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0:35:51 | 查看全部
对明天负责
时间:2016-06-04 作者:未详 点击:1470次

  提姆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美国中产家庭,但不幸的是,在他13岁时父亲遭遇车祸,提姆上完初中后就进入社会打拼。工作实在难找,于是他在别人的诱惑下,干了一件蠢事——贩卖毒品。
  
  1979年,20多岁的提姆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的余生将在狱中度过。可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未因此而自暴自弃,他竟说:“终于有时间好好学习了。”
  
  在狱中,提姆把所有时间都用在读书、看报和写作上,并通过了大学本科自学考试。他还发挥自己的幽默性格,在狱里组织了多场文艺演出并担任住持。他语言风趣,妙语连珠,时不时地讲上些诙谐的段子,逗得犯人和狱警们捧腹大笑。久而久之,大家都把他当成了狱中的“喜剧明星”,几天不听他讲话,便会浑身不自在。
  
  由于表现积极,提姆获得了多次减刑,最终从无期变成了八年有期徒刑。他出狱那天,是整个监狱“最伤感”的日子,“牢友们”都对他恋恋不舍。
  
  出狱后,提姆白天在广告公司上班,晚上在剧院演出,很快便引起了迪士尼制片公司的注意并受邀出演电影。他因为扮演“圣诞老人”而一举成名。接着,提姆又被电视媒体看中,除了被聘为美国广播公司《家庭进步》栏目的明星主持外,还在多部电视剧中担任主角。之后,他的自传又荣登《纽约时报》年度畅销排行榜首位,而这一切距他离开监狱仅有10年。
  
  “作为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囚犯,你怎么会做到自我上进,并保持乐观?”记者在采访提姆时这样问道。“很简单,因为我想对自己的明天负责,即便在当时看来,我是一个没有明天的人。”提姆停了停,又说:“在那种地方,没人会负责你的明天,如果你不想完蛋,就只能来回‘含笑’的自我救赎。”
  
  无论身处何境,只要你不放弃自我,那外界对你的一切宣判都终将无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0:36:04 | 查看全部
小小标签创奇迹
时间:2016-06-05 作者:未详 点击:913次

  19世纪末,有一位美国小伙子一心想摆脱生活的困窘,于是只身来到纽约。他最初的目标就是找一份店员的工作,但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再加上生性木讷,所以没有人愿意雇用他。
  
  整整两个星期,他不停地奔走于纽约的每一家商店,希望有一位善心的老板能够给他提供一个工作机会,让他能够继续留在纽约。他从家乡带来的那点盘缠很快就用光了,即将露宿街头。
  
  终于有一个杂货店的老板答应临时雇用他,但是老板只同意给他提供食宿而不发薪水。即使这样,他还是非常高兴。他干活非常卖力,卸货、上架、清扫垃圾,他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儿,从早到晚,不怕苦,不叫累。
  
  但是作为零售商店的雇员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生性木讷,不善与人交流,尤其害怕和陌生人说话。店小人少,他不得不时常应付那些询问价钱的顾客;打听价钱的顾客常让他手足无措。他的木讷常令前来买东西的顾客懊恼无限,拂袖而去。
  
  老板外出采购,留他一个人在店里,对他来说那是最恐怖的事,他几乎躲在店铺后面不敢出来,有的顾客见没有人甚至会顺手牵羊拿走一些货物。发现丢商品的杂货店老板暴跳如雷,甚至当着他的面说:“你是我见过的最没用的售货员!”
  
  一天,他红着脸对老板说:“我们是否在商品上把价格标出来,这样不是方便了顾客吗?”商品的价格都在老板的心里,有时候根据顾客需求情况,老板还可以上浮一点价格,赚得更多的利润。
  
  “傻瓜才这样干呢!”老板用欣赏马戏团小丑表演的神情望着他。
  
  经过长时间观察,他发现几乎所有商店都喜欢销售利润高的商品,而利润低廉的小商品老板都不愿意备货,而这些小商品恰恰需求量又大,如果把这些小商品集中起来经营,商业前程一定非常好。
  
  于是他果断地从杂货店辞了职,向朋友借了300美元,1879年,他在纽约市开了第一家商品零售店。
  
  这家商品零售店与别的店最大的不同在于,经营的商品都是别家商店不愿意卖的利润微薄的小商品,而且所有的商品上都贴着一张小小的标签,上面标明最低的售价。
  
  商品的价格一目了然,再加上店内货物齐全,商店的名气很快传了出去,连住的比较远的居民也跑过来购物。这用来避免直接与顾客打交道的价格标签,不仅让他赢得了顾客的信赖,还让他赚得盆满钵盈。
  
