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44:12 | 查看全部
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把刀
时间:2014-12-08 作者:未详 点击:1864次

  少年时就爱上书法的他,因为家贫,没有闲钱买墨水和纸张。母亲便找来一支别人废弃的毛笔,用小桶盛了淘米水,让他在家里的水泥地上练字。
  
  有了写“水字”打下的书法基础,他的作业字迹俊秀、结构洒脱,看着让人心情舒畅,是老师最喜欢批改的那一类。
  
  上了高中,他从《书法》杂志上初次认识并了解了篆刻艺术,那些刀法稳健含蓄、方圆互用的印章让他对篆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便找来削铅笔的刀片,在砖头和瓦片上刻了起来。
  
  刀片很薄,一使劲,便折断了,家里好几把削铅笔的小刀都被他在砖头上刻字弄断了,怕妈妈训他,他只好撒谎说刀子丢了。
  
  妈妈很快便发现了他的秘密,不仅没责怪他,还省下钱,给他买回了一把专门学篆刻的刀。他学篆刻的劲头更高了。
  
  他找来一些汉印的篆刻作品,比着葫芦画起瓢。因为手法生疏,缺乏老师指导,指头被锋利的篆刀割破是常有的事。看着他手上深深浅浅的伤痕,妈妈心疼了。他却笑着说,这点儿伤算什么?
  
  高中毕业,他没考上大学。本想复读再考一次,可是想到家里拮据的经济、还有正上中学的弟妹,他咬咬牙,把复读的愿望咽了下去。
  
  他到一家工厂找了份钳工的工作,开始跟钳子、锯、锉刀打交道。劳累的工作没有消融他的梦想,业余时间,他仍然喜欢搞事业——篆刻。但是工资除去生活费,大半用来给弟妹交学费了,市场那些昂贵的白钢篆刻刀,一直是他想要而不舍得买的奢侈品。
  
  一个偶然机会,他将师傅干活报废下来的一把锉刀磨成了篆刀,想看看能不能代替白金刀提高篆刻作品的精细度。没想到,这个小改革令他的篆刻作品质量猛升——笔画弯转更显自然,印面也更显得浑厚端庄。从此,用废锉刀改制的篆刻刀,成了他的“独家兵器”。
  
  一把把废锉刀经过他精心改造,比价格昂贵的白钢刀还好使。意外的发现,令他兴奋不已,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转机。
  
  公司重视企业文化,经常组织职工文体活动,在举办的几次职工篆刻比赛当中,他都名列榜首。那些绽放在方寸间的造型艺术,或厚重肃穆、或圆润古朴,很见功力,很快,他成了公司小有名气的篆刻家,并渐渐走进了市篆刻协会会员的行列。
  
  单位领导惜才,调他到政工科做宣传干事。工作性质和环境的改变,让他在篆刻艺术上有了更多提升和发挥才能的余地。但是,与身边那些高文凭的科班同仁相比,他明显底气不足:自己没后台、没文凭,在这个位置能坐多久?
  
  一想到这里,焦虑便如潮水,从心底涌出。他拿起篆刀,闷闷不乐地刻着宣传标语。
  
  突然,一个想法,如闪电,传过他的大脑:手里这把篆刀原来只是一把报废了的锉刀,价格远不如专业的白钢刀。但是,经过他用心的磨削改造,性能已超过了白钢刀。他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磨砺得比科班的宣传人员更有价值呢?
  
  他开始找来专业的新闻写作书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写通讯、消息的能力。业余时间,他继续在篆刻上发展,并试着摸索一条将爱好与宣传工作结合起来的路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频频在内刊发表新闻稿的他,走进了公司优秀通讯员的行列。公司安全月宣传,他精心篆刻出“安全是福”;单位抓廉政教育,他又及时刻制出“镜鉴”;春节,他乐呵呵地篆刻出“百佛祈福”;五一,他又满怀激情地篆刻出“劳动光荣”……一枚枚印章,都是缩龙成寸的精品,疏密有致,顾盼有情,饱含了他对企业深深的祝福。
  
