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发表于 2016-6-18 08:17:24 | 查看全部
你真棒.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8 08:17:3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09:23:01 | 查看全部
2016年6月18日(星期六)
农历丙申年五月十四
每天三分钟 知晓天下事
新闻早餐(第4267期)
A、【国内】
1)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千秋伟业的科学指南,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新篇章(光明日报);
2)近三千名专家和各界人士呼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3)[反腐] 广州“失联政协原主席”王雁威被缉捕归案/广东潮州市长卢淳杰被查/广西司法厅原副厅长非法持有-弹-药-被公诉/天津河北四厅官涉受贿罪被立案侦查或移送审查起诉;
4)安监总局:危-化-品生产企业存重大隐患将被停转搬关;
5)全长2266公里沪昆高铁全线轨通,是世界上跨度最大,地质结构最复杂的高速铁路;
6)北京市规划委国土局将合并,7月底新机构挂牌;        
7)上海宝山区顾村镇一家具厂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170多人送医就诊;
8)[军事] 中国北斗系统性能稳中有升,2020年建成全球系统/中国-海-军-参加“环太”-军-演-舰-艇-向预定海域航渡/常万全见日-军方前高官,指责日对东海-南-海-指手画脚;
9)[港澳] 统计显示:香港零售餐饮失业率上升0.7%/香港单车节路线首覆盖“三隧三桥”,料吸引5万人现场观赏;
10)[台湾] 马英九视频演讲中大谈九二共识,蔡办:尊重/洪秀柱:国民党会维护过去8年两岸努力的成果/王金平:审“两岸人民条例关系”蓝绿都找我,双方各退/13名台湾人于柬埔寨-诈-骗-大陆民众,或将被驱逐出境。
B、【国际】
1)习近平偕彭丽媛离京出访欧亚三国,陪同习近平出访的有: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习近平在塞尔维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永远的朋友真诚的伙伴》/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抵达塞尔维亚,出席中国文化中心奠基仪式,前驻南联盟大使馆旧址献花圈,凭吊炸馆事件3位牺牲烈士;
2)中国主题系列文化活动亮相波兰/塞尔维亚汉学家: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智慧的源泉;   
3)有关动向均显示东盟国家难以在-南-海-问题上形成统一对华立场(法新社);   
4)美-中-情-局:“伊-斯-兰-国”可能对西方国家发起更多-袭-击;   
5)奥巴马见-达-赖,中方:所谓中间道路是要搞-藏-独;
6)中印过招,藏-南成焦点,曝印度对华突变脸,中国反应罕见海陆同时出击;;
7)英国“留欧派”女议员遭-枪-杀,“脱欧”公投生变;
8)IDC:可穿戴设备2020年出货量达到顶峰,至2.13亿部。
C、【财经证券】
1)社科院:全社会杠杆率为249%,中国不存在债务危机(经济参考报);
2)上海卖地惊动央行银监局,央行银监局坐镇上海:嘉定徐行溢价率201.30%创7年新高;
3)马云呼吁G20建立国际电商平台,推动小企业发展/滴滴融资总额达73亿美元;
4)中国证监会公布对广州穗富投资4人操纵12只股票价格处罚决定书,个人最高罚款9千万元;
5)昨日收盘:沪指2885.11/+0.43% 深成指10182.53/+0.67% 创业板2122.89/+1.02% 恒指20169.98/+0.66%。
D、【文教体娱】
1)国务院: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提供12年免费教育;
2)我国启动“绿航星际”试验,4名志愿者将在密闭舱内生活180天;
3)首份视觉健康国别报告:中国近视人口高达4.5亿;
4)欧洲杯:意大利1:0瑞典,捷克2:2克罗地亚,西班牙3:0土耳其/乌克兰2战皆败首出局。
E、【生活服务】
1)北京7区确定疏解人口方案:其中东城表示净疏解常住人口3.2万、西城3.6万、朝阳调减常住人口9.8万流动人口25万、海淀净减少12.9万,通州可安置中心城区疏解人口近40万;
2)银川至西安高铁即将开工,延安至榆林高铁纳入规划;
3)北京市属公园14家餐饮会所整改完成,取消最低消费/北京多地现“性别友善厕所”,可供跨性别人群使用;
4)调查:多地用添加剂制成海蜇丝,尿素加工假皮蛋(经济参考报);
5)辽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879万人,失能化空巢化现象突出。
F、【健康养生】
1)不要小看芥末,芥末有很高的解毒功能,能解鱼蟹之毒,它呛鼻的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盐,不但能预防蛀牙,而且对预防癌症、辅助治疗气喘等有一定效果(生命时报);   
2)不吃早餐对大脑的危害:虽说脑组织的重量只占人体重的2-3%,但脑的血流量每分钟约为800毫升,耗氧量每分钟约为45毫升,耗糖量每小时约为5克,长期不吃早餐,势必影响脑的重量和形态发育。
(编辑:西安知非 自新华、中新、腾讯、凤凰、东方财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09:41:19 | 查看全部
绿洲里的老先生
时间:2012-09-03 作者:小小Z 点击:1687次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问:“这里如何?”

