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2:09:56 | 查看全部
留有余地的智慧
时间:2013-07-14 作者:未详 点击:1354次

集留有余地的智慧
  
  有位英国雕塑家,作品屡获大奖。

  一次记者采访他,请教雕塑的秘诀。

  雕塑家说:“所谓秘诀,只有两点:第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点,第二是要把眼睛雕小一点。”
  
  记者不解地问:“鼻子大眼睛小,那雕出的人像不是太难看了吗?”
  
  雕塑家解释道:“鼻子大眼睛小,就有修改的余地。你想,如果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眼睛小了,还可以向外扩大。反之,如果一开始鼻子雕小了,就再也无法加大了;眼睛雕大了,也没办法改小了。”
  
  记者茅塞顿开。

  这位雕塑家的智慧,对做人也是一种启示:

  为人处世,要为自己和他人留一些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可做绝。只有这样,你才能行动自如,别人也会更加自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2:10:02 | 查看全部
人生要如何“修炼”
时间:2013-07-16 作者:未详 点击:1551次

  人生要如何“修炼”
  
  人这一生所为何来?稻盛和夫对于此问题有一句精彩的解答: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人生的整个过程就像磨刀,生存的目的和价值就在于努力不懈地付出、脚踏实地地行动、兢兢业业地求道,以提升心性,修养精神,使自己能够带着比出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
  
  乍一听这个观点,有人也许会直观地觉得这简直就是假、大、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这就是他在《活法》一书中的独特观点,看似简单、虚化,实则直达事物本质。的确,人只要活着一天,就得应付衣食所需,需要金钱让自己能过最起码的生活。而修炼灵魂会不会太虚幻了?换一个角度想,我们仅仅就只为财产、地位、名利活着吗?为什么有人富裕却不知足?为什么有人不断地追求权力与地位而无法自拔?为什么有人丰衣足食、家庭和睦还无法满足?为什么有人甘愿成为丑闻主角,甚至去犯罪?生活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电影《非诚勿扰》里最经典的台词,莫过于“人生是一场修炼”了。人生的修炼就是要修自己,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去学会生活,无论处在任何优劣环境和状态下,都能够坦然面对,不会因为环境与状态的改变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就像佛语说过的:天若下雨了,正好在家休息,可以安静地看看书;天晴了,可以出来晒晒太阳,开心地外出访友或做自己该做的事务;天冷了,跑步御寒可以锻炼身体。所谓“大智若愚”,是说大智慧者心胸博大,自然容纳万象,也就见怪不怪。所以贫穷的时候是在考验你的意志是否坚强,低落的时候不可轻言放弃,烦恼的时候需要自我调节。每一种环境,都是对自我的考验,都是人生的修炼。那么,一个人的人生究竟该如何去修炼呢?
  
  从孤独到无畏
  
  人这一生,无论你达到多么高的境界,孤独是必须的修炼。当你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人人都离你远远的,正所谓,有钱时朋友来认识你,没钱时你才能认清朋友。孤独在于当你艰难的时候,没有人会雪中送炭;孤独在于当你有成就的时候,很多人会来锦上添花。而大部分人最难熬的就是这个阶段,这个时候,人最孤独。成功者注定是终生孤独的,因为一个没有经受过孤独的人,不可能真正地成熟;孤独发自内心是与生俱来的。孤独不是清高,而是思考;孤独不是封锁自我,更不是拒绝。
  
  孤独是在等待中积蓄能量,厚积薄发。当你学会了受伤时一个人舔伤口,你才懂得从一个地方跌倒了不仅能爬起来,而且还能迈开步伐走起来的价值;你才知道打掉的牙不能下咽而要吐出来的无畏。你才觉得通天的大路才是致命的诱惑,而羊肠小道却在引领你探寻光明!你需要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疗伤,你需要重复跌倒爬起,你需要伶俐、清醒、敏捷,你需要一次又一次面对黑暗,你需要在九死才得的一生中迎接每一个日出和日落。你才知道失败原来是人生的主旋律!孤独将你一步步引向了无畏,或者说只有孤独过,才能真正的无畏。
  
  在危机中学会感恩和成长
  
  成功是什么?成功是躲在危险里的天使。危险是不可预料的,预料到了也没有用,因为你并不知道危险的过程与后果。危险早晚要来临,它不随你的心情与财富,也不随你的回避与防范。有时候,危险没有发生并不代表不存在。但无论危机多么复杂,你都要明白这只是个新开始。就像无论彩虹多么美丽,你都要明白它永远不是最后。危险注定伴随人的生命一起成长。
  
