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20:40:49 | 查看全部
成败,选择
时间:2015-11-30 作者:未详 点击:2413次
  一人,已到中年,一事无成。一日,他请教一位智者。
  
  “你说,你试做过很多事,从事过很多工作,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智者问。
  
  “我想,是不是我的每次选择,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是错误的选择,导致了错误的结果。”中年人说。
  
  “你知道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吗?”智者又问。
  
  “成功者做出的选择都是正确的,而失败者做出的选择都是错误的,这就是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中年人说。
  
  “失败者同成功者最大的区别,不是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是在做出正确的选择后,一遇到坎坷和挫折,一遇到艰难和困苦,就放弃了最初的选择。所以,成功才会永远在他们放弃的彼岸。”智者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20:41:02 | 查看全部
与其算命,不如奋斗
时间:2015-12-01 作者:未详 点击:2037次
  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幼年丧父,他母亲让他学医,将来可以有门活命的手艺。一次,袁了凡上山采药,路过慈云寺的时候,遇到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先生,自称姓孔,善于推算人的命运。他很好奇,就让他算,先生说:“你本是个当官儿的主儿,明年就能考中秀才,还是别学医了吧!”
  
  袁了凡将信将疑,征得母亲同意后,弃医从学,第二年果然考中秀才,连他考试的名次都跟预测的一模一样。他服了,把孔先生请到家中,让他推算一生的命运。孔先生也没客气,给他算得很详细,哪一年考取第几名,哪一年应当做贡生,哪一年可以在某省当县长,甚至告诉他,他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寿终正寝,命中没有儿子。
  
  袁了凡把孔先生的话一一记录下来,多次验证,均分毫不差。于是,袁了凡相信一个人的进退功名浮沉,都是命中注定。就像一层窗户纸,捅破之后,他就豁然开朗了。本来嘛,既然一切都是命定的,那还不辞辛苦地折腾什么呢?心态放开后,他整天游山玩水。
  
  有一天,他到栖霞山闲逛,遇到了云谷禅师。或许是从这个年轻人脸上,看到了不应有的荣辱不惊的淡定与从容,云谷禅师大为惊异,问他说:“自从你进来后,我不曾看见你起一个妄念,这是什么缘故呢?”袁了凡老实地回答了事件的经过,说:“既然命运都是个定数,没有办法改变,再有什么想法又有什么用呢?”
  
  云谷禅师笑道:“我本来认为你是一个了不得的豪杰,哪里知道,你原来只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哪里有不可更改的定数呢?”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他埋头苦读,发誓打破命运的魔咒。第二年,他参加秋季乡试,高中第一名,而孔先生给出的定数是第三名。随后,他到京城参加会试,竟然考中了进士,这在孔先生的命运预言里是不存在的。
  
  从此,袁了凡把所谓的定数完全抛在了一边,结果命运发生了神奇的逆转。他不仅当了县长,还在兵部当上了司长;不仅有了孩子,还是个儿子;不仅活过了53岁,还活到了74岁高龄。69岁那年,他把自已身体力行改变命运的事,写成了《了凡四训》传给后人。
  
  决定我们命运的,从来不是上天的定数,而是我们的想法。人生中,一个人最有可能把握的,就是自己的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20:41:16 | 查看全部
找准你的靶心
时间:2015-12-02 作者:未详 点击:943次
  海子高中毕业后就来省城打工,转眼已近3年,苦没少吃,收获却寥寥。当初离家时,海子拍胸脯立过誓的,要在城里轰轰烈烈地干出一番事业,要做大老板,要让辛苦了一辈子的老爹老妈过上好日子。可3年里他除了不停地换工作似乎没做别的,最长的一次也只坚持了半年。到最后,当他不得不第21次辞掉工作时,海子真的心灰意冷了,他已经没有勇气再去找工作了。他认定凭他那点学历和本事,根本不可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大都市里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搞不好连生存都会很困难。无奈之下,他索性做了破烂王,每天去大街上捡拾废品。先保生活要紧,工作的事以后再说吧,他这样想。
  
  一天,在一幢豪华宾馆前的街道旁,海子正准备捡起一个已被压瘪的空饮料瓶,这时一辆乳白色的别克车在旁边停下,一位穿着很体面的中年女士优雅地从后车门钻出来,彬彬有礼地向他问道:“老板,请问去中山公园怎么走?”海子愣了一下,确定她是在跟自己说话后,连忙直起腰抬起头,很详细很绅士地告诉了她到中山公园的路线。
  
