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52:09 | 查看全部
改变和舍得
时间:2014-12-03 作者:未详 点击:6725次

  逆境中,好些富豪破产,一贫如洗,为了求生,舍下身价当小贩、推销员、保险经纪人……面对风浪和挫折,等待重生的那一天。这样的故事的确激励人心。

  人对很多东西都无能为力,因为活得很“被动”。

  人改变不了环境、大气候、人家的想法、经济不景气,也改变不了命运。惟一可以自主的,是改变自己去适应,而且不怨。这是人性的特质吗?不,动物早已这样干了。
  

  螃蟹特大的钳状螯是个宝贝,一旦情势危急,会自断以保命。
  海参可以排出非常稠稠黏黏的肠子内脏,把身体断裂成两截甚至几块。
  海豹原来是在海岛上群居的,栖息于岩石,但潮水来了,无立足之地,由陆居变为水居,全身做了调适与演化,不但学会游泳,还精于潜水。
  金鱼在宽广的池中不知道多逍遥,但屈身鱼盆或者鱼缸,转身不便,它会自动瘦身,鳍也变小了……
  

  改变和舍得是个惨痛牺牲的过程,并不容易,重生也几经调养。

  动物可以这样,为什么有些人却要自寻死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52:53 | 查看全部
被拒绝也是一种肯定
时间:2014-12-04 作者:未详 点击:2664次

  昨天,先是看到一个老外,说了一句很震撼的话。
  你个人的项目,应该有1/4会失败,否则就说明你的冒险精神不够。(Expect and hope that a quarter of your projects fail. If not, you're not taking enough risks. - Adam Smith)

  我心里一动,心想这些天,我是不是把个人的失败看得太重了?

  失败完全可以理解成积极进取的结果,只有生命力充沛的人,才可能会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味地恐惧失败,只会让自己畏首畏尾,丧失进取心。

  没料到,几个小时之后,创业家 Chris Dixon 也谈到了这个话题。

  他说:8年前,找工作时,我四处碰壁。投了几百份简历,一无所获。大公司不给我面试机会,风投公司说他们只要有经验的人,而创业公司那时正在大批裁员。

  宏观经济糟透了,我自己的领域(互联网消费)一落千丈,我的简历又缺乏亮点,于是就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

  但是,Chris Dixon后来感到,这一段经历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帮助最大。为什么?因为这些挫折让我的脸皮变厚了。

  我开始意识到,雇主只是拒绝我的简历,而不是拒绝我这个人。既然不是对个人的否定,我又害怕失去什么呢?所以,我就更加大胆(或者说更加厚脸皮)地去找工作了。

  最后,终于有一家公司愿意雇佣我(感谢他们不看重我的简历),此后的一切都很顺利,我走上了事业起飞的大道。

  他得出了结论:遭受挫折,并不是坏事。因为, 人生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极大值函数(由所有尝试中最成功的一次决定),而不是一个平均值函数。

  即使现在,我每天在生活中,还是会遭到拒绝。朋友想安慰我,但是我却要告诉他: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因为我在不停尝试。如果你不是每天被人拒绝,那就说明你的人生目标不够远大。(If you aren't getting rejected on a daily basis, your goals aren't ambitious enough.)读到最后一句话,我的心豁然开朗。这个夏天挥之不去的一些烦恼,顿时平静了。

  丘吉尔说过,所谓成功,就是不停地经历失败,并且始终保持热情。(Success is going from failure to failure without losing enthusiasm.)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是你的勇气和进取心的最好证明。它们决定了你可以走多远,把你和那些决心放弃的人拉开差距。

  所以,不要害怕被拒绝,这其实是对你的肯定和褒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53:08 | 查看全部
成功靠奋斗,奋斗靠坚持
时间:2014-12-06 作者:未详 点击:3190次

  成功,就是战胜那些企图阻碍我们幸福而又快乐地活着的种种艰难险阻和倒行逆施。从来就没有什么一帆风顺的人生和一蹴而就的事业。生活的目的,全然在于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为的是使我们能在困难重重的人生中,得以畅快地呼吸,舒心地微笑,欢乐地歌咏,尽情地享受。
  
  的确,就无论什么样的理想,什么样的追求,什么样的事业而言,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坚持两三天。大多数人都可以坚持两三个月。许多人可以坚持两三年……但最后的成功者,却无一例外都是那些英勇顽强地即便怃着伤口,咬紧牙关,硬着头皮也要坚持到底的人们——他们差不多都或迟或早地登上了他们自己理想中的胜利的彼岸。
  
