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1:13:49 | 查看全部
既靠天,也靠地,还靠自己
时间:2016-03-04 作者:未详 点击:1304次

  我有一位经商的朋友,出生贫寒,在事业上却十分硬气,从不接受身边人的“施舍”,全凭自己一手打天下。经过近10年的打拼,如今他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有将近20位员工、小具规模的公司。
  
  一日小聚,我问起近来公司的发展状况,他如实“炫耀”了一番这些年多次起死回生的经历,言谈间,两眼放光,无比自豪。接着,他话锋一转:“其实我这不算什么,比我晚入行的小辈早已干成了大公司。说来惭愧,我几乎是最早起步,现在却最为落伍。”我做出惊讶的表情,他更加忿忿不平起来:“这些年来,我一直举步维艰。要是我也像他们那样做,四处讨好,左右逢源,我会不比他们强?”
  
  这让我想到“赢在中国”2008年第9期的比赛,一位选手谈到他的创业经历时说:“我们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而作为评委的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先生却认为,这不是一种正确的心态,一个人应该“既靠天,也靠地,还靠自己,这才是一种大气”。
  
  在我念大学的时候,遇到两位室友,他们一样的聪明,却有不一样的性格。一个室友在做习题时,从来不看答案,遇到再难的题目也坚持自己思考,这样他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有的习题仍然不能够解答。另一个室友碰到难题的时候,首先也坚持独立思考,但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仍未能解决,就会选择看答案。一个学年下来,看答案的室友“击败”不看答案的室友,摘取了年度一等奖学金。
  
  的确,懂得依靠自己固然很好,懂得依靠别人更是一种智慧,人生天地间,不可能所有的事都能自己解决。接受外来的帮助并不等于依赖别人,而是一种积极的方法,一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正如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妨看看答案,从而获知破解的方法,以至于事半功倍,这样不更好吗?
  
  一段时间后,我将一份从报纸上摘录下来的资料递给那位朋友:香港长江实业副主席李泽钜是李嘉诚的大儿子,这位现年44岁的李家大公子不仅在其运营的和记黄埔传统项目上颇多建树,同时控制着欧洲第三代移动电话网和世界最大的港口运营业。2003年,李泽钜入股加拿大航空公司,成为加航的最大单一股东,同年获选美国时代杂志“2003年度全球商界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朋友看了,默不作声,长时间静坐在那儿。是的,没有人会否认李泽钜受到了李嘉诚的指点和帮助,但也没有人会认为李泽钜今天的成就是躺在其父功劳簿上的结果。李泽钜没有生活在父亲“亚洲首富”的阴影之中,而是谦虚地接受父亲的影响和帮助,坦然地利用父亲给他带来的各种人际关系,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最终取得巨大的成功。
  
  自力更生能够励志,但借助他人未必使人堕落。一味地只凭一己之力,最多是一种硬气,而学会借助、整合来自他人的更多的“一己之力”,才是一种大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1:14:02 | 查看全部
不要总是瞄准
时间:2016-03-06 作者:未详 点击:781次

  美国畅销书《心灵鸡汤》策划人卡菲尔德说:“我们都熟悉‘预备,瞄准,射击’。但问题是太多的人一辈子都在瞄准,错过了射击的机会。”卡菲尔德提出的问题,有一定代表性。
  
  在我周围,就有这样一个人。这个人,是我的一个朋友,很有才华,文笔很好,智商很高。有人评价说,这个人多才多艺。在没有走上领导岗位之前,他是一位“好参谋”、“好助手”;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尤其是担任“一把手”之后,凡事都极其慎重,左考虑,右权衡,左考虑“有不妥”,右权衡“会引起一些麻烦”,一件看似很简单的事情,迟迟不能作出决断。
  
  本来这样一个“很全面”的人,却因为“瞄准”的时间过长,耽误了“射击”的最佳时间。我的另一位朋友,在一个单位,担任了近十年的“一把手”,因为“全面”,要照顾左左右右的关系,政绩上,并没有什么建树。有人说:“看来这位是马谡式的人物。”意思是说:只能“纸上谈兵”,不能独当一面。只是“瞄准”,不去“射击”,虽不会“脱靶”,却总也打不到“靶心”上。这难道不也是一个悲剧吗?确确实实,我们在“射击”前,要有充分准备。也就是说,要“瞄准”,尽量准一些,然后,才去扣动扳机,这样,射出去的“子弹”命中率才高。
  