  目送女士的别克车渐渐远去,海子久久地呆立在原地,他忽然有一种冲动,想把这辆流光溢彩的别克车的车牌号码记下来。他没有再去捡那个空饮料瓶,便踅进一家小饭馆,点了几样小菜和酒。其实他不胜酒力,平日也很少喝酒,可这一次他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回到家就扑倒在床上蒙着头大哭起来……
  
  第二天,海子没再去大街拾荒,他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凑到了3000元钱,他用这些钱开办了一家废品收购站,他真的成了一名老板。
  
  几年后,海子已是本市最大的废品回收公司的总裁,他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别克车。海子还记得当年那辆别克车的车牌号码,他知道如果不是那位中年女士对自己看似平常的一声称呼,惊醒了他,让他找准了前进的方向,他就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于是他调动一切力量去寻找那位女士,想当面向她表示感谢。后来女士终于被找到了,当海子开着自己的别克车去见她时,他才惊讶地得知这位女士其实是高度近视,那天见他拄着棍又弯着腰,竟把他看成了一位老大爷,她喊的是老伯并不是老板,是海子听错了。
  
  其实人生就像射箭,如果连靶心都没找准,怎么能命中目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20:41:28 | 查看全部
灾难与财富
时间:2015-12-04 作者:未详 点击:964次
  人生中,能够从挫折中站起来,那么就能将经历变成财富;如果倒在挫折中站不起来,那么挫折的经历就是一场灾难。
  
  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有两位经历相似的年轻人,一个叫弗莱克,一个叫乔布斯,他们都是白手起家,通过6年的奋斗,都成了美国有名的大富翁。弗莱克成了当时纽约最大的百货商场老板,乔布斯是苹果电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然而,他们在一场世界性的经济风暴里,双双破产。破产后,弗莱克在绝望中爬上纽约帝国大厦顶楼,选择跳楼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乔布斯也被苹果电脑公司扫地出门,但流落街头而又身无分文的乔布斯,却不忘为自己寻找出路、为苹果电脑公司寻找出路。他想,世界上无论何种创造,一旦致力于为“个人”着想时,就会获得最大的效益。于是,他向苹果电脑公司建议,打造和推广“个人电脑”品牌。苹果电脑公司被乔布斯的执著所感动,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并重新聘任他为首席执行官。经过几年的打拼,乔布斯成了新经济时代美国的第一个亿万富翁,也是当时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他由此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封面,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青年的楷模。
  
  弗莱克与乔布斯,这两个经历相似的年轻人,在成功之后,他们遭遇了相似的挫折,然而,挫折给他们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在挫折中毁灭,一个在挫折中站起,创造着人生新的辉煌。
  
  挫折对于人生,是灾难也是财富,如果怀着消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挫折便是人生的一场灾难,它会使我们陷入绝望和万劫不复的深渊;如果抱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挫折便成了人生的一笔财富,它使我们变得更智慧、更坚强,更能激起我们冲破障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20:41:43 | 查看全部
给生命一个期限
时间:2015-12-05 作者:未详 点击:1004次
  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是一个很不错的栏目,使观众了解了许多稀有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让人大开眼界。而有关介绍海獭的内容,令我更有一番感触。
  
  海獭是哺乳动物,生活在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和堪察加半岛沿海,善于游泳和潜水,它体长1米左右,尾长约30厘米,只是在休息和繁殖的时候才上陆,它的前肢短小,专门取食和梳刷绒毛。后肢较长,宽大而扁,成鳍状,趾间有蹼,能像桨那样划水。长长的尾巴像舵那样在前进时掌握方向。
  
  海獭是一种非常有智慧的动物,它非常喜欢吃硬壳动物,如海胆、贻贝、蛤子等。而这些小动物都有很坚硬的外壳,海獭的牙齿根本无法咬碎它们。那么海獭是怎样破壳吃肉的呢?聪明的海獭想到了更坚硬的石块。它们在海底抓到海胆以后,先把它们挟藏在两个前肢下面的皮囊中,游到水面后仰躺,把随身携带的约有拳头大的方形石块放在胸脯上做砧板,然后用前肢抓住海胆使劲往石头上撞击,直到壳裂肉露为止。据科学统计,一头海獭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可以从海底捕获54只贻贝,在石头上撞击2237次。
  
