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1:57:12 | 查看全部
成功的种子在每个人身上
时间:2013-05-10 作者:小小Z 点击:1975次

  凭空做不了事情,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条件的。同样,开公司肯定要有规划,但不容许空想,许多事情不能从理想出发,而要从目前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
  
  愤怒出不了企业家。企业家应该是一些能从现实里榨出油来的人。他们练就的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美国要尊崇商业程序,回国要了解“潜规则”,言必称希腊肯定不行。
  
  水至清则无鱼。联想公司当初依靠走关系生存,那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使然,否则就活不下来。清醒地认识企业的处境是一种智慧,很多人的失败就在于没有看清做事的条件。
  
  稻盛和夫这样理解客观条件与企业的关系:“浪来了,不要试图去改变浪或者扑灭浪,而是要顺着浪的势头,在其中寻找平衡。”
  
  王中军就是这样一个随机应变的弄潮儿。电视剧一播完,电视台不会立即付款——在账期内压应收款几乎成了行业惯例。所以电视剧有长达18个月的回款周期。对这种霸王条款华谊兄弟就坦然接受。王中军说:“任何时候都是我们适应市场,市场是什么样的,我们就要变成什么样的。”美国电影第一周票房80%归片方所有,而中国只有40%。这个现实无论合不合理,华谊也接受,40%就40%。王中军能够做大,就是因为他能就米下锅,迅速地适应一个不完善的环境。
  
  条件不好,就更要用足现有条件。优秀的企业家善于对现有资源进行组合或者拆分。当年26岁的魏建军承包的长城汽车总资产只有300万元,亏损200多万元,摇摇欲坠。魏建军很少抱怨这样的环境,而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精耕细作。要不是在香港上市。外界还不知道有这么一家隐形冠军。
  
  煮熟的鸭子飞了。说明捕获鸭子的条件还很不成熟。如果条件成熟,活鸭子也能捕获。有的人在房地产市场上赚钱,而在股票市场上赔钱,彼得·林奇说是因为他们选择房子时往往要用几个月的时间,而选择股票只用几分钟。甚至他们在买微波炉时花的时间也比选择股票时多。轻率地下单,这是新手的通病。
  
  巴菲特认为考察公司是最重要的事,投资哪只股票,就得去现场反复考察。当年美国运通公司遭遇色拉油丑闻,所有人都抛售这家公司的股票,公司股价狂跌。巴菲特来到零售店观察了一天,看见很多人还在刷美国运通公司的卡,运通还有生意做,于是巴菲特逢低买进,大赚了一笔。时机成熟就要做时机成熟后该做的事,时机不成熟则要做时机不成熟时该做的事,不要越界。不熟不做的投资原则强调的不是不做,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做现在该做的事。熟才有可能在透彻理解现状的情况下,研制独门的武器,找到成功的窍门,拥有核心竞争力。
  
  洛克菲勒说99%的失败都是因为人们惯于找借口,推卸自己的责任。如果都是条件不好,那主观能动性是如何发挥的呢?很多事本来是可以做的。就因为抱怨最终把自已毁了。洛克菲勒告诫后来者:“成功的种子在每个人的身上。”
  
  谁也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国籍、民族、性别,抱怨环境的贫瘠和资源的有限没有意义,洛克菲勒只招聘那些能够想出各种点子来解决问题的人。老是抱怨命不如人,最后的结果就会变成人不如人。
  
  把一个残缺的世界变得更美,是一个企业家的机会,同时他的使命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切都是现成的,企业家就无事可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1:57:54 | 查看全部
积累
时间:2013-05-11 作者:小小Z 点击:1782次

  大洋两岸,美国和日本,有两个年轻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
  
  美国人整天躲在租住的地下室里,把数以百万计的股票K线一根根画到纸上,然后贴到墙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这些K线。他一边看,一边静静地思索。后来,他干脆跑到美国证券市场,把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所有记录都抱了回去。在狭窄的地下室里,他废寝忘食地研究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努力寻找着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由于整日研究这些东西,他的生活很拮据,很多时候只能靠朋友接济来勉强度日。
  
