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6:29:48 | 查看全部
把失败率99%的事坚持做它100次
时间:2015-11-17 作者:未详 点击:1834次

  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到一家公司做营销。一年下来,我的营销业绩很不理想。一次,我去请教营销主管,他每年的营销业绩都在公司排第一,人们都称他为“营销大王”。
  
  “现在有一笔营销业务,它的失败率为99%,你会去做它吗?”营销主管问我。
  
  “当然不会,因为它的成功率太小了,几乎为零,做了也是白做。”我说。
  
  “假如你把这笔失败率99%的业务,坚持做它100次,情况会怎么样呢?你不妨算一算。”营销主管说。
  
  我开始心算起来:失败率99%的业务,坚持做100次后,这笔业务的失败率就是99%的100次方,即37%,那么它的成功率就是100%减去37%,即63%。
  
  我不由惊讶起来,一件失败率99%的事,坚持做它100次后,它的成功率竟是63%!
  
  我开始明白了,自己的营销业务之所以不佳,就是因为在失败面前,一次次退却了,没有在失败中再尝试、再坚持。当你把失败率99%的事坚持做它100次,就是上帝也会感动,上帝也会把成功的砝码倾斜到你的一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6:31:22 | 查看全部
把失败率99%的事坚持做它100次
时间:2015-11-17 作者:未详 点击:1834次

  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到一家公司做营销。一年下来,我的营销业绩很不理想。一次,我去请教营销主管,他每年的营销业绩都在公司排第一,人们都称他为“营销大王”。
  
  “现在有一笔营销业务,它的失败率为99%,你会去做它吗?”营销主管问我。
  
  “当然不会,因为它的成功率太小了,几乎为零,做了也是白做。”我说。
  
  “假如你把这笔失败率99%的业务,坚持做它100次,情况会怎么样呢?你不妨算一算。”营销主管说。
  
  我开始心算起来:失败率99%的业务,坚持做100次后,这笔业务的失败率就是99%的100次方,即37%,那么它的成功率就是100%减去37%,即63%。
  
  我不由惊讶起来,一件失败率99%的事,坚持做它100次后,它的成功率竟是63%!
  
  我开始明白了,自己的营销业务之所以不佳,就是因为在失败面前,一次次退却了,没有在失败中再尝试、再坚持。当你把失败率99%的事坚持做它100次,就是上帝也会感动,上帝也会把成功的砝码倾斜到你的一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6:31:30 | 查看全部
做一粒奇怪的豆子
时间:2015-11-18 作者:未详 点击:1001次

  乔·巴斯比是来自英国盖茨黑德市的一个小伙子。像所有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大学毕业后,巴斯比立即风风火火地投入到求职大军中去。
  
  投简历、频频出入人才市场……跟其他求职者一样,巴斯比尽一切可能试图让自己在众人中显露出来。
  
  巴斯比就这样坚持了两年,但是仍然没有一家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这时,巴斯比再也坐不住了,频遭打击的他心情一度低落到极点。
  
  这天,再一次求职失败的巴斯比气急败坏地回到乡下的老家,并将自己的委屈一股脑儿讲给父亲听。
  
  当时,父亲正在收拾一盆青豆,他要将那些籽实饱满的豆子挑出来当做明年的种子。听完儿子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一切,这位白发老人随手从盆里捡起一粒青豆,对巴斯比说:“孩子,你仔细看看这粒豆子,等会儿我要把它重新丢进盆里,我要让你把它找出来。”说完,父亲把这粒豆子丢进了盆里。
  
  巴斯比没有寻找那粒青豆,他苦笑了一下,说:“这些青豆都是一个模样儿的,我怎么可能找出你刚才丢下去的那一粒?”
  
  “是呀!在成千上万粒青豆里是找不出我刚才丢下去的那粒。可是,如果丢下去的是这粒呢?”父亲一边笑着,一边变魔术般打开手掌——他的手心里赫然出现一粒长相奇特的青豆,这粒青豆比普通的青豆要大很多,而且颜色也明显不同。
  
  父亲话中有话,悟性极高的巴斯比立即惊喜地叫起来:“是呀,如果我把自己的简历做得标新立异一些,我一定会从为数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的一周,巴斯比把自己锁在卧室里专心思考推销自己的好方法。
  
  一周后,巴斯比为自己制作出了一份与众不同的简历。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份简历不是用来投递的,而是“穿”在身上的。
  
  原来,巴斯比将自己的个人简历印在了T恤上。这件T恤是乔·巴斯比花了25英镑特别定制的。T恤的前胸印着两个大大的英文单词“EMPLOYME”(雇佣我吧),后胸则密密麻麻地印着巴斯比的详细个人简历。
  
