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7:56:00 | 查看全部
此路不通
时间:2015-08-28 作者:未详 点击:896次

  有一个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立志要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研究生。

  三大部《中国金融史》几乎被他翻烂了,可是连考数年都未考中。然而,在这期间不断有朋友拿一些古钱向他请教,起初他还能细心解释,不厌其烦。后来,问的人实在太多了,他索性编了一册《中国历代钱币说明》。一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一是为了给朋友提供方便。

  次年,他依旧没有考上研究生。但是,他的那册《中国历代钱币说明》却被一位书商看中,第一次就印了一万册,当年销售一空。现在这位朋友已经是中产阶级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奋力拼搏,但却不是每个人的愿望和理想都能实现。那些搏击一世却未获得成功的人,会不会是因为他生命中真正精华的部分被自以为“不是最好的”,而从未得以展示呢?
  
  李宇明是华中师大的年轻教授,刚结婚不久,妻子就因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成了卧床不起的病人。生下女儿后,妻子的病情又加重了。面对常年卧床的妻子、刚刚降生的女儿、还没开头的事业,李宇明矛盾重重,一天,他突然想到,能不能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儿童语言的研究上呢?从此,妻子成了最佳合作伙伴,刚出生的女儿则成了最好的研究对象。家里处处都是小纸片和铅笔头,女儿一发音,他们立刻作最原始的记载,同时每周一次用录音带录下文字难以描摹的声音。就这样坚持了6年,到女儿上学时,他和妻子开创一项世界纪录:掌握了从出生到6岁之间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始资料,而国外此项记录最长的只到3岁。1991年,李宇明的《汉族儿童间句系统控微》的出版,在国内外语言界引起了震动。
  
心灵语思: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成功的路径不止一个,不要循规蹈矩,更不要放弃成功的信心,此路不通,就该换条路试试。不要硬逼着自己去选择,有时成功不了,放弃反而是另一种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7:56:10 | 查看全部
如何跑赢大盘
时间:2015-08-29 作者:未详 点击:618次

  求高得中,求中得低,不求肯定垫底。
  
  起步就开始钻研这个行业里最好的人是谁,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我想谈一下年轻时候的几个困惑,及走过来以后对这些困惑的解读。这很残酷,这意味着,我不年轻了。
  
  我什么都不会怎么办?
  
  谁开始的时候都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会的好处是你想学什么都可以,学什么都很快。没有成见和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是优势。而你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做错事担的责任小。所有的孩子出的所有问题,都会由我们成年人背着。越往上走,担的责任越重。所以趁着能犯错误,趁着有人替你们买单,就撒开手脚,花人家的钱,长自己的经验。
  
  演员孟丽演完《宝贝》以后问我:“六六姐,我以后要往什么方向发展?演些什么?”我说:“你啥都演,古装的、现代的、穿越的、苦情的、搞笑的你都演。因为你现在演得好,都是自己的资本;演不好了,人家不会批评你,都是六六姐或者冯小刚这样的替你扛呢!等以后出名了,你才要谨慎,因为一帮人指望你吃饭,各色人等靠你赚钱,一部戏砸了,那些人都作鸟兽散。”
  
  工资低,钱老不够花怎么办?
  
  这个问题应该是贯穿我整个青年时期最铭心刻骨让我难受的事。三十三岁之后就好多了,现在基本上就没有了。
  
  我在海外教书的时候,每天披星戴月起早贪黑,特别羡慕那些韩国妈妈、日本妈妈,我当时常发的感叹是:投生,一定要投对国家。人家能白天不上班,在家聚会烧烤游泳池边晒太阳,我就要三百六十五天无休地工作。
  
  那时候,我大概二十六七岁。今年我三十八岁了,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比我曾经做过家教的家庭里那些妇女要混得好多了。我要是愿意,也可以买张机票到伦敦的广场上喂鸽子,晚上再回来。努力和收获肯定是成正比的,当然还需要你的胆识和你在关键点上的选择。走正确的道路,并坚持,不偷懒,我不能保证你过上万人之上的生活,但五千人之上是肯定会的。
  