  在宣传工作上的出色业绩,让他这个没有文凭的“土八路”有了立足于科班宣传干事间的自信。他的职场路,因了他的努力,越走越宽。
  
  业余时间,他广结善缘,积极参加省市级各类篆刻艺术比赛,作品被报纸专版刊登,姓名入编《中国现代书画篆刻界名人录》。之后,他加入了省篆刻协会,被业内人士推选为某书画院秘书长,他的篆刻作品被很多人高价收藏。一时间,出身卑微的他拥了众多粉丝的欣赏。
  
  有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他笑着拿起那把篆刀:篆刻作品的成功与刀具的贵贱无关,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把刀。做人,也当如此,要想成功,只需认准方向,并努力将自己磨砺得比他人更有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44:22 | 查看全部
干出成绩,才是资本
时间:2014-12-09 作者:未详 点击:2103次

  20岁大三时,他就参加了托福考试,虽然英语成绩不错,但因为专业不过关,没有能够去美国留学。三年硕士学业眨眼过去,他的论文答辩还算成功,并被导师推荐给了美国的一家公司。那家公司虽不是世界知名企业,但在当地名气很大。面试时,高管问他:“你为什么想进我们公司?”他早有准备,不假思索地回答:“贵公司适合我,也和我的专业对口。”
  
  高管又问:“那你凭什么进我们公司呢?”他想了想回答:“我具备专业知识,我很年轻,完全有能力胜任这里的工作。”
  
  高管笑道:“我虽然欣赏你的自信,不过想问问你,难道年轻也成了资本?”他仍然自信地回答:“当然,年轻当然是资本。”高管突然收敛起笑容,说:“对不起,小伙子,我没有发现你能进我们公司的资本和素质,请另谋高就吧。”他不甘心,追问道:“那贵公司的人才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呢?”高管说:“等你工作几年之后,自然就知道答案了。”
  
  那次应聘失利,对他是个打击。好在自己才26岁,应当还有机会。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去了旧金山,在硅谷的一家华人公司打工。因为是同胞,经理很快和他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当他把自己的挫败经历说给经理听时,经理笑着说:“我和你有类似经历,美国这个地方可从不在乎年龄。”
  
  他有些吃惊:“不是说美国人特欣赏自信者吗?难道年轻不是资本吗?”

  经理回答:“自信当然好,可年轻和自信都不是什么资本。”

  他打断经理的话:“那什么是资本?”

  经理回答:“你我都没有资本,干出成绩才是资本,成功在这里就是资本,而成功和年龄无关,在美国,四十几岁可以成为总统,七十几岁同样能当总统。”
  
  原来如此,经理的点拨让他茅塞顿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44:35 | 查看全部
亚马逊河的王莲
时间:2014-12-10 作者:未详 点击:1890次

  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水生植物。它的叶子巨大无比,漂浮在水面上时,就像一只只绿色的大浅盆,最为奇特的是,即使让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坐到叶子上,它也不会下沉,这种植物就是闻名遐迩的王莲。人们一直对王莲充满好奇,感觉它非常神秘,不明白它那柔嫩的叶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浮力呢?其实,就在王莲的叶子背面,有很多放射状的粗大叶脉,它们仿佛构成了坚韧的骨架,又好像大桥的桥架,稳稳地支撑着叶面。同时,在叶脉之间,还有许多镰刀状的横隔,把整张巨大的叶子分成一个个气室,从而使它具有了很大的浮力。
  
  正因为有了强大的支撑内心体系,亚马逊河的“莲”,才能够变成与众不同的“王”莲,被人类格外青睐。

  这就好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自我,时时不忘完善和强大自己,因为,不管遇到什么状况,保持内心的强大才是王道,也才有可能采撷到成功的果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44:44 | 查看全部
悬崖上的草莓
时间:2014-12-11 作者:未详 点击:3336次

  他仿佛是天生的失败者,求学、创业、觅职,从来没做成过一件事。胸中万千梦想,都只是七彩的肥皂泡,瞬间破裂。

  那年春天他的失意到达顶点,甚至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人告诉他:在深山云深不知处,有一位高僧掌握人间成功的秘诀,他便去找那位高僧。
  
