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51:49 | 查看全部
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把刀
时间:2014-12-08 作者:未详 点击:1864次

  少年时就爱上书法的他,因为家贫,没有闲钱买墨水和纸张。母亲便找来一支别人废弃的毛笔,用小桶盛了淘米水,让他在家里的水泥地上练字。
  
  有了写“水字”打下的书法基础,他的作业字迹俊秀、结构洒脱,看着让人心情舒畅,是老师最喜欢批改的那一类。
  
  上了高中,他从《书法》杂志上初次认识并了解了篆刻艺术,那些刀法稳健含蓄、方圆互用的印章让他对篆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便找来削铅笔的刀片,在砖头和瓦片上刻了起来。
  
  刀片很薄,一使劲,便折断了,家里好几把削铅笔的小刀都被他在砖头上刻字弄断了,怕妈妈训他,他只好撒谎说刀子丢了。
  
  妈妈很快便发现了他的秘密,不仅没责怪他,还省下钱,给他买回了一把专门学篆刻的刀。他学篆刻的劲头更高了。
  
  他找来一些汉印的篆刻作品,比着葫芦画起瓢。因为手法生疏,缺乏老师指导,指头被锋利的篆刀割破是常有的事。看着他手上深深浅浅的伤痕,妈妈心疼了。他却笑着说,这点儿伤算什么?
  
  高中毕业,他没考上大学。本想复读再考一次,可是想到家里拮据的经济、还有正上中学的弟妹,他咬咬牙,把复读的愿望咽了下去。
  
  他到一家工厂找了份钳工的工作,开始跟钳子、锯、锉刀打交道。劳累的工作没有消融他的梦想,业余时间,他仍然喜欢搞事业——篆刻。但是工资除去生活费,大半用来给弟妹交学费了,市场那些昂贵的白钢篆刻刀,一直是他想要而不舍得买的奢侈品。
  
  一个偶然机会,他将师傅干活报废下来的一把锉刀磨成了篆刀,想看看能不能代替白金刀提高篆刻作品的精细度。没想到,这个小改革令他的篆刻作品质量猛升——笔画弯转更显自然,印面也更显得浑厚端庄。从此,用废锉刀改制的篆刻刀,成了他的“独家兵器”。
  
  一把把废锉刀经过他精心改造,比价格昂贵的白钢刀还好使。意外的发现,令他兴奋不已,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转机。
  
  公司重视企业文化,经常组织职工文体活动,在举办的几次职工篆刻比赛当中,他都名列榜首。那些绽放在方寸间的造型艺术,或厚重肃穆、或圆润古朴,很见功力,很快,他成了公司小有名气的篆刻家,并渐渐走进了市篆刻协会会员的行列。
  
  单位领导惜才,调他到政工科做宣传干事。工作性质和环境的改变,让他在篆刻艺术上有了更多提升和发挥才能的余地。但是,与身边那些高文凭的科班同仁相比,他明显底气不足:自己没后台、没文凭,在这个位置能坐多久?
  
  一想到这里,焦虑便如潮水,从心底涌出。他拿起篆刀,闷闷不乐地刻着宣传标语。
  
  突然,一个想法,如闪电,传过他的大脑:手里这把篆刀原来只是一把报废了的锉刀,价格远不如专业的白钢刀。但是,经过他用心的磨削改造,性能已超过了白钢刀。他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磨砺得比科班的宣传人员更有价值呢?
  
  他开始找来专业的新闻写作书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写通讯、消息的能力。业余时间,他继续在篆刻上发展,并试着摸索一条将爱好与宣传工作结合起来的路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频频在内刊发表新闻稿的他,走进了公司优秀通讯员的行列。公司安全月宣传,他精心篆刻出“安全是福”;单位抓廉政教育,他又及时刻制出“镜鉴”;春节,他乐呵呵地篆刻出“百佛祈福”;五一,他又满怀激情地篆刻出“劳动光荣”……一枚枚印章,都是缩龙成寸的精品,疏密有致,顾盼有情,饱含了他对企业深深的祝福。
  