  巴斯比穿着“T恤简历”上街,回头率居然非常高。
  
  巴斯比这一不同常人之举后来还被网友拍照后挂在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好奇,短短几天的时间,点击率就超过了10万。英国最著名的报纸《镜报》还报道了这件事。更让人欣喜的是,多家公司注意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小伙子,纷纷向他发出聘任邀请,极力要将他招至麾下。相信不久的将来,巴斯比一定可以谋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妨将思维稍微转一下弯儿,也许就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成功,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6:31:45 | 查看全部
逆风前行
时间:2015-11-18 作者:未详 点击:1531次

  周春明,被誉为台湾“出租车皇帝”、中国的“卡耐基”。
  
  49岁那年,他成为中年失业一族。无奈之下,他开起了出租车。刚开始,他整天穿着短裤背心,吊儿郎当地开着一辆出租车,无精打采地打发着无奈的日子。
  
  这天,有一位顾客临下车时真诚地告诉他:“出租行业竞争激烈,你这样对待工作,会随时因为缺乏客源而失业,那时,你怎么办?”
  
  一语惊醒梦中人。周春明意识到:“我要改变自己。既然我做了一名计程车司机,就不要嫌事情小,回报少,必须用心去做,做到最好,做到极致。”
  
  从此,周春明真的变了。很快,他戒掉原来抽烟喝酒嚼槟榔的习惯,只要出门开出租车,他总是西装革履,一尘不染,容光焕发。
  
  一天,一位女士突发重病,奄奄一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是一次冒险的生意,很多司机都怕找麻烦,不愿意拉她到医院。但周春明在发现这位女士的第一时间,迅速将她送到医院,赢得了抢救时间。这一举动感动了这位女士,她主动给周春明介绍客源,口口相传,赢得了一批长期固定的客源。
  
  还有一次,一位盲人按摩师坐出租车时忘记带钱,周春明赔着钱,亲自护送他回家,让对方感动不已。后来,这位盲人同样用积极为他介绍生意的方式来表达感激和信任之情。虽然出租车行业竞争激烈,但他却不受影响,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到了后来,有人想坐他的出租车,还需要提前预约。
  
  一次次的真情付出,让周春明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更多的乘客成了周春明事业中的贵人,而这些贵人们也为周春明编织起一个大大的财富网络。于是,周春明从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一跃成为“出租车皇帝”,从一个失业者到成为企业管理培训的高级讲师,并因此创造了两个台湾第一:第一位被台湾著名的《商业周刊》报道,被200多位教授和老板排队指名服务的出租车司机;第一位应国际著名企业——台湾南山人寿等多家知名企业邀请去做演讲的出租车司机。
  
  站在演讲台上,周春明多次告诉大家:“每天,都用心去准备;每天,都倾心付出。因为脚踏实地,不言放弃,终有一天会站在人生的领奖台上。”而且,每次演讲结束,他都会刻意搭计程车回去,想让自己随时站在原点,好好感悟开出租车这门学问。
  
  后来,周春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完成了一部《计较,是贫穷的开始》的励志书。在自序中,他说了一段话:“计较,是人性的缺点,它让我们失去太多宝贵的东西。一个事事都计较的人,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更珍贵的东西。特别是对于金钱的计较,当一个人和钱斤斤计较的时候,钱也会和你斤斤计较,所以我看得很开。当你不是为了钱而活着的时候,你才可能获得更多的钱,金钱仅仅是成功的附带品罢了。”
  
  周春明的创业经历再次向人们验证了一个道理——“心有多大,路有多宽”。的确,人活一世,得意与沉沦都在所难免,也是必然经历。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无论你扮演何种角色,处于何种境地,只要记住“心有多大,路有多宽”,忍人之所难忍,行人之所难行,一路向前,不畏艰辛,你一定有机会逆风前行,实现人生的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6:31:53 | 查看全部
极速银蚁,非凡生命
时间:2015-11-19 作者:未详 点击:881次

  很久很久以前的北非沙漠,是绿色苍苍,生命葳蕤。可是如今,那里黄沙漫漫,酷热异常,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连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也少见踪迹。但是有一种其貌不扬几近被忽视掉的蚂蚁——银蚁,却是最最顽强的沙漠居民。它们雄踞荒漠腹地,有着非凡的生命才能,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它们是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这是根据其体型大小与其每秒半米、每小时450公里移动速度的比值来推算出来的。其速度之快连现代的拍摄工具工作起来都无法企及呢。极速奔跑使银蚁成了沙漠居民中最大的生存赢家。
  