  后来,他又去别的街道开了几家模式相同的商店,每家都非常成功,在之后两年时间里,他在纽约开了20多家连锁店,所有这些为他带来了无穷财富;在随后10多年里,他不断扩张实力,他的连锁店一家接着一家,在全美国有900多家这样的连锁店,他的业务还扩展到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到1996年,他创立的连锁店在全球已经超过了8000家,成为世界之最。
  
  他就是被誉为现代零售业鼻祖的弗兰克·伍尔沃斯。他的成功提醒人们,每一个缺陷后面都隐藏着一个成功的机会。不要害怕缺点,也许缺点就是上帝丢给你的一把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0:36:14 | 查看全部
灾难再大,也大不过人心
时间:2016-06-08 作者:未详 点击:1339次

  杰克·韦尔奇被誉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CEO。

  在一次全球巡回演讲时,有位年轻人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苦恼。
  
  他曾到通用公司应聘,当时的首席执行官正是杰克·韦尔奇。

  负责招聘的人事经理亲自给他打电话,说对他的条件很满意,并约他第二天来公司和杰克·韦尔奇本人面谈。但因为临时出了点状况,年轻人没能及时赶来参加面试,而人事经理也只能遗憾地通知他:因为没能守时,他已失去了这个工作机会。
  
  这件事让年轻人一直痛苦不已:如果当时能及时赶去,自己很可能已被通用公司录取,凭自己的条件,一年后便可能升职,三年后也许已是项目主管,五年后……
  
  “要不是那次失误,现在我可能已经是年薪百万的经理,作为您的助手,陪伴您到全球做巡回演讲。这个失误,成了我职业生涯最大的灾难!”
  
  听了年轻人略显夸张的诉说,台下很多人都笑了起来,但杰克·韦尔奇没有笑。他问年轻人:“你觉得在职业生涯中,最大的灾难有多大?”看着神情迷惑的年轻人,杰克·韦尔奇继续说,2000年,通用公司面临着可能像微软公司那样被强行拆分的危机,手下的一名经理曾问过他这个问题。正巧他当时的姿势是双手握拳放在胸口,于是便笑着答道:灾难再大也大不过这个——说着,用双手比了比心口的位置。
  
  灾难再大,大不过人心——心里想着它小,这灾难也就小了,相反,若总是对灾难念念不忘,痛苦便会被放大,最后可能让你陷入绝望中无法自拔,甚至丢掉扭转困局的时机。
  
  遇到麻烦时,请将双手握拳,放在心口,然后冷静地告诉自己:灾难再大,也大不过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0:36:25 | 查看全部
艺贵于“痴”
时间:2016-06-11 作者:未详 点击:442次

  冯·卡门是美国航空动力学大师。
  
  他在《自传》里记录了一件自身的“痴事”:一天,夜已深了,他和助手仍在紧张地运算力学方程式。他的助手猛地想起回家的电车只剩最后一班了,便急匆匆地朝车站赶去。冯·卡门的脑子仍在运算中,于是糊里糊涂地也跟着助手来到车站。冯·卡门的脑际忽然来了灵感,梦寐以求的数学公式仿佛就出现在眼前。
  
  他兴奋极了,就什么也顾不得了,立即趴在即将开动的电车车厢上写将起来。他写呀,写呀,写得飞快,恨不能让公式如瀑布般地从他的笔端飞流直下。
  
  售票员大声催促他离开,因为车马上就要开走。然而,沉醉于运算中的冯·卡门无法停下来,他一面发疯似的继续推导方程,一面恳求售票员:“请再等一会儿!”这位售票员还真的颇有修养,能耐着性子等他。就这样,一行行论证缜密的数学方程终于倾泻到车厢上。这组写在电车车厢上的公式,就是后来著名的“紊流的力学相似原理”理论。这一理论对各种飞行器的成功上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人只有痴,在做事时才能进入物我两相忘、神乎其技的境界。在此境界中,自然易生奇迹。学贵于疑,艺贵于“痴”,很多时候,“痴”不仅是创新之本,更是成功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0:36:39 | 查看全部
成功总在你工作的八小时之外
时间:2016-06-11 作者:未详 点击:948次

