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1:06:49 | 查看全部
眼盲心不盲
时间:2016-07-09 作者:未详 点击:331次

  在从纽约到波士顿的火车上,我发现我隔壁座位的老先生是位盲人。
  
  老先生说,他是美国南方人,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佣人是黑人,他在南方时从未和黑人一起吃过饭,上过学。到了北方念书,有一次他被班上同学指定办一次野餐会,他居然在请帖上注明“我们保留拒绝任何人的权利”。在南方这句话就是“我们不欢迎黑人”的意思,当时举班哗然,他还被系主任抓去骂了一顿。他说有时碰到黑人店员,付钱的时候,他总将钱放在柜台上,让黑人去拿,不肯和黑人的手有任何接触。
  
  但他在波士顿念研究生的时候,发生了车祸。虽然大难不死,可是眼睛完全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他进入一家盲人重建院,在那里学习如何用点字技巧,如何靠手杖走路等等。慢慢地他终于能够独立生活了。
  
  他说:“我最苦恼的是,我弄不清楚对方是不是黑人。我向我的心理辅导员谈这个问题,他也尽量开导我,我非常信赖他,什么都告诉他,将他看成是良师益友。
  
  有一天,辅导员告诉我,他本人就是黑人。从此以后,我的偏见就完全消失了。我看不出对方是白人,还是黑人,对我来讲,我只知道他是好人,不是坏人,至于肤色,对我已毫无意义了。”
  
  车到波士顿,老先生说:“我失去了视力,也失去了偏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在月台上,老先生的太太已在等他,两人亲切地拥抱。我猛然发现他太太竟是一位满头银发的黑人。
  
  眼睛在很多时候误导甚至欺骗了我们,盲者倒是幸运。因为他必须用心去打量这个世界,并且“看”得更为真切。
  
  所以,看待事物不仅要用眼,还要用心。仅用眼睛去观察世界,多半是不全的,而用心则能体悟真实的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1:07:02 | 查看全部
谷子与米
时间:2016-07-09 作者:未详 点击:366次

  每到收获的季节,父亲都会选出一些颗粒饱满的谷子做种子,等到来年的春天,父亲把这些谷子撒进田里,不久,就有嫩嫩的芽苞挣脱谷壳,慢慢地长成秧苗。
  
  为什么用谷子做种子而不用米呢?米除掉了那层谷壳,没有谷壳的束缚和阻碍,发芽不是更直接、更省事、更容易、更方便吗?当我把这个想法说给父亲听时,父亲要我亲自试试。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选了一把上好的米作为种子,撒进了田里,结果没有等来一粒米发芽。
  
  谷子能作种子,没有谷壳的米怎么反而不能呢?
  
  父亲说,也许任何希望的破土而出,都不是图直接、图省事、图容易、图方便而实现的,都是要经过层层阻碍、重重阻力和道道关卡,方能成为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1:07:16 | 查看全部
索取也是一种尊重
时间:2016-07-08 作者:未详 点击:340次

  楼下不远,有个废品收购站。这是一个来自安徽的三口之家,租住在一个狭窄逼仄的车库里。这里,既是他们生活起居的地方,也是堆积废品的仓库。每天经过,我都会看到他们俯下身子忙着整理收来的废品。偶尔,他们会抬起头来,一个友善的微笑,从沾满灰尘的脸上绽放开来。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他们,我总会想到“艰难”这两个字。
  
  每当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总是用一个手袋装好,趁早晨上班的时候,顺手悄悄放到收购站的门口,然后离开。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到那个门口,准备离开。没想到,那女人竟然出来了。她笑着看着我,然后指了指放在门口的旧报纸。我愣住了,急忙摆手说:“不要的,送给你们了。”没想到,她竟跑过来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我推搡着。那女人说话了:“大哥,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钱的,快拿着吧。”听了这个安徽女人的话,我隐隐感觉脸在发烫。
  
