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6:35:14 | 查看全部
闲话伤人(两个妇人)
时间:2014-07-06 作者:未详 点击:1227次

  一胖一瘦两个妇人在树荫底下闲话家常.

  胖妇人说:“你说说,我家隔壁那婆娘多能讲人坏话,我前几天就听她说你太瘦一副病病怏怏的摸样。我真是气不过咋就那么爱讲人闲话那?”
  
  瘦妇人笑笑继续织着毛衣没有吭声。
  
  胖妇人拍怕衣服继续说道:“还有我家对门那老婆子,老是说这个不如她家,那个不如她家,你说她家有啥呀!穷光蛋一个还四处笑话人。”说完她咽了口口水,撇撇嘴继续说道:“如今这些人哪有像咱们姐妹这么老实的人,不说人家是非,不讲一句闲话!”
  
  瘦妇人和蔼地笑了笑,拿起毛衣看了看天说:“哎呦!得做饭了。”说完扬长而去。
  
  胖妇人在她身后不满地嘀咕了几句,然后继续坐在大树下望着天。不一会她家隔壁的婆娘也来到树荫下闲坐。胖妇人像是见到亲人一样,凑到她身边说:“嗨!咋才来,我都等你半天了。给……”说着在兜里掏出一把瓜子,俩人边唠嗑边嗑起了瓜子。
  
  胖妇人说:“刚才你没来,瘦妇人说你来着!”那婆娘问:“啊?说我什么?”“哼!说你竟讲别人坏话,里挑外挑的,哼!我是没给她好话,咱们俩啥关系呀!我能让她埋汰你吗?”说完俩人相对一笑,胖妇人的嘴继续噼里啪啦的说着,这家的事,那家的隐私,都在这瓜子皮子翻滚之间流露出来。后来那婆娘去找瘦妇人的茬,在她家门口骂了许久,瘦妇人不知道怎么回事白白地挨了一顿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6:35:28 | 查看全部
向外倾斜一度
时间:2014-07-05 作者:未详 点击:847次

  工程队里,设备检修进入了回装阶段,下一道工序是吊装一个重达1吨的大型工件。

  技术员将吊装方案交给指导检修的技术专家审查。

  专家看后,问了技术员几个问题。
  
  专家问:“是垂直吊装吗?”

  技术员答道:“是的。”

  专家又问:“吊装时,工件周围有照护的人员吗?”

  技术员说:“有。”

  专家接着问:“照护人员在工件的哪一侧?”

  技术员指着图纸说:“里侧,也就是这一侧。”
  
  专家以不容商量的口气说:“请修改一下方案,改垂直吊装为向外倾斜一度。”

  技术员不解:“为什么?垂直吊装不是更稳定吗?”
  
  专家解释:“一旦发生意外,工件脱落,必须让它向外侧倒,因为里侧有人,我们首先要保证人的安全。”

  技术员恍然大悟,心悦诚服地修改了方案。
  
  向外倾斜一度,让这个修改方案充满了人性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6:35:39 | 查看全部
4名研究生的解题思路
时间:2014-07-01 作者:未详 点击:1285次

  美国一位教授招了4名研究生,分别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和美国。
  
  一天,教授给他们出了一道题:

  一只杯子里盛有非常贵重的液体,但杯壁上出现了一个漏洞。

  请问,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液体不流出来?
  
  俄罗斯学生说用激光枪焊补。
  
  中国学生说可以利用吸引力的原理发明一种吸嘴,吸上去很牢靠。
  
  日本学生说只要把杯子斜放一下,液体就不会流出来。
  
  美国学生说:“我没有想出办法,但我愿出50美元购买他们的点子。”
  
  美国学生看似没办法,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比尔·盖茨的一番话:

  “我编软件比不过公司的编程高手,经营比不过公司里的理财顾问,管理比不过公司里的行政总管。如果把我们公司里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6:35:50 | 查看全部
为什么你可以
时间:2014-06-28 作者:未详 点击:1421次

  一位女士新买回一台复杂的新型电器,她对照说明书组装了好几个小时,全无结果,只好沮丧地放弃。

  电器的各个零部件都散落在厨房桌子上。
  
  几个小时后,她回到厨房,居然发现这台新型电器被女仆安装齐备,且能完美地操作,她惊讶无比。

  “为什么你可以呢?”她问道。

  “呃,夫人,如果人目不识丁的话,就不得不使用自己的大脑了。”女仆平静地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6:35:59 | 查看全部
肚量与份量
时间:2014-06-25 作者:未详 点击:3607次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
  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

  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

  不熟的麦穗直刺刺地向上挺着,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
  
  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

  宽容别人,就是肚量;
  谦卑自己,就是份量;
  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6:36:12 | 查看全部
多简单的道理,放手才轻松
时间:2014-06-25 作者:未详 点击:4692次

  老人对他的孩子说:"攥紧你的拳头,告诉我什么感觉?"
  
  孩子攥紧拳头:"有些累!"
  
  老人:"试着再用些力!"
  
  孩子:"更累了!有些憋气!"
  
  老人:"那你就放开它!"
  
  孩子长出一气:"轻松多了!"
  
  老人:"当你感到累的时候,你攥得越紧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释然许多!"
  