  有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大家也要记住: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一个竞争很激烈的时代。机遇很多,但也充满了挑战。我们在抓机遇时,不能“放空枪”,这就需要事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精神准备。在机遇来临时,快速“瞄准”,快速“射击”。世上每做一件事,都会有利有弊。利大于弊,我们就可以“射击”;弊大于利,我们就要学会放弃。在这里,“射击”是一种理智,放弃也是一种理智。做事左顾右盼,就会影响下决心。很多像我朋友这样原本很有才华的人,如果能够“该出手时就出手”,抓住机会“射击”,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或许可以大有作为。想创业就会有风险,成功往往总是藏在风险中。
  
  每一次“射击”,都需要“瞄准”。如果每一次“瞄准”之后却不“射击”,虽然没有风险,却绝对不会有所收获。成功和失败,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谁能够不经失败就轻易成功?有人说:成功藏在九十九次失败之后。可能严峻的现实更残酷,有时候成功会在九百九十九次失败之后出现!这就是说:并非每一次“射击”,都有收获。谁见过百发百中者?就连奥运赛场上,不也有优秀运动员脱靶吗?一次脱靶,并不能说明你是失败者。杜丽在北京奥运会上,就是在先失利的情况下,经过再拼搏,再努力,才登上冠军领奖台的。
  
  假如杜丽失利后,就放弃,那她真的就会成为一名败将。但是,在先失利这种不利情况下,杜丽及时调整心态,不背包袱,不留阴影,坚定沉着,最终战胜了“自我”,战胜了对手。事业,生活,工作,创业,恋爱,交友,家庭,不都是这样好事多磨的吗?哪儿有一帆风顺的成功?成功需要克服恐惧心理,更需要调整、放松,在瞄到一定精确度时,就要勾动扳机——射击。唯有“射击”,才能击中“靶子”,才能“射”出成绩,“射”出好成绩。
  
  不要把时间、精力、才华、智慧、知识空耗在没完没了的“瞄准”上。要学会把握时机,把握瞬间,抢抓机遇,勾动扳机,“射”出人生道路上,事业上的“更高、更好、更强”。
  
  要在“射击”中来证明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不要把成功的机遇,都空耗在权衡利弊的“瞄准”之上;要及时“射击”,好抒写人生最壮丽的一笔,最大化的实现人生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1:14:15 | 查看全部
给困难起名字
时间:2016-03-06 作者:未详 点击:1350次

  你给困难起了一个只有一个字的名字,叫:坎。
  
  在你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上,悬挂着一幅卷轴,上面写着斗大的一个“坎”。没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意义,但你知道。几年前,你一手创建的企业因为遇上一场意外的官司而风雨飘摇。你正愁闷着,那天,你父亲来了,送来这幅字。他说:孩子,说白了,这困难其实就是道坎,你说,这天下有迈不过去的坎吗?
  
  我给困难起了一个两个字的名字,叫:弹簧。
  
  有一天,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来找我,老是说他现在如何处境不佳,如何困难重重。我在他说话的间隙,插了一句:困难像弹簧……他不等我说完就接下去说: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说完他就笑了,再也不提困难这两个字了。
  
  他给困难起了一个三个字的名字,叫:绊脚石。
  
  他是我的一个朋友。有一次,打电话找他,问起他最近在做什么。他说他在搬石头。我吃了一惊。心想他一个搞电脑软件的怎么会去搬石头呢?原来,他正在开发一个软件,已经失败了好多次了,可他一直坚持着不放弃。他说:再给我点时间,我一准会把这块“绊脚石”搬开的。
  
  我们给困难起了一个四个字的名字,叫:小菜一碟。
  
  那天,公司老总召集全公司员工开会。公司接到一笔大订单,按理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却要求我们在一个月内交货。老总很清楚这决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从公司发展的角度出发却必须完成。在会上,老总问,怎么样?能不能完成?真完不成我们就放弃这笔订单。我们全体员工是这样说的:没问题,小菜一碟。
  