  在大洋彼岸,那个日本人每月都把自己收入的1,3雷打不动地存入银行,虽然很多时候他也会拮据,但他仍咬牙坚持,照存不误。有时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他宁可借钱也不去动银行里的存款。
  
  两个年轻人在各自的世界里坚持了6年这样的生活。6年里,美国人集中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与古老数学、几何学、星象学的关系,日本人则靠着顽强的毅力积攒下了5万美元。
  
  就在这个时候,美国人发现了有关证券市场发展趋势的重要预测方法,从而靠着自己发现的“控制时间因素”理论成为白手起家的神话人物。他就是“波浪理论”的创始人威廉·江恩。与此同时,日本人靠着自己在艰苦岁月里仍坚持积累财富的经历打动了一位赫赫有名的银行家,从而获得了100万美元的贷款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他就是麦当劳在日本第一家分公司的老板藤田田。
  
  成功没有定式,也没有套路,无所谓什么方法,也无所谓什么途径,成功需要的只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1:58:04 | 查看全部
哪种人绝不能成功?
时间:2013-05-11 作者:小小Z 点击:2285次

  幼年时他患了一场大病。后来命虽保住了,但下肢却瘫痪了。他的父亲是邮局干部,在他中学毕业后设法在邮局给他安排了一份可以坐着不动的工作,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都与常人无异。
  
  在这个岗位上,他干了3年。按说,一个重残的人,能有一份这样安稳有保障的工作,应该十分满足了,但他却辞职了,因为他在人们的眼光中,不但看到了同情。更看到了怜悯还有不屑。他的自尊心在这种目光中一次次被刺伤,所以纵是父亲的耳光和母亲的哭求也没能阻止他。
  
  辞职后他先是开了一间小书店,但不到半年时间便因城市改造房屋拆迁而不得不关门。之后,他又与人合办了一家小印刷厂,但这也仅仅维持了一年多,便因合伙人背信弃义而倒闭。两次经商都没成功,而且还债台高筑,这时他的父母和朋友们又来劝他,说你一个残疾人,就别瞎折腾了,多少手脚好的人还碰得头破血流呢,何况你!父亲劝他还是老老实实回邮局上班算了。
  
  但他没有回头,又选择了开饭店。这次他吸取前两次的教训。一年下来,小饭店竞赢利两万多元,于是他又开了两家连锁店。10年之后,他的连锁饭店不但在他居住的城市生根开花,而且还不断在周边的大小城市一间间开张。他自然也就成了事业成功的老板,而且娶了位漂亮能干的姑娘。
  
  有人问他成功的经验,他说:“我不能说清楚怎样才能成功,但我却知道有一种人绝不能成功:同情自己的人。因为,别人同情你不要紧,若自己同情自己,就会成为懦夫,失去奋斗的动力,成功也就绝不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1:58:13 | 查看全部
狐獴的生存智慧
时间:2013-05-14 作者:小小Z 点击:885次

  在非洲南部延绵几十公里的喀拉哈里荒漠地带,几乎每天都要上演动物之间的生死大戏。凶残暴戾的大型猫科动物,如虎、豹、狮子等占尽了便宜。每天,荒漠上都有为数众多的野兔、麋鹿和狒狒,难逃它们的獠牙。而对于一些刚出生的幼崽来说更是如此,它们的平均成活率还不到30%。
  
  但是,有一种动物却是例外,它几乎很少死于大型猫科动物的利齿之下,即便是刚出生的幼崽,大型猫科动物也很难尝到它们的身上鲜,它就是非洲狐獴。事实上,论聪明灵巧和反应迅速,非洲狐獴不及野兔和麋鹿,论奔跑速度,它不及狒狒,那么是什么让狐獴总能从大型猫科动物的鼻子底下成功逃生呢?答案是,因为荒漠上随处都有狐獴的藏身之所——洞穴,当遇到攻击时,狐獴总能轻易逃脱掉。
  