  老人家反问:“你的家乡如何?”

  年轻人答:“糟透了!我很讨厌。”

  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

  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

  老者说:“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09:41:33 | 查看全部
每天做好一件事
时间:2012-09-03 作者:小小Z 点击:5015次

  有一位画家,举办过十几次个人画展。开始无论参观者多少,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有一次,我问他:"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呢?"他给我讲一件事情:小时后,我兴趣非常广泛,也很要强。画画,拉手风琴,游泳,打篮球,必须都得第一才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心灰意冷,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父亲知道后,找来一个漏斗和一捧玉米种子。让我双手放在漏斗下面接着,然后捡起一粒种子投到漏斗里面,种子便顺着漏斗滑到了我的手里。父亲投了十几次,我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几粒种子。然后,父亲一次抓起满满的一把玉米粒放在漏斗里面,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父亲对我说:"这个漏斗代表你,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09:41:43 | 查看全部
幼儿的人生哲学
时间:2012-09-07 作者:小小Z 点击:2089次

  傍晚的校园场地上,常常有些父母带孩子来玩耍,那些胖乎乎、水灵灵的幼儿们聚在一起,顷刻即成朋友,大呼小叫的,坦荡、欢乐之情令人眼红。下面的游戏是很经典的一幕,我敢打赌我们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玩法——我假装是个有钱的买主,面前的四个幼儿分头去找石子儿,作为“矿石”卖给我,每堆“矿石”价值“一元钱”。

  这些孩子忙忙碌碌,满头大汗,不亦乐乎。你看他们口袋里装得沉甸甸的,走起路来歪歪斜斜,非常认真的模样。

  “叔叔,这一堆卖给你!”

  我说:“一元。”然后给他一片树叶。他很小心地将树叶装进口袋。

  又来一个女孩:“叔叔,我卖矿石来了。”我立即“验货”,然后全部收下,也给她一片树叶。她欢欢喜喜地跑了,继续找“矿石”。

  这么来回往返地做买卖,我不知道要陪他们玩到什么时候,感觉很无聊。就在这时,一个孩子问:“我们有多少钱了?”其他孩子纷纷掏出树叶,一数,欢呼起来:“我们有十元钱啦!有冰淇淋吃啦!”然后就抛弃了我,假装去超市买冰淇淋了。

  我呆呆地望着幼儿们的背影,心中惶惑——刚才满头大汗的“赚钱热情”哪里去了?我忽然想起最近看到的新闻:说是一个高官贪污受贿数百万,还不满足,终于案发被捕。在法庭上,他痛哭流涕后悔莫及……

  对于幼儿们而言,赚钱不是目的,买冰淇淋才是最终追求;而钱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够用,便立即收手。我发现:我们在人生之初似乎都认可这个肤浅至极的哲理。那么,人随着他的成长,究竟是变聪明了还是背道而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09:41:53 | 查看全部
面对自己的葬礼
时间:2012-10-27 作者:小小Z 点击:2147次