  见过生命的坠落吗?知道坠落的瞬间感受吗?知道坠落后要化做粒粒尘埃吗?知道尘埃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吗?知道来过和离去一样平淡、寂静吗?生,不容易,活,不容易,生活更不容易。我们与每一个同行者的擦肩而过,可能都是不可挽留。因此,我十分珍惜经过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可能是家人,是朋友,是合作者,是陌生人,是老人,是小孩儿,是男男女女,是芸芸众生。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你的意志;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你的双腿;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感谢蔑视你的人,因为他唤醒你的自尊;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独立;感谢支持你的人,因为他坚定你的信念。
  
  看透人生的三重境界
  
  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每个人在涉世之初,都会有属于自己人生之初的纯洁无瑕,所以每个人第一眼见到的这个世界都不复杂。但随着年龄渐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个世界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不平。这个时候的自己,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或事。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地攀登,总想着争强好胜,与人计较。想着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等,结果却是绞尽脑汁的机关算尽,却也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
  
  如果不懂得修炼,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这样会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也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终于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修炼人人可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可;就如同古人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人一生的寿命不到百年,要想活得精彩,不愧对自己的人生,当然更要懂得自我修炼。人生是在不断修炼自己的同时,逐步来完善自己的一种过程。每个人都必须去认真了解自己的能力,并用它来创造自己人生的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2:10:16 | 查看全部
房间里的大象
时间:2013-07-16 作者:未详 点击:1662次

  人们常说,沉默是金。这话还被写成大字,镶在框里,贴在很多墙壁上。

  人们用它来告诫自己:言多必失,少说多做,祸从口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总之,能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但是马丁·路德金说: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房间里的大象”,在英文里,意指所有那些触目惊心地存在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就是那些“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皇帝的新装”是个典型的“房间里的大象”,但“皇帝的新装”只是个隐喻。在一个电视相亲节目中,嘉宾们七嘴八舌地分析某个相亲失败的男人哪句话说错了、哪个表情不当,却绝口不谈他的职业是厨师或者鞋匠的事实,这时候,电视屏幕里站着一头大象。成百上千个人坐在一起煞有介事地开会,但谁都明白这个会只是个橡皮图章而已,在那个会议厅里,同样站着一头大象。
  
  有些时候,沉默也许是起源于善意和礼貌,比如在临终亲友面前,我们不愿意谈起他们的病情,比如和一个口吃的人聊天,我们假装注意不到他的口吃。但是另一些时候,沉默源于怯懦。人们害怕权力,害怕高压,害怕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害怕失去房子车子,于是沉默成了自我保护的机制。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
  
  另一些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或者肉体上的暴力伤害,而是精神上被自己的同类群体孤立。出于对归属感的依恋,他们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合群”。对认同感、归属感的强烈需要,大约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密码,这个密码有时候会成为勇气的源泉,有时候却让我们蒙上了自己的眼睛。
  
  所以,沉默的人数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漩涡,从这个漩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历史上的先知,往往命运悲惨。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喊“屋子里有大象”的人,人们往往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有没有一头大象,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觉。甚至,他们会因为那个人的勇气映照出自己的怯懦而恼羞成怒,你那么大喊大叫干什么?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识时务,神经病。“沉默如癌细胞般分裂生长”,房间里的大象就这样在“合群”的人们的相互拥抱中越长越大。
  
  好在随着大象越长越大,它被戳破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因为随着大象越来越大,掩盖这头大象所花费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并且,目击者的增多也意味着出现“叛徒”的可能性在增大。最终,孩子小声的一句嘟囔“皇帝没穿衣服”,就可能使这头充气大象瞬间瘪下去。
  
  拒绝发声并不奇怪,因为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

  直视沉默也就是抵抗制度性遗忘和集体性否认的压力,直视生活中不被阳光照耀的角落、被压迫者的痛苦和我们自己的软弱。

  人们习惯于用政治或社会的压制来为自己的沉默辩护,却往往忘记了正是自己的沉默在为这种压制添砖加瓦。

  我们尽可以堵上自己的耳朵或者捂上自己的嘴巴,但是当房间里有一头大象时,它随时可能抬起脚来,踩碎我们天下太平的幻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2:10:26 | 查看全部
青花瓷瓶的人生启示哲理
时间:2013-07-17 作者:未详 点击:1739次

  在上课前,心理学教授让学生到办公室,一人搬一个青花瓷瓶去教室。他告诉学生,瓷瓶每个才50块,放心搬。学生们一听,每人抄起一个瓷瓶,向教室跑去。开始上课了,教授先问:“这些青花瓷瓶值多少钱?”学生们抢答说,50块一个。教授听了,笑着说:“其实,这种青花瓷瓶,起码20000块一个。”学生们都瞪大了双眼。他们还有点后怕,万一刚才一失手,那不惨了?
  
