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46:34 | 查看全部
在别人惋惜声中辞职
时间:2014-11-15 作者:未详 点击:1209次

  经常有公司职员突然跑来对我说:“一人先生,我想辞职。”想征求我的意见。
  
  这个时候,我通常会对他说:“辞职没有问题。但是你应该在其他人的一片惋惜声中选择辞职。”
  
  如果一个人辞职时,别人对此毫不惋惜,那他在今后的人生中是否会取得成功,这一点很难说。
  
  真正能够取得成功的人,是当他选择辞职时,大家必定是一片惋惜尽力挽留的。
  
  我的弟子们在成为老板之前,也曾当过电脑专卖店的营业员、讲习所的教官、保险公司的小白领、报社的签约员工等,为他人卖命。现在他们都是出色的老板。
  
  这些弟子既不是拥有特殊才能的人,也不是做生意的天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辞掉前一个单位的工作时,他们无一不是让人惋惜的。你了解其中的道理吗?
  
  从前,当德川家康还未取得天下,德川家还只是今川家的属国时,今川家每次遭受敌军攻击,都不从自己家出兵,而是命令德川家出兵,让德川家直接参与到战争中。
  
  对德川家的士兵来说,因为自己的首领——德川家康作为人质被今川家控制,所以大家不能反抗今川家,每次只能选择奋勇杀敌。但是,即使取得胜利,最后也得不到赏赐。今川家是从不会给予赏赐的。
  
  这种情况下,一般人会认为:“这对德川家来说,可是吃了大亏。”
  
  但是,丰臣秀吉的看法与众人截然不同。丰臣秀吉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一来,最后只有德川家的士兵变得强大起来。这可不是好事。”
  
  最后证明,丰臣秀吉说的确是事实。
  
  不为封赏,只图奋勇杀敌。一旦士兵形成这种习惯,他们将会变成一个伟大的勇士集团,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那这与前面我们说到的不顾惋惜毅然辞职的话题有什么关系呢?
  
  在辞职时能让别人觉得惋惜的人,都是平常面带笑容工作,或者被上司分派工作时欣然应允的人。
  
  如果欣然应允,或者面带笑容地工作,公司就会很容易地将工作交付给这个人;然后,就会有更多的工作交付给他。
  
  但是,有一些人却认为,拿着相同的薪水,能少做一点才算精明,而往往这些人的人生会比较失败。
  
  因此,当给他分派工作时,他便会做出一副不情愿的表情,回答也勉勉强强。时间一长,无论是上司还是同事,都会觉得难以将工作交付给这个人。
  
  对公司来说,它并不会因为员工态度和蔼可亲、欣然接受安排的工作或者微笑对待工作,就对这个员工心怀感激。
  
  但是,当公司委派给一名员工的工作成倍增长时,那么这名员工就能在工作中比别人多学到一倍的东西,工作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
  
  因此,那些能让老板或同事成倍地委派工作的人,无论去哪个公司,都会变得非常独立,能够出色地完成工作。
  
  因此,如果想选择辞职,请首先留出一段时间,哪怕只是半年,为现在的单位全身心努力地工作,然后在别人的惋惜声中辞职。
  
  其实,在你现在的职位中,已经蕴含着你能否取得成功的秘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46:45 | 查看全部
去掉“不可能”三个字
时间:2014-11-15 作者:未详 点击:2742次

  美国加州大学有一个叫乔治·丹泽尔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般,数学尤差。一天,丹泽尔上课迟到了,走进教室时,他看到黑板上有几道数学题,他就和往常一样把这几道题记在了笔记本上。苦思冥想了一整天,他终于把这几道题做了出来,在当天晚上把作业交给了教授。
  
  第二天,教授来到了他的宿舍,兴奋得满面通红。
  
  “你是怎么做出来的?”教授问丹泽尔。
  
  “什么怎么做出来的?”丹泽尔疑惑地问。
  
  “你解出了数学界多年来悬而未决的两道难题!”教授告诉他。
  
  “您是说黑板上的两道数学题?”丹泽尔很诧异,“我还以为那是您留的作业,如果知道是难题,我才不敢做呢!”
  