  在宣传工作上的出色业绩,让他这个没有文凭的“土八路”有了立足于科班宣传干事间的自信。他的职场路,因了他的努力,越走越宽。
  
  业余时间,他广结善缘,积极参加省市级各类篆刻艺术比赛,作品被报纸专版刊登,姓名入编《中国现代书画篆刻界名人录》。之后,他加入了省篆刻协会,被业内人士推选为某书画院秘书长,他的篆刻作品被很多人高价收藏。一时间,出身卑微的他拥了众多粉丝的欣赏。
  
  有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他笑着拿起那把篆刀:篆刻作品的成功与刀具的贵贱无关,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把刀。做人,也当如此,要想成功,只需认准方向,并努力将自己磨砺得比他人更有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52:05 | 查看全部
干出成绩,才是资本
时间:2014-12-09 作者:未详 点击:2103次

  20岁大三时,他就参加了托福考试,虽然英语成绩不错,但因为专业不过关,没有能够去美国留学。三年硕士学业眨眼过去,他的论文答辩还算成功,并被导师推荐给了美国的一家公司。那家公司虽不是世界知名企业,但在当地名气很大。面试时,高管问他:“你为什么想进我们公司?”他早有准备,不假思索地回答:“贵公司适合我,也和我的专业对口。”
  
  高管又问:“那你凭什么进我们公司呢?”他想了想回答:“我具备专业知识,我很年轻,完全有能力胜任这里的工作。”
  
  高管笑道:“我虽然欣赏你的自信,不过想问问你,难道年轻也成了资本?”他仍然自信地回答:“当然,年轻当然是资本。”高管突然收敛起笑容,说:“对不起,小伙子,我没有发现你能进我们公司的资本和素质,请另谋高就吧。”他不甘心,追问道:“那贵公司的人才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呢?”高管说:“等你工作几年之后,自然就知道答案了。”
  
  那次应聘失利,对他是个打击。好在自己才26岁,应当还有机会。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去了旧金山,在硅谷的一家华人公司打工。因为是同胞,经理很快和他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当他把自己的挫败经历说给经理听时,经理笑着说:“我和你有类似经历,美国这个地方可从不在乎年龄。”
  
  他有些吃惊:“不是说美国人特欣赏自信者吗?难道年轻不是资本吗?”

  经理回答:“自信当然好,可年轻和自信都不是什么资本。”

  他打断经理的话:“那什么是资本?”

  经理回答:“你我都没有资本,干出成绩才是资本,成功在这里就是资本,而成功和年龄无关,在美国,四十几岁可以成为总统,七十几岁同样能当总统。”
  
  原来如此,经理的点拨让他茅塞顿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52:30 | 查看全部
亚马逊河的王莲
时间:2014-12-10 作者:未详 点击:1890次

  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水生植物。它的叶子巨大无比,漂浮在水面上时,就像一只只绿色的大浅盆,最为奇特的是,即使让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坐到叶子上,它也不会下沉,这种植物就是闻名遐迩的王莲。人们一直对王莲充满好奇,感觉它非常神秘,不明白它那柔嫩的叶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浮力呢?其实,就在王莲的叶子背面,有很多放射状的粗大叶脉,它们仿佛构成了坚韧的骨架,又好像大桥的桥架,稳稳地支撑着叶面。同时,在叶脉之间,还有许多镰刀状的横隔,把整张巨大的叶子分成一个个气室,从而使它具有了很大的浮力。
  
  正因为有了强大的支撑内心体系,亚马逊河的“莲”,才能够变成与众不同的“王”莲,被人类格外青睐。

  这就好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自我,时时不忘完善和强大自己,因为,不管遇到什么状况,保持内心的强大才是王道,也才有可能采撷到成功的果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52:44 | 查看全部
对成功的欲望大于失败的恐惧
时间:2014-12-12 作者:未详 点击:1702次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挣扎,这对谁都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如何应对它们。下面是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分享的他的成功秘方:
  
  也许你们都听过我如何挣扎求存、抗争命运变幻无常的故事,但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在与你们同龄的时候,多次拒绝放弃理想以换取眼前的安逸。我一直深信,如果世界上有任何“成功秘方”,其中最关键的元素必定是你对成功的欲望远远大于对失败的恐惧。这心态像是刀锋——锐化你对什么是“可能”的触觉和激发你的梦想;这心态像是预警系统,令你对自满情绪和停滞时刻警惕,令你审慎律己、敢爱、敢说实话、敢当万绿丛中的那点红。
  