  我郑重地收下那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我知道,这一刻,她收到了一份尊重。
  
  许多人都习惯对别人只有付出,不求回报,认为自己这样就是高尚无私。事实上,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恩赐”。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之道,不是一味去施舍和怜悯,而恰恰在于给予和索取的平衡。只有达到这种平衡,我们才会有感情上的尊重,人格上的平等,心灵上的濡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1:07:29 | 查看全部
发现自己的虚荣心
时间:2016-07-07 作者:未详 点击:386次

  过度炫耀背后的虚荣心,可通过行为观察法并对照下列14条标准加以判断。如果你选择“是”的内容达到一半,就值得警惕了。
  
  1。喜欢欣赏自己的照片。
  
  2。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衣着与打扮上。
  
  3。喜欢别人称呼自己在班级或社团中的职务。
  
  4。喜欢向人介绍自己家庭成员或亲戚中较有地位的人物。
  
  5。不愿意同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来往。
  
  6。稍有一点成绩便自吹自擂,唯恐他人不知道。
  
  7。学习成绩、生活习惯等不佳的时候常常为自己找借口。
  
  8。在与人谈论的时候,常强词夺理、文过饰非。
  
  9。不顾家庭实际情况,硬撑阔气,摆出豪爽大方的假象。
  
  10。常常掩盖自己的短处。
  
  11。喜欢受表扬且沾沾自喜。
  
  12。穿着打扮以及日常消费喜欢讲档次,并有炫耀感。
  
  13。对批评耿耿于怀,过分爱面子。
  
  14。夸夸其谈,不懂装懂,多次出洋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1:07:44 | 查看全部
人生的悲剧
时间:2016-07-07 作者:未详 点击:333次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向一棵树倾诉自己的烦恼。
  
  “怎样才能既按你说的做,又不会迷失自己?”孩子问。
  
  “你看我,”树说,“我在风中折腰,在雨中低垂,到现在我还是我自己,我仍旧是一棵树。”
  
  男人说:“我无法改变自己。”
  
  “你看我,”树说,“每一年,我都会由青葱变得枯黄,再回到青葱,从发芽到开花再到叶落。到现在,我仍然是我自己,仍旧是一棵树。”
  
  “我的爱已耗尽,”女人说,“为了爱,我已倾其所有,完全失去了自我。”
  
  “你看我,”树说,“我的树枝上有知更鸟,树干中有猫头鹰,苔藓和瓢虫生长在我的树皮中。它们能带走我拥有的,但带不走我自己。”
  
  不管我们知道与否,其实我们就像这棵树。改变与成长,对我们来说,就像太阳每天都朝升夕落一样,不足为奇。
  
  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却是成人害怕光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1:08:06 | 查看全部
永远不要羡慕别人
时间:2016-07-06 作者:未详 点击:703次

  朋友圈里热传的一个小视频,看了以后颇有感慨。
  
  镜头从一双脚上张了嘴的鞋子开始,它们在前后晃动着,鞋子上方是破烂的裤脚,伴随着晃动的鞋子,刺耳的嘲笑声不绝于耳;紧接着镜头往上移,滑过膝盖处破着大洞的裤子,最后定格在一个八九岁的金发男孩脸上,他孤单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满脸沮丧失落,这一定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因为自己破旧的穿着,受到了太多的侮辱,所以才会落寞地一个人在公园里游荡。
  
  坐累了,他从长椅上下来,漫无目的地在公园里继续走。最后,他在另一张长椅上坐了下来。长椅的另一端,坐了一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小男孩。那个男孩衣着光鲜得体,脚上的鞋子更是崭新漂亮,在明亮阳光的照耀下,他看起来是那样富裕那样幸福。
  
  那个穿着漂亮鞋子的男孩,友好地冲他挥了挥手。
  
  衣着破旧的男孩打量了一下对方的鞋子,再看了看自己脚上的破鞋子,转身默默地走开,躲到了一棵大树后。他觉得生活不公平,为什么自己的命运如此悲惨,而别人却是那样幸福。他希望自己能像那个富家小孩一样幸福。最后,他闭上眼睛开始祈祷:我想像他一样!
  