  困难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你认为它是道坎它就是道坎,你迟早会迈过这道坎;如果你认为它是弹簧它就是根弹簧,你铆足劲一不留神就把弹簧拉得失去弹性;如果你认为它是绊脚石它就是块绊脚石,搬开后,你的面前就马上呈现出一条宽阔的阳关大道来;如果你认为它是小菜一碟它就是小菜一碟,你肯定会有十足的信心将它几大口吃个精光。当然,你若是非要认定困难就是困难不可,那么你十有八九要在这困难的面前望而却步一蹶不振的。
  
  更何况,这世上有许多困难原本是算不上困难的,仅仅是因为我们心里认为它是困难它才成了困难。其实,只要我们心里并不把困难当回事,不仅有许多困难我们会避免遭遇,而且就算真的遇到了困难,我们也会具有足够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21:14:37 | 查看全部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忘了勤奋
时间:2016-03-08 作者:未详 点击:1471次

  为了达到更好、更大的工作成就,加薪也好,提升也好,你必须不断地奋斗,而勤奋刻苦地训练专业技能尤其必要。如果你是有志于工作的人,每天都应该把这个问题在自己的心中问上几遍:“我勤奋吗?”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都不要忘了勤奋,勤奋是你最大的资本。
  
  事实上,在一个公司里,并非具有杰出才能的人就容易得到提升,而是那些勤奋刻苦,并有良好技能的人才有更多的机会。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奋刻苦是一所高贵的学校,所有想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须进入其中,在那里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独立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习惯也会得到培养。其实,勤劳本身就是财富,如果你是一个勤劳、肯干、刻苦的员工,就能像蜜蜂一样,采的花越多,酿的蜜也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
  
  曾有人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李嘉诚讲了一则故事: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
  
  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然醒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人生中任何一种成功的获取,都始之于勤并且成之于勤。勤奋是成功的根本,既是基础,也是秘诀。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唯一的捷径就是踏踏实实,摆脱浮躁的情绪,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命运掌握在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上,所谓的成功正是这些人的智慧和勤劳的结果。即使你的智力比别人稍微差一些,你的实干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弥补这个弱势。
  
  在工作中,许多人都会有很好的想法,但只有那些在艰苦探索的过程中付出辛勤工作的人,才有可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样,公司的正常运转需要每一位员工付出努力,勤奋刻苦在这个时候显得尤其重要,而你的勤奋的态度会为你的发展铺平道路。
  
  绝大多数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不管在哪个领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蘑菇”期。在那段时间里,年轻人就像蘑菇一样被置于阴暗的角落(在不受重视的部门,做着打杂跑腿的工作),时常有“大粪淋头”(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工作初期都有可能被派去做一些繁琐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勤奋便显得尤为重要。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年轻人最宝贵的资源是时间,如果不充分利用时间来换取其他的资源,而是敷衍了事,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白白地浪费了自己的青春。这无疑是所有可悲事情中最可悲的一种,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流逝了,那就等于你失去了巨大的资源。
  
  据说,古罗马人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另一座是荣誉的圣殿。他们在安排座位时有一个秩序,就是人们必须经过前者,才能达到后者。它们的寓意是,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那些试图绕过勤奋,寻找荣誉的人,势必会挡在荣誉的大门之外。
  
  勤奋是检验成功的试金石。如果你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梦想,如果你想让你的工作使自己富有一生,请勤奋工作,从现在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7:22:59 | 查看全部
站在起点飞翔
时间:2016-01-13 作者:未详 点击:547次

  当22岁的他大学毕业后重新回到养育自己的乡村时,乡亲们都投来诧异的目光,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脑子进水了,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生命的起点。
  
  起初,他跟着父亲做过门窗生意,还帮父亲送过果袋。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在外人看来已“泯然众人矣”。可他说,我自有我的算盘。可众人都不相信他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经过一番思索,他发现一个商机。一天,他在《动物世界》上看到蚂蚱的营养价值很高,便突发奇想:我为什么不能养殖蚂蚱呢?他把想法告诉了父亲,没想到父亲勃然大怒:“你就少折腾折腾吧,上学花的钱还没挣回来呢!”
  