  海獭睡觉也十分有趣。首先它们寻找海藻丛生的地方,先是连连打滚,将海藻缠绕在身上,或者用四肢抓住海藻,然后枕浪而眠,这样可避免在沉睡中被大浪冲走或沉入海底,并且可以有效地抵御来自岸上天敌的威胁。睡觉时,如果受到敌害的来犯或者惊扰,它们便会立即潜水逃跑。
  
  海獭平时还很爱美。它的一生除了觅食和休息以外,总是用相当多的时间来梳理、舔擦自己,皮毛、头尾和四肢都不放过,连胸腹部这个“餐桌”也都洗得一干二净,它的这种“梳妆”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海獭全靠身上的皮毛起保护作用,如果皮毛乱蓬蓬的,或者沾上污秽,海水就会直接浸透皮肤,把身体的热量散失掉,因而会被冻死。
  
  海獭吃、睡、打扮都是充满智慧的,都是为了在繁杂的环境中能生存下来。而更令人惊叹的是海獭对成功捕食时间的准确把握。
  
  海獭每次的潜水时间只有4分钟,也就是说,在这4分钟里,它必须潜到50米以下的海水里去捕猎,如果超过了4分钟,它就可能溺死在水里。所以,时间对于海獭来说就是生命。每一次捕猎,都是以倒计时来计算的,并且必须用上整个生命。它们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捕获到食物,不然,要么会被淹死,要么就会被饿死。
  
  海獭的食物大部分在海底,由于海獭非常清楚自己捕猎的时间有限,所以每次潜入水中之后,它便目标明确地去寻找自己的猎物,1秒钟时间都不敢耽误。它的速度也异常快捷,抓到猎物后,一定要在肺里的氧气用完之前返回水面。它们没有鲨鱼那样坚硬的牙齿,也没有金枪鱼那样锋利的长枪,它们没有任何强过海里其他动物的器官或武器,也并不适合在水里生活。可是,千百年来,它们就是靠着那4分钟的捕猎时间在海里生存了下来。
  
  4分钟决定生与死,真是太让人震惊了。而人呢?常常听见一些抱怨,说空虚无聊了,说无所事事了,说生活没一点意思了。但是如果在生命的过程中,只给你4分钟的时间,你还会满腹怨言吗?当你想到4分钟决定生死,你还会无动于衷吗?海獭清楚地明白自己只有4分钟的期限,所以它才动作神速,我们是不是也要给生命一个期限呢?给自己一个期限,你的人生才不会绝望,你才目标明确全神贯注,你才感到有压力才能有动力,你才珍惜生命坚强努力。这是人应该向海獭学习的生存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20:41:56 | 查看全部
花一万个小时做一件事
时间:2015-12-06 作者:未详 点击:1001次
  德国柏林音乐学院最新研究显示,要成为拔尖运动员、音乐家、棋手等,至少需苦练1万小时。学院跟踪调查一组小提琴练习者,统计他们每周练琴时间,直至20岁。结果发现其中佼佼者练琴时间均达1万小时,而略逊的学生练琴时间为8000小时。因而得出这样的结论,灵感和天分固然重要,但练习时间才是区分天才与庸才的决定因素。
  
  先不要急于把1万个小时和天才画等号,请务必注意这个结论中关键词的排位顺序:灵感天分打头阵,练习时间居中,天才与庸才压尾。
  
  所以可以肯定地这么说,成为真正天才的最首要条件依然没变,那就是找准你的天赋到底在哪儿。唯有准确无误定位了你的天才点,那么花1万小时去锻造这把剑,才能功到自然成,想不成为盖世名剑都难。
  
  美国游泳天才菲尔普斯,人们称他外星人、超人、未来人,但他自己发自肺腑说过一句话:“我知道,没有人比我训练更刻苦。”7岁开始练游泳,每天早上5点半别人还在熟睡的时间,他已经去训练了,每周要游100公里。12岁起,每周要比对手多训练一天。没有假期,没有正常孩子的娱乐活动,游泳占据了菲尔普斯全部的精力。到了23岁,菲尔普斯成就了北京奥运上的旷世辉煌。
  