  “天才”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如果我们都能从脑子里去掉“不可能”三个字,或许人人都能成为天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46:58 | 查看全部
人无所舍,必无所成
时间:2014-11-18 作者:未详 点击:1511次

  人无所舍,必无所成。

  一个人,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弃希望也只有自己。怨恨、嫉妒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无论成败,我们都有理由为自己喝彩!跌倒了,失去了,不要紧,爬起来继续风雨兼程,且歌且行。擦亮你的眼睛,别让迷茫蛊惑了自己。只有心中有岸,才会有渡口,才会有船只,才会有明天。
  
  活着,经历着、坚持着,本就是多么的可喜。

  人生就是一场艰难的跋涉,我们总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苦痛折磨,没必要将苦处放大,也没必要怨天尤人。放下心中负累,生活从没有拖欠过我们任何东西,不用总哭丧着脸。世界很大,风景很多。喝杯咖啡不加糖,品品苦滋味。
  
  未来少预想,尽量别假设,把拥有当全部,看当下成永远,若浮躁过甚、浮夸过多、浮华过累,必欲壑难填、心境难平、负赘难卸,终劳力伤怀,徒增烦忧。

  人生需要爬坡过坎、涉险渡困,无须心耿于一处,驻足于一地,惟苦中寻乐、转苦为乐,方能抬宽视野、壮阔胸襟,看远了轻松点,想开了超脱些。
  
  学会接受残缺,是人生的成熟。人无完人,缺憾是人生的常态。

  人生有成就有败,有聚就有散,没有谁能得天独厚,一手遮天。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人生的无奈。

  成熟的人,能淡然地面对一切不完美,所以不强求不执著,凡事尽人事,随缘而安。

  追求完美是美好的理想,接受残缺是美好的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47:10 | 查看全部
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时间:2014-11-18 作者:未详 点击:2034次

  一张纸片可以变成废纸扔在地上,被我们踩来踩去,也可以作画写字,
  更可以折成纸飞机,飞得很高很高,让我们仰望。
  
  一张纸片尚且有多种命运,更何况我们呢?
  命运如同掌纹,弯弯曲曲,然而无论它怎样变化,永远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一生中也会有太多的成功与喜悦,确实令人欢喜,但同时也有一句话会告诫我们应当不沉溺于喜悦之中,应当继续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也许你尝试了不一定成功,如果没有尝试就永远不可能成功。
  
  人的一生有许多曲曲折折,起起落落。
  这样的人生才有滋有味。
  倘若是在浑浑噩噩地过一生,那么你就白来这世上一趟。
  因为曲折、起落是考验自己的试题。
  你掌握了命运,坚忍不拔,你就能战胜它。
  放弃了,你就成了它的奴隶。
  
  滴水足以穿石。
  你每一天的努力,即使只是一个小动作,持之以恒,都将是明日成功的基础。
  所有的努力,所有一点一滴的耕耘,在时光的沙漏里滴逝后,萃取而出的成果将是掷地有声,众人艳羡的“成功之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47:24 | 查看全部
让自己成为控制心态的主人
时间:2014-11-20 作者:未详 点击:1624次

  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

  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

  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
  
  生气不如争气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是逆境;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不可能时时处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那么你注定永远是个弱者。
  
  有自信才能赢
  
  古往今来,许多人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无能,而是因为不自信。自信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动力。当你不自信的时候,你很难做好事情;当你什么也做不好时,你就更加不自信。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若想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就得与失败做斗争,就得树立牢固的自信心。
  
  心动更要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会成功。生活不会因为你想做什么而给你报酬,而是因为你做了些什么才给你报酬。一个人的目标是从梦想开始的,一个人的幸福是从心态上把握的,而一个人的成功则是在行动中实现的。因为只有行动,才是滋润你成功的食物和泉水。
  