  可他是个倔犟的孩子,认为有前景的事情非做不可。于是,他完全不顾家人的反对,只身到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一家蚂蚱养殖基地花了3000元买回10万只蚂蚱卵。
  
  “这孩子大学白念了,简直是不务正业,等着看笑话吧。”亲戚朋友们对他的“异想天开”不敢苟同。果然,他遭受到了重创,这第一批10万只卵孵化了还不到1000只蚂蚱。这时,各种冷言冷语更是纷至沓来。
  
  虽然遇到了失败,但他没有气馁,他顶住压力到处学习研究养殖技巧。为了研究一个问题,他曾一个月内三赴山西,光取经用的本子就记满了两本,看养殖的书到深更半夜是习以为常的事。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他的养殖大棚总算是盖起来了。
  
  “这些可不是小时候在山上抓的那些普通蚂蚱。”他说,这些蚂蚱学名叫“东亚飞蝗”,是有名的食用昆虫。
  
  研究透蚂蚱的习性后,他开始扩充他的大棚,如今已经建到11个,正朝着20个目标前进。蚂蚱的食量惊人,一个棚的蚂蚱一天能吃3大编织袋的草,目前这11个棚一天就能吃一卡车草。这些草也是他专门种植的墨西哥玉米草,与玉米相似却并不长玉米棒,割完之后还会再发新叶。
  
  蚂蚱棚内密度非常大,温度也很高,棚外温度30摄氏度的时候,里边就能达到50摄氏度。因此要用纱网覆盖,并注意通风散热。大棚内的一端还种了半棚蚂蚱不吃的青草,遇上下雨天,蚂蚱可以到草上避雨。
  
  因为蚂蚱生长起来非常快,所以见效也很快。他胸有成竹地说,20个棚的收入就有10多万元了。一年10多万?这对于乡村的百姓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这个天文数字就在倔犟的他手里成了现实。
  
  看到他的蚂蚱养殖挣钱快,那些曾经嗤笑过他的乡亲,也渐渐地和他搭讪套近乎。这时,他果断地伸出了援助之手,现在已经发展了5家养殖户,并无偿提供技术支持。
  
  在蚂蚱养殖渐成规模的时候,他发挥了见多识广的优势,主动承担起销售的任务,经过营销,出笼的蚂蚱很快被酒店抢购。为了拓展新市场,他还在一些网站上建了店铺,鼓励商家进行网购。
  
  谁说站在起点不能飞翔?这个飞起来的年轻人就是山东省蓬莱潮水镇黄家店村的温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7:23:10 | 查看全部
今天与昨天的区别
时间:2016-01-18 作者:未详 点击:1126次

  今天与昨天的区别是什么呢?好像区别也不大。时间都是24小时,只不过天气有点不同。比如昨天是晴朗的,今天却下雨了。
  
  在电影《土拨鼠之日》中,讲述了永恒的轮回。男主角菲尔原来是一个尖酸刻薄的电视台气象播报员。他在采访土拨鼠节时荒谬地陷入了时光停滞的状态中。每天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生活,这令他烦恼得要死。但是呢,却怎么也死不了。
  
  就是这么一些日子,源源不断地来到跟前。怎么过呢?这是你的事情。今天与昨天的区别对你来说就看做了什么事。单调重复的生活让人厌倦。为什么不翻新一些花样?既然好也是过,差也是过,我们就要选择自己满意的生活。
  
  菲尔后来想通了,心情终于平复下来。他修身养性,改善人际关系,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好人。与电视台节目制作人丽塔之间的爱情也很顺利,修成了正果。
  
  每一天都有一样多的时间田地,每时每刻都有机会去做不同的事情,这是自由的。菲尔只不过换了个思路,就豁然开朗。有时候,墙在前面挡住了去路,扭转身,墙又成了背后不受袭击的保护。背后是墙,给人以安全感。退一步海阔天空,天还是那个天,海也还是这片海,但是看问题的角度变了。菲尔不再想如何去死,他得救了。逃离周而复始的单调生活,最终学会了如何去爱。
  
  尼采是个天才,他其实也谈到过永恒轮回。不过他说的轮回是指人们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反复做同样的事,且没有机会以不同的方式做这件事。生活是完全相同的,反复地活下去。我看这有点像小孩子的游戏,乐此不疲。
  
  人走过路过也会错过,都是一次性的。如果哪一步没有走好,会留下些许遗憾。要是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不会这样了。这当然是事后才说的话。那么让我们像倒带一样地回到过去吧,一步一步按下回车键,然后再重新朝前走。
  
  结果是:你将再次做完全相同的事,不会有一丁点儿的改变。出生的还是那个地方,所爱的依然是这个人。这是因为,回到过去,所有的都跟着一起回去了,不可能只有你一个人回到往昔而与你同台演出的人还停留于现在。
  
  失去了与你紧密联系的背景,你还是你吗?
  