  再来看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狂热的文学青年求教作家陈忠实,陈忠实当时没多考虑,给青年的勉励大意是坚持就有希望。该青年如获至宝,从此万事不问埋头搞他的创作。好多年过去了,陈忠实无意间了解到这个已届中年的当年的文学青年,至今一事无成落拓潦倒,却还痴心于写作。陈忠实懊悔不迭,因为他未加三思轻易出口的一句话,这个青年便把成倍的万个小时花在了他本不该花的地方。要知道,爱好兴趣并不代表天资。
  
  话说到这里,已经再明确不过了。天赋是成才的基点,如同菲尔普斯殊于常人的身材比例,长臂大脚短腿,这些最适宜游泳的身体特征,决定了他的努力必然得到相应回报。但若让他去练跑步,平时连走路都动不动摔跤的菲尔普斯也只有拾别人脚后跟的份了。天才与庸才,就看你有没有选对自己的擅长项。
  
  然而现实生活中多的是文学青年类人物,活了半辈子都找不到自己身上的最亮点,或者像颗拧哪儿就在哪儿的螺丝钉,或者是拿梦想当饭吃的乌托邦。退一步讲,就算我们生来平凡地一无所长,那么放低身段脚踏实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用一万个小时专注于一件简单事情,铁棒纵使不能磨成绣花针,做个身怀绝技的卖油翁总是不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20:42:07 | 查看全部
金子已经被比尔·盖茨拿走
时间:2015-12-06 作者:未详 点击:970次
  学校最近组织了一次论坛活动,邀请到的嘉宾是国内一位出色的企业家。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自然更多地提到在金融危机中如何更好地就业和创业的问题。
  
  企业家说:“那我提出一个问题,看在座的同学们怎么回答。假如一条大河的对岸刚发现了一座大的金矿,但是河水很深,而你们又不会游泳,你们又渴望得到一大笔财富,那你们该怎么办呢?”
  
  有人说:“绕到河水浅的地方再过河。”
  
  有人说:“练习游泳,练会了再游过去。”
  
  也有人说:“造条船,能过河就行。”
  
  还有人说:“建一座桥,就可以到达河的对岸了。”
  
  企业家点点头,微笑着说:“你们说的都不错,你们的目的是为了过河,绕到河水浅的地方过河也未尝不可,但是一条大河,你知道浅水处在什么地方呢?这样找很浪费时间,有时候成功是要有一点冒险精神的,太保守反而错过良机。练习游泳也行,但当你学会了游泳并且真正能够游到对岸去时,估计一切都晚了,机会来了不抓住那机会就会溜走的。造船、建桥也可以,但你想想,造一条船、建一座桥需要多大成本,需要多少时间呢?”
  
  “毕竟有的人很善于游泳,人家已经在第一时间游到对岸,对岸的金子已经被人提前注册了商标、申请了专利。”
  
  “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善泳者,他最先发现了财富并且最先游到对岸去,金子已经被比尔·盖茨拿走了。”企业家有些开玩笑地说。
  
  “真正的财富只能被少数的天才拥有。”
  
  看着同学们有些失望的眼神,企业家接着说:“或许你们不是天才,但是只要你们肯动脑筋,转过弯来,也一定会有很多成功的道路。”
  
  “金子已经被比尔·盖茨拿走了,如果这时候你就灰心丧气、打退堂鼓,那注定你要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那么这时候你们发现机会了吗?”企业家顿了顿,接着说:“汲取了不会游泳而失去财富的教训,这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想学游泳,那么机会来了,你可以开游泳馆,请人教授游泳,你一样也可以发财的。还有造船的应继续造船,建桥的也应继续建桥,人家比尔·盖茨有很多金子,也需要过河,你可以跟他收过路费,一样也可以赚大钱的。然后你们再看,造船也需要木材商,建桥还要水泥商……机会还有很多很多。”
  
  “比尔·盖茨拿走了金子,他同样也要分一些给你们。所谓成功之路千千万,只要你们不用非法的手段和他硬抢金子,而是另辟蹊径,让他自愿送金子……”
  
  会堂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20:42:19 | 查看全部
熊猫与流浪狗
时间:2015-12-07 作者:未详 点击:1059次
  生命中越是没有交集的两个事物,他们可能会在另一个时空领域里相识相知。
  