  坚持到底的结果,纵然是头破血流、一败涂地,也由于热情而执著的坚持,使人早日“碰壁”,早日取得失败的教训,从此以后,就不会再无知地重蹈覆辙。
  
  坚持到底,当然要付出沉重的、罕见的、有时甚至的模糊的代价。因为这是一个质量(能量)守恒的世界:幸福,注定要用痛苦去交换;鲜花,注定要用泪水来浇灌……付出的艰辛总是同收获的甘美成正比的。
  
  充满热情、希望、欢欣和微笑,问心无愧地享乐,心安理得地潇洒……则是生活给予他们的最平凡又而普通的奖赏。

  他们以忍耐、克制和付出心血与汗水为代价,为自己换来美好的幸福和欢乐。

  事实上,他们从来就是以坚持到底本身,为自己人生的莫大光荣和幸福,而仅仅是在不期然间,获得了更大的光荣很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53:23 | 查看全部
从裙子获得灵感
时间:2014-12-07 作者:未详 点击:1501次

  二十世纪初,美国妇女流行穿脚伴裙,这种裙子在膝盖附近稍微变细,穿上它可以显示女性身材的曲线美,因此,成为当时很受美国妇女欢迎的时装。罗特是一个制造饮料瓶的工人,平日里喜欢奇思妙想,总爱鼓捣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点子。

  一天,他和女友一同外出购物,一路上,人们频频回头对女友穿着的脚伴裙投来羡慕的目光。

  罗特也开始注意起这条裙子来。

  诚然,女友穿的这条脚伴裙实在太有魅力了,把女友曼妙的身姿展现得一览无余。要是把装饮料的瓶子也制造成这种形状也许不错。

  罗特立即照脚伴裙的样子画了一幅瓶子设计图,经过不断修改,这种瓶子不仅外形美观,拿在手里还不易滑落,里面所装的液体,看起来也比实际分量要多。
  
  当时改用瓶装的可口可乐公司正因为瓶子的形状不受顾客欢迎影响了销路而煞费苦心,听说罗特设计出了一种样式独特的瓶子,大喜过望,双方一拍即合,达成试用协议。

  结果,用罗特设计的瓶子装的可口可乐大为畅销。

  1923年,可口可乐公司以5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罗特的这一专利。
  
  裙子和瓶子本没有什么联系,但罗特却从裙子的外形中获得灵感,发明了名满天下的可口可乐。

  灵感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往往肯光顾爱思考的人,光顾有准备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53:37 | 查看全部
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把刀
时间:2014-12-08 作者:未详 点击:1866次

  少年时就爱上书法的他,因为家贫,没有闲钱买墨水和纸张。母亲便找来一支别人废弃的毛笔,用小桶盛了淘米水,让他在家里的水泥地上练字。
  
  有了写“水字”打下的书法基础,他的作业字迹俊秀、结构洒脱,看着让人心情舒畅,是老师最喜欢批改的那一类。
  
  上了高中,他从《书法》杂志上初次认识并了解了篆刻艺术,那些刀法稳健含蓄、方圆互用的印章让他对篆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便找来削铅笔的刀片,在砖头和瓦片上刻了起来。
  
  刀片很薄,一使劲,便折断了,家里好几把削铅笔的小刀都被他在砖头上刻字弄断了,怕妈妈训他,他只好撒谎说刀子丢了。
  
  妈妈很快便发现了他的秘密,不仅没责怪他,还省下钱,给他买回了一把专门学篆刻的刀。他学篆刻的劲头更高了。
  
  他找来一些汉印的篆刻作品,比着葫芦画起瓢。因为手法生疏,缺乏老师指导,指头被锋利的篆刀割破是常有的事。看着他手上深深浅浅的伤痕,妈妈心疼了。他却笑着说,这点儿伤算什么?
  
  高中毕业,他没考上大学。本想复读再考一次,可是想到家里拮据的经济、还有正上中学的弟妹,他咬咬牙,把复读的愿望咽了下去。
  
  他到一家工厂找了份钳工的工作,开始跟钳子、锯、锉刀打交道。劳累的工作没有消融他的梦想,业余时间,他仍然喜欢搞事业——篆刻。但是工资除去生活费,大半用来给弟妹交学费了,市场那些昂贵的白钢篆刻刀,一直是他想要而不舍得买的奢侈品。
  
  一个偶然机会,他将师傅干活报废下来的一把锉刀磨成了篆刀,想看看能不能代替白金刀提高篆刻作品的精细度。没想到,这个小改革令他的篆刻作品质量猛升——笔画弯转更显自然,印面也更显得浑厚端庄。从此,用废锉刀改制的篆刻刀,成了他的“独家兵器”。
  
  一把把废锉刀经过他精心改造,比价格昂贵的白钢刀还好使。意外的发现,令他兴奋不已,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转机。
  
  公司重视企业文化,经常组织职工文体活动,在举办的几次职工篆刻比赛当中,他都名列榜首。那些绽放在方寸间的造型艺术,或厚重肃穆、或圆润古朴,很见功力,很快,他成了公司小有名气的篆刻家,并渐渐走进了市篆刻协会会员的行列。
  
  单位领导惜才,调他到政工科做宣传干事。工作性质和环境的改变,让他在篆刻艺术上有了更多提升和发挥才能的余地。但是,与身边那些高文凭的科班同仁相比,他明显底气不足:自己没后台、没文凭,在这个位置能坐多久?
  