  平常心不可少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开心,也有失落。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么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不会坦然,永远都没有欢笑。人生应该有所追求,但暂时得不到并不会阻碍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拥有一颗平常心,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适时放弃才会有收获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适时地放弃。也许在你殚精竭虑时,你会得到曾经想要得到而又没得到的东西,会在此时有意外的收获。适时放弃是一种智慧。它会让你更加清醒地审视自身内在的潜力和外界的因素,会让你疲惫的身心得到调整,成为一个快乐明智的人。
  
  盲目的坚持不如理智的放弃。苦苦地挽留夕阳的人是傻人,久久地感伤春光的人是蠢人。什么也舍不得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加珍贵的东西。适当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机会,学会放弃,才有可能获得。
  
  宽容是一种美德
  
  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几分心平气和。”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使一个人得到尊重;宽容是一种良药,它能挽救一个人的灵魂;宽容就像一盏明灯,能在黑暗中放射着万丈光芒,照亮每一个心灵。
  
  学会给心灵松绑
  
  人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经常地激励与抚慰。常常自我激励,自我表扬,会使心灵快乐无比。
  
  学会给心灵松绑,就是要给自己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常常走进去为自己忙碌疲惫的心灵做做按摩,使心灵的各个零件经常得到维护和保养。
  
  别把挫折当失败
  
  每个人的一生,难免都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所不同的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失败,所以每次都深深打击他取胜的勇气;成功者则是从不言败,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总是对自己说:“我不是失败了,而是还没有成功。”一个暂时失利的人,如果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那么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那就是真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47:36 | 查看全部
高度决定视野
时间:2014-11-21 作者:未详 点击:2142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因其蕴含的深刻哲理而为国人广泛传颂,正所谓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不仅如此,站在什么样的高度,还直接决定一个人的胸襟,决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也直接决定一个人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只有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才能激励人们不为艰难险阻,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古今中外无数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伟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动力。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
  
  人品高处立。人品即人的品质,他是人最本质的东西,包括人的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看问题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大千世界中,没有什么比拥有良好的人品更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人品之于成功,犹如血液之于人。如若没有良好的血液,人就不可能健康生存于世间;一个人若是没有良好的人品,也就无法直立于人世。
  
  学识攀高峰。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想提升自己的人生高度,就需要在学识上不断勇攀高峰,因为一个人的学识越广博,视野就越开阔。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知识虽然不能增加一个人生命的长度,但能改变一个人生命的宽度,丰富一个人生命的内涵,提升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47:48 | 查看全部
别对自己说不可能
时间:2014-11-24 作者:未详 点击:1698次

  因为残疾和病痛,1970年出生的约翰·库提斯这些年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自己也说不清了。他只记得早在上小学时,曾因为身有残疾,被其他健康的孩子追得到处躲藏。有一次,一群孩子把他绑起来,用胶布封上嘴,把他仍进了垃圾桶里,然后点上火企图把他烧死。那时,垃圾燃烧生出的浓烟,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把他吓得几近窒息,为了活命,他在垃圾桶里拼命扭动,直到把身边的火苗扑灭,就在他奄奄一息时,才被人发现救了出来。在他17岁那年,由于下肢疾病的恶化,他不得不从腿部截肢,剩下的“身高”不足1米,从此,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仅有“上半身”的矮人。然而,更让约翰·库提斯难以想到的是,悲惨的命运总是拿他开玩笑,病魔和痛苦不去光顾别人,竟然总是在他这样的高度伤残者身上挥之不去,在他29岁那年,仅剩“半个身子”的他又患上了癌症。
  
  约翰·库提斯在同命运和自身残疾挑战的同时,喜欢上用自己“半个身子”现身说法的演讲事业,在8年多的激情演讲中,他“走”过19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闻名世界的传奇式人物,并被誉为世界激励大师。而他在“走”向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演讲征程中,他经常会用一只胳膊支撑着“全身”,腾出另一只手推动滑轮,驱动不到1米高的躯体在地面上快速前行,头始终高昂着,神情中甚至有几分骄傲。
  