  每个上班族每天都有三个八小时,第一个八小时是工作,第二个八小时是休息,第三个八小时是业余时间。
  
  业余时间可以造就一个人,但也能毁掉一个人。
  
  它既漫长,也短暂;既枯燥,也有趣。
  
  你要善于利用时间,不要把“空闲”变成“空白”。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常常是在这八小时之外,你应当学会管理时间。
  
  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盖洛普曾对1000多位多才多艺的社会名流的成功经历进行调查,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却又极其简单的结论:他们的辉煌不过源于每天比别人多用一个小时来做有意义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精力十分旺盛,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休息得好,还有人认为他是食用了营养品。但盖洛普的调查结果却是:罗斯福每天都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玩邮票。
  
  世界织布业的巨头威尔福莱·康日理万机,他在中年以后却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油画家,原因是他每天早起一个小时来画画,一直画到吃早饭为止。画画让他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因此他的身体也特别地健康。十多年过后,他所创作的油画有几百幅被人以高价买走。好心的他把那些钱全都用做奖学金,奖给那些攻读绘画艺术的学生。
  
  罗斯福和威尔福莱·康都是工作繁忙的人,但是由于他们舍得每天花一小时来调节自己,由此造就了令人瞩目的奇迹。
  
  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日本的年轻人开了间小杂货店。按照当时人们的经营习惯,杂货店一般在晚上10点钟就都关门了。一天晚上,年轻人忙着清理货架准备关门的时候,店里忽然走进几个买东西的人,年轻人接待了他们。送走他们之后,年轻人又在店里多呆了一会儿,结果又有几位顾客上门。后来,这个年轻人改变了店铺的经营时间,每天营业到11点才关门。由于比其他杂货店营业延长一个小时,他的店铺因而成了附近人们深夜购物的首选地点。一年过后,他的小杂货店规模扩大,营业总额达到了2亿日元。他趁机发展,生意越做越大。到2002年的时候,他的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了48亿日元。这个成就大业的年轻人名叫安田隆夫,日本赫赫有名的商人。
  
  安田隆夫的成功只因为他每天多营业了一小时。奇迹的产生并不困难,就看你每天有没有多花时间来努力工作。那多花的一小时,就是造就辉煌的关键。
  
  一个人只要每天肯花一点时间来做有意义的事,不管那是否与工作有关,日积月累,他都能取得回报。时间不必太多,每天一小时,足够了。
  
  有个朋友曾对我说,他所从事的工作是个机械重复的过程,像钟摆一样简单。他说,平凡的生活让他在太阳升起和落下中数着度过每一天。他感叹无数的日子从自己身边一天天溜走,而他依然重复着又一个白天和黑夜。在这样的重复中,他认定自己将一直平庸地生活下去。
  
  对此,我给他讲了这个故事。他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生活!不需要你过分去追求,每天腾出一小时,做你想做的事,你就会有一个别样的人生!
  
  而有些人安于现状,每天在浑浑噩噩中虚度美好的人生岁月。要知道,不是每一名成功人士都会有一把通向成功之路的钥匙。坐在人生金字塔顶的人,也不一定是天才。人们眼中所谓的天才,他们也是在平凡中生活。平凡的生活描绘出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罗斯福和威尔福莱之所以成为名人,我想,就在于他们每天挤出了一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0:36:55 | 查看全部
你能抵达的远
时间:2016-06-11 作者:未详 点击:704次

  撒哈拉的远,远得如撒哈拉的沙那么多吧!
  
  然而,她终究还是抵达了这里。
  
  她说:“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天地。”
  
  三毛,那个用来解释流浪的名字,一个生命里与生俱来住着自由和浪漫精灵的女子,一旦发现这世间还有一处所在,可以让灵魂沉静安放,可以让内心与前世今生在星空下呢喃对话,任它山高水长,旅途孤绝,仍愿一往无前。那份热望与虔诚,仿佛即便在烈日下苍茫寂寥的沙海里,也会蓬蓬勃勃地生长出一棵棵葱葱绿绿的橄榄树,为她带来一世清凉。
  
  身远,因心动。
  
  瓦尔登湖却没有那么远。
  
  它距离那个叫康科德城的小镇只有两公里,而且,连它的名字本身,都那么让人觉得亲近。
  
  但对梭罗而言,却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抵达。
  
  这位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曾经的教师,大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的助手,他的内心始终有一个声音: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时刻提醒自己,更想鼓励别人: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
  
  几乎怀着一颗救世的心,他抵达了另一场远。
  
  他带着一把借来的斧头,孤身走进瓦尔登湖畔的山林。他独自伐树建造木屋,在自己开垦的田园里种豆子、萝卜、玉米和马铃薯。在与世隔绝中的沉默与孤寂中,他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度过了两年又两个月与其说田园般不如说原始般的生活。
  