  他滔滔不绝地倾吐着自己的痛楚,高僧只漫不经心抬手指示:“那边悬崖上有一丛草莓,如果你去采下来,我便告诉你该如何得到你想要的。”
  
  山并不高,却极陡峭,那小红灯笼似的草莓,看上去可望而不可及,“我怎么爬得上去呢?”他在悬崖下始终想不出好办法,不由心烦意乱,想,或许高僧是骗人的吧,干脆算了。但他又明知,这里有自己的机会。
  
  他沉定心思,对整座山认真研究,发现它的南面比较平坦,便向上攀登。但还不到1/3,他力竭而返。抚着酸痛的四肢,他想到放弃,却在朦胧月色里,依稀看见远处的草莓。次日,他开始第二次攀登,而且成功了。
  
  他掌中满是娇艳芬香的草莓,他急切地问:“大师,现在你可以告诉我成功的秘诀了吧?”

  高僧只将草莓纳入口中,笑曰:“很甜哪!”

  然后扫问,“咦,你不是已成功了吗?”

  他在瞬间恍然大悟。
  
  这世上还有什么会比悬崖上的草莓更难采撷?

  他凭借的,无非是勇气、智慧、心中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锲而不舍。
  历尽艰险得来的成功,如在悬崖上采撷的草莓,格外甘甜与芬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44:54 | 查看全部
对成功的欲望大于失败的恐惧
时间:2014-12-12 作者:未详 点击:1702次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挣扎,这对谁都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如何应对它们。下面是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分享的他的成功秘方:
  
  也许你们都听过我如何挣扎求存、抗争命运变幻无常的故事,但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在与你们同龄的时候,多次拒绝放弃理想以换取眼前的安逸。我一直深信,如果世界上有任何“成功秘方”,其中最关键的元素必定是你对成功的欲望远远大于对失败的恐惧。这心态像是刀锋——锐化你对什么是“可能”的触觉和激发你的梦想;这心态像是预警系统,令你对自满情绪和停滞时刻警惕,令你审慎律己、敢爱、敢说实话、敢当万绿丛中的那点红。
  
  当你到我这个年龄,你不会想带着后悔和遗憾感慨,曾经是开朗、热情、自信的你,却选择无梦和无理想地过了一辈子。你曾经正直无畏,真诚和勇气烙在你那颗赤子之心上,但面对生活冷酷的考验,你选择了放弃理想、原则和目标,在道德路上迷失了你的灵魂、你的谦卑和爱贡献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45:31 | 查看全部
不冒险怎能成功
时间:2014-12-15 作者:未详 点击:1628次

  在非洲,每年夏天上百万只角马从干旱的塞伦盖蒂北上迁徙到马赛马拉的湿地。在这艰辛的长途跋涉中,格鲁美地河是惟一的水源。这条河与迁徙路线相交,对角马群来说既是生命的希望,又是死亡的象征。因为角马必须靠喝河水维持生命,但是河水滋养的灌木丛也是猛兽藏身的理想场所。狮子会突然从河边冲出,将角马扑倒在地。在河流缓慢的地方,又有许多鳄鱼藏在水下,静等角马到来。有时湍急的河水本身就是一种危险。角马群巨大的冲击力将领头的角马挤入激流,它们若不是淹死,就是丧生于鳄鱼之口。
  
  这天,角马们来到一处适于饮水的河边,它们似乎对这些可怕的危险了如指掌。领头的角马磨磨蹭蹭地走向河岸,每头角马都犹犹豫豫地走几步,嗅一嗅,嘶叫一声,不约而同地又退回来,进进退退像跳舞一般。它们身后的角马群闻到了水的气息,一齐向前挤来,慢慢将“头马”们向水中挤去,不管它们是否情愿。如果角马群已经有很长时间没饮过水,你甚至能感觉到它们的绝望,然而舞蹈仍然继续着。
  