  有两个十分要好的穷人,相约一起去找上帝。在万物之主上帝面前,两个人分别倾诉了自己悲惨穷困的一生,他们经受着命运与生活的折磨,贫穷的束缚,像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备受煎熬,但一个仍然任劳任怨,努力耕种,一个生活懒散,不屈服命运的安排。而他们说穷人受穷是命中注定,一言不发的上帝终于发话了,反问道:“真的吗?穷人受穷是命中注定的吗?”上帝笑了笑,又继续保持沉默,两个穷人倾诉完自己的苦衷之后,祈求上帝说:“做人太累了,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有烦恼,让他们转世成动物吧,况且是那种生来就很享受的那种。”上帝思考了一番,说:“好吧,我给你们介绍两个动物,一个是国宝大熊猫,众人皆知;一个是名犬圣伯纳犬,由于性情温和,经常被当作宠物来养,你们随便选一个转世吧,但是我有个条件,就是你们必须按期到我这里来汇报你们的情况,可以吗?”听到上帝答应他们,他们欣然答应这个要求。
  
  就这样在上帝的安排下,他们一个以宠物狗的身份降临在一个大富豪的家中,另一个则以国宝的身份降临在国家专门为他准备的特别保护区里面,从此他们就过上了无忧无虑理想中的生活了。当然,刚开始,他们如期向上帝汇报自己享受了多好的待遇,例如有许多可口又有营养的食物,还有和人类一样的洗澡等等,上帝只是静静地听,什么话都没说。
  
  好景不长还是原形毕露,转世成宠物狗的那个,由于现在吃喝不愁的悠闲快活生活,变得更加懒惰,不听从主人的意愿做事情,整天吃完了睡,睡完了吃,还全身脏兮兮的,主人刚开始还管教管教它,由于它长时间的这样,主人放弃了,对它置之不理,主人的忍耐力也是有限度的,于是把它赶出了家门,由宠物狗变成了流浪狗;而另一个转世成大熊猫的那个,性情温和又十分乖巧,听从训练员的安排,成为人人喜爱的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再次来到上帝面前,流浪狗埋怨主人是如何地薄情寡义,自己再怎么也是名犬,他这么不爱惜自己,会后悔的……大熊猫很同情的看了看它,说再祈求上帝一次吧,流浪狗停止了抱怨,再一次祈求上帝在给一次转世的机会,上帝拒绝了它,说:“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机遇难得,好好把握吧。”便离开了。是的,上帝给了他们同等的机遇,大熊猫很珍惜并且很努力地生活着,而流浪狗不是本来就是流浪狗的,它被懒惰的重量拖住双脚,缺乏进取心,现在的它,整日在街上闲逛,全身发黑发臭,行人见到它就躲地远远的,这只怪它咎由自取。
  
  就这样持续了一些日子,每次见面,上帝仍然一言不发,默默地听它们汇报。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流浪狗追逐欺负它的猫时,英勇的身姿,漂亮的步伐被一个警犬员看见了,认出了它就是圣伯纳犬,便把流浪狗带到部队,给它梳洗完之后,不禁感慨道:多么好的一条狗啊!以后就跟着我吧,要发挥你的价值。“价值”一词,敲醒了整日浑浑噩噩的流浪狗,对啊,自己是一条名犬,有优良的身体素质,不应该就这样被埋没,这次我一定好好抓住这个机遇,使自己的命运有所改变,于是努力听从训练,再加上身上特有的品质,很快就成为一条优秀的警犬,在多次的任务中,屡屡功绩显赫。
  
  又一次地来到上帝面前,流浪狗脸上漏出了久违的笑容,大熊猫问其原因,流浪狗的回答很简单:努力抓住机遇,找到人生价值,认真地生活。寻根问底的大熊猫想继续追问下去时,流浪狗突然接到紧急任务就立刻赶回去了,大熊猫又继续问上帝,上帝笑而不答,上帝接着说:“有的人认为,穷人缺少的就是金钱;有的人认为,穷人之所以穷,缺少的是机会;有的人认为,穷人缺少的是技能;还有的人说,穷人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而他们不知道穷人缺的不是金钱,而是成为富人的进取心。进取心是永恒的“治疗”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穷人之所以穷大多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也就是缺乏致富的进取心,还有就是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罢了。”
  
  穷人不是命中注定受穷的,由宠物狗到流浪狗再到警犬,虽人生波折,但是如果上帝问我会选择哪个时,我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流浪狗那样的,人生中总有这样那样的诱惑与挑战,可能因为一时的贪念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不过要以理智与清醒的大脑克服它,鼓起勇气爬出泥潭,这样你才会找到你的价值。
  