  当你到我这个年龄,你不会想带着后悔和遗憾感慨,曾经是开朗、热情、自信的你,却选择无梦和无理想地过了一辈子。你曾经正直无畏,真诚和勇气烙在你那颗赤子之心上,但面对生活冷酷的考验,你选择了放弃理想、原则和目标,在道德路上迷失了你的灵魂、你的谦卑和爱贡献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52:54 | 查看全部
伤痛也是一种力量
时间:2014-12-17 作者:未详 点击:1614次

  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密西根州比拉镇附近的农场里,农场的主人养了一头公牛,他用铁链把牛锁在了榆树上。

  健壮的公牛经常拖着重重的铁链围着榆树奔跑。日复一日,铁链在距离地面约3英尺的树干上勒出了一道沟痕。

  数年之后,铁链已深深地嵌在了树皮中,和树干牢牢地长在了一起。
  
  后来有一年,密西根州遭到“荷兰榆树病”的袭击,大片的榆树染病枯萎死亡。

  人们都以为这棵高大、古老的榆树肯定不会幸免。
  
  令人惊奇的是,这棵榆树并没有死亡,反而生长得更加茁壮。大灾过后,它成了该地区惟一一棵依旧傲然挺立的榆树!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密西根州州立大学的植物病理学家对这棵神奇的榆树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专家得出结论,正是那条铁链拯救了榆树的生命。

  榆树从生锈的铁链上吸收了大量的铁质,对致病菌产生了很强的免疫力。
  
  曾经的苦难或许正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过去的创伤或许正是我们应对生存危机的力量。

  海明威曾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53:05 | 查看全部
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
时间:2014-12-20 作者:未详 点击:1327次

  在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成功”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人人都向往成功,没有人愿意自己一生事业无成,碌碌无为,这无可非议。但是,把成功作为首选,却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首要的目标应该是优秀,其次才是成功。
  
  所谓优秀,是指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有高尚的人格和真实的才学。一个优秀的人,即使他在名利场上不成功,他仍能有充实的心灵生活,他的人生仍是充满意义的。相反,一个平庸的人,即使他在名利场上风光十足,他也只是在混日子,至多是混得好一些罢了。
  
  事实上,一个人倘若真正优秀,而时代又不是非常糟,他获得成功的机会还是相当大的。即使生不逢辰,或者运气不佳,也多能在身后得到承认。优秀者的成功往往是大成功,远非那些追名逐利之辈的渺小成功可比。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都出自精神上优秀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伟大事业的决非钻营之徒,而必是拥有伟大人格和智慧的人。
  
  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能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则在相当程度上要靠运气。所以,应该把成功看作优秀的副产品,不妨在优秀的基础上争取它,得到了最好,得不到也没有什么。在根本的意义上,作为一个人,优秀就已经是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53:15 | 查看全部
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
时间:2014-12-20 作者:未详 点击:1327次

  在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成功”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人人都向往成功,没有人愿意自己一生事业无成,碌碌无为,这无可非议。但是,把成功作为首选,却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首要的目标应该是优秀,其次才是成功。
  
  所谓优秀,是指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有高尚的人格和真实的才学。一个优秀的人,即使他在名利场上不成功,他仍能有充实的心灵生活,他的人生仍是充满意义的。相反,一个平庸的人,即使他在名利场上风光十足,他也只是在混日子,至多是混得好一些罢了。
  
  事实上,一个人倘若真正优秀,而时代又不是非常糟,他获得成功的机会还是相当大的。即使生不逢辰,或者运气不佳,也多能在身后得到承认。优秀者的成功往往是大成功,远非那些追名逐利之辈的渺小成功可比。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都出自精神上优秀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伟大事业的决非钻营之徒,而必是拥有伟大人格和智慧的人。
  
  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能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则在相当程度上要靠运气。所以,应该把成功看作优秀的副产品,不妨在优秀的基础上争取它,得到了最好,得不到也没有什么。在根本的意义上,作为一个人,优秀就已经是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53:26 | 查看全部
深思熟虑
时间:2014-12-20 作者:未详 点击:1315次

  篮球巨星乔丹上中学时,有一次在比赛时做出了一个完美的扣篮动作,震惊了全场。

  事后有人问他:“以前也没怎么看你练过扣篮呀,怎么做得那么好呢?”