  当他说到第三遍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他居然坐到了长椅上,身上是刚才那个男孩的衣服和鞋子,梦想终于成真了,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而远处那棵树下,那个男孩穿着破旧的鞋子,在树下欣喜若狂地奔跑。
  
  正当长椅上的男孩在欣赏自己漂亮衣服的时候,一位老妇人推着轮椅走到他跟前说:“对不起孩子,让你久等了。”他愣住了!原来刚才穿新鞋子的男孩他的脚不能走路,只能依靠轮椅。
  
  视频的最后一个镜头是,那个终于穿上自己梦寐以求的衣服和鞋子的男孩,坐在轮椅上痛苦地哭泣。
  
  当你羡慕别人的时候,别人可能在羡慕你,每个人的人生都没有可比性,所以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那样你才会发现幸福生活的真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1:08:24 | 查看全部
人生的自助餐
时间:2016-07-06 作者:未详 点击:374次

  我不止一次听人说:“自助餐是一种诱惑人展示自己贪婪和丑恶本性的就餐方式。”他们以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种种胀得翻白眼却不甘放碗的例子作为依据,来论证这句断语的合理性。
  
  对于部分同胞在自助餐上的表现,我是有所领教的,包括我自己在内,在一种敞开供应的状态下,在“少拿就是吃亏”的心态支配下,或多或少地干过一些丢人的傻事。我曾亲眼看过一位朋友因为吃自助餐而胀出胰腺炎,险些死在医院里;也看过一个胖女人为了和别人争盘里的最后一块牛排而大打出手;我还看过幼儿园举办的冷餐会上,家长们唯恐孩子吃亏而越俎代庖地哄抢……
  
  以上这些场景,足以证明“自助餐诱发人的邪恶”这一论点,并让人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直至某一天与一位老前辈喝茶聊天,听他一席话之后,才有所变化。
  
  他说:人们在自助餐面前的种种丑陋表现,从根本上还是一个认知与见识的问题。打个比方,如同久饿的乞丐,某日被餐厅老板免费款待,大家是绝对顾不了吃相的。用手抓、用衣服包,用尽可能直接的方式抢夺。究其原因,是因为乞丐们饿久了也饿急了,不知道这免费的午餐能供应多久,大家因而疯狂地争抢,将饥饿记忆留下的恐慌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旦老板宣布:大家别急,免费午餐将一直进行下去。这句话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乞丐们的焦灼,他们肚里有货了,也渐渐开始有了饱肚子以外的其他愿望,如喝杯酒,洗洗手或干脆抹抹脸换件干净衣服,并最终开始注意自己的吃相。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过程,你不能凭着人们最初在懵懂和焦虑状态下的表现,来给事物下结论,一切都是有过程的。巴黎现在漂不漂亮、时不时尚?但三百年前还是遍地跑猪、鸡飞狗跳,臭不可闻呢。
  
  老人的话并没有讲透我心中的疑问,却给了我一个看似不相干的启示,我发现,他的这段话语用来说自助餐,倒莫如说是在说人生。或干脆可以说人生就是这样一场自助盛宴。
  
  从出生那天起,我们就来到这样的一个大餐厅里,这里酸甜苦辣麻,各种味道一应俱全。财富、名誉、友谊、爱情、食欲、美色等像各种各样的大菜,一道一道金碧辉煌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似乎也像故事中那些乞丐一样,凭着自己的欲望自取。往往在这个环节多数人是疯狂而盲目的,大家在饥饿感的支配下,不顾仪容和姿态,只是尽可能多地往自己盘中抢,唯恐迟了少了而吃亏。这样的结果是很多人付出巨大的心力和体力,揽下了一大堆自己用得上或貌似用得上而事实上却无用的东西。有的人甚至会被欲望和愿望所伤,像那些因醉酒和饕餮而死于胰腺炎或别的疾病的人。
  