  一只饥渴难耐的沙漠蜥蜴,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细如针眼的银蚁洞穴。它专心地守候,以期众多银蚁中的几只能自投罗网。可是,等啊等,正午了,连一只银蚁的影子都没见到。气温已经达到了53摄氏度,再固执等下去,它就要变成蜥蜴干了。权衡得失,它明智地选择了离去。细瘦精明的银蚁,等待的就是这个最佳战机:快速出洞,在10分钟之内,找回家族所需的食物。如此紧迫,一是因为它们在烈日下最多只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否则就变成银蚁干了;二是它们要借助快速移动来缩短肢体和地面接触的时间,以避免地面的灼热;三是防备天敌突降。
  
  一只,两只……十几只。这是一只快速反应的精锐小分队,肩负着整个家庭果腹的希望。它们飞速地跑、停、嗅、触,倏忽改变方向,再次冲刺般地跑、停、嗅、触。终于,一只银蚁发现了一只晒昏了头的苍蝇。来不及招呼同伴,单枪匹马的小银蚁使出全身的力气冲上前去,拖、拽、拉、推,一寸一寸地移动着。
  
  又有几只银蚁赶来了,凭着遗传的本能,它们能够朝着同一个方向——蚁穴,一起拼命努力。
  
  还有4分钟,快啊,生命的极限马上要到了!可是,对银蚁来说,大山一样的苍蝇,搬动起来非常困难。只剩下3分钟了,已经有一只银蚁热晕了,蜷缩起了身子。还有1分钟!忽然,几只银蚁改变了战术:死命地咬断苍蝇的翅膀、四肢……宝贵的食物被大卸八块,小银蚁们或单独或合作,将好不容易寻来的食物,在最后1分钟里,一块一块地运回了巢穴。
  
  匆匆地,一些空手而归的同伴们也终于在最后的半分钟里悉数归来。这时的地面温度可能已经上升到六七十摄氏度了。
  
  此情此景,那体大脑呆耐热能力差得多的沙漠蜥蜴是万万想象不到的,它已经躲在家里不敢出来了。不可小觑的小银蚁!
  
  银蚁能适应高温下的生活,还得益于它那套银色的“太空服”。银色,有反辐射的作用。智慧的人类利用科技手段,才明白了这点,并将此运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可聪明的小银蚁,在千万年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早已进化到了这一步。这是其他很多生命所不能企及的。
  
  银蚁还有一项高超的绝杀技:利用太阳导航定位。沙漠里缺少醒目的参照物,但银蚁能利用升降的太阳来为自己定位。它们能不断地记住自己转动的角度,时时准确地定位自己的巢穴在哪里,以便抽身返回时能及时、准确、无误。
  
  原来,生命可以在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各种极端环境中生存。极端环境里,超级演变中,绝地沙漠上,走来了小小的银蚁,它们进化出了强劲的四肢,能快速奔跑;银色的皮肤,能反射阳光;聪明的头脑,能导航定位。不是被困难逆境吓退吓死,不是抱怨或逃离,而是不断修炼提升自己,最终让强大到能适应环境的自己成为驾驭环境的主人。这就是小小的银蚁给我们的大大的启示。
  
  极速银蚁,生命非凡,意义更不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6:32:37 | 查看全部
不断地打倒自己
时间:2015-11-20 作者:未详 点击:1178次

  提起婴儿童车,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举世闻名的“好孩子”。
  
  在全球,至少有4亿个家庭里活跃着“好孩子”的身影。它如今已经成为“童车大王”,不仅占据着国内大部分童车市场份额,在美国也坐拥半壁江山。它的“生身父亲”是集团总裁宋郑还。这位创始人在2001年名列《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百强,时为苏州首富。
  
  早年,宋郑还在昆山陆家镇中学教学,后来当了副校长。那时改革开放不久,全国到处萌发商机,“遍地黄金”,昆山也不例外。这块投资风水宝地,台商云集,大家都在疯狂地挖掘着第一桶金子。
  
  因为社会资源匮乏,政府鼓励学校自己办厂。于是,陆家镇中学筹集老师积蓄,也开办了一家工厂,生产微波炉。结果产品不对路,严重滞销,老师罢工,厂子濒临倒闭,欠债100多万元。上世纪80年代,那玩意儿跟电视机都属于奢侈品,寻常人家谁买得起呢?此时,宋郑还临危受命,接手这个烂摊子。他想,厂子要活,就必须推倒重来,更换新项目。1989年,机遇悄然而现。宋郑还从熟人手上接到订单,为一家工厂生产童车。童车的大好远景让他心思萌动,他决定自主开发和生产童车。
  