  乔丹说:“虽然我没怎么练过,可是我每天都在心里想着扣篮的全部动作,每个细节都能想到,就这样在心里一遍遍地练着,所以在球场上才会表现得很好。”人们更是吃惊,难道只是在心里想也可以练好篮球?
  
  美国人曾做过一次实验:把一个班的男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在20天内每天练习实际投篮20分钟,并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第三组学生记下第一天的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便在想像中做出相应的纠正。
  
  实验结果如下:第一组学生进球增加了24%;第二组毫无进步;第三组进球增加了26%。这就是著名的“心理意象”实验。
  
  如果心里有了一个愿望或一个既定目标,并且你有强烈的创造想像欲望,从各个角度周密地考虑它,开动创造性机器,那么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在不知不觉中离你很近。
  
  当然不能只是想像,行动是必不可少的,想像只是努力的一部分。

  只有你在深思熟虑之后,走向心中的目标,画在墙上的饼才会冒出缕缕香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53:36 | 查看全部
选择一条路,走下去
时间:2014-12-22 作者:未详 点击:2190次

  有这么一家人,男的是教师,女的则开一家纽扣店。女的除了卖纽扣,还卖些头饰、胸花之类的小玩意儿。
  
  一天,男的告诉女的:“昨天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杂志,介绍的全是世界上的大公司,叫做‘五百强’。我发现他们都是一根筋一条路。”女的问:“什么意思?”男的说:“打个比方,你卖纽扣就只卖纽扣,卖所有品种的纽扣,店再大都不卖别的。这里面一定有名堂。”
  
  男的自从有了这个新发现后从没有放弃琢磨。他认真查阅了世界第一强——零售业的老大沃尔玛。他发现它自始至终只做零售,钱再多都不买地不去做房地产。他又查阅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它是世界第二强,100多年来也是只做汽车与配件,资产数万亿都不去做航空与轮船。他还研究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发现此人也是一条路走到底,钱再多都只做软件,其他行业再赚钱都不去做。
  
  男的想:是不是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更容易成为强者。有了这一认识之后他有些心动了。一天晚上他对妻子说:头饰、胸花之类的东西以后就不要再进了,全进纽扣,有多少品种进多少品种……
  
  就这样,一家航空母舰式的纽扣店在这座城市出现了,所有做纽扣批发和销售的人都直奔这座纽扣“航母”而来。
  
  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的人一定会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1:53:53 | 查看全部
向上生长的根
时间:2014-12-23 作者:未详 点击:1286次

  对植物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庄稼、树木等植物的根一般由主根、须根等组成。

  这些名词也许太专业了一些,但是,即使我们对植物的知识懂得再少,有一点却是人所共知的,那就是,不管是主根还是须根,植物的根都是在土壤里向下生长的,为的是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营养和氧气。
  
  然而,就是有一种奇怪的植物,它却多出了一种根,而且多出的这种根是钻出地面朝天生长的。这种植物的名字叫海桑。
  
  海桑,又叫剪包树,生长在广东和福建沿海一带,它们生长茂盛,繁殖力极强,高可达5米。它们生长在海边滩涂的淤泥里,经常受到潮汐的侵袭,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最不能忍受的是,淤泥中缺氧。植物和人是一样的,需要呼吸,有充足的氧气才能生存。在没有氧气的环境里,海桑是怎么生存的?而且生存得那么旺盛、那么繁茂?
  
  答案很简单,因为海桑比别的植物多长了一种根——呼吸根。为了吸收到新鲜氧气,呼吸根拼命钻出淤泥朝天长,然后,把吸收到的氧气传回到淤泥中的主根和须根,保证海桑的生存和生长。

  所以说,朝天长的呼吸根是海桑赖以生存和生长的源泉,没有朝天长的根,就没有海桑的生命。
  
  为了生存和生长,不论是植物还是人类,都会不遗余力的,即使再恶劣的环境,也能找到生存和生长的办法。


  而找到这种办法,需要像海桑一样,具有让根破土而出朝天长的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