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58:26 | 查看全部
舍弃繁琐,拥抱简单
时间:2015-05-25 作者:未详 点击:1175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美国军舰停泊在某国海湾中,那晚月色怡人,一切都显得静谧安详。
  
  一名士兵对全船进行例行检查,突然他发现远处海面上有一个巨大的黑影正在向船飘来,他借着月光观察了一会儿,惊骇地发现那竟然是一枚触发水雷,顺着涨潮向舰艇飘来。那名士兵吓出了一身冷汗,立即抓起通讯电话机通知值日官。
  
  值日官闻讯赶来,立刻向舰长报告,同时拉响了警报,全舰官兵立刻动员起来,他们用恐怖的眼神注视着水雷一步步逼近,心中都清楚灾难即将降临。
  
  他们迅速研究对策,也不乏一些巧妙的方法,却无一经得起现实的考验。眼看灾难即将降临,悲剧似乎无法避免,沮丧的舰长正要命令船员弃舰逃生时,一个叫弗雷泽的士兵喊道:“快拿消防水管来!”这一声叫喊,仿佛醍醐灌顶,让人眼前一亮,消防水管很快被拿来了,士兵用高压水流制造出一条水带,将水雷带到远方,然后用舰炮引爆了它。
  
  一场看似无法避免的悲剧,却又消弭于无形之中,而用的方法却异常简单,似不合情理,但仔细一想,却又合情合理,回过头来一看,这个故事所体现的正是一种简单的智慧。人生的实质就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有千千万万,就如同那沙滩上的沙砾,一望无际。但总起来说只有两类:将问题简单化或复杂化。面对难题,智者只是将思维稍稍转了一下弯,绕过障碍,就能取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而普通人却是向这个难题发起无用的冲击,最后身陷绝境,进退不得,抱憾终生。
  
  我们面对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着眼起点,锁定终点,朝着问题的答案奔去,何必在乎路旁花花草草的美艳?
  
  用简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是普通人的水平;而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就是智慧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58:40 | 查看全部
相信好结果
时间:2015-05-24 作者:未详 点击:1610次

  在我年轻的时候,收到过许多超速罚单。

  一天,我居住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机动车管理部门通知我说,如果我再收到一张罚单,驾照将被吊销一年,并且,建议我去办公室见他们的一位心理学家。
  
  我到了机动车管理办公室后,心理学家批评我的超速罚单太多了。
  
  “每个人都会收到超速罚单。”我为自己辩解说。
  
  “不是那样。在加利福尼亚,一般人每四年才收到一张。”
  
  我听后很吃惊,因为过去我一直以为所有人都和我一样总是收到罚单!而自此后,我再也没有收到过罚单。
  
  心态就像铁路的转轨器,决定事件发生后转向什么结果。
  如果你能让自己的心始终充满阳光,看到并坚信好的那一面,事情真的会转向这样的轨道,使你得到一个美好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58:52 | 查看全部
五个馒头的人生故事哲理
时间:2015-05-23 作者:未详 点击:8961次

  【第一个馒头】
  
  A。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得救者走到农夫家里,发现农夫家里一无所有。感动得热泪盈眶,长跪不起。此后,他身怀感恩,把爱带给他所遇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B。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得救者走到农夫家里,发现农夫家里摆着很多好吃的。感恩很快被愤怒替代。他举刀杀了农夫,因为,他发现农夫还有那么多没有给他。
  
  思考1:同样的行为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看到自己得到的,会感恩;看到自己没有得到的,会仇恨。
  
  思考2:救人命的是农夫奉献的馒头和水,与农夫自身拥有的并无关系。但现实的教育,更注重农夫一无所有情况下的慷慨,那意味着更高尚。这不自然改变了人们心中的标准和预期。实际上,爱心存在于生活的每一点,都平常得不能再平常,每个人都可以献爱心,而不是期待一个像A农夫那样的人出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每个人都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
  
  思考3:感恩或者仇恨,往往都由一些细节决定而非本质决定。从本质上看,A和B两种情况下,结果都应该是感恩的。但只有正常而理性的人才能在两种情况下都保持同样的感恩心态。
  
  思考4:在感恩和仇恨之外,是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心态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59:02 | 查看全部
【第二个馒头】
  