  所以请不要对你的遇见和经历埋怨,这出戏就是这样的,应该和谐相处。不要总是盯着寿命的短长,也要考虑一下今天与昨天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7:23:20 | 查看全部
纯粹的人成功
时间:2016-01-24 作者:未详 点击:616次

  她自幼长得漂亮,聪明乖巧,爱唱爱跳,有艺术天分。两三岁时,就自己对着家里的大镜子扭屁股,扭得还挺好看,挺有节奏感,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母亲那时候觉得她身体瘦小,跳舞能锻炼身体,更难得她自己也喜欢。于是,在她5岁那年,母亲给她报名参加了一个音乐舞蹈班,她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弹钢琴、跳芭蕾舞。11岁还代表上海东方小伙伴艺术团出访英国、美国、日本等。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后来因为父母没完没了地争吵,家里的宁静与和谐被打破,女儿的眼泪没能弥合他们感情的裂痕,她12岁那年父母离异。小小的她好像一夜之间判若两人,原来笑意洋溢在脸上的阳光少女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在阳台上发呆。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但却从不表露出对女儿的担忧,总是鼓励她:“妈妈觉得你跳得最棒!”
  
  15岁那年,她考取了上海警备区文工团,成为一名正式舞蹈演员,每年都代表部队参加比赛,每年都能拿一个大奖。3年后,她从部队退伍了。那时的她作为一个艺术新人,前途一片茫然,她只知道人一生的机会不多,要好好把握。
  
  机会总是青睐已做好准备的人。19岁那年,电视剧《玉观音》的导演看中了她,让她饰演安心。这是一位饱经离婚、丧子磨难,爱情与亲情的纠葛、感情与理智冲突很多的角色。从未专业学过表演的她,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用心揣摩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导演让她哭10遍,她就真的哭10遍,将女警察安心演绎得美丽动人。该剧的热播让观众记住了那个兰花一般的安心,也记住了一个同安心一样有着清澈眼神的她。她说:“《玉观音》让我学会如何做准备工作,如何通过体验生活来入戏,也让我真正进入了表演这一行。演员不可能经历所有的生活,但必须进入角色,走进主人公的灵魂,比常人更敏感,更善于观察生活的细节,多看多听,光凭借自己的想象来表演,总有一天这种技巧会枯竭。”
  
  后来,她在拍摄《风雨西关》的时候,很多场景都是在原始森林里拍的,又是暴晒又是蚊虫,可是她一点也不在乎,也不会抹什么防晒、防虫护肤品之类的。拍戏时,经常有爆炸之类的场面,她经常弄得一脸的灰尘、泥巴,也从不说什么。每天不管多晚下戏,都会把第二天的台词背熟。
  
  纯粹的人开心,纯粹的人成功。她出道8年,演了14部电视剧、7部电影,先后荣获20多个国内、国际奖项。她就是孙俪,因出演电视剧《玉观音》一举成名,以不俗的演绎天赋和清丽脱俗的形象打动着观众,并收获越来越多的成功和希望。“拍戏就是工作,工作当然就要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她常说,“因为人纯粹一点,会比较容易得到幸福,就像向日葵,每天只要能对着太阳,就会很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7:23:29 | 查看全部
从失败中找答案
时间:2016-01-18 作者:未详 点击:1119次

  2001年初,苹果公司的CEO史蒂夫•乔布斯费尽心思主推了一款电脑。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款电脑的销售量差强人意,原本一年能卖80万台的计划,结果只卖出了10万台。
  
  问题出在哪里呢?乔布斯不甘心,他专门叫秘书搬来一台电脑,看能不能找出问题所在。
  
  乔布斯主推的这款电脑,主机装在一个小巧的晶莹剔透的机壳当中,CD是从机箱的顶部弹出来。此外,这款电脑还去掉了发出噪音的散热风扇。可以说,这是一款设计巧妙的电脑。看来看去,乔布斯也看不出问题出在哪里。正在这个时候,乔布斯看见秘书做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他撤掉了新配置的键盘,换上了原本的旧键盘。乔布斯好奇地问他为什么,秘书说:“新键盘是很新潮,可是很多设计让我觉得用起来很不顺手,因为多个按键位置都改变了。”
  
  听到这样的话,乔布斯恍然大悟:自己过于注重个性化的设计,而忽略了产品的性能,消费者的需求才是制胜的关键!不过,消费者想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吗?不!乔布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我们不要问消费者想要什么,我们要去生产明天大家需要的产品!
  