  这时,教授的手机响了。挂了电话,教授无奈地说:“看来还得请大家帮忙把瓷瓶搬回去。”然后,他扫视了一圈,问,“愿意帮忙的,举手!”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教授便问大家,为何不肯帮忙。学生们都说,怕摔了,赔不起。听完,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无知者无畏,心态决定成败。”学生们若有所悟,纷纷点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教授突然拿起一个瓷瓶,摔在地上,他说:“这些瓷瓶呀,50块也不值!现在,有同学愿意搬吗?”这回,学生们又都举起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2:10:43 | 查看全部
强大的老鼠
时间:2013-07-18 作者:未详 点击:1881次

  根据合众国际社中国台北报道,台湾的消防员们十分喜爱一条奇长无比的剧毒蝮蛇。

  一天,他们往蝮蛇的笼子里投掷了一只小小的老鼠,作为它的点心。

  但是,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那只小老鼠居然强有力地转过身来,杀死了那个庞然大物。
  
  在毒蛇的张开的大嘴和犀利的长牙的攻击范围内,这只毛茸茸的啮齿动物进出自若,游刃有余,它不时地飞奔过去咬一口,然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溜走,它坚持不断地攻击,经过30分钟的激烈战斗,蝮蛇死去了。“而这只小老鼠却几乎毫发无损。”一名消防员跟《每日电讯报》这样说道。
  
  当事情处在艰难的境地时,请想起这只小老鼠。

  请不要放弃,保持乐观的心态,满怀希望,不断祈祷,继续努力,勇往直前,会有人在你身边支持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2:11:04 | 查看全部
人生的高度
时间:2013-07-19 作者:未详 点击:2062次

  一天,有位哲学家带弟子出行。

  途中,他问弟子:“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遥远的地方……这是什么?”

  弟子们争着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是思想!”
  
  哲学家微笑着点点头:“那么,有另外一种东西,跑得比乌龟慢,当春花怒放时,它还停留在冬天,当头发雪白时,它仍然是个小孩子的模样,那又是什么?”
  
  弟子不知如何回答。哲学家继续说:“还有,不前进也不后退,没出生也不死亡,始终漂浮在一个定点。谁能告诉我,这又是什么?”
  
  弟子更加茫然,面面相觑。
  
  “答案都是思想!它们是思想的三种表现,换个角度来看,也可比喻成三种人生。”
  
  望着聚精会神的弟子,哲学家解释说:“第一种是积极奋斗的人生。当一个人不断力争上游,对明天永远充满希望和信心,这种人的心灵不受时空限制,他就好比一支射出的箭,总有一天会超越光速,驾驭万物之上。”
  
  “第二种是懒惰的人生。他永远落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捡拾他人丢弃的东西,这种人注定被遗忘。”
  
  “第三种是醉生梦死的人生。当一个人放弃努力、苟且偷生时,他的命运是冰封的,没有任何机会来敲门,不快乐也无所谓痛苦。这是一个注定悲哀的人,像水母的空壳漂浮于海中,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也不在梦境里……”
  
  弟子大悟。

  播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将收获怎样的生命高度和深度。

  人的一生中,要紧处只有几步,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态度至关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2:12:25 | 查看全部
犯错的成本太低了
时间:2013-07-21 作者:未详 点击:1603次

  前些日子我采访了一位高位截瘫者。

  他60岁了,从事体育理论的研究工作,事业上很有成就。

  可是说来令人难过,当年他曾是一名英姿飒爽的体操运动员,参加过全国运动会,20多岁时,有一次他从吊环上落地,由于一个动作出现差错,而本应在一旁保护的教练偏偏又正好走开,导致他的大半生不得不在轮椅上度过。
  
  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是这样批改作业的:他把我们的作业本拿起来对着亮光照一照,发现有橡皮擦过的痕迹就要扣分,超过3个痕迹的就要重写。重写时的标准还是一样,所以许多人就有了做一次作业用掉半本练习簿的纪录。
  
  他不许我们错,甚至不能容忍我们已改正的错,那时我们对他恨之入骨,长大成人后才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