  A。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个被救者是个被通缉的贪官。于是,很多人仇恨农夫,认为他助纣为虐。
  
  B。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个被救者是个曾经多次助人的善人。于是,很多人称赞农夫做了一件大功德事。
  
  思考1:当救人于难要视身份救人,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标准决定应该救什么人,应该不救什么人。于是,很多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见什么人都不救了。
  
  思考2:如果人们在两种情况下,都能对农夫身怀敬意,爱心或会茁壮成长。反之,则在势利、戒心等等的影响下,爱心会丧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59:11 | 查看全部
【第三个馒头】
  
  A。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这位农夫,指着另外一个农夫的家说:“看,那家就是曾施舍馒头和水救人的人,你去求他吧。”饥饿者艰难地走到那个农夫家门口,农夫开开门,抱歉地说:“我没有吃的了。”于是,全村的人都仇恨这位农夫,而没有人指责那位从来不帮人的农夫。
  
  B。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这位农夫,指着另外一个农夫的家说:“看,那家就是曾施舍馒头和水救人的人,你去求他吧。”饥饿者艰难地走到那个农夫家门口,农夫开开门,说:“我只有半个馒头了。”于是,全村的人都鄙视这位农夫,而没有人指责那位从来不帮人的农夫。
  
  思考1:对于有爱心者,人们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抬高。
  
  思考2:对于自私者,人们对把期望值降低到最小,因而也不会失望。
  
  思考3:超道德是驱逐爱心的强大力量,直到所有的人在面对饥饿者时都关上家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59:32 | 查看全部
【第四个馒头】
  
  A。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得救者走到农夫家里,发现农夫家里一无所有。感动得热泪盈眶,长跪不起。此后,他身怀感恩,把爱带给他所遇到的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对于农夫的任何行为,他都不问善恶,全力支持。农夫失去镜子,认为自己一切都是对的。后来,因犯大错破产。
  
  B。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得救者走到农夫家里,发现农夫家里一无所有。感动得热泪盈眶,长跪不起。此后,他身怀感恩,把爱带给他所遇到的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对于农夫的行为,支持其善,直言其错,农夫辛勤耕耘,并不断改进,渐渐兴旺,广施爱心。
  
  思考1:感恩的方式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思考2:正常的思维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直言、批评往往是更好的方式。
  
  思考3:其实,吃完馒头、喝碗水后,转身离开,也是一种感恩。很多时候,帮助人的人,只是怀着一颗平和、感恩的心在做,并不刻意希望得到赞美或者回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59:42 | 查看全部
【第五个馒头】
  
  A。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村里人逢人见到农夫就夸他,做了一件善事。后来,即使遇到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农夫也主动伸手相助。
  
  B。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有人怀疑农夫作秀,甚至怀疑这个饥饿者就是农夫自己找人扮演的。于是,农夫遇到求助者,就躲得远远的,恐怕再遭诋毁。
  
  思考1:赞美或者诋毁,往往会影响一些人的行为,一些心智不够成熟者的行为。
  
  思考2:如果祈求某种行为得到一致的评价,只会让自己走火入魔。
  
  思考3:遇到诋毁就逃避的人,永远只能当懦夫。
  
  思考4:农夫应该迅速忘记那个馒头和那碗水,并忘掉人们所说的,平静地做自己的事情,做一个快乐的农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59:54 | 查看全部
赢得很惨
时间:2015-05-21 作者:未详 点击:1505次

  有个律师,去乡下打猎,“砰”一枪,一只鸟掉下来了,掉到了农民的地里。它被农民拿走,律师去索要,农民说:“掉到我地里,我就有权不给你。”
  
  律师说:“我是律师,信不信我把你告得倾家荡产,不要说鸟给我拿到手,就是你这地,我也能夺过来。”
  
  农民说:“在你们地盘上这话我信。不过入乡随俗,在我们这里,我们遇到什么纠纷,不是这么解决的。”
  
  律师问是怎么解决的,农民解释说大家轮流踢,每人每回踢对方三脚,踢到最后谁受不了谁认输。你先来吧。律师想,也不知道这踢是真是假,让他先来好了,轮到我,加倍奉还便是。于是他让农民动脚。
  