  2006年2月,62岁的匈牙利著名的戏剧家和讽刺作家彼得・哈拉斯兹,决定上演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场“戏”―――活着参加自己的葬礼!举世惊讶,他这看似荒诞的行为传遍了全世界。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知名的先锋戏剧家,在晚年患了肝癌,感到时日无多的哈拉斯兹决定像个死者一样静静躺在玻璃棺材中,按照葬礼常规的程序,让亲戚朋友们对他进行凭吊和哀悼。

  他说:“我想活着体验自己的葬礼,我想通过死者的眼光来看葬礼。这一事件也许非常简单,但我想结果一定很有趣,因为人们很少有机会参加活人的葬礼。”一派轻松幽默的样子。在他看来这跟他的戏剧是同一回事。

  看到他面对死亡和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有这样的勇气和乐观轻松的态度,我想参加他的葬礼的每一个人都不会笑他疯狂,相反,会对他充满敬佩和很多感动。世间的人,无论国家、种族、肤色,还是性别,面对死亡生来就有一种特别的恐惧。面对死亡时,人在顷刻间会迸发出无限的孤独感―――一种被孤立、被抛弃,完全无助的感觉。因此,很多人都避免谈及这个话题,试图把它遮盖过去,仿佛这样就可以避免了它的发生似的。又有很多人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假设我知道总有一天要死,于是就为死亡辩解,使它合理化、知性化。其实根本没有超越死亡,只是超越了有关死亡的一些概念而已。”当死神真正来到面前时,便吞没了他所有的理智。

  在死亡面前我们是无知的和偏见的,在生命将要戛然而止的时刻,恐惧、不舍、伤感和束手无策似乎已成为我们惟一可做的选择。若当我们自然地接受,坦然地面对它,正如我们对待生一样,积极地追求,全然地去做,平静地接受―――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我们的灵魂也许就多了一分自由,我们的心情即会顿然轻松,生命也便开阔了。

  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书》里说:“学会怎么死亡的人,就学会怎么不做奴隶。”也许,有一天,在某一刻,我们也将参加自己的葬礼,你会如何面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09:42:04 | 查看全部
曹玮的兵法
时间:2012-12-06 作者:小小Z 点击:1272次

  古人打仗讲究兵法,讲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所以,即使是一小队骑兵也能打败大部队,即使是看起来很“懒散松弛”的军队仍能打垮气势汹汹的敌军——

  宋代沈括所著《梦溪笔谈·权智》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北宋名将曹玮率军与吐蕃军队作战,初战告胜,敌军溃逃。他故意命令士兵驱赶着缴获的一大群牛羊往回走。牛羊走得很慢,落在了大部队后面。有人向曹玮建议:“牛羊用处不大,又会影响行军速度,不如将它们扔下,我们能安全、迅速赶回营地。”他没有接受这一建议,也不作任何解释,只是不断派人去侦察吐蕃军队的动静。吐蕃军队狼狈逃窜了几十里,听探子报告说,曹玮舍不得扔下牛羊,致使部队乱哄哄地不成队形,便掉头赶回来,准备袭击曹玮的部队。

  曹玮得到这一情报,便让队伍走得更慢,到达一个有利地形时,便整顿人马,列阵迎敌。当吐蕃军队赶到时,曹玮派人传话给对方统帅:“你们远道赶来,一定很累吧。我们不想趁别人劳累时占便宜,请你让兵马好好休息,过一会儿再决战。”吐蕃将士正苦于跑得太累,很乐意地接受了曹玮的建议。等吐蕃军队歇了一会儿,曹玮又派人对其统帅说,“现在你们休息得差不多了吧?可以上阵打一仗啦!”于是双方列队开战,只一个回合,就把吐蕃军队打得大败。

  这时曹玮才告诉部下:“我扔下牛羊,吐蕃军队就不会杀回马枪而消耗体力,这一去一来的,毕竟有百里之遥啊!我如下令与远道杀来的吐蕃军队立刻交战,他们会挟奔袭而来的一股锐气拼死一战,双方胜负难定;只有让他们在长途行军疲劳后稍微休息,腿脚麻痹、锐气尽失后再开战,才能一举将其消灭。”