  那天我看了3个小时,终于有一只小角马“脱群而出”,开始痛饮河水。那些大角马仍然惊恐地止步不前,直到角马群将它们挤到水里,才有一些角马喝起水来。不久,汹涌的角马群将一头角马挤到了深水处,它恐慌起来,进而引发了角马群的一阵骚乱。然后它们迅速地从河中退出,回到迁徙的路上,只有那些勇敢地站在最前面的角马才喝到了水。每天两次,角马群来到河边,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一仪式。一天下午,我看到一小群角马站在悬崖上俯视着下面的河水,向上游走出100米就是平地,它们从那里很容易到达河边。但是它们宁可站在悬崖上痛苦地鸣叫,却不肯向着目标前进。
  
  大多数人只肯远远地看着别人痛饮成功之水,自己却忍受干渴的煎熬。不要让恐惧阻挡你的前进,不要等待别人推动你前进,你必须起而行动。只有勇于冒险的人才可能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45:45 | 查看全部
每个年轻都用错误铸成
时间:2014-12-17 作者:未详 点击:1274次

  早上刚打开MSN,一位好友的信息就跳了出来:“实在忍不下去了,我要辞职!给我点建议吧!”

  于是,我发信息给她:“如果离开能使你的内心平静,那就是一种成功。”

  她又问:“这个单位待遇还是不错的,现在工作这么不好找,我担心辞职会是个错误……”

  我笑了:“你不是已经觉得待在这里是个错误了吗?”

  过了一会儿,她发来一个笑脸,说:“我发现。我的过去全是错误。”

  我送给她一句黑曼的诗句:“不要犹疑,亦无须畏惧,每个年轻都在错误中远行……”
  
  写下这句诗的时候,往事呼啸而至,我竞在瞬间迷失。
  
  我的职场历程。可以用“错误铸就”四个字来形容。

  从2004年大学毕业至今,我不断地入职、辞职、求职,重复着发现错误、认识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但我始终相信:我一定会找到最适合我的舞台。哪怕经历了那么多的错误选择,它也一定存在。
  
  我的坚持,源自于第一份工作的收获。尽管,现在看起来它仍是一个错误。
  
  2004年2月,大学尚未毕业的我通过重重考核,从几百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加入了一家很有名气的青年期刊社,成为一名媒体人。作为一名新人,我努力思考、勤奋工作,不断想出一个个让老编辑拍案叫绝的策划点子,写出一篇篇颇受读者欢迎的稿子。我的表现让同来的四个年轻人叹服不已。短短两个月时间,我的发稿量和优稿量就超过了资深编辑,在整个编辑部名列前茅。
  
  但是,我发现,领导似乎对我的努力和成绩视而不见。而更离谱的是,虚心向老编辑请教业务知识的我,总被他批评“跟藻人走得太近,搞小团伙”。接着,我的工作出现了可怕的怪现象:我越努力,我的发稿量越下降!
  
  那段时间,我迷惘到了极点,完全不知道努力的方向。见我如此痛苦,一位宅心仁厚的老编辑道出了真相。
  
  原来,这个外表光鲜的杂志社已经是明日黄花,内部分崩离析,各派暗斗;外部市场萎缩,发行崩盘。领导无力回天,为了扭转自己渐趋孤立的劣势,所以才对外招聘了几个“自己人”。至于他口中“必将成就美好未来”的我们,只不过是负责为他的年终考核投“赞成票”的“救场小英雄”。而等待我们命运的,就是在考核过后被以“精减人员”为名辞退!
  
  当真相揭晓、梦想破碎的那一刻,我痛苦得说不出一句整话,只机械性地喃喃自语:“这真是个错误,真是个错误……”那位老编辑在我的肩头用力拍了一下,看我清醒了许多,他语重心长地说:“你年轻,没有什么错误不能修正。对你来说,错误恰恰是一种考验,就看你能不能在错误里作出正确的选择。记住,对自己负责的人,从不怕犯错误。每一个到达天堂的人都从地狱里走过!”我细细咀嚼着这些话。重重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我就提出了辞职,然后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动荡历程。每当我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我都会想起老编辑的那些话,然后以负责的态度让自己重新开始。直到三年前。我加盟一家无名的小杂志。我庆幸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和奋斗方向。三年过去了,杂志已经小有名气,而我也成了它的执行主编,我们一起经历了精彩纷呈的成长。
  