  跳槽与守业
  
  很多年轻人对跳槽的时机很困惑。我的观点是:当你发现价值观背离,当你发现梦想无法实现,当你发现企业文化与你的预期不合的时候,就是该跳槽的时候了。其他的,什么有人挖我,有人高薪聘请我,这个公司低估了我的价值等,都不是你跳槽的理由。也就是说,你跳槽时候人家多付你的溢价,其实是你意志不坚定的代价。
  
  有个案例:有些化妆品品牌,如小护士、大宝,未被好听的巴黎欧莱雅集团收购之前,在中国市场定位非常准确,业务扩展很好。国际集团给个溢价就卖了,卖完就瞎了。你可以说这是对方不了解你的企业文化导致的结果,你也可以叵测对方买你就是为了掐死你。
  
  但你不知道对方为什么娶你的时候,最好不要嫁。当你知道自己的绝对优势,对方肯定会娶你的时候,就是你跟老板要价的时候。只要市场在,你没必要今天这儿蹦,明天那儿耍。
  
  如何跑赢大盘
  
  很多年轻人买不起房,对未来绝望。我可以告诉你,只要你的能力高于房价上涨速度,买房绝对不是梦想。
  
  如何让能力高于大盘?很简单,专注。低头看看自己的职位,一般人都会有个预估。比方说,在上海,会计收入一个月大概是六千到两万元,在这个岗位上,我要买一百平方米的房子大概需要五十年。账不是这样算的,你忘记了会计有人牛到可以当美联储主席的,你忘记了有些上市企业的会计年薪超过几百万的。如果你的目标都放在大盘平均水平,那你肯定跑不赢上涨速度,你对自己定位低了。
  
  任何一个职位,做得好,都能跑赢大盘。康俊按摩店的老板,起家时是个按摩脚丫的。我们任何人,都不会比他起点更低。求高得中,求中得低,不求肯定垫底。起步就开始钻研这个行业里最好的人是谁,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既有远大理想,又有近期目标,二者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去做,你不一定会像马云那样成功,但起码你会和我一样过上安稳的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7:56:18 | 查看全部
价值观决定成败
时间:2015-08-29 作者:未详 点击:1448次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价值观”,切实感觉到不论做企业还是做人,价值观非常重要。
  
  马云曾说:虚的要做实,实的要做虚。虚的,就是:价值观、制度、文化等。阿里巴巴选拔和考核人才的标准:价值观做得好,没有业绩的,是小白兔,不能要;业绩好,而价值观不好的,是野狗,也不能要。只有坚定地相信并忠诚地实践企业的价值观,同时又能业绩突出的,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马先生的观点,我非常认同。
  
  伟大的实践,一定要有伟大的理论指导。一个企业要做到“基业常青”,必须要有一种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准则,比如“绝不谋求没有社会效益的经济效益”、“诚信为立业之本”等。但光有价值观还不行,还必须把这样的价值观转化为企业的战略、组织、文化、制度、流程、领导风格、责权体系等,这样才能做到价值观的“落地”。
  
  藤泽武夫为了寻找企业永续经营之道,开始着手失败企业研究,他用倒推法探究企业倒闭的原因,并寻找企业失败的共性和规律:企业倒闭-——现金流断裂——产品滞销——技术、质量、成本——人的因素与决策——价值观。他最终发现,几乎所有企业的失败都与价值观有关。这些失败的企业都是完全以利润为导向,在所有的决策中都遵循企业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于是他率先为本田公司提出了“三喜爱原则”作为本田公司的价值观,“消费者喜爱(买车的人)、员工喜爱(造车的人)、经销商喜爱(卖车的人)”,并依据这样的价值观重新制定了本田公司的战略,从而带领本田公司走出了低谷走向辉煌。
  
  藤泽武夫的研究和实践告诉我们,企业不只是一个利益集团,首先更应该是一个道义集团!
  