  原来,为了躲避大型猫科动物的捕杀,每个狐獴家族都会在荒漠上四处挖洞穴,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几乎遍及该狐獴家族所能到达的区域,这些洞穴俨然一座地下迷宫,有的独立成洞,有的纵横交错,有的很深,有的很浅。如果把荒漠上所有狐獴家族挖出的洞加在一起就能遍及整个荒漠,因此,狐獴无论在何时何地,不管是不是在自己的活动区域内受到攻击,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藏进离自己最近的洞穴里去,让企图捕杀它们的大型猫科动物无计可施,望洞兴叹!而不必像其他小动物那样,被追得无处可逃,最后一命呜呼。这是最快捷,也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方式。
  
  正是意识到自身在荒漠上生存的缺陷和不足,清楚地知道眼前的危险和应对的方法,非洲狐獴才最终决定在荒漠上四处挖洞。虽然这一行为在野兔、麋鹿和狒狒们看来“很傻,很天真”,远不如它们四处游逛那样逍遥自在和遇到追捕立即就逃来得方便省事,然而就是这个在其他动物看来蠢笨至极的办法却最终让狐獴在喀拉哈里荒漠上“獴丁兴旺”,生生不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1:58:26 | 查看全部
刺角魔蜥的疼与生
时间:2013-05-15 作者:小小Z 点击:915次

  在澳洲内陆的沙漠中心,生活着一种叫刺角魔蜥的蜥蜴,因为体型非常瘦小,它被称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蜥蜴,同时又因为它浑身都长满了凹凸不平、歪歪斜斜的刺,极为可怕,因此又被看成是最“丑陋”的蜥蜴。
  
  因为个头非常小,势单力薄,再加上沙漠的荒凉,刺角魔蜥基本上很难捕食到其他生物,它唯一的食物来源也只有比它更瘦小的黑蚂蚁了。一般情况下,刺角魔蜥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依靠自身的保护色隐藏在黑蚂蚁经过的路上,静静守候黑蚂蚁的到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刺角魔蜥还会遇到两种意外情况:一种是黑蚂蚁会改变路径,让刺角魔蜥一无所获,白等一场;另一种是黑蚂蚁会来,却姗姗来迟了好几个小时,甚至是大半天。但是无论在哪种意外情况之下,刺角魔蜥都不会气馁和懊恼,而是耐着性子,一直在炽热的太阳底下等待!
  
  不过“守路待蚁”还不是对刺角魔蜥的最大考验和挑战,在解决了食物问题后,刺角魔蜥还需要面对一个更大的难题,那就是找水。
  
  沙漠一年四季难得有水,老天偶尔会下一点雨,但更多更有保障性的水源则是夜里的露水。如何才能收集到这些水又是摆在刺角魔蜥面前的一个大难题。为了应对这一难题,每只小刺角魔蜥从一出生,便会在父母的指导下,找一块坚硬的石头或者几颗大沙粒,然后用它们不停地磨蹭自己尚未完成长成型的脊背,一直磨呀磨,直至它们的脊背上形成一条“小沟渠”。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沙漠下雨时,雨水便能顺着脊背上的“沟渠”,流进刺角魔蜥的口中,让它喝上水!这是一个痛苦的挑战,因为整个磨蹭脊背的过程一般要持续好几个月,每次,刺角魔蜥都要忍受巨大的疼痛,让石头和沙粒把脊背磨蹭得血肉模糊,直到“沟渠”完全形成。
  
  除了“引水”外,脊背上的“沟渠”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储藏露水。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刺角魔蜥都要靠沙漠里夜间的露水生存。为了获得露水,刺角魔蜥需要待在植物的下面,静静地守上一夜,这样脊背上的“沟渠”才能收集到几点植物排散出来的小水滴,如果不能坚持,稍微动弹或者移动,就会错过水滴。
  
