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5:22:25 | 查看全部
  32.为什么不竭尽全力
  某青年海军军官走进海曼·里科弗将军的办公室,将军接见了他。坐定之后,将军请他挑选任何他所希望讨论的领域进行谈话,青年军官选择了时事、音乐、文学、海军战术、电子学等。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将军一直在注视着青年军官的眼睛,并不断地问这问那。当青年军官被问得瞠目结舌时,将军微微一笑。顿时,青年军官明白了将军的用意——自己挑选的这些自以为懂得很多的问题,看来都知道得很少,更何况其他的呢?
  正当青年军官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时,将军又问道:“你在海军学院的学习成绩怎样?”
  “在820人的年级中,我名列第59名。”这个问题让青年军官稍稍释然了一点。诚然,这个成绩还算是不错的,但是由于有刚才的教训,他的语调和表情依然很谨慎。
  “哦,那你竭尽全力了吗?”将军微笑着反问道。
  “没有。”青年军官摇摇头回答道。显然,他希望通过这个回答透露给对方两个信息:一是自己很谦虚;二是自己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谁知将军根本不买账,说:“哦?那你为什么不竭尽全力呢?”
  立刻,青年军官窘得无话可说了,是啊,自己为什么不竭尽全力呢?之后,他便沉默着退出了里科弗将军的办公室。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青年军官一直把老将军的那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无论做什么事,他都会“竭尽全力”。凭着这种精神,数年之后,他成了美国的第三十九任总统,他的名字叫做詹姆斯·厄尔·卡特。
  即便不求成功,当你以最大的热忱去对待自己所做的或者将做的事情时,成功也会不请自来。最起码,你会获得一种了无遗憾的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5:22:35 | 查看全部
  33.天才的“基因”是什么
  所谓天才,必然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基因。这个观点,是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专门研究天才的科学家所认可的。可是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阿里克森博士却根据某个实验推翻了这一点。
  实验是法国凯恩大学的佐瑞欧·马佐尔博士和其同事在不久之前共同进行的,实验对象是一位名叫瑞格·盖姆的数学天才。瑞格·盖姆有着超常的计算能力,他能够在数秒内计算出一个10位数的5次根;在同样短的时间里,他还能够计算出一个2位数的9次方;而在被要求将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时,他能毫不迟疑地讲出精确至小数点后6位数的答案。
  佐瑞欧·马佐尔博士的实验过程,就是在这位数学天才进行计算表演时,对他的大脑活动情况进行精密的检测。通过运用正电子放射层X线照相术,佐瑞欧·马佐尔发现:与常人相比,瑞格·盖姆在计算表演时的大脑活动部位多出了5个。由于可以使用这种额外的记忆区,所以他可以避免发生常人易犯的计算错误。由此看来,所谓天才的“特殊基因”似乎的确是存在的,可是我要告诉你,现年26岁的瑞格·盖姆并非生来就具备这种超强的计算能力。20岁时,他还是一个与常人没什么两样儿的普通青年。20岁之后,他才接受了一位专家的训练:每天都进行4个小时的记忆练习。只不过短短的六年时间,原本与常人无异的他便成了人人惊叹的数学天才,这,不正是“天才”非“天生”的最好证明吗?