  决定能走多远的,不是你的资金、技术与能力等资源条件,而是价值观。价值观之重要,对于企业与个人莫不如此。“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谁同行!”在某种意义上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能够与利益相关人形成价值联盟,不仅能够让我们走得更远,还会让我们比别人走得更快、更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7:56:26 | 查看全部
小河流的旅程
时间:2015-08-30 作者:未详 点击:1228次

  有一条小河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了一个沙漠。
  
  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
  
  当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它沮丧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你小河流也可以。”
  
  原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行。”“因为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达的目的地。只要你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说。
  
  小河流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放弃我现在的样子,然后消失在微风中?不!不!”
  
  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概念。毕竟它从未有这样的经验,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么不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小河流这么问。
  
  “微风可以把水气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会把这些水气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然后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向前进。”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条河流或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你会坚持你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本质。”
  
  此时在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了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形成今日的河流。
  
  于是小河流终于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双臂,消失在微风之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中的又一次旅程。
  
  我们的生命历程也像小河流一样,若要跨越人生中的种种障碍,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也需要有放下自我、改变自我的智慧和勇气,从而让生命不断地成长!
  
  二十一世纪,迅猛的变化、爆炸的资讯、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变革,你我之间的距离都不存在了!整个地球也只是一个“地球村”而已!竞争的游戏规则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变化已经是这个时代惟一不变的特征!
  
  谁都会发现,不管你愿不愿意,时代的步伐总是向前进的,它不会以你我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会等我们半步!更多的变化!更多的挑战!当然其中也包含更多的机会!
  
  作家彼得·圣吉说,在这个时代你惟一的竞争优势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多!更好!
  
  而学习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没错,它就是“改变”!
  
  相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改变”一词还来得不够有力度,不如我们用“颠覆”一词!颠覆你自己,否则竞争将颠覆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7:56:34 | 查看全部
让“8”大于“8”
时间:2015-08-31 作者:未详 点击:1680次

  让“8”大于“8”
  
  4+4等于8;2+6等于8,6+2也等于8,但有人却奇迹般地让2+6或6+2大于了4+4,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还要从美国的金门大桥说起。金门大桥是“4+4”8车道模式,但由于上下班的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所以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当地政府决定在金门大桥旁边再建造一座大桥。一位年轻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向当地政府建议,不再建大桥也能很好地解决桥上堵车问题。年轻人说,在桥面不增宽的情况下,可以在有限的8车道上做文章,完全可以让“8”大于“8”。
  
  这位年轻人的妙计就是,把原来的“4+4”车道模式,按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模式或“2+6”模式,也就是说,在上班或下班这个特殊的时段,车流拥挤的一边,扩展为6车道,而另一边则缩减为2车道,但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8个车道。当地政府采纳了年轻人的建议,从此大桥堵车的问题很好地得到了解决。而就是这个金点子,为当地政府节约了再建大桥的上亿元资金。
  
  看来,人生的最大资源,不是你开发了多少,而是你充分利用了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7:56:41 | 查看全部
要么努力,要么走人
时间:2015-08-31 作者:未详 点击:3896次

  微软曾有一位跳槽过来的业务员,他一度认为自己非常优秀。有一个月,他拜访了10位顾客,最终成交了5位。这对于其他公司来说,已经算是高效率。于是这个业务员找到比尔•盖茨说:“老板,我拜访10位顾客成交了5位,你是不是应该给我奖励一辆车或是增加一点奖金?”
  
  比尔•盖茨却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兴奋,耸了一下肩说:“10位顾客成交了5位,另外5位被竞争对手给抢跑了。你居然还敢跟我来要奖金!”于是这位业务员马上去找那5位顾客,说服他们也成为了微软的客户。
  
  10位顾客都被自己拿下,这时业务员又去找比尔•盖茨说:“报告老板,拜访10位顾客成交10位,这真是完美无缺的演出。”
  
  比尔•盖茨还是不满意:“你还是在浪费时间,你的业绩对于公司的整体发展没有任何帮助。我问你,第11位顾客在哪里?”
  