  每个成功,都浸满泪水;每个年轻,都用错误铸就。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当机立断,大步向前。
  不犹疑且不埋怨。
  走过地狱,天堂便胜利在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45:56 | 查看全部
伤痛也是一种力量
时间:2014-12-17 作者:未详 点击:1614次

  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密西根州比拉镇附近的农场里,农场的主人养了一头公牛,他用铁链把牛锁在了榆树上。

  健壮的公牛经常拖着重重的铁链围着榆树奔跑。日复一日,铁链在距离地面约3英尺的树干上勒出了一道沟痕。

  数年之后,铁链已深深地嵌在了树皮中,和树干牢牢地长在了一起。
  
  后来有一年,密西根州遭到“荷兰榆树病”的袭击,大片的榆树染病枯萎死亡。

  人们都以为这棵高大、古老的榆树肯定不会幸免。
  
  令人惊奇的是,这棵榆树并没有死亡,反而生长得更加茁壮。大灾过后,它成了该地区惟一一棵依旧傲然挺立的榆树!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密西根州州立大学的植物病理学家对这棵神奇的榆树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专家得出结论,正是那条铁链拯救了榆树的生命。

  榆树从生锈的铁链上吸收了大量的铁质,对致病菌产生了很强的免疫力。
  
  曾经的苦难或许正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过去的创伤或许正是我们应对生存危机的力量。

  海明威曾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46:07 | 查看全部
失败者最大的弱点
时间:2014-12-18 作者:未详 点击:5662次

  一个篮球教练,临时受聘于一个很烂的、刚刚连输了10场比赛的大学球队。不幸的是球队第11场比赛打到中场时又落后了30分。

  休息室里,每个球员都垂头丧气,这位教练问:“你们要放弃吗?”

  球员们低着头,虽然嘴里讲不放弃,可身体动作表明已经承认失败了。

  教练接着问:“各位,假如今天是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遇到连输10场,在第11场又落后30分的情况下,他会放弃吗?”

  球员们都说:“他决不会放弃!”

  教练又问:“假如今天是拳王阿里被打得鼻青脸肿,但在钟声还没有响起、比赛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他会不会选择放弃?”

  球员们接着回答:“不会!”

  教练继续追问:“假如发明电灯的爱迪生来打篮球,他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放弃?”

  球员们仍然回答:“不会!”

  教练问他们第四个问题:“那米勒会不会放弃呢?”

  这时全场非常安静,有人忍不住问:“米勒是哪门子人物,怎么连听都没听说过?”

  教练带着一个淡淡的微笑说:“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因为米勒以前在比赛的时候选择了放弃,所以你们就从来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
  
  其实,失败者最大的弱点就在于放弃,而成功的必由之路恰恰正是不断地重来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46:18 | 查看全部
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
时间:2014-12-20 作者:未详 点击:1327次

  在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成功”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人人都向往成功,没有人愿意自己一生事业无成,碌碌无为,这无可非议。但是,把成功作为首选,却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首要的目标应该是优秀,其次才是成功。
  
  所谓优秀,是指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有高尚的人格和真实的才学。一个优秀的人,即使他在名利场上不成功,他仍能有充实的心灵生活,他的人生仍是充满意义的。相反,一个平庸的人,即使他在名利场上风光十足,他也只是在混日子,至多是混得好一些罢了。
  
  事实上,一个人倘若真正优秀,而时代又不是非常糟,他获得成功的机会还是相当大的。即使生不逢辰,或者运气不佳,也多能在身后得到承认。优秀者的成功往往是大成功,远非那些追名逐利之辈的渺小成功可比。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都出自精神上优秀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伟大事业的决非钻营之徒,而必是拥有伟大人格和智慧的人。
  
  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能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则在相当程度上要靠运气。所以,应该把成功看作优秀的副产品,不妨在优秀的基础上争取它,得到了最好,得不到也没有什么。在根本的意义上,作为一个人,优秀就已经是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