  多数人会停留在人生自助餐的第一个层面,抢夺、挣扎、恐慌、焦虑地被自己的欲望支配着,被超量的食物折磨着,吃相难看,心态纠结地活着,把生活当成是一种痛苦。
  
  另一部分人,会渐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量有多大,于是可以安定平和地取自己想要的那一份,酒至微酣、身心不疲地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美食,并从中获益。
  
  还有极少数的人,明白人生的真谛,他们会换上干净漂亮的衣服,轻捷而优雅地选择自己需要的,然后在柔软曼妙的音乐中,细细品味那份恬淡安详的幸福。这样的人,把生活变成了一种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1:08:48 | 查看全部
人生觅处,搁一丝浅墨
时间:2016-07-06 作者:未详 点击:396次

  曾向往,才华横溢的诗人指尖的一蹴而就;曾向往,展翅高飞的鸟儿眼里的千山万水;曾向往,美丽夜市的恋人牵手的甜蜜幸福。
  
  可向往终究只是向往,没有现实的基垫,永远也无法摘到心里的繁星。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遗憾,在忙忙碌碌中开始,在忙忙碌碌中结束,跌宕起伏,在充满未知中逐渐迷失在了幻想的世界里,沦为了金钱的奴隶。
  
  人总喜欢追求没有的,忽略已有的,被浅墨渲染的人生就像是一幅山水画,处处诗意,却又处处失意。流连于红尘俗世中诙谐搁浅的幸福。
  
  也许,泪沉静在眼中等待着滑落的时节;也许,梦停留在彼岸展望着清醒的一刻;也许,心激动在即将成就着辉煌的流年。
  
  人生有多少忧伤暗含其中?又有多少欢笑徘徊脑海?
  
  写不尽的忧、梳不清的愁、填不满的爱、听不完的笑,一起构成了人生的五颜六色。
  
  一滴浅墨停留在了笔尖,等待挥洒的一刻,成就绚丽的画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1:09:02 | 查看全部
向往
时间:2016-07-05 作者:未详 点击:505次

  向往,是我们在生命的琴弦上弹奏的一支能穿透岁月的苍茫、旋律悠婉灵动的梦幻曲。乘着飞扬的音符,我们的灵魂,能够达到自己渴望中的远方。
  
  向往,给了我们一个不断超越故我的理由,因为我们生来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谷底的仰望,我们更有登上峰巅,极目天阔地迥、峥嵘万象的权利。
  
  当我们的心灵在逼仄的城市里禁锢久了,谁不向往走向空旷?
  
  当我们情感的世界芜漫久了,谁不向往重整山河?
  
  向往,不是我们生命中的奢侈品,而是像阳光一样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有了向往,我们生命的原野上就会充满勃勃生机,我们在耕耘中就会收获累累硕果。
  
  向往,不是我们在无聊的时光里放飞的风筝,而是在命运的天空中带着我们飞翔的翅膀。因为有翅膀,我们便是飞向光明的天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1:09:16 | 查看全部
行走是一种美丽
时间:2016-07-05 作者:未详 点击:572次

  每一位健康的人都会行走,从蹒跚学步至垂暮晚年生命里就没有离开过行走。岁月章回的诗句记录了美好生命年年岁岁不断的行走,时光若奔流的小河永不转头,灰色的记忆保留了行走进步的年少。
  
  步行在生命的漫长旅途,苦苦地寻求幸福的甘泉,等待繁花盛开,风雨之后,蓦然回首,发现沿途的美景因为无意的观赏而保留在了最深处的记忆。
  
  行走于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需要感受大自然的慷慨,领会万事万物互相依靠共同协作的友谊,朝看旭日东升,暮赏夕阳西坠,太阳日复一日行走无怨无悔地带给人类无限光明,将温暖人心的阳光洒遍山山水水,让我们热爱拥有的生命因为太阳不辞辛苦的行走而美好快乐。
  
  行走应该说是一种动人的美丽,因为行走带来了快乐与身体素质的提高,想做一名健康幸福之人,就必须常常行走,锻炼出强健的体魄。生命离不开运动,选择每日行走几公里,可以增加人的抵抗力,为了美好生活的辉煌,请做一个行走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