  业务员一听傻眼了,在其他公司他都是顶尖的,可到了微软公司,竟然被臭骂两次。下一个月他更加努力。一共拜访了11位顾客,又全都成交了。于是他又找到比尔•盖茨说:“老板,你看,我拜访了11位成交了11位,成功率还是100%。”
  
  比尔•盖茨却说:“你已经被开除了,因为其他业务员都拜访并且成交了12位以上,你是公司的最后一名。”微软公司之所以雄冠全球,靠的是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

  比尔•盖茨就曾经多次告诫自己的员工:“要么努力,要么走人。”

  “工作需要付出100%的热忱、100%的努力。能完成100%,就不完成99%,虽然仅有l%的差距,但正是这1%,不但会反映出你对工作的态度、作风。而且也会彻底改变你的人生。”比尔•盖茨要求不论哪级工作人员,都必须要在其位,谋其事,努力工作,不断进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7:58:53 | 查看全部
印象弄人
时间:2015-09-01 作者:未详 点击:931次

  一面之鉴就决定了人的进退荣辱,看似轻率实则经验之谈。
  
  大家常常对曾国藩的用人法则津津乐道,典型的例子就是李鸿章给他推荐三个人,他没经过谈话,没经过组织考核,没经过群众投票,凭几分钟观察,不费任何口舌,就决定这几个人的工作。
  
  “左边那个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有余,小心翼翼,适合做后勤供应一类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神色不端,可见是个阳奉阴违、机巧狡诈之辈,断断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气宇轩昂,目光凛然,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将来成就不在你我之下。”曾国藩所指的那位“大将之才”,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官至台湾巡抚的淮军勇将刘铭传。
  
  这几个人的命运在短短时间内,就由一个决策者的印象决定了。
  
  这个轶事,你可以说曾国藩慧眼识人,也可以说,造化弄人,印象弄人。
  
  也许稳稳当当端坐者有大谋在心,或是一时疲劳,端坐不动,一旦给人留下的只是一劳本神的印象,就只能看仓库了;也许左顾右盼、坐立不安者精力充沛,或是家里刚刚发生闹心的事情,由于这个不稳当的表面印象,也就不能被大用,甚至不能得用;挺拔直立、目视远方者,也许只是一介武夫,练功时习惯如此,故而得了便宜。
  
  凭印象用人可能使无数人捡便宜,或是使无数人受委屈,但许多高高在上者还是乐此不疲。
  
  我们的命运并不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总是由管理我们的人决定,而管理我们的人对我们重用还是轻用,用还是不用,常常就由一个印象决定。
  
  据说,清朝的道光皇帝一天突然来了兴致,要考察一下各级官员的爱岗敬业情况。许多部门都不见人影,可军机处一刻也离不开人,一个小子正好赶上当班。皇帝一看别人都见不到影,就这老哥一个爱岗如家,心里十分高兴,就与他攀谈几句,问:“诸人皆归,如何独留?”他来了一番合适的表演,说责任大,不敢贪恋安逸。皇帝老儿对他印象奇佳,赐他一个御书——“清正良臣”,成了当朝的典型。
  
  印象之所以能决定命运,与掌握别人命运者的衡量标准有关,也与他的需要有关。你正想搞点政绩让上面看看,就有一个人帮你搞出来,而且,他把这成绩都算在你的名下,你对他印象很难不佳;你正讨厌一个人,要把他置于死地而后快,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大义凛然地与之相斗,并战而胜之,要想对他印象不佳,实在很难;你正被人围困,难以脱身,一个人不辞危难救你脱离险境,又不贪天功为己有,你怎能不对他有好印象?
  