  约翰·库提斯被冠以世界激励大师这一称谓,他以不足1米高的残躯周游世界进行励志演讲的行为堪称举世无双。更为可敬的是,他除了拥有永远激情的语言,激励别人的还有他一贯的行动。面对世界各国的观众,约翰·库提斯总给人一种“激情洋溢”的印象,他好像拥有永不枯竭的斗志,众多听过他演讲的人,常常会这样评价他。
  
  人生有起伏有高低,自己的路才会继续走下去,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无论是坎坷,还是平坦,只要自己像约翰·库提斯那样高昂着头坚持走,就会摘取到成功的果实,品尝到美好生活的滋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48:01 | 查看全部
心态决定成败
时间:2014-11-24 作者:未详 点击:6207次

  每个人都会拥有一颗不同寻常的心态,心态对于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一种有约束的存在,是很关键的。

  我们必须拥有一颗宽容、体谅、善良、正义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情,要做一件好的事情他的背后是需要一件成功的事情,最主要的成功之径是取决于心态的细节。
  
  心态是决定成功与失败的一种素质,评论一个人的素质良好,关键也在于它的心态,心态好,做人处事也会来决定。所以,需要成功之前必须保持一颗好心态。
  
  心态是人生的伴侣,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不能没有他,它能给我们生活的精彩,能给我们一个让你的素质的品德高尚,给了我们怎么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意义有理想有目标的人,假如要是没有了它,那么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呢?
  
  心态是我们的灵魂。它给我寻找未来地方路,生活上的幸福,它是多么的伟大啊!心态你给了我们阳光,我们就必须去普照黑暗。
  
  例如,一个人没有保持好心态,那么他做事处人就会失败的,就不会拥有快乐的人生。因为没有好的心态哪来好的追求与奋斗。

  一个拥有一颗宽容、正义、善良的心态。那么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因为,他是完美心态已经取决于成功之旅存在,宽容是人的一种心态,要是没有你就什么都没有了,在于生活中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关键是否有没有保持一颗美好的心态去面对前面的困难,去追求完美的梦想。
  
  心态决定成功人生的关键,你的梦想与未来都被他掌握在手心上,让我们去解开,去解开我们想要的未来。

  要我们辉煌的未来,就必须永远保持一颗拥有细腻、宽容、正义、善良的心态。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保持一颗完美的心态,去做人生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49:03 | 查看全部
鸟巢的首席电工:谭双剑
时间:2014-11-24 作者:未详 点击:1023次

  2009年3月,一部名为《暴雨将至》的电影在“鸟巢”开机拍摄,电影正是以“鸟巢”的接触建设者——谭双剑的奋斗历程为原型。剧中,谭双剑还担任主演。1980年,谭双剑出生于河北的一个普通农家。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让弟弟、妹妹安心上学,初一没读完,他便含泪放下课本,拿起了锄头。
  
  16岁那年,谭双剑不顾家人劝阻,独自登上前往上海的火车。他每天天不亮便从桥洞里“起床”,开始找工作。

  三天后,谭双剑一路小跑来到一家电子厂。排了几个小时队后,终于轮到他面试了,“学历?”“上过一年初中。”对方白了他一眼:“上完初中再来吧!”谭双剑立即被后面的人推搡开了。他又找了多家工厂面试,均因学历被挡在了门外。
  
  终于,谭双剑在码头找到了一份扛大包的工作。一上肩就是近百斤,不到两天后颈便磨起了血泡,甩甩胳膊像脱臼了似的。坚持了两个多月,领了两百多元工资,谭双剑辞工回到了老家。
  
  不服输的谭双剑决定再到外面闯一闯,他来到北京,与在上海时完全一样,接连奔走了十多天也没有找到一份活儿。就在用身上仅有的五毛钱乘公交车前往郊区找活儿时,谭双剑透过窗户看到路边有几处在建楼房,赶紧下车。包工头看在老乡的份上,留他在工地做小工。
  
  一次在顶楼干活,谭双剑注意到几位电工正在楼顶上安装一根粗大的“天线杆”,十分好奇。

  工友告诉他:“这叫避雷针,城市里每幢楼房都有。”他暗自揣摩起来:如果能掌握一点技术,至少比当小工有前途啊!
  