  我们可以轻易抵达瓦尔登湖畔两公里的近,却断难靠近山林中原始般生活的远。
  
  梭罗做到了,他的伟大正在于此,他的《瓦尔登湖》因此不朽。
  
  另一场抵达与爱情有关。
  
  一位小伙子一直深爱着美丽的少女安戴尔,然而,少女的父亲傅仙先生已经开始对这个家道衰落、几乎身无分文的穷小子产生戒备之心。暑假到了,傅仙夫妇照例带着孩子们去休闲避暑。然而这一年,他们不像往年一样,只在巴黎近郊租一所房舍,而是改在了距离巴黎很远的一个不知名的小镇。要到达这个小镇,必须乘坐马车,每个座位要25法郎。傅仙先生相信:可怜又讨厌的穷小子不会有这么多钱坐马车来,自己的女儿终于可以不受打扰了。
  
  可是,傅仙先生低估了爱情的力量。那位为爱着迷的穷小子——我们未来的伟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先生,竟然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硬是用双脚一步步走到了小镇。他不但大声地热切地向安戴尔小姐表达深深思恋,而且,还胆敢直截了当地当面递给傅仙先生一封求亲信……
  
  那一刻,傅仙先生恍然明白:三天三夜,一定不是爱情所能抵达的最远处。
  
  我们的人生总会有无数次出发和抵达。
  
  其实,不论是近在咫尺的近,还是远在天涯的远,吸引和鼓舞着我们去追寻的,从来都是爱和信念的力量。而我们的身体最终抵达的那一方天地,其实是冥冥中寻觅已久的心的归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0:37:03 | 查看全部
让你成功的5%
时间:2016-06-13 作者:未详 点击:718次

  一位保险公司的顶尖销售人员,在一次演讲中披露了自己工作时的诸多技巧。
  
  底下有位观众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技巧公开?如果别人都这么去做,你的对手岂不是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这位顶尖的销售人员是这样回答的:“没关系,现在这里的人听完我的演讲,会付诸实践的只有两成多的人。在这两成多的人里,也只有两成多的人能够坚持下去,然后获得成功。也就是说,最终只有区区4%~5%的人能成功。对我而言,这么少的人能构成什么威胁?”
  
  人们总觉得成功很难。其实,想要成功,只要符合那名销售人员说的5%的条件,即把看到的、听到的付诸实践,并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可人们不是不付出行动,就是付出行动后坚持不了,结果还是一事无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0:37:15 | 查看全部
成功只是“再试一次”
时间:2016-06-18 作者:未详 点击:302次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鲮鱼是鲦鱼的天敌,生物学家把鲮鱼和鲦鱼放进同一个玻璃器皿,然后用玻璃板把它们隔开。开始时,鲮鱼兴奋地朝鲦鱼进攻,渴望能吃到自己最喜欢的美味,可每一次它都“咣”地碰在玻璃板上,不仅没有捕到鲦鱼,而且把自己碰得晕头转向。碰了几十次壁后,鲮鱼沮丧了。当生物学家悄悄地将玻璃板抽去之后,鲮鱼对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鲦鱼却视若无睹了。即便那条肥美的鲦鱼一次次地擦着它的唇鳃不慌不忙地游过,即便鲦鱼的尾巴一次次扫过它饥饿而敏捷的身体,碰了壁之后的鲮鱼却再也没有了进攻的欲望和信心。几天后,鲦鱼因有生物学家供给的饲料依然自由自在地畅游着,而鲮鱼却已经翻起雪白的肚皮漂浮在水面上了。
  
  鲮鱼只因为数次的碰壁,便放弃了努力,即使过后美食张嘴可得,它却放弃尝试,最终饥饿而死。鲮鱼固然可悲可笑,然而,生活中的我们是否也当过那一条“鲮鱼”呢?一点点风浪就使我们弃船上岸,一次小小的碰壁就使我们裹足不前,一次小小的打击就使我们放弃了一切的梦想和努力……许多时候,我们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面对近在眼前的已被抽掉“玻璃板”的“鲦鱼”,我们没有去“再试一次”。
  