  印象与经验结合,往往能产生奇效。
  
  比如一个人能说会道,可能会给人留下华而不实的感觉,这是生活经验积累的结果。所以,一旦一个人给人留下能说会道的印象,可能就会让人怀疑他华而不实。一个人不声不响、默默无闻,常常是扎扎实实工作的主儿,所以,真正有头脑的领导不会完全无视他们的存在。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哗哗响的地方常常水很浅,真正的水深的地方,往往听不到声响。
  
  过去看过一句话:“什么法最大?看法最大。”那看法从何而来?就是由印象而来。有时,人的进退荣辱,皆取决于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1 08:21:54 | 查看全部
人生一世,喜忧参半,苦乐相随,没有永远的幸福,也没有我永远的痛苦,否极也会泰来,乐极也会生悲。所以,人的一生,既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坏。每个人的背后都会有心酸,都会有无法言说的艰难。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泪要擦,都会有自己的路要走。只要记得,冷了给自己加件外衣;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痛了给自己一份坚强;失败了给自己一个目标;跌倒了在伤痛中爬起,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继续往前走,做最真实的自己。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也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个性以及价值。你看不惯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是不好。幸福的理解有千万种,每人的诠释也不同,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做自己。相信自己,跟随自己的4心灵和直觉,不盲从信条,不盲目攀比,你就是最幸福的。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因为不完美,我们才最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1 14:17:26 | 查看全部
死神也怕咬紧牙关的人

  两个探险者迷失在茫茫的大戈壁滩上,他们因长时间缺水,嘴唇裂开了一道道的血口,如果继续下去,两个人只能活活渴死!一个年长一些的探险者从同伴手中拿过空水壶,郑重地说:“我去找水,你在这里等着我吧!”接着,他又从行囊中拿出一只手枪递给同伴说:“这里有6颗子弹,每隔一个时辰你就放一枪,这样当我找到水后就不会迷失方向,就可以循着枪声找到你。千万要记住!”

  看着同伴点了点头,他才信心十足地蹒跚离去……

  时间在悄悄地流逝,枪膛里仅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了,找水的同伴还没有回来。“他一定被风沙湮没了或者找到水后撇下我一个人走了。”年纪小一些的探险者数着分数着秒,焦灼地等待着。饥渴和恐惧伴随着绝望如潮水般地充盈了他的脑海,他仿佛嗅到了死亡的味道,感到死神正面目狰狞地向他紧逼过来……他扣动扳机,将最后一粒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脑袋。

  就在他的尸体轰然倒下的时候,同伴带着满满的两大壶水赶到了他的身边……年纪小的探险者是不幸的,因为他放弃了坚持,同时也就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很多时候,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能够咬着牙坚持着熬过最漫长最艰难的时刻;可当成功将要与我们伸手相握的时候,却因为我们最终的放弃,便与之擦肩而过了。

  困难的时刻,绝望的时刻,千万别轻言放弃,坚持再坚持。咬紧了牙关的人,死神也会避而远之,因为死神最害怕听到咬紧牙关的咯咯声。

  人生箴言:

  珍惜生命,绝不是苟且偷安!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无异于慢性自杀!珍惜生命,就要惜时如金!待到硕果累累之时,才是真正的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1 14:17:39 | 查看全部
嫉妒是人生的毒药

  佛经上有一则故事——在古远时代,摩伽陀国有一位国王饲养了一群象。象群中,有一头象长得很特殊,全身白皙,毛柔细光滑。后来,国王将这头象交给一位驯象师照顾。这位驯象师不只照顾它的生活起居,也很用心教它。这头白象十分聪明、善解人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已建立了良好的默契。

  有一年,这个国家举行一个大庆典。国王打算骑白象去观礼,于是驯象师将白象清洗、装扮了一番,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条白毯子后,才交给国王。

  国王就在一些官员的陪同下,骑着白象进城看庆典。由于这头白象实在太漂亮了,民众都围拢过来,一边赞叹、一边高喊着:“象王!象王!”这时,骑在象背上的国王,觉得所有的光彩都被这头白象抢走了,心里十分生气、嫉妒。他很快地绕了一圈后,就不悦地返回王宫。一入王宫,他问驯象师:“这头白象,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艺?”驯象师问国王:“不知道

  国王您指的是哪方面?”国王说:“它能不能在悬崖边展现它的技艺呢?”驯象师说:“应该可以。”国王就说:“好。那明天就让它在波罗奈国和摩伽陀国相邻的悬崖上表演。”

  隔天,驯象师依约把白象带到那处悬崖。国王就说:“这头白象能以三只脚站立在悬崖边吗?”驯象师说:“这简单。”他骑上象背,对白象说:“来,用三只脚站立。”果然,白象立刻就缩起一只脚。

  国王又说:“它能两脚悬空,只用两脚站立吗?”“可以。”驯象师就叫它缩起两脚,白象很听话地照做。国王接着又说:“它能不能三脚悬空,只用一脚站立?”