  除了上述实验之外,佐瑞欧·马佐尔博士及同事还对瑞格·盖姆进行了他所不熟悉领域的技能测试。结果证明,他根本没有任何不同于常人的表现。
  看来,只要经过足够的训练和努力,任何人都可能拥有这种因为“长期工作记忆功能”而产生的天才表现。事实是这样吗?阿里克森博士通过对只能记住7位数字的普通人训练一年,证明了这一点:他们都可以记住长达80至100位的数字。
  而匈牙利的拉兹罗·波尔加及其夫人,也用试验证实了这一点——当地的人们普遍认为女子不宜参加激烈的西洋棋比赛,而他们,却把3个经过严格心理训练的女儿培训成了具有世界级水准的西洋棋大师。
  “天才的能力不是天生的,”阿里克森教授总结说,“那种貌似天才表现的‘长期工作记忆’,是能够通过训练刻意培养的。”
  所谓天才的“基因”,就是天才们不同于常人的刻苦努力与全身心投入。做到这一点,平凡的我们也终会撞开天才的大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5:22:44 | 查看全部
第五章 努力与收获(6)
更新时间2010-7-26 14:46:53  字数:4165

 34.让理想转个弯
  他从小就有个理想,那就是长大以后要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自从有了这个理想之后,他每天都坚持写作。而且,每次写完之后,他都会拿着自己的文章看了又看,改了又改,然后充满希望地寄往各地的报社、杂志社。可遗憾的是,他虽然写了不计其数的文章,而且自己也觉得写得不错,伯乐却始终没有出现过——所有的报社、杂志社都从未发表过他的文章,甚至连一封退稿信都没有给他寄过。不得不说,这让他既难过又心寒。
  很多年后的一天,他终于收到了来自他投稿最多的那家报社的一封信。可是当他欣喜若狂地打开时,却发现那不过是封退稿信。被泼了一盆冷水之后,深感灰心的他打算自暴自弃了。稍稍清醒一些后,他发现那封信中有一个对他的小建议:“你每次投递的稿子我都看过,这么多年来你始终如一地投稿,由此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将很难在写作这方面有所成就。不过,不知道你自己有没有注意到,你的钢笔字写得越来越好,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向书法方面发展,可能会更好,也比较容易成功……”这几句话引发了他的深思,最后,虽然他依然热爱写作,但还是决定:放弃写作,改向钢笔书法进军!
  他的名字叫张文举,现在是我国著名的硬笔书法家。
  无独有偶,曾经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化学家奥托·瓦拉赫,也跟张文举一样,“理想转了弯”之后才得到成功女神的青睐的。
  上中学时,瓦拉赫的父母曾为他选择了文学这条路,但语文老师却对他说:你虽然很用功,但是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于是,他便改成了学习油画。可是由于对艺术的理解力很差,他依然感觉成功遥不可及。值得庆幸的是,油画老师发现他做事一丝不苟,非常具备做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所以建议他学习化学。果真,自从走上化学之路,瓦拉赫的惊人才华便日益显现了出来。最终,他获得了标志最高成就的诺贝尔化学奖。
  人生当中有许多失败,是由于人们尚未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导致的。那么,在适当的时候让理想转个弯,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5:22:55 | 查看全部
  35.天壤之别
  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黑人记者,堪称美利坚新闻史上的一大奇迹。据说,这位传奇人物的成长经历也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童年时,布拉格家里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以至于年幼的布拉格认为,像他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他只能子承父业,长大后和父亲一样做个水手。
  为了打消儿子这种自暴自弃的错误心理,当布拉格9岁时,父亲带他去参观了伟大画家凡·高的故居。当看到那张破旧狭窄的小木床和那双龟裂的脏皮鞋时,布拉格很奇怪地问父亲:“爸爸,凡·高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吗?那他应该是百万富翁才对呀?有钱人怎么睡这样的床,穿这样的皮鞋呢?”父亲回答他说:“儿子,其实凡·高是一个连妻子都娶不上的穷人。”
  不久之后,父亲又带着小布拉格去丹麦参观了安徒生的故居。和上次一样,小布拉格非常奇怪安徒生故居的墙壁上居然有斑驳点点,于是他问父亲:“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这所破房子怎么会是他的呢?”父亲扭头看着儿子,意味深长地回答道:“安徒生只是个鞋匠的儿子,他只能住在这样的破阁楼里。皇宫,只有在他的童话里才会出现。”
  有了这两次伟大艺术家故居的参观经历以后,小布拉格那种“只有地位高和生活优越的人才能获得成功”的意念被彻底清除掉了,他的一生也由此得到了改变。
  人能否成功,不在于贫富,只在于自己是否努力奋斗。记住:努力的结果,是把劣势转化成优势;懈怠的结果,是把优势转化成劣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5:23:05 | 查看全部
  36.等待时机
  一个年轻猎人很希望自己有发财的机会,哪怕是让他多打一些猎物也行。于是,他茫然地靠在一块石头上,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位白须老者,只听老者问这个年轻人:“年轻人,你靠在这里做什么呢?你的猎枪都已经生锈了,难道你没有看到刚才有一只野兔跑过去吗?”
  年轻人看了看老者回答说:“我靠在这儿等待时机啊。”
  老者笑着反问道:“那你知道时机是什么样子吗?”