  一想到这里,焦虑便如潮水,从心底涌出。他拿起篆刀,闷闷不乐地刻着宣传标语。
  
  突然,一个想法,如闪电,传过他的大脑:手里这把篆刀原来只是一把报废了的锉刀,价格远不如专业的白钢刀。但是,经过他用心的磨削改造,性能已超过了白钢刀。他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磨砺得比科班的宣传人员更有价值呢?
  
  他开始找来专业的新闻写作书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写通讯、消息的能力。业余时间,他继续在篆刻上发展,并试着摸索一条将爱好与宣传工作结合起来的路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频频在内刊发表新闻稿的他,走进了公司优秀通讯员的行列。公司安全月宣传,他精心篆刻出“安全是福”;单位抓廉政教育,他又及时刻制出“镜鉴”;春节,他乐呵呵地篆刻出“百佛祈福”;五一,他又满怀激情地篆刻出“劳动光荣”……一枚枚印章,都是缩龙成寸的精品,疏密有致,顾盼有情,饱含了他对企业深深的祝福。
  
  在宣传工作上的出色业绩,让他这个没有文凭的“土八路”有了立足于科班宣传干事间的自信。他的职场路,因了他的努力,越走越宽。
  
  业余时间,他广结善缘,积极参加省市级各类篆刻艺术比赛,作品被报纸专版刊登,姓名入编《中国现代书画篆刻界名人录》。之后,他加入了省篆刻协会,被业内人士推选为某书画院秘书长,他的篆刻作品被很多人高价收藏。一时间,出身卑微的他拥了众多粉丝的欣赏。
  
  有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他笑着拿起那把篆刀:篆刻作品的成功与刀具的贵贱无关,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把刀。做人,也当如此,要想成功,只需认准方向,并努力将自己磨砺得比他人更有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53:56 | 查看全部
成功来自习惯
时间:2014-11-05 作者:未详 点击:3058次

  健身的人都知道,只是将哑铃举起来是没有用的!练习者必须在举起哑铃之后,以比举起时慢两倍的速度,将哑铃放回举起前的位置,这种训练称为阻抗训练,这所需要的控制力力量,比举起哑铃时还要多。
  
  失败就是你的阻抗训练,当你再度回到原点时,要主动将自己拉回原点,并将注意力集中到拉回原点的过程上。利用此方法,可使自己再次出发后,能有长足的进步。
  
  从以上的叙述可知,每当失败一次,你离成功顶端就更近了一步。在成功与失败的互换推动与转化中,你的人生将日益成熟与完美。
  
  另外,如果你出现了下列弱点,而且情况严重,你就注定要成为输家。
  
  活在自欺当中。这种人只知道过去,死抱着以前做事、生活的方式不放,而没有心思注意眼前的事实。
  
  不断地仰赖别人的掌声或赞许才能生存,以克服内心深处的自卑感。
  
  马失前蹄。在压力越大的时候,表现越不理想,变得非常紧张,放不开。
  
  虎头蛇尾。做任何事从来不坚持到底,也不够专注,总是找借口减轻责任。
  
  轻诺背信。动不动就撒手走人,留了一堆烂摊子让别人收拾残局。
  
  单打独斗,喜好做独行侠,一碰上团队合作就束手无策,心生抗拒。
  
  嫉妒心重。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动不动就吃醋。
  
  自制力差。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而且老是故态复萌。
  
  逃避问题。习惯当鸵鸟,不论任何大小问题,一概视若无睹,埋头不理。
  
  渴望被别人喜爱,而且不计代价地处处讨好别人。
  
  恩将仇报。对有恩于你的人不知感激,甚至反咬对方一口。
  
  既然知道了,就别让自己变成输家,尽快改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54:02 | 查看全部
纵身一跃上火车
时间:2014-11-06 作者:未详 点击:1164次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鲁纳未成名前,在德国的一座小城服兵役。

  当时,布鲁纳常常利用假期的时间到欧洲旅游,以此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有一天清晨,布鲁纳买好了去罗马的火车票,刚刚走进站台上,就看见他要乘坐的那列火车已经在慢慢启动了。