  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了另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被困于山崖上,背包里只剩下一点点的食物和一条带钩的绳子。那个人心想:“现在必须用绳子钩在石缝中,然后再爬上去,这样才能脱困。”于是他把绳子往上丢,但是没有被钩住,他又试了一次,但还是失败。他又继续试了许多次,但仍然没有钩住石头。天色已渐渐地暗下来,他想:“再试一次,或许能成功。”可还是没有成功。这时,他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他拿起所剩不多的食物,狼吞虎咽一扫而光。吃完后,疲惫的他沉沉地睡去。第二天醒来,他鼓起勇气继续扔,可如昨天的情况一样都失败了。他瘫坐在地上,心情沮丧,甚至想过就此放弃,但内心挣扎着一种声音:“再试一试,再试一次。”就是这一句话,让他站起来不停地试。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绳子这一次钩住了石头,他用力拉了拉,确保够紧后,顺着绳子爬了上去。终于,他逃脱了死亡的命运。
  
  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一些规律:登山的难度不在于脚下开头的几千米,而在于即将登顶的几十米甚至几米;走出死亡沙漠的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坚信自己能够活着走出去,并朝着一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的那个人。所以,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与困难在所难免,但关键是当你多次努力后没有成功时,还能否继续坚持,再试一次?其实,再试一次,成功就会和你握手,享受生活的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0:37:28 | 查看全部
每天励志问:七问、七思、七念、七醒
时间:2016-06-13 作者:未详 点击:925次

一、清晨7问:
  
  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我的终极人生目标是什么?
  
  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今天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
  
  我今天要学哪些新知识?
  
  我今天要有怎样的心情?
  
  我今天怎样比昨天做的更好?
  
二、夜晚7思:
  
  我今天是否完成了我的小目标?
  
  我离我的大目标还有多远?
  
  今天发生的一切对我有什么好处?
  
  我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我今天做事情有没有全力以赴?
  
  我明天的目标是什么?、
  
三、7大生活信念:
  
  今天,我开始新的生活!
  
  我是最棒的,我一定成功!
  
  我用微笑面对每一个人!
  
  我爱我的事业、工作、家庭和朋友!
  
  我每天一定要进步一点点!
  
  我要立即行动,决不拖延!
  
  我要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直到成功!
  
四、7大自我提醒:
  
  人是为梦想而活,不是为金钱名利而诱!
  
  你的内心改变了,你的世界也就改变!
  
  永远不要放弃对成功的追求!
  
  要让事情变好,先让自己变好!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失败是从你放弃开始的!
  
  要认真、要快、要全力以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0:37:40 | 查看全部
让成功拐弯
时间:2016-06-18 作者:未详 点击:282次

  他的童年十分不幸,6岁那年,他母亲便因病去世,是祖母把他带大的。因为经济拮据,他搬了三次家,换了三个学校。中学毕业考试,他排在全校倒数第七名,这意味着他将失去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拿毕业证的那天,他早早就出了门,一个人来到公园,在那里他看到一群同龄人在草地上玩,他走过去,原来是在玩“高尔夫”球,他提出参加。连续10杆,他都打进了洞。
  
  第一次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他回家高兴地告诉了祖母。接下来几天,他自己做了一根球杆,在自己家草地上练习。
  
  一天,祖母问他要不要去喜乐运动场,因为那里有一场顶尖级别的高尔夫比赛。他们等了好几趟地铁才有座位,祖母才坐了几站就突然要下车,说她的包放在家里了,他们约好了一个小时后在运动场门口见面。
  
  他感到很惊讶,到运动场,坐地铁都要一个小时,祖母怎么能到呢?结果他刚到,却发现祖母已在那里笑吟吟地等他。
  
  祖母说:我是走路过来的。因为这里到运动场只隔一座山,走路只需拐几个弯就到了。祖母摸着他的头说:“傻孩子,只要能达到目的地,又何必拘泥于哪种形式呢?你在学习上没天赋,但并不代表你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他恍然大悟,也欣然接受了祖母的安排。在职业学校里,他选修的专业是高尔夫球。他克服了自卑,表现得异常努力。在2000年佛罗里达州的职业比赛中一举成名。他就是吉姆·福瑞克,美国最著名的高尔夫球星之一。
  
  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说:“很多人都以为我将一事无成,但祖母发现了我在运动方面的天赋。她说,成功就好比大家争先恐后地赶往同一个目的地,如果都去挤地铁,人就太多,也许很久才有自己的位置,就算赶到了也只能远远地站在别人后面。既然只是一个过程,为什么我们不选择其他方式呢?很多时候走路只需拐几个弯就能捷足先登。”
  
  没有一种成功是可以必然实现的。只要你敢于放弃你不会的,敢于去坚持你所选择的,成功在拐弯后就会越来越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