  在他的苛刻要求下,我们后来就很少写错了,再后来就基本不写错了——判断失误的差错当然是有的,但随心所欲的笔误是绝对没有了。
  
  直到今天,每每看见那些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的人,我才知道,那是改正错误对他们来说太容易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犯错的成本太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2:13:33 | 查看全部
抓住你的灵感
时间:2013-06-26 作者:未详 点击:1182次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幸运之神会光顾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如果她发现这个人并没有准备好要迎接她时,她就会从大门口走进来,然后从窗子里飞出去。”灵感不会眷顾那些软弱、懒惰和犹豫不决、不用心、没有准备的人。
  
  有一位年轻人很喜欢写诗,但他总写不出来,便埋怨灵感不登自己的大门。一天,他走在路上,碰巧遇到了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一边走路,一边构思着诗作。年轻人赶上去问:“诗人先生,听说您灵感非常丰富,而我为什么总找不到?”马雅可夫斯基幽默地说:“是吗?也许是灵感不喜欢与懒汉做朋友吧。”
  
  由于灵感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偶然性、稍纵即逝的特点,所以,一旦发现灵感,捕捉灵感就要“稳、准、狠”。稳指的是捕捉灵感要牢、落实要到位;准是指面对灵感要看得准,经过自己缜密的分析,判断其可行性与可能性;狠是指灵感得来不易,有可能是几年甚至一生才会有一次,所以你必须加倍珍惜,充分利用,要学会充分运用灵感的每一点剩余价值,使其彻底为我所用。
  
  据说德国有机化学家凯库勒在庆祝德国化学学会成立大会上说了他在马车上做了一个梦,结果揭开了苯的分子结构之谜的事。当天会后,竟有好几位好事者雇了马车在大街上转悠。可是这几位会员有的没睡着,有的睡着了但没做梦;有一个人倒是睡着了,而且做了梦,只可惜是梦见打牌输了……“灵感只光临有准备的头脑”,这是一条规律。
  
  对于有心人而言,每一个他们遇到的人,每一天生活的场景,每一次与别人的争论,都会触发他们的灵感,都会给他们注入新的能量。
  
  化学家申拜恩是怕老婆的一个典型,其实也是因为他妻子疼爱他,不希望他从事那些有很大危险性的化学实验。一天晚上,趁妻子出去串门,申拜恩偷偷地在厨房里做起了火药实验,正当他在炉子上加热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的时候,突然听见妻子回来的声音,他一时心慌意乱,想及时停止实验,却不慎将装着混合酸的坩埚给打翻,申拜恩顿时手忙脚乱,抓起妻子的围裙就去擦炉子和地板上的混合酸。后来,他又把这个围裙挂在炉子上烘干,只见围裙“哗”的一声起火了,一下子围裙就被烧得一干二净,燃烧速度之快是很罕见的。申拜恩头脑中灵光一闪,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以混合酸和棉布为原料的火药。
  
  有个年轻人正帮着他的父亲做木屑生意,这时,有一位邻居跑进来,向他们要一些木屑。因为她猫房里的沙被冻住了,她想铺一些木屑上去,当沙化开后,猫不至于着凉受冻。年轻人从一个旧箱子里拿出一袋风干了的黏土颗粒,建议对方试试这玩意儿,因为它的吸附能力特别强,他们家就是用这种材料清除油渍的。几天以后,这位邻居又来了,她想再要一些这样的黏土颗粒,说这种黏土铺在猫房里非常好。这时,年轻人灵光闪动,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马上弄了一些黏土颗粒分开装在袋子里,总共装了20袋,并把自己的新产品命名为“猫房铺”,打算以每份15元的价格卖出去。大家都说他想发财想得发疯了,因为铺“猫房”用的沙子一般才8元钱一袋!但出人意料的是,他的20份“新土”不到两天就卖完了。当这些用户再次找上门来,指名要买“猫房铺”的时候,一笔生意、一种品牌就这样开始了,这个年轻人就是爱德华。几年后,他在宠物用品生产企业里已小有名气。
  
  哲学家培根曾感慨地说:“灵感是先把前额的头发给你,而你捉不住之后,就把秃头给你;或者先把瓶子的把儿给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滚圆的身子给你,而那是很难把握住的。在开端时善用时机,再没有比这种智慧更大的了。”我们要想得到灵感,不仅要努力学习,揭示出事物的客观必然规律,而且要有一种锲而不舍、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精神,只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为得到灵感做好充分的准备,就有可能利用它,变成自己成功的武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2:14:37 | 查看全部
别把梯子毁掉
时间:2013-06-27 作者:未详 点击:1676次

  一只经历坎坷的老猫,在猫际社会中悟出了一系列如何成为猫上猫的哲理警训,经过它的策划与教诲,很多猫都出类拔萃地有了建树。一只黑猫找到老猫,它想超过所有被老猫点拨过的猫。

  老猫想了想说:“要想超过它们,除非你变成身披凤羽的猫王,只有这样你才能一统猫界,独自为尊。”

  黑猫大悦,忙问:“如何才能身披凤羽而成猫王?”