  朋友,若是上帝也给你了这样一次机会,你会如何选择呢?你会完成从流浪狗到警犬的过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20:42:31 | 查看全部
赢过昨天的自己
时间:2015-12-08 作者:未详 点击:1727次
  从小我就比较好胜,但资质平庸,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取得第一。
  
  父亲发现我总是郁郁寡欢,追问原因。我信任父亲,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和不快乐告诉了他。父亲抚摸着我的头,慈爱地说:“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而且你确实努力了。但是得不得第一又有什么关系呢?第三名也很好呀!”“什么呀?得第三,多丢人!”我还是哭丧着脸,心里很不理解父亲的话。“有目标是好的,但第一名只有一个,那也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一个人,只要赢了自己就可以。”父亲说。
  
  父亲那天说了很多,但“只要赢了自己就可以”我无法理解,以为他只是在安慰年少的我。后来,长大了,特别是步入社会后,经历的事情多了,才渐渐明白父亲当年的话。
  
  我喜欢文字,一直在写。日记写了二十几本,后来就在网上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一篇文章被《成长》杂志选用。欣喜若狂,我以为自己是当作家的料,于是天天奋笔疾书。然而,当我真正开始投稿后,面对的却是一封又一封退稿信。有的,根本就杳无音信;有的,初审通过了最后又在终审时被卡。半年里,居然连一篇文章都无法再发表。沮丧,汹涌而至,伴随着别人的嘲笑,我心灰意冷,三个月里,再也没有写过一个字。我开始纵酒高歌,流连在灯红酒绿的夜总会。
  
  那段颓废的日子,父亲看了很心痛。一天夜里,父亲拦住了准备出门买醉的我,他说:“你以后真的不愿意再写了吗?”我低着头,没有回答。父亲知道我对文字的酷爱,知道我割舍不下自己十几年来的梦想。“我知道你一直在努力,你写得很辛苦,但是又有谁的成功是一帆风顺没有挫折的?你的文字已经在进步,你不知道吗?”父亲喋喋不休。“可是,没有编辑认可我的文字……”我低声反驳。“别人不认可你,但你首先要认可自己呀,你在进步,你已经赢过昨天的自己了,我为你骄傲!”
  
  “赢过昨天的自己?”我重复着父亲的话。“对,只要赢过了昨天的自己就可以了。”父亲很肯定地说。那天,我没再外出,一个人躲在房间想了很多,父亲的话一直萦绕在耳边。是呀,为什么要和别人比呢?我能赢过昨天的自己就可以了,于是打开电脑,再一次拾起自己差点丢失的梦想。
  
  以后,我平心静气地写文章,依旧投稿,但不再热衷结果。我明白了人生只要能“赢过昨天的自己”就可以,不需要和别人作比较。
  
  这一年来,我的文字慢慢成熟,逐渐被一些编辑认可。一年里,先后发表了五十多篇文章。我知道,一年的时间才发表五十多篇文章是很少的,对一些名写手来说,他们一个月发表的文章就超过了这个数,但对我来说却弥足珍贵,这是我努力了一年的结果。
  
  我不会再患得患失地去和别人作比较,能够看见自己的进步,我已经很满意了,我也将会继续努力。冠军只有一个,更多的人都是像我一样,即使很努力了,也无缘第一。无缘第一就可以不努力了吗?不能的,因为人生首先是一场和自己竞争的比赛。只要活着,这场比赛就将一直进行下去。
  
  每天都“赢过昨天的自己”一点点,日积月累,一段时间后,蓦然回首,我们会惊讶自己取得的成绩,甚至于会感叹自己的坚持和努力。
  
  人生,是需要坚持和努力的,但首先,我们一定要赢过昨天的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20:42:49 | 查看全部
没有翅膀也可以高高地飞翔
时间:2015-12-09 作者:未详 点击:915次
  1983年的一天,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一家医院,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令她的父母异常惊愕的是,女婴居然一出生就没有双臂,连见多识广的医生也无法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
  
  在父母的疼爱下,女婴一天天地长大,成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那天,站在阳台上的女孩,看到与自己同龄的一群孩子正张开天使般的双手,在阳光下欢快地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女孩十分伤感地向母亲哭诉命运的不公,竟然不肯馈赠她拥抱世界的双臂。
  