  不久,宋郑还获得了银行巨额贷款,学校也重新开门。这时,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要么回校教学,要么继续从商。多年的企业运作已使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毫不犹豫地弃教从商,抛弃了旧的自我。
  
  就这样,宋郑还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之中。他给自己生产的童车取了个名字:“好孩子”。从此,“好孩子”一点点地长大,逐步走出了昆山,迈向了世界。
  
  一路走来,宋郑还并不轻松。他坚持一个原则:厂子不作贴牌生意,只生产原创性童车。刚开始,“没有技术人员,我们就自己设计,找资料、做样品、跑市场,终于研发出一种既能推、又能摇的童车,但因为当时缺乏投产资金,申报专利后很快就出让了。”宋郑还回忆说。
  
  1995年,宋郑还开发了一辆秋千式的婴儿车,销路看好,而且还打入了美国市场。他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谁知它遭到一窝蜂地仿造。即使申请了专利,由于童车行业技术壁垒低,仿造仍十分严重,厂里效益一路下滑。他颇为无奈,除了打假,一时也别无良法。
  
  一次,因资金缺乏,他把一个专利卖了,结果收到一笔不菲的转让费,这让他十分高兴。他决定走创新道路,走不断跨越的新路。他发现最好的自我保护就是不断地用新产品淘汰老产品,进行产品换代升级。从那时起,研发人员每天都在不断地创新。到了1997年,他们每半天就能出一个新设计,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高。迄今为止,“好孩子”拥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外国专利2300多项。持续地自主创新把竞争对手和仿冒者远远地甩开了。
  
  慢慢地,“好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就想到更大的舞台上表演。那时,企业根本无法转动世界这块大盘子,因为资金远远不够。要想解决,只有融资。
  
  融资很容易,因为外面的资本早已蠢蠢欲动,只等“好孩子”张口。但融资好比“割肉”,每一次融资都意味着股权旁落他人,代表着宋郑还逐渐失去对“好孩子”的控制权,失去“父亲”这个角色。他愿意吗?
  
  为了帮助“好孩子”蛹化为蝶,迈向世界,宋郑还放弃了对它的控制权,不断地以股权换取“奶粉”——资金来喂养它。1994年,中国置业以450万美元投资获得“好孩子”33%的股权;1996年,第一上海以690万美元投资获得33。01%的股权。1998年,第一上海收购了中国置业在“好孩子”的33%股权,正式绝对地控股了“好孩子”。此后宋郑还又融资多次,“好孩子”蜕变成巨人,他则由掌控者退化为“边缘”股东。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宋郑还已沦落为“高级打工者”,大股东要是不高兴可以炒他的鱿鱼。
  
  许多人不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宋郑还说:“我今天的成就,主要是一个机遇的因素,或者说是国家开放带给我个人的利益,所以我已经非常满足了。我从未想过要去控制这个企业,一个真正的企业、伟大的企业,它都不会是哪一个人的,它应该是社会的,只要它能发展,我有没有控股权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年的资本运作,已让宋郑还的思想又一次发生剧变。那种不顾企业长远发展,抱住权力不放手的旧思想被他抛弃。他以新思维武装了自己,放弃控制权,甘于退出。
  
  不断地打倒旧产品,创造新的;不断地打倒旧思想,更换新的,“好孩子”就这样不断地打倒自己,重新站起,始终处于主动和领先地位。难怪它为何从来没有被对手打倒过,反而战胜了许多强大对手,成为世界童车霸主。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企业,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真正的最好的自我保护是自己打倒自己。每一次打倒自己,都是一次脱胎换骨,一次自我超越。打倒自己是为了下一次更强大地屹立。自己能把自己打倒,也就能把别人打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6:32:46 | 查看全部
专注的魔力
时间:2015-11-20 作者:未详 点击:1153次

  有个故事说,从前印度有位国王想试验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于是便派人到牢房里抓来一个被判了死刑的囚犯,这个囚犯原是一位大臣。国王说:“现在你就要被处死了,不过我可以给你一线生机,如果你手里捧着一碗油,顶在头上,在城里的大街小巷绕一圈,能不洒落一滴的话,我就赦免你的死罪。”
  
  这位大臣在绝望之中,像突然看见了一线曙光,高兴之后,便调整好心态,小心翼翼地顶着一碗油,在城里的大街小巷走了一圈,果然没洒出半滴油来。虽然国王在沿途布置了种种奇玩杂耍和载歌载舞的美女,故意要分散大臣的注意力,但为了活命,大臣仍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终于保全了性命。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出川剧《滚灯》,内容早已经淡忘了,但演员头顶一盏燃着的油灯,在一张长条板凳上翻上翻下、钻来钻去,而保持灯不熄灭并不洒出一滴油来的杂耍情景,至今依然清晰如故。
  