  2001年10月,一款拥有5G硬盘、名叫iPod的音乐播放器问世了。引人注目的是,iPod没有任何复杂的操作装置,它的正面只有一个圆形的转盘。与之前几款一页一页翻看歌曲目录操作的播放器相比,iPod的圆形转盘跟鼠标一样,完全可以控制翻页的速度,方便、快捷、酷炫。这款iPod音乐播放器正是乔布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特意让苹果公司研发的。无论从包装、外观还是功能上,iPod都让人眼前一亮。所以,iPod一经推出,就迅速席卷全球。仅2001年年底的两个月,iPod就销售出10万台!
  
  正是从一款失败的产品中,史蒂夫•乔布斯找到了苹果公司发展的新方向。有时候,失败往往会带给我们全新的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7:23:38 | 查看全部
成功从一杯清水开始
时间:2016-01-30 作者:未详 点击:824次

  12年前我高考落榜后进了一家广告公司,那年夏天因为大学梦的破灭,我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我害怕和不熟悉的人打交道,骨子里有那么一丝自卑。
  
  7月的夏天,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蝉从早到晚无休无止地鸣叫,把人的心都叫乱了。一天中午老板吩咐我把一份急件交给王先生。王先生是一位有身份的商人,我见过他一次。老板叮嘱我,王先生在开酒会,让我快去快回。
  
  我拿着急件就出发了,连水也没顾上喝一口。在如火的骄阳下我一路奔波,找到那家酒店时我又累又渴,嗓子冒烟,还出了一身臭汗。在酒店二楼豪华宴会厅的门口,我看见宾客们手拿美酒香槟,频频举杯,王先生风度翩翩地徜徉在人群间,显然他是今天的主角。
  
  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宴会厅,因为自己身上有股难闻的汗臭,人们避让着我,眼神里充满了鄙夷。我的脸红了,低下头走到王先生面前,把急件交给了他,知趣地准备离开会场。酒会上每张桌子都摆着酒水,这对于极度干渴的我来说充满了诱惑,可我只是一个局外人,这些酒水与我无关。
  
  我本能地用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径直往外走。“请等等!”王先生忽然叫住了我。我回过头不安地问:“是不是我送的急件有什么问题?”“不是的,我看你浑身都是汗,喝一杯水再走吧。”他微笑着对我说。“这怎么能行?我只是一个跑腿的。”我羞涩地摇摇头说。“卑微不是退缩的借口,如果在这里你连一杯清水都没有勇气喝下去,你永远也不会成功。”王先生目光炯炯地看着我。
  
  我鼓足勇气接过王先生递来的那杯清水,仰起脖子一饮而尽。参加酒会的先生女士们彼此高谈阔论,谁也没注意到这个小小的细节。
  
  几年后我通过不懈奋斗有了自己的事业,参加过名目繁多的豪华酒会,喝过价格不菲的各种酒水,然而都不及那年夏天那杯清水甘甜爽口,它如同涓涓细流,淌过一个高考落榜生的心田,它让我明白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可以从高考后正式起航,成功也可以从一杯清水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7:23:52 | 查看全部
从一天打6份工到餐饮皇后
时间:2016-01-14 作者:未详 点击:984次

  张兰——俏江南的老总,她成功是从一天打6份工开始的,至今她已在2009胡润餐饮富豪榜中排名第二位,成为了餐饮业的皇后。
  
  张兰的父母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名门望族,她也是北京工商大学的高才生,在国内商学院读完MBA,生下儿子,已是30多岁的女人,因为她想要干一番事业,而创业首先就要有资金,于是1988年底她跟随从加拿大回国探亲的舅舅一起到了异国他乡,准备用两年时间赚两万美金。
  