  正是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夜以继日地等待和忍痛“磨身”,刺角魔蜥才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将丑陋化为奇迹,最终得以在干燥残酷的沙漠里顽强生存下来,传承不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1:58:37 | 查看全部
生于适应,死于爱护
时间:2013-05-17 作者:小小Z 点击:1076次

  地处赤道附近的尼日利亚特内雷地区是一个沙漠,寸草难生。那里气候条件非常恶劣,终年干旱,日夜温差极大,而且天气状况很难预测。也许几分钟之前还是骄阳似火,转眼间就变成狂风暴雨,有时还会夹带着冰雹和风沙。所以,当人们第一次看到矗立在这片沙漠中的这棵金合欢树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这不过是个幻觉。在这里连草都难以生存下来,更何况是从科学理论上讲绝对不适合在这里生长的金合欢树呢?
  
  但这棵金合欢树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它的主干已经弯曲,树身上满是冰雹撞击的伤痕,但它的枝头上有少许绿叶,年年生枝发芽,以此向人们昭示自己的生命力。更让人吃惊的是,这棵金合欢树已经在沙海里存在了1800年,除了给予它“神树”的称号外,大家再也想不出该怎样来形容它了。为此,一条大路经过了它的身旁。在尼日利亚1∶100000的地图上,这棵金合欢树有了自己的位置,它成为全世界唯一一棵在地图上被标出的树。
  
  所有看到特内雷“神树”的人都说这是个奇迹,大家坚信,既然奇迹已经存在了1800年,人们的任务就是延续这个奇迹。但是很遗憾,在一次遭遇汽车撞击后,特内雷“神树”枯萎了。当雨季再次来临的时候,它再也没有长出嫩叶,直到有一天轰然倒地。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那次汽车的撞击甚至没有一次冰雹的威力大,怎么可能带给“神树”致命之伤?自从特内雷“神树”出名后,每一个经过这里的车队和骆驼队都会自动自发地维护它,帮它修剪残枝败叶,在它的根部堆上从远处带来的泥土,并且拿出珍贵的饮用水来浇灌它。为了帮“神树”遮挡沙漠中反复无常的风沙和冰雹,人们用各种材料在“神树”的周围建起屏障,因此,它所受到的风沙冰雹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对“神树”来说,这已经是人们所能给予的最精心的爱护了。
  
  每一个人都想知道“神树”死亡的答案,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枯枝败叶有人修剪,所以“神树”不再努力去长出更多的枝条;因为脚下有肥沃的泥土,有足够的水,所以“神树”的根须不再往更深的地下蔓延;因为人工的屏障挡住了风沙冰雹,所以面对伤害它变得很脆弱。如果说“神树”活了1800年是个奇迹,那么这个奇迹产生的原因就是适应,因为它已经适应了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现在,人们给予它的善意爱护,让它不再主动与恶劣的环境抗争,它变得连一点小小的伤害都难以应付。因此,“神树”不是死于风沙、干旱、高温、严寒等自然环境的摧残,而是死于善意的爱护。
  
  从降生的那一刻起,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适应,不管是食物还是空气,甚至父母关爱的方式,我们都在适应着,只有适应才能生存。因为适应,我们有了各自的生活方式。我们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对我们帮助很大,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给予我们最贴心的爱护,为的是我们能够健康成长。那些善意的爱护,有时候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少遭遇很多麻烦。只是,在这些爱护的背后,谁也不能肯定会不会有危机存在。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都应该把握爱的分寸。
  
  要知道,过分依赖爱护,你的人生是不可能有奇迹出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1:58:48 | 查看全部
针灸疗法
时间:2013-05-18 作者:小小Z 点击:1199次