  “不知道。”年轻人摇了摇头说,“不过,听说时机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只要它来到你的身边,你就会走运,就会发大财……”他一边说一边自我陶醉着。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年轻人!”老者忽然正色道,“时机是不可捉摸的,如果你专心等它,它可能迟迟不来;而你不留心时,它又可能来到你的面前。你看刚才从你身边跑过的那只野兔,那不就是时机吗?而你却错过了它,使它再难回头了。你既然连时机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它来到你身边的时候你怎么会知道呢?所以说,你这样坐着等待简直就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啊。”
  说完,老者就消失了。年轻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老者就是时机的化身。可惜的是,他再一次错过了,不仅仅因为他不知道时机是什么样子,更因为他一直靠在石头上等待。
  机会不是等来的。守株待兔,只是一种坐失良机的愚蠢行为。积极行动,寻找时机或者不断地为自己创造时机,才可能在人生的竞赛中保持永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5:23:18 | 查看全部
  37.时间是怎么来的
  威尔福莱特·康是世界织布业的巨子之一,他腰缠万贯、家资无数,真可谓要什么有什么,但他却总感觉生活中缺了点什么东西似的,于是他想起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威尔福莱特小时候曾经梦想着成为一名画家,但因种种原因,他已经数十年都未拿过画笔了。现在去学画画还来得及吗?现在的自己还能有那些空闲时间吗?他犹豫着自问,但想来想去,最后他还是决定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来安心画画。
  自从下定了这个决心,一向以毅力著称的威尔福莱特再次显露了他的特长——虽然很忙,可他还是每天都抽出一小时来画画并坚持了下来。多年以后,这位半路出家的学画者已经在绘画上得到了不菲的回报:他曾经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在油画方面成就更是非常突出。其实他以前从未接触过油画,一切都是从他那个决心开始,然后靠每天一小时的积累完成的。
  “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来画画”,对于一个大企业的负责人来说,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你可知道,为了保证这一小时不受干扰,威尔福莱特每天早晨5点钟就得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饭为止。他后来回忆说:现在想想,那也并不算苦,因为自从我决定每天都学一小时画之后,一到清晨那个时候,渴望和追求就会把我唤醒,想睡也睡不着了。
  再后来,为了方便画画,他干脆把顶楼改为了画室。
  时间是公平的,更是“知恩图报”的,因为数年来威尔福莱特从未放弃过早晨那一小时,所以时间给了他惊人的回报——他的收入又多了一个来源。而他则把这一小时作画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变成了奖学金,专门奖给那些搞艺术的优秀学生们。
  “钱并不算什么,从画画中所获得的启迪和愉悦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威尔福莱特如是说。
  时间是公平的,每人每天都是24小时。而成功者总能挤出时间,失败者总在感叹没有时间。看来,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几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5:23:30 | 查看全部
  38.捡海螺
  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一起到海边捡海螺,因为海螺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
  由于腿脚麻利,眼神又好使,年轻人觉得自己肯定比老人拣到的海螺既大又多。因此,他一直把眼睛盯在又大又好的海螺上。
  半个小时过去了,年轻人始终走在老人前面,腰也没见弯下去几次,虽然他的后面大大小小的海螺到处都是。而老人则正好相反,他一直落后,却频频弯腰,无论大海螺小海螺都如获至宝地捡起来。
  结果一个小时不到,老人的口袋里就有了很多海螺,而年轻人的口袋里却还像刚来时那样空荡荡的。
  “小伙子,难道你没有看到这里有好多海螺吗?不要再那么挑剔了,否则你捡不了几个的。”老人对年轻人说。
  年轻人却撇撇嘴回答:“我要的是又好又大的海螺,那样才能卖个好价钱。”
  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可年轻人还是收获不多,因为他很少看到自己所希望的那么大的海螺。而老人的袋子,则已经满满当当,几乎装不下了。
  “金字塔是用一块块的石头砌成的”,任何事物在发生质变之前都要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所以,如果你不屑于一滴水,你也就相当于放弃了整片海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5:23:42 | 查看全部
  39.一盆白色金盏花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这样一则启事:某家园艺机构重金寻求纯白色金盏花。而缀在后面的赏金额度之高,足以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心跳不已。
  一时间,此事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并且几乎一夜之间,城里所有的人都开始种金盏花。可是在自然界,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要想培育出白色的新品种,那简直就是上天揽月般的异想天开。所以,很多人在一时冲动试过之后,就都把那张旧报纸扔到了脑后:什么纯白色金盏花,做梦去吧你!