  由于她没有绿卡,只能打黑工。她放下架子,低人一等地打工。那两年她从小餐厅到中餐厅到大餐厅,发廊、商店,唐人街这些地方她都干过,最多时一天打过6份工。
  
  那段时间张兰是吃够苦了,超强度的体力劳动,一般人是无法承受的。她在西餐厅打工刚开始的时候和一个黑人朋友在后厨工作,每天冻车来了她们要扛肉卸车,每片差不多有160斤左右,每天会有36片牛排要卸下来,扛得男人都想哭,她却挺了过来。肉卸下来后,还要切,曾经一天把56大块牛肉切成牛排,切到最后,手上是刀痕累累,惨不忍睹。还要切胡萝卜、土豆条,每天进店就别想抬头,永远有做不完的事。尽管张兰的体质很好,但那样的劳动强度,每天她也只能是自己用双手把僵硬的腿抬到床上,那两年真的是干伤了。
  
  她是探亲去的加拿大,又没有移民证,就不能有打工卡,只能打黑工,老板便把她的工资压得非常低,而且老板还经常借机克扣工钱。有一天老板让她找一个老鼠夹,她用了几个小时也没找到,最后在灶台底下挖到,为此老板说她耽误了时间,扣了她5美元,她觉得特别委屈。后来,为了多赚钱,她专门找工资高的工作,但越是工资高的,工作时间越长,工作难度越大,工作标准要求越高,但她硬是这样“折磨”自己。后来她时薪3。5美元,一天做4家餐馆,连续工作16小时,一天赚400元人民币,等于当时在中国1个月的工资。
  
  除了赚钱,她还特别能省钱。一对台湾老夫妻答应,只要张兰每天早上6点准时给老爷子熬好麦片,给患病的老奶奶洗好澡,就可以免费住在他们家的地下室里。张兰欣然答应了。在这个只能够放一张床和一个床头柜的地下室里,张兰每天早起晚归,寄人篱下的生活异常艰难。
  
  肉体上的痛苦还不算什么,最难耐的是孤独、寂寞,精神上的折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在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请把他带到纽约来,因为这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把他带到纽约来,因为这里是地狱。”一次她看到了一位教授,他是爸爸在清华大学的同窗好友,在那里推着烧麦车叫卖。他乡遇亲人,她多么想叫他一声,那一刻她知道她要靠自己的体力去奋斗来实现她的目标,于是她没有叫。那时的张兰已经结婚生子,孩子在北京,她的丈夫、婆婆、妈妈都在北京,远隔千山万水,夜深人静写着家书的时候,她常常是泪流满面。她随身带着儿子6岁的照片,摆在床头柜上,只要思念就拿来看一下,但又快速放回去,因为她怕会动摇自己对梦想的追求。
  
  看着如此辛苦奔波的张兰,表姐偷偷为走在唐人街上回头率极高的张兰报名参加华人选美大赛,希望她通过选美实现自己的价值。无疑,这对于一个美丽的女人来说,是相对轻松也为人艳羡的道路。美丽的张兰很轻松地就成为了大赛的冠军,然而接下来更高一轮次的比赛张兰说什么也不参加了,她说:父亲和资本家出身的姥姥对自己影响很大,自己受传统教育影响非常深,决不吃青春饭,吃花瓶饭,决不进演艺圈。
  
  打工的经历,使她无比坚强与坚韧,也让她更为不服输。当她赚到了两万美元时,离圣诞节还有4天,当时要花100万港币都不能拿到的移民证也办下来了,外面的花花世界最终没有令张兰迷失,圣诞节那天,她买了一张机票踏上了魂牵梦绕3年的故土。回国后,1991年张兰开了一家川菜馆,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再后来就有了现在的“俏江南”。
  
  现在已功成名就的张兰经常被称为女强人,而张兰则说:“张兰根本不是女强人,而是强女人;女强人也许是表面的风光,而从小经历了那么多磨炼的她,骨子里就是个‘坚强的女人’。”张兰还说,现在年轻人创业机会其实很多,但他们往往就缺少一种如何面对逆境的素质,于是遇到挑战就可能退缩。所谓成功都是长久地进行顽强拼搏的结果,都是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战胜无数困难的结果。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是成功者必然的磨炼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