  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有一套好办法去判断自己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形势。
  如果自己处于优势,很容易便能将对手挤出竞争领域,这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但很多时候是胜负难料的,你对击败竞争对手根本没有什么把握,怎么办?
  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这对你做出明确的判断非常重要。
  当所需资料都收集好了,情况却没有出现自己期望的发展态势怎么办?
  那就要做出假相来迷惑敌人,让他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行动。敌强时,不急于攻取,须以恭维的言辞和丰厚之礼示弱,使其骄傲,待缺点暴露,有机可乘时再击破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09:42:17 | 查看全部
卡耐基与继母
时间:2012-12-08 作者:小小Z 点击:1048次

在我们的印象中,继母总是一副凶恶、刻薄的形象,她虐待丈夫前妻的孩子,不给吃穿、无故打骂、强迫孩子做繁重的家务活,不让他接受正规的教育……看完这个故事,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认识——

  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非常淘气的坏男孩。在他9岁的时候,他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是居住在维吉尼州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较好的家庭。

  他父亲一边向他继母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社区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用纤细的手怜爱地轻轻抚摸卡耐基的头。她看着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社区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的男孩。”

  继母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凭着她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因为在他继母来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他的父亲和邻居认定他就是坏男孩,但是继母只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他的命运。

  卡耐基14岁时,继母给他买了一部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相信他会成为一位作家。他接受了她的想法,并开始向当地的一家报纸投稿。他了解继母的热忱,也很欣赏她的那股热忱,他亲眼看到她是如何用她的热忱改善他们家庭的。

  来自继母的这股力量,激发了他的想像力,激励了他的创造力,帮助他和无穷智慧发生了联系,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你知道吗:

  戴尔·卡耐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他一生致力于人性问题的研究,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折,开创并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成人教育方式。主要代表作有:《沟通的艺术》、《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伟大的人物》和《人性的光辉》等,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

哲言哲语:

  一句话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信心,甚至破灭他对生存的希望;但一句话也可以鼓励一个人从失落中走出来,或让人从新的角度认识自己,从此改变他的人生。
  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不要吝啬说一句鼓励的话,给一个信任的眼神,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一个人的力量对于自己也许是很有限的,但他却可能帮助激发另一个人的无穷潜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09:42:27 | 查看全部
一句话、一个微笑
时间:2012-12-09 作者:小小Z 点击:5002次

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疯狂屠杀被他们认为是劣质人种的犹太人,可是有一位年轻的德国纳粹军官却在生死关头为一位犹太传教士指了一条生路——

  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任何人,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

  有一个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反映冷漠,因为在当时,当地的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轻人的冷漠,未曾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脱下帽子,也向传教士道一声:“早安。”

  好几年过去了,纳粹党上台执政。

  这一天,传教士与村中所有的人,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在下火车、列队前行的时候,有一个手拿指挥棒的指挥官,在前面挥动着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边的是死路一条,被指向右边的则还有生还的机会。

  传教士的名字被这位指挥官点到了,他浑身颤抖,走上前去。当他无望地抬起头来,眼睛一下子和指挥官的眼睛相遇了。

  传教士习惯地脱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先生虽然没有过多的表情变化,但仍禁不住还了一句问候:“早安。”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最后的结果是:传教士被指向了右边——生还者。


  人的心是最柔软最敏感的东西,它是很容易被感动的,而感动一个人的心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巨大的投入,雪中送炭的情谊。
  有的时候,一个热情的问候,甜蜜的微笑,也足以在人的心灵中洒下一片阳光。
  所以,千万不要低估了一句话、一个微笑的作用,它很可能使一个不相识甚至是敌对的人走进你,甚至爱上你,成为你开启幸福之门的一把钥匙,成为你走上柳暗花明之境的一盏明灯。
  有时候,“人缘”的获得就是这样“廉价”而简单。
  在我们的生活中,绝对不要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