  母亲平静地安慰她:“孩子,上帝的确有些偏心,但上帝是要送给你更多的梦想,要让你用行动去告诉人们——即使没有翅膀,也依然可以高高地飞翔,就像没有修长的十指,你同样可以弹出美妙的琴声,可以写出漂亮的文章……”
  
  “我真的能做到那些吗?”女孩仰起头来。
  
  “只要你肯努力,就能做得到,只要你的梦想没有折断翅膀,你就一定能飞得很高很高。”母亲温柔的目光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女孩相信了慈爱的母亲的话,目光一遍遍地抚摸着自己那双看似普通的脚,心中暗暗地告诉自己:我有一双非凡的脚,不只是用来奔走的,还是用来飞翔的。
  
  此后,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女孩开始有计划地锻炼自己双脚的柔韧性、灵活度和力量。怀揣梦想的她,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尝过了谁都无法数清的失败,终于在人们大声的惊讶中,练出了一双异常自由灵活的脚——她不仅可以用双脚吃饭、穿衣,轻松地实现生活的自理,还学会了用脚弹琴、写字、操作电脑……她用双脚做到了几乎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一切。
  
  女孩开始在人们面前自豪地展示自己非同寻常的“脚功”,起初遇到的那些异样的眼光里,渐渐地充满了惊讶和钦佩。在她14岁那年,女孩彻底地扔掉了那副装饰性的假肢,一脸阳光地穿着无袖的上衣,走进校园、商场、街区……仿佛自己根本就不缺少什么,除了常人那样的一双臂膀。
  
  女孩在继续着创造奇迹的脚步,她读书刻苦,作业写得总是一丝不苟,从小学到中学,她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十分敬佩她的坚毅和自强。当她拿到亚利桑那大学的心理学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时,一家人幸福地拥抱在一起。父亲自豪地鼓励她:“孩子,你还可以做得更棒!”
  
  “是的,我还可以做得更棒!”女孩自信地笑着。
  
  为了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保持腿部的灵活性与韧性,女孩不仅坚持经常性的跑步,还成为碧波荡漾的泳池里的一条自由穿梭的美人鱼,还成了一家跆拳道馆里小有名气的高手……一位医生曾指着给她拍的X光照片,惊奇地喟叹:经过锻炼,她的双脚已变得异常敏捷,她的脚趾关节已像手指关节一样灵活自如。”
  
  女孩的梦想还在不停地放飞着,她又走进了汽车驾驶学校。在教练员惊讶的关注中,她很快便掌握了驾车的各项技术,通过了近乎苛刻的各项考试,顺利地拿到了驾照,开始用双脚娴熟地驾车御风而行……
  
  接下来,女孩要去圆自己心中埋藏已久的梦想了——她要亲自驾驶飞机,拥抱苍穹。
  
  曾经培养出许多飞行员的著名教练帕里什·特拉威克一看到亲自驾车来报名的女孩,就知道她一定会飞上蓝天的,就像一只矫健的雄鹰那样,不仅仅因为她那娴熟的驾车技术,还因为她目光中流露出的从容、淡定与果决。
  
  果然,女孩在学习飞机驾驶的时候,丝毫不逊色于那些身体健全的飞行员,她一只脚操纵着控制板,另一只脚操纵着驾驶杆,滑行、拉起、升空……她冷静、沉着,每一个动作都十分准确、到位,比不少学员表现得都出色。教练帕里什·特拉威克后来回忆说:“事实证明,她是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她驾驶飞机时非常冷静和稳定。一旦你和她在一起呆上20分钟,你甚至就会忘掉她没有双臂的事实。她向人们展示,人们可以克服所有的限制,她真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25岁的女孩如愿地拿到了轻型运动飞机的私人驾照,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只用双脚驾驶飞机的合法飞行员,开创了飞行史的先例。女孩的名字叫做杰西卡·考克斯。
  
  如今,杰西卡·考克斯已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她靠双脚生活和奋斗的感人故事,给世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和精神鼓舞。
  
  在美国数百场的演讲中,杰西卡·考克斯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的梦想有多高,你就可能飞多高。”
  
  没错,即使你生来就没有翅膀,但你依然可以高高地飞翔,因为你心中永不跌落的梦想,会为你生出自由翱翔的双翅,会给你传递无穷的力量,会帮助你创造无法想象的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