  老猫告诉它,只要向南山的凤凰仙子送上厚礼,凤凰仙子自然会赐它一身五彩缤纷的凤羽。
  
  黑猫害怕老猫再把这个成为猫上猫的方法传授给别的猫,它两拳就将老猫打死。老猫临死时说:“你会后悔的,只知道成功的方向是远远不够的。”
  
  黑猫准备了999只老鼠,送到了南山。只食五谷从不杀生的凤凰仙子大怒:“我只收亲手耕耘而获的五谷!”她当即赐给黑猫一身象征奸诈险恶的鹰的羽毛,只给它留了一只猫头。
  
  此时黑猫十分后悔,它后悔没有留着老猫为自己成为猫王做更详细的指导。

  凤凰仙子看出了黑猫的心思,她说:“毁掉助你攀升的梯子,注定了你要从攀升中跌落。打死老猫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自毁了前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2:14:53 | 查看全部
大象的鼻子
时间:2013-06-27 作者:未详 点击:1377次

  上帝在造大象的时候,一时疏忽把大象的鼻子拉得又大又长,使大象变得奇丑无比。它想为大象重新造一个鼻子,但转念一想,世界上已经有很多美丽的动物了,比如老虎、长颈鹿、天鹅、孔雀等,也应该有一些丑陋的动物才是,这样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于是,它决定让大象接受丑陋的事实。
  
  大象一开始不知道自己长得丑陋,它喜欢到动物中间去活动,可是,别的动物见了它后都纷纷躲开了,像是碰到了怪物。大象十分纳闷,心想,自己是一个善良温和的动物,从没有伤害过其它动物,可为什么大家如此不愿意和我在一起呢。
  
  一天,大象去湖边喝水,湖水清如明镜,大象仔细地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影像,天哪,自己怎么这样丑陋呀,大象伤心极了:“上帝为什么给别的动物制造出比例合适而且好看的鼻子,偏偏给我造了一个奇大奇丑的鼻子。”
  
  不过,大象是心胸开阔的动物,它想,上帝不会给我丑陋的东西。既然有了这个大鼻子,那么就用它做些事情吧。
  
  它先学会用鼻子吸水,只要自己站在河边上,把长长的鼻子往河中一伸,就很容易吸到河中的水。这样别的动物喝不到水的地方,而大象往往能够喝到。大象还用长鼻子去卷树枝,拔树干,作为自己的食物,由于鼻子又长又大,它能够弄到很高地方的树枝树叶,拔出很粗很粗的树木,丑鼻子给大象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
  
  由于大鼻子发挥了作用,大象吃到和喝到的东西又多又好,而且由于经常使用鼻子干活,使大象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它的身体越来越强壮。亿万年之后,大象成为陆地上最为强大的动物,很少有动物敢挑战大象。
  
  这天,上帝忽然想起了大象和它的丑鼻子。上帝感到很内疚,觉得一时突发奇想,却给大象造成了终生的缺憾。于是,它想找到大象,给它重新造一只好看的鼻子。
  
  可是,当它找到大象时,却吃惊地发现大象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它变成了庞然大物,大象的鼻子比原来大多了长多了,看上去并不丑,而是显得很有力量。
  
  天哪,上帝惊叹一声,说道:“大象是一个聪明的动物,它把自己的丑陋变成了一种力量,丑鼻子已成为大象生存的法宝,看来我没有必要再改造它了。”
  
  人都不希望自己长得丑陋,但是,你若长得丑陋该怎么办?自惭形秽是不解决问题的,最为明智的选择是以此做为抗争的动力,将丑陋转化为一种力量,当你变得强大的时候,丑陋就会转变为美丽了。如果你出身丑陋,或者所处地位丑陋,或者所处环境丑陋,你同样可以用积极进取的方式来改变这一切。有道是,苦心人天不负。现在我们还有谁说大象长得丑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