  驯象师一听,明白国王存心要置白象于死地,就对白象说:“你这次要小心一点,缩起三只脚,用一只脚站立。”白象也很谨慎地照做。围观的民众看了,热烈地为白象鼓掌、喝彩!

  国王愈看,心里愈不平衡,就对驯象师说:“它能把后脚也缩起,全身悬空吗?”

  这时,驯象师悄悄地对白象说:“国王存心要你的命,我们在这里会很危险。你就腾空飞到对面的悬崖吧?”不可思议的是这头白象竟然真的把后脚悬空飞起来,载着驯象师飞越悬崖,进入波罗奈国。

  波罗奈国的人民看到白象飞来,全城都欢呼了起来。国王很高兴地问驯象师:“你从哪儿来?为何会骑着白象来到我的国家?”驯象师便将经过一一告诉国王。国王听完之后,叹道:“人为何要与一头象计较、嫉妒呢?”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颗平静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怀嫉妒。俗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别人有所成就,我们不要心存嫉妒,应该要平静地看待别人所取得的成功,这是拥有幸福人生的秘诀。

  有一对夫妻心胸很狭窄,总爱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几样好菜,想到如果再来点酒助兴就更好了。于是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

  妻子探头朝缸里一看,瞧见了酒中倒映着的自己的影子。她以为是丈夫对自己不忠,把女人带回家来藏在缸里,就大声喊起来:“喂,你这个死鬼,竟然敢瞒着我偷偷把女人藏在缸里面。如今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丈夫听了糊里糊涂的,赶紧跑过来往缸里瞧,他一见是个男人,也不由分说地骂起来:“你这个坏婆娘,明明是你领了别的男人回家,暗地里把他藏在酒缸里面,反而诬陷我!”

  “好哇,你还有理了!”妻子又探头往缸里看,见还是先前的那个女人,以为是丈夫故意戏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着丈夫说:“你以为我是什么人,任凭你哄骗的吗?你,你太对不起我了……”妻子越骂越气,举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过去。丈夫侧身一闪躲开了,见妻子不仅无理取闹还打自己,也不甘示弱,于是还了妻子一个耳光。这下可不得了,两人打成一团,又扯又咬,简直闹得不可开交。

  最后闹到了官府,官老爷听完夫妻二人的话,心里顿时明白了大半,就吩咐手下把缸打破。

  一锤下去,只见那些酒汩汩地流了出来。不一会儿,一缸酒流光了,缸里也没看见半个男人或女人的影子。夫妻二人这才明白他们嫉妒的只不过是自己的影子而已,心中很是羞惭,于是就互相道歉,重又和好如初了。

  我们遇到怀疑的事,不宜过早下结论,要客观、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够了解真相。尤其在生气的时候,不能像故事中的这对夫妻见到自己的影子,不能冷静地思考分析,反被嫉妒心冲昏了头脑而伤了和气。

  如果别人的嫉妒能把你打倒,这说明你虽然可能是优秀的,却不是最优秀的,在意志上更算不上优秀。

  面对嫉妒者的中伤,常人最容易做出的也是最下策的反应就是反唇相讥。这样,你会因为别人的无聊,自己也变得无聊。甚至有可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使心智疲惫又毫无意义的纠葛中。拜伦说过:“爱我的我报以叹息,恨我的我置之一笑。”他的这“一笑”,真是洒脱极了,有味极了。对嫉妒者的中伤,最妙的回答是——让心灵安详地微笑。

  人生箴言:

  嫉妒是一种卑下的情感,嫉妒会使人失去理智,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对于嫉妒者的中伤,最妙的回击是置之一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