攀登。
  
  惭愧:向上是攀附上大树,但却提心吊胆,生怕山垮树倒,时时刻刻扭曲自己,爬得再高,也直不起腰。
  
  浮萍
  
  甲:即使漂向远方,也不失绿的本色。
  
  乙:根不落地,随波逐流。你炫耀的那点可怜的碧绿,凭的是根深?还是自身?
  
  竹子
  
  甲:一节一节,虚心有节,刚正不阿,高风亮节,每向上攀登一步,都做一次小结。
  
  惭:一节一节,空有漂亮的外衣,却无坚实的内涵,过分虚心,难成练梁。
  
  根须
  
  甲:生活在最下层,默默奉献,忍受寂寞的熬煎,却托起一个神奇世界,何必沽名钓誉。
  
  惭愧:坏就坏在根上,根烂了、朽了、没了,苍天大树也就完了。
  
  落叶
  
  甲:自由的代价,是用生命换来的。
  
  乙:情愿自己飘逝而去,给新芽腾出位置,才能展示死后舞蹈的美姿。
  
  树叶
  
  甲:高高在上,威风凛凛。
  
  惭愧:无论位置多高,腐败了总要跌落;得势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威风扫地。
  
  辣椒
  
  甲:不甘示弱,越老越红。
  
  乙:辣不辣不在大小,别以貌取舍。
  
  甘草
  
  甲:性情温和,却疾恶如仇。
  
  乙:在别人的品评中,生命有点甜味就足够了。
  
  浮萍
  
  甲:即使漂向远方,也不失绿的本色。
  
  乙:根不落地,全因随波逐流。
  
  仙人掌:
  
  甲:用尖利的刺,捍卫自己的尊严;你不碰我,我怎么会扎你。
  
  乙:捱得起贫贱,却经受不起富贵;沾个“仙”字,就触摸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20:08:27 | 查看全部
行走在冰面上的人生哲理
时间:2013-10-16 作者:未详 点击:1535次

  在一堂励志课上,教授问:“为什么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摔倒呢?”学员们说:“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摔倒,一是因为冰面太光滑,鞋面与冰面的摩擦力太小;二是因为冰面太平坦,脚一打滑,便没有什么不平的东西阻止脚滑下去。”
  
  最后,教授根据学员们的回答,总结道:

  “所以,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摔倒,一是因为冰面光滑,缺少阻力;二是因为冰面平坦,缺少坎坷。

  阻力和坎坷,这些看似有碍于我们前进的东西,却反过来成就了我们,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稳健、更顺畅、更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