  多简单的道理,放手才轻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6:36:26 | 查看全部
一无所获
时间:2014-06-23 作者:未详 点击:943次

  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

  其实只要沉着镇定、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

  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

  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

  永远也得不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6:36:39 | 查看全部
两匹马
时间:2014-06-24 作者:未详 点击:1477次

  我家门前的那条路边上有一块田,田里有两匹马。
  从远处看,这两匹马同别的马没有什么区别。可你要是走近看的话,你会发现一件比较耐人寻味的事情……
  
  其中一匹马是瞎的。马主人并没有因此冷落它,反倒给它安排了一个安全且舒适的马厩。就这件事也真是够有意思的。你要是站在附近侧耳倾听,你还可以听到铃声。声音是从田里的那匹小一点的马那里传出的。
  
  那匹马的缰绳上系着一只小巧的铜铃。盲马听到铃声就可辨清同伴在何处,于是它好跟在后头。你若是站在那里看这两位朋友,你会看到系铃铛的那匹马总是照应着盲马,而那匹盲马则会听着铃声,然后缓缓地走到同伴身边,它相信同伴不会把它引到危险的地方。
  
  每天夜幕降临,当系铃铛的那匹马回马厩时,它总会停下来朝身后望望,确保失明的同伴不会离它太远;
  否则,没了铃声作为向导,同伴会迷路。
  
  如这两匹马的主人一样,上天不会因为我们有缺陷就放弃我们。

  有的时候,我们就是盲马,由上天派来的贵人牵引着;还有些时候,我们是那匹引路马,帮助他人找到自己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6:36:51 | 查看全部
沃尔沃停车位的秘密
时间:2014-06-22 作者:未详 点击:1163次

  坐落在瑞典哥德堡的沃尔沃集团总部,占地几十公顷,里面除了正常的办公场所外,还设有运动场所、娱乐场所,绿化很好,随处都是树木、花草,鸟语花香,十分人性化。

  最令人称奇的是,里面有一个可供超过2000人停车的大型停车场。停车位沿着大门左右侧一字排开。理论上说,这么大的停车场,堵车的情况应该经常发生。但是在这里,这种情况一次也没有发生过。
  
  一位住在附近的汽车爱好者为了一探究竟,决定监视一下沃尔沃的员工到底是怎么停车的。他住在10楼,因此特意在书房的窗口上,放了一台摄像机。

  经过一周的持续监控,他发现:虽然是早上8点上班,但是从清晨7点开始,就陆续有员工到公司上班,早到的员工都会很自觉地将车停到远离办公楼的地方。最远的泊位离办公楼的距离超过1公里,即使小跑过去,也要10多分钟。于是上班之前的这段时间,进入总部的小车都是很有序地由远到近停泊。先来的员工自觉将车停到远的泊位,后面进来的员工将车停到近的泊位,天天如此,周而复始。而下班的高峰期,员工的车总是从近的泊位开始陆续驶离总部。
  
  难道是公司有明文规定员工要怎么停车吗?

  为了进一步得到证实,他以一个记者的身份进入了沃尔沃总部对员工进行随机调查。

  他随机采访了20位不同岗位的员工,问:“你们的泊位是固定的吗?”得到的答案惊人地一致。

  他们答:“我们到得比较早,有时间多走点路。晚到的同事或许会迟到,需要把车停在离办公楼近的地方。”而且调查中发现,沃尔沃的领导没有专属的泊位,泊位也不固定。来得早的也会将车停在较远的地方,要是来得晚的话,远的泊位已经满了,只能在离办公楼近的停车位停靠。
  
  谜底揭开,这不是公司的规定,只是为其他的同事考虑。

  这么简单的想法,其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多为别人着想,你的路才可能走得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6:37:15 | 查看全部
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喆:卖报纸的大学问
时间:2014-06-22 作者:未详 点击:1201次

  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喆。

  小时候家境不好,为了生计,很小就得去卖报纸挣钱。

  “你一天要跟我订多少份报纸去卖?”报亭老板问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孩。

  “别的孩子能卖多少?”他羞涩地问。

  老板笑道:“这可没法说,少的卖几十份,多的能卖几百份,但拿得太多剩在手里,是要赔钱的。”

  李秉喆想想说:“那要100份吧!”老板有点吃惊,但还是给了他。
  
  第二天一早,李秉喆空着手来到报亭。

  老板纳闷地问:“昨天剩下的报纸呢?”

  “卖完了,我今天想要200份。”李秉喆答。

  老板很吃惊,但还是给了他。

  第三天一早,李秉喆又空着手来了,张口要300份。

  老板十分惊讶,决定跟着他,看看他是怎么卖报的。

  李秉喆到了车站后,没像别的孩子那样四处叫卖,而是不停地往候车乘客手中塞报纸,等一个区域的乘客发完了,这才回来收钱。然后再到另一个地方如法炮制。
  
  老板疑惑地问:“会不会有人不给钱跑了?”

  “有,但特别少,因为他们看了我的报纸,就不好意思坑一个孩子的报纸钱了。跟那些把报纸砸在手里的报童比,算总账还是我卖得最多!”李秉喆自信地回答。
  
  同样的事情,有时换个思路、换个方法,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