  布鲁纳一看火车要开走了,心中非常着急,假如坐不上这列火车,他不仅白白花钱买了火车票,而且,他还要等上一天才能坐上相同的火车。
  
  布鲁纳急忙朝火车飞奔过去。
  
  跑到缓缓开动的火车跟前,布鲁纳看到火车的最后一节车厢的门口站着一个男人,这个男人看到提着行李想要上车的布鲁纳,就打手势让布鲁纳把行李递给他。布鲁纳来不及多想,就把自己的行李递上去了。
  
  这时,火车开始加速。

  布鲁纳越来越担心,他一边追赶着缓缓启动的火车,一边看着火车上的那个男人,只见那个男人正皮笑肉不笑地看着自己。
  
  布鲁纳知道,假如自己上不去这列火车的话,他的行李就是那个男人的了。
  
  情急之下,布鲁纳不管三七二十一,他一把抓住了火车上的栏杆,使劲纵身一跃,竟然跳上了火车上最低的那一层跳板。
  
  布鲁纳成功了,他纵身一跃,跳上了已经开动的火车,不仅保住了自己的行李,还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
  
  后来,布鲁纳说:

  “纵身一跃上火车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有时候极其糟糕的情况反而会给你一种有力的帮助,使你敢于纵身一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到达成功的彼岸。”
  
  身处困境中的时候,往往就需要纵身一跃的决断和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54:10 | 查看全部
242次的拒绝
时间:2014-11-09 作者:未详 点击:2698次

  星巴克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在全球拥有最大的咖啡连锁店。这家风靡全球的公司,其实在正式成立之初,是经历了两百多次的拒绝才有了今天。
  
  1982年,霍华德·舒尔茨辞去年薪7。5万美元的职位,加入到星巴克。而那时的星巴克,还只是专注于出售高质量的咖啡豆,并没有想过提供饮料服务。在一次出差后,身为市场部和零售部经理的舒尔茨说,咖啡馆真正吸引顾客一来再来的精髓是人们在放松的气氛下享受咖啡的时刻,而不是喝一杯咖啡。然而星巴克的创始人对舒尔茨的想法嗤之以鼻。无奈之下,舒尔茨只好离开星巴克,这之后,他在西雅图和温哥华开设一些小型的咖啡吧连锁店。
  
  为了心中那个伟大的梦想,舒尔茨打算买下星巴克,没有足够资金的他便开始四处募集,到处游说。因为当时美国还没有这种提供饮料服务的咖啡馆,所以人们都不相信他。朋友拒绝他的借款,银行也将他拒之门外,风险投资者对他的想法也是爱理不理。一次、两次、三次……舒尔茨不知被拒绝了多少次。终于,在第243次,有一个风险投资者被舒尔茨的执著所感动,愿意出资帮助他。而买下了星巴克全部股权的舒尔茨,在随后二十年里,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也终于让它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司。
  
  如果你放弃太早,你就永远不会知道你将错过什么。

  如果霍华德·舒尔茨在被拒绝了242次之后,他就放弃了,那么就不会有现在的星巴克。

  舒尔茨用自己的经历向我们肯定了一点:坚持才是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54:17 | 查看全部
敏而不学,犹不敏也
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1126次

  人在年轻时下功夫学点东西,能在一个方面有所长,就能终身受益。

  人没有成就,往往就是下不了功夫的结果。

  一是自恃聪明,不想用功,以为自己轻轻松松就能有所成,练钢琴需要天分,但没有苦练也白搭;

  二是不敌诱惑,游戏好玩,闲逛舒服,胡思乱想最轻松,自然不愿去吃苦。
  

  苦干是进步的第一法门。

  古语说:“敏而不学,犹不敏也。不敏而学,犹敏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1:54:24 | 查看全部
去掉“不可能”三个字
时间:2014-11-15 作者:未详 点击:2742次

  美国加州大学有一个叫乔治·丹泽尔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般,数学尤差。一天,丹泽尔上课迟到了,走进教室时,他看到黑板上有几道数学题,他就和往常一样把这几道题记在了笔记本上。苦思冥想了一整天,他终于把这几道题做了出来,在当天晚上把作业交给了教授。
  
  第二天,教授来到了他的宿舍,兴奋得满面通红。
  
  “你是怎么做出来的?”教授问丹泽尔。
  
  “什么怎么做出来的?”丹泽尔疑惑地问。
  
  “你解出了数学界多年来悬而未决的两道难题!”教授告诉他。
  
  “您是说黑板上的两道数学题?”丹泽尔很诧异,“我还以为那是您留的作业,如果知道是难题,我才不敢做呢!”
  
  “天才”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如果我们都能从脑子里去掉“不可能”三个字,或许人人都能成为天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