  一晃,20多年过去了。如果不是一个很意外的邮品,连那家园艺机构恐怕都想不起来自己曾发过一则这样的启事了。那是一件来自偏远乡下的邮包,收件人打开一看,里面装的居然是100粒纯白色金盏花的种子,另加一封热情洋溢的应征信。
  纯白色金盏花?天哪,这些种子到底来自何方?!
  读过那封信之后,大家才明白:寄种子的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一位真正的花迷。
  当年,他从儿子带回来的报纸上看到那则启事后,心里很是激动,于是马上不顾子女们的反对和不屑,动手操作起来。
  一年之后,他种的金盏花开花了,他从那些花朵中挑选了几朵颜色最淡的进行选种栽培。
  第二年,他又如法炮制,筛选了颜色最淡的花朵做来年的种子。
  就这样,年复一年,他始终不渝地坚持着。终于,20年后的某天,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的小花园里,出现了一朵白色的金盏花!那种白不是粉白,不是银白,也不是极淡的米白,而是纯纯正正的雪白!
  至此,一个让专家都感觉束手无策的大难题,被一位连“遗传学”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老人破解了。因为感动于老人的执著和热情,那家园艺机构立刻兑现当年的承诺,偿付了那笔令人咂舌的高额奖金。
  持之以恒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成功的日子就会悄悄向你走来。执著的人总是能够完成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即便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之后也能产生质的飞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6:21:26 | 查看全部
第六章 心态与命运(1)
更新时间2010-7-26 14:48:11  字数:4654

 1.简妮特的成功之路
  简妮特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便辍学打工,补贴家用。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某裁缝店的打杂人员,每天的职责就是帮助客人们试穿衣服、清理那些裁缝们丢弃的布头和店里的其他杂物。
  因为工作的原因,简妮特常常能接触到一些上流社会的女士们,她们乘坐着豪华气派的轿车前来,神态高贵地挑选着布料,举止优雅地试穿着她们刚刚做好的新衣服。看着这些穿着讲究、举止端庄大方的大家闺秀和贵妇们,简妮特的心里升腾起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她很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她们一样为人瞩目。在这个念头的驱使下,简妮特不管每天工作多么辛苦,也总是尽量保持着迷人的微笑,待人接物时也学得像那些贵妇人,表现得落落大方。
  心态真的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这样的日子久了以后,原本毫不起眼的简妮特竟然成了店里最受欢迎的人。不仅同事、老板喜欢,连顾客们也会点名要她服务。她们说:“她的得体言行和微笑让我感觉很舒服。”就这样,她被评为了店里最优秀、最有气质的员工。老板因此破格提拔她为助理裁缝,很快,她就成了著名的服装设计师。
  出身并非一个人命运的决定因素。你的心态决定你的目标,你的努力提升你的能力,你的能力改变你的身份和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6:21:40 | 查看全部
  2.幸运与倒霉
  公司新来了一个业务员叫小王,刚开始时,他信心十足,可是没过几天,那股劲头儿就消失了。
  这天早晨,小王颓丧地坐在椅子上,垂着两肩,显得极为无助。恰在此时,业务经理走了过来,问他怎么回事。
  “我不想再做了,我想我可能不适合这份工作。”小王无精打采地回答道,“如果仅仅是业绩不好,我完全能承受,我会很努力。可是,我实在受不了那些客户对我的态度,他们批评咱们的产品不说,还侮辱我的人格……”小王显得很激动。
  经理静静地听他说完,盯着他的眼睛说道:“没错,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而且,情况比你更糟。那时候,我不仅遭受着客户的拒绝、批评,而且遭受着他们的鄙视、打骂。有一次,一个客户甚至直接把我推倒在地,然后把油桶砸在我身上,洒了我满身油……”
  小王惶惑地看着经理,他一直认为,这个年薪30万的业务经理是众多业务员中的幸运儿,从来不曾遭遇过什么挫折。他突然站起来握着经理的手道:“我明白了,相信我一定能行。”
  几个月后,小王成了这家公司最棒的业务员。
  幸运只喜欢坚定执著的人。越是恶劣的环境,越是成功的契机,倘若临阵退缩,你永远不会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迎难而上,才能抓住艰难背后的机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