  人的内心,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力量,也许没有一位科学家能测得出来。但是,古往今来,人因专注于一件事而忘记时间、忘了痛苦、忘了危险、忘了饥饿,甚至忘了一切的人,却不胜枚举。有文人因专注错把墨汁当茶饮下,数学家陈景润因满脑子数学,有时走路都在思考,一次撞在树上,还问是谁撞了他;诗人闻一多,有次写诗连蜈蚣爬进了鞋里都不觉察……
  
  可见,专注的魔力是怎样潜进了一个人的心里,让一个人可以不受外界的诸种诱惑,沉于斯、专于斯、乐于斯,若有神助。能达到此种境界的人,可以说迟早都会获得成功,不成功,似乎才不可思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6:32:54 | 查看全部
只为成功找方法
时间:2015-11-23 作者:未详 点击:1262次

  阿里斯·梅里特是美国的一名跨栏选手。那年,有同学和他打赌,让他跨越场地中一个比较高的障碍物。虽然梅里特从未练过跨栏,但生性好强的他不愿在同学面前低头,于是他铆足劲,纵身一跃,竟然不是很费劲就跳了过去。梅里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短跑成绩不怎么理想,而跨栏却有过人之处。
  
  从那次打赌事件后,梅里特果断地放弃了短跑,改学跨栏。当然,跨栏并非梅里特想象的那么简单、容易,刚开始训练,他就摔了好几个跟头,并且随着训练的深入,他渐渐地发现自己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起跑的速度不够快。而对于短距离的跨栏运动员来说,时间就是胜利,哪怕是0。1秒,那也可能是成败的关键。梅里特心里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跨栏运动员,就必须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克服这一缺陷。可是,梅里特做了许多种尝试,还是比别的运动员慢半拍。
  
  那一晚,梅里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不过,他很快就想通了一件事,既然自己无法在起跑上突破,那又何必在这方面浪费时间呢?110米跨栏不是只有一个栏,而是有10个栏,也就是说,只要自己上第一个栏时,力求稳妥,再在后面把速度提上去,也不是没有取胜的机会。经过反复练习,梅里特果然把缺陷化为了优势,他在前几栏积蓄力量,而在后几栏猛烈爆发,以最快的速度将对手甩在身后。
  
  2004年,18岁的梅里特代表田纳西大学参加了在意大利罗塞托举行的田径世青赛,他就像一匹奔驰的骏马,毫无悬念地赢得了110米栏的冠军。那是梅里特第一次获得如此高的荣誉,他不由信心倍增,决心在110米栏闯出一番新天地。然而,在2006年,梅里特却遭遇了滑铁卢,因为他在瑞士洛桑遇到了飞人刘翔,那一次,尽管他跑出了13秒12的好成绩,但比起刘翔的12秒88,他还是失败而归。虽然梅里特不敢想象,世界上竟有人能跑出这么快的速度,但他又不得不相信眼前的事实。那一刻,梅里特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与那些顶尖跨栏选手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梅里特感到有些沮丧,他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我能超过刘翔吗?心中一个声音说,刘翔就像一座山,你不可能超过他的,这辈子你能做第二就不错了;而另一个声音又说,不行,我不能退缩,既然刘翔能打破世界记录,那我也同样可以做到。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梅里特加强了训练,并苦苦地寻找着超越自己的方法。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梅里特决定将八步上栏改为七步上栏,因为七步上栏可以大大地提高攻击性和速度,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方。经过三个多月的刻苦训练,梅里特终于掌握了七步上栏的要领和节奏,他的跨栏成绩一下子突飞猛进。
  
  2012年3月,梅里特再次与飞人刘翔相遇,这一次,他以7秒44的成绩击败了刘翔,取得了土耳其室内世锦赛男子60米栏冠军。更令世人震惊的是,梅里特在几个月后的伦敦奥运会上技压群雄,成功地登上了奥运冠军的宝座,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李嘉诚有一句经典名言: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梅里特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世上之事不是不可能,只是我们没有找到打开成功大门的那把钥匙,就像一百多年前,爱迪生发明电灯一样,那时没有人敢相信这会变为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7 12:08:39 | 查看全部
为你鼓掌.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7 12:09:44 | 查看全部
学习了,感谢新宇老师带来分享,欢迎各位老师阅读,新的一周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