  谭双剑开始有意识地留意起这门“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有时电工中午赶活儿,他顾不上吃午饭,带上安全帽就跑去看人家怎么操作,一来二去成了朋友,不时得到一些指点。
  
  到了年底,许多工人都回老家过年去了,电工尤为紧缺,初步掌握电工技术的谭双剑主动请缨。

  经过几天的时间,他能独立操作了,工资也比原来高出两倍。
  
  谭双剑并不满足,向同事借来电工进修专业教材,又从书店买回电工书籍,一边自学,一边在实践中摸索。

  1999年,谭双剑考取了行业认证的高级电工证书。

  这年冬天,一家安装公司承接了国家气象局的一项弱电工程。

  刚去不久,就听说另外一个组安装的配电柜出了故障,谭双剑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让我试试吧。”

  经理有些迟疑:“你行吗?”

  他从源头排查起,顺藤摸瓜找到了故障所在,接着又连夜维修起来……

  20个小时后,故障终于排除,避免了数万元的误工损失!

  发工资时,经理额外拿出2000元作为奖励,谭双剑却坚持只收下自己的工资,多一分也不要。

  经理拍拍他的肩:“这个呼机你拿着,等我呼你。”
  
  半个多月后,呼机响了,谭双剑一回电话,果然是经理找他,“小谭,有个大活儿,交工时间很紧,你能不能凑点人?”

  谭双剑迅速凑齐一个30人的队伍,每天天不亮就开工,夜里11点才收工,最终抢上了工期。
  
  谭双剑报了夜大学习班。晚上工友都早已入睡,他却还捧着书本研习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两年多时间,谭双剑陆续拿到了建筑行业中的项目经理证、工长证、工程师证等证书。
  
  2002年,谭双剑组建了自己的施工队伍,专门承接电路电气工程。(www.rensheng5.com)员工越来越多,工程也越接越大,现代城、东方广场、励骏大酒店、友谊医院、商务部、外交部等,都留下了谭双剑的身影,一些工程还得了优质奖。
  
  2005年初,经过层层筛选,谭双剑率领他的团队开始奋战在“鸟巢”现场。每次到施工现场,谭双剑都要先关掉手机,像特工一样“扫描”着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工程建设关键阶段,他每天忙得连洗头都顾不上。
  
  2007年底,谭双剑承揽的弱电工程胜利完工。作为一名建设功臣,他的名字被刻在了纪念柱上,并于8月8日应邀到“鸟巢”现场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谈到一路艰辛走来的历程,谭双剑说:

  “我想告诉和自己一样的朋友,即便榜上无名,只要肯吃苦,善动脑,脚放正,就能趟出一条星光大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49:23 | 查看全部
『好汉』是模仿不了的
时间:2014-11-25 作者:未详 点击:939次

  曾在报上读到一则消息:韩国人来到中国的戈壁滩,很快喜欢上了风味独特的蒙古烤肉,于是他们抄走了食谱,回国后急不可耐地如法炮制。可奇怪的是,无论他们怎么烘烤,也烤不出蒙古烤肉那种独有的风味。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烘烤方法,为什么韩国人就做不出蒙古烤肉呢?原来,烘烤蒙古烤肉,需要当地的一种石头作垫底,这种石头,无论怎么烘烤,无论烘烤多长时间,都烧不裂、烤不碎,因而被当地人称作“好汉石”。而在韩国,缺少的就是这种戈壁滩上独有的、生长在恶劣的环境里、冻不碎也烧不裂的好汉石。韩国人可以学会烤制蒙古烤肉的方法,却无法烤制出那种好汉石的“好汉”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成功了,很多人都去模仿,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模仿他们的行为习惯,可无论他们怎样模仿,他们仍无法取得人生的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也是因为他们心里缺少一种石头,一种精神上的“好汉石”,一种百折不挠、身处逆境也永不放弃理想的“好汉”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