  有这么一个传说,在中国远古的战场上,曾经有一名士兵被敌人的一种小箭射中了,他的同僚赶忙过去救他。
  
  当同僚赶到时,发现这个被小箭射中的士兵不但没有死,甚至也没有受伤。更离奇的是,他的伤口并不是很痛,也没有流多少血。
  
  这名士兵的同僚,把他的箭拔了出来,送他回后方养伤。经过一段日子的治疗,他发现自己原先罹患的某些疾病,在这一次箭伤之后,居然出现了好转的迹象。
  
  没多久,在战场上,另外一名士兵也被箭射中了,竟然又出现同样的情况。经过观察,军医发现,许多士兵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几位比较敏感的军医注意到了这种情况,经过深入地研究,慢慢得出结论。他们的研究成果后来发展成为今天中医学上独具特色的针灸疗法。
  
  据说,这场因箭伤而发展成针灸医术的战役,已经是2600年前的事情了。
  
  一个小小的箭伤发展成为今日中医重要医术的针灸,这告诉我们,在生命当中,隐藏着许多大自然想要启示我们的重要奥秘,要正确地将它发掘出来,就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细心与智慧了。
  
  下一次,若是有人故意用恶毒言语的小箭射伤你,你是要沉溺在伤口的痛苦当中,还是要试着从其中找出可以医治更多人的绝妙医术呢?
  
  或许,人生中有许多遭受“伤害”的机会,更有许多人喜欢用“受到伤害”作为借口,来逃避许多自己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但是,千万别忘记,除非你自己愿意,否则没有任何人可以伤害你。
  
  但愿你能记住,在挫折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在遭到所谓“伤害”的同时,你将会得到更好的成长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1:58:59 | 查看全部
成功只需一点点
时间:2013-05-19 作者:小小Z 点击:1513次

  成功只需一点点
  
  一位商人因业务经常出差泰国。他下榻在东方饭店,第一次入住就留下深刻印象,第二次入住时一个细节更使他对饭店的好感迅速升级。
  
  那天在走出房门准备去餐厅时,楼层服务员恭敬地问道:“于先生要用早餐吗?”于先生很奇怪,反问:“你怎么知道我姓于?”服务员说:“我们饭店规定,晚上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姓名。”于先生有些惊讶,之后他高兴地乘电梯下到餐厅所在的楼层。刚刚走出电梯门,餐厅接待生就说:“于先生,里面请。”于先生更加疑惑,因为接待生并示看到他的房卡,就问:“你知道我姓于?”接待生说:“上面的电话刚刚下来,说您已经下楼了”于先生为如此高效率再次惊讶,于先生走进餐厅,服务员马上微笑着问:“于先生还要老位子吗?”于先生的惊讶又一次升级,心想我有一年多没有在此就餐了,难道这里的服务员小姐记忆那么好?面对于先生的诧异,服务小姐马上解释:“我刚刚看过电脑,您去年6月8日就在靠近第二个窗口的位子上用的早餐。”于先生听后兴奋地说:“老位子,老位子!”小姐接着问:“老菜单?一个三明治、一杯咖啡、一个鸡蛋?”现在于先生已经不再惊讶了:“老菜单,就要老菜单!”于先生兴奋到了极点这么仔细的服务不要说在一般的饭店,就是在美国最好的饭店里于先生都没有见过这一次早餐给于先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后来,由于业务原因,于先生有三年未到泰国去。
  
  而三年后于先生生日的那天,突然收到了一张东方饭店的生日贺卡,里面还附了一封短信:“亲爱的于先生,您已经三年没有来我们这里了,我们全体员工都非常想念您,希望能再次见到您。今天是您的生日,祝您生日愉快。”于先生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发誓如果再去泰国,绝不到其他饭店去住,一定要住东方饭店,而且还说服所有朋友,也像他一样选择。于先生看了一下信封,上面贴着一枚6元的邮票。
  
  6元钱就这样买到了一颗心,这就是用户关系管理的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 21:09:48 | 查看全部
感谢新宇老师带来分享,问好辛苦老师,国庆长假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 21:10:03 | 查看全部
点赞.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