  农民于是踢了起来,第一脚,踢到了律师裆部,律师一下子就趴下了;第二脚,踢到了律师头部,律师就如同被鲁智深暴打的镇关西,眼前全是红红绿绿的星星;第三脚,踢到了律师肚子,律师差点把三年前吃的东西都吐出来。律师勃然大怒,心想轮到我,你死定了。于是他叫农民准备好。
  
  农民说:“你赢了,鸟你拿走。”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有的比赛,或许你像是赢了,但是你会赢得很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0:00:07 | 查看全部
远离螃蟹心理
时间:2015-05-20 作者:未详 点击:1510次

  生活在海边的人,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几只螃蟹从海里游到岸边,其中一只也许是想到岸上体验一下水族以外世界的生活滋味,只见它努力地往堤岸上爬,可无论它怎样执著、坚毅,却始终爬不到岸上去。倒不是因为这只螃蟹不会选择路线,也不是因为它动作笨拙,而是它的同伴们不容许它爬上去,当一只螃蟹开始往上爬时,另一只螃蟹就把它挤下来。
  
  深谙此道的渔民逮螃蟹时,总是用一个不盖盖子的盒子。把盒子的开口冲着螃蟹,让它们爬进来,当盒子装满螃蟹后,将开口关上。盒子有底,但没有盖子,本来螃蟹可以很容易地从盒子里爬出来跑掉,但是由于同伴的牵绊,结果一只都不能跑掉。
  
  真为“横行将军”的行为感到悲哀,我不能先逃,也不让你逃走,用拖后腿的方式挤掉原本可以逃生的同伴,最终都沦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然而同样是动物,猎豹的心理就与螃蟹截然不同。在加拿大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种白大角羊,它们的天敌就是成群结队的猎豹。传说为了生存,大角羊自身进行了“基因革命”,不但角越长越小,它们还移居到高耸、陡峭的山谷中生活,练就了一套特殊的爬山本领。每次遭遇劲敌猎豹的袭击,就撒开四蹄,左冲右突,向最最陡峭、崎岖的岩壁奔逃、躲避。令人奇怪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贯群体捕猎、争食的猎豹,没有一只“横刀夺爱”、“半路杀出”的,而是一律安静地旁观。这是为什么呢?动物学家们经过多次观察、研究,终于找到了令人惊叹不已的答案:越是危急关头,大角羊选择逃生的路径越是陡峭、险峻,犹如万丈深渊上的细细独木桥。而猎豹体积庞大,奔跑速度快,狭路上猛不丁跳出“第三者”,另一只猎豹会因此而摔下悬崖、粉身碎骨。所以,猎豹们捕猎大角羊时,严格墨守一条原则:任凭同伴追逐大角羊直至美美享受战果,其余猎豹,哪怕馋得垂涎三尺,也绝不干扰、抢夺。“禽兽”尚且如此,以道德者自居的人类呢?
  
  很多人智商很高,却没有用在正经的地方。嫉妒总是发生在自己最熟悉的圈子里,人们往往不会嫉妒陌生人的飞黄腾达,也不会嫉妒亿万富翁拥有的财富,但却不能容忍周围的人超越自己半步。只要发现别人进步比自己快,运气比自己好,心中便酸溜溜地不舒服起来,争名逐利,钩心斗角,甚至不惜伤害朋友、诋毁同伴。这样的人看起来,真像一只大螃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0:00:18 | 查看全部
批评的资格
时间:2015-05-17 作者:未详 点击:1520次

  这是听一个朋友说的。
  
  公交车一靠站,上来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车里已经没有空座位了,已经有一个人站着了。结果,前后左右的人都将目光投向一个年轻人——他坐着,先是含沙射影,继而冷言冷语。
  
  朋友说,我就是站着的那个人。我就对着那些只会喷溅唾液的嘴巴开了口:他的座位是我让的,他身体不方便。
  
  于是车厢里安静下来,可依旧没有人站起来让座。
  
  朋友感慨道:“坐着,就没有批评权。一个人只有先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才有资格开口说话。”
  
  似乎是条件反射吧,一上公交车,我就想起这件事情,所以我一直在沉默中让座。
  
  站着,心安,理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