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10-4 16:23:55 | 查看全部
犹豫先生与耕耘先生
时间:2012-12-10 作者:小小Z 点击:1660次
  一位智商一流、执有大学文凭的翩翩才子决心“下海”做生意。

  有朋友建议他炒股票,他豪情冲天,但去办股东卡时,他又犹豫道“炒股有风险啊,等等看。”又有朋友建议他到夜校兼职讲课,他很有兴趣,但快到上课了,他又犹豫了:“讲一堂课,才20块钱,没有什么意思。”

  他很有天分,却一直在犹豫中度过。两三年了,一直没有“下”过海,碌碌无为。

  一天,这位“犹豫先生”到乡间探亲,路过一片苹果园,望见满眼都是长势茁壮的苹果树。禁不住感叹道:“上帝赐予了一块多么肥沃的土地啊!”种树人一听,对他说:“那你就来看看上帝怎样在这里耕耘吧。”

  世界上有很多人光说不做(the many who talk),总在犹豫;有不少人只做不说(the few who do),总在耕耘。

  成功与收获总是光顾有了成功的方法并且付诸于行动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5 08:30:28 | 查看全部
感谢新宇老师带来分享,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5 08:32:11 | 查看全部
快乐永远属于你.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5 08:32:2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4:16:43 | 查看全部
让自己跌到谷底
时间:2012-10-17 作者:小小Z 点击:1037次

  他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勉强供他念到大学。

  毕业后,他在一家杂志社谋到一份差事,并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他雄心勃勃,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几年过去了,他发表了不少文章,但仍然没有成名。他认为整天写豆腐块没出息,于是考虑写长篇小说。28岁那年,他终于写出了一部,但作品出版后,反应平平,既没有赚到钱,也没有获得期望中的名声。他的心一下子沉下去,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恰逢此时,他和杂志社老板闹意见,老板一怒之下,炒了他的鱿鱼。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他气愤之至,卷起被铺就走人。他四处求职,可是身上的钱已花得差不多,工作还没着落,他越来越穷困潦倒。偏偏这时,一场人生的灾难骤然降临,他病倒了。

  医生告诉他,这种病在短期内没法痊愈,需要长期住院观察,他听了,感到人生被划上一个圆圈,他彻底绝望了。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病情仍未见好转,他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感到全身空洞洞的。他开始胡思乱想起来。一天他忽然想,何不找些轻松的书籍来阅读,譬如推理小说之类的呢?

  说看就看,他真的找来几本看起来。两年后,他出院了,竟在不知不觉间看了两千多册。或许是潜移默化,或许是其他原因,总之,他渐渐喜欢上推理小说,最后,他干脆写起推理小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他觉得自己竟然很适合写推理小说。

  不久,他就写出一篇,小心翼翼地送到编辑手上。让人深感意外的是,这篇名叫《班森杀人事件》的推理小说,一出版就大受欢迎,他由此迅速走红。

  他叫范达因,美国推理小说之父。他创作的《菲洛・万斯探案集》,成为世界推理小说史上的经典巨著,全球销售量达8000万册。

  贫穷,失业,患病,失意,这看似可怕,其实未必是件坏事。许多时候,只有当一个人跌到了人生的谷底,远离了欲望喧嚣,才能彻底看清自己,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4:17:04 | 查看全部
迈出“第三只脚”
时间:2012-10-17 作者:小小Z 点击:1233次

  当年高考,他以一分之差错过清华。进入北京邮电大学后,被分在自己不喜欢的理论物理专业。大四时,他迷上了光纤通信,于是跨专业报考了光纤通信专业的研究生。

  他出人意料地获得光纤通信专业的第一名。

  1990年,他有机会赴美国加州读博。

  在加州,他一直想着要自己创业、办公司。

  他喜欢唱卡拉OK,一闪念:歌唱得如何,能不能用定量的方式打分?于是他找到三星公司洛杉矶分部。结果,三星同意投资8万美金。这样就诞生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卡拉OK打分机。他自此淘到了第一桶金。

  1993年,他开了一家名叫“双鹰”的软件公司。后来,又开了一家好莱坞影业娱乐公司。他的“好乐公司”多次策划“中国艺术家访美演出。”一次,他花2万美金请律师为艺术家们办签证。可离演出只剩一个星期时却获悉签证被拒。而此时演出票已售出,美国十大城市的飞机票、旅馆也全都订好了。如果演员不能成行,他将损失20多万美元,不可估量的还有公司的信誉。

  关键时刻,他给洛杉矶的要员们写信吁请,一时间有六七人给他回信。这些人向美国国务院、移民局等职能部门施加压力。终于,在演出之前他拿到了签证,他觉得这件事,自己办得比律师漂亮,于是,他办了个“美国第一移民事务所”,业务就是给那些想来美国的人办手续。

  留学4年间,他先后创办了3家公司。由一个穷学生变成了几十万美元身价的小老板。1994,他应邀加盟世界软件之王――微软公司。因为,他与一家日本公司合作的台式婚姻配对机引起对方极大的关注。

  他叫唐骏,2002年出任微软(中目)有限公司总裁,2004年出任自己的盛大集团总裁。被唐骏奉为至理的一句话是:“机会无处不在,就看你能否想到,做到。很多时候,在两只脚以外,我们还该迈出第三只脚。”

  这“第三其脚”是才智,是一种多向思维,它目于很多人未知的角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4:19:25 | 查看全部
一个垃圾工的梦想
时间:2012-10-21 作者:admin 点击:1390次

  欧洲瓷都―――麦森,是德国的一个小镇,位于厄尔士山脚下,毗邻捷克。这里的陶瓷制品闻名世界。与陶瓷齐名的还有一个人,他叫贝特格。30多年前,贝特格还是麦森陶瓷厂里的一位垃圾工。

  麦森陶瓷厂的技师是一位意大利人,他叫普塞。麦森陶瓷厂完全靠这位技师和他的几个徒弟支撑。有一天,厂方因为跟普塞技师意见不合而发生争执,普塞技师一怒之下带着自己的几个徒弟回到意大利。

  麦森陶瓷厂因无人接替普塞的位置而被迫停产。麦森陶瓷厂的高层领导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贝特格站出来向厂领导说:“能不能让我试试?”厂领导不停地摇头:“就你,一个垃圾工也想干技师的活 ?”贝特格当即从家里拿来了自己烧制的一个花瓶,说:“请您看看这个,它的质量跟咱们厂的产品相比哪个更好?” 厂领导看后,一个个目瞪口呆,纷纷问贝特格:“这个花瓶真的是你烧制的?” 贝特格肯定地回答说:“是的。”原来,这个在厂里毫不起眼地干了近十年的垃圾工,居然每天都在偷学普塞技师的手艺,连厂方正式派去跟普塞技师学艺的工作人员都没能学到的东西,却被贝特格全部学会了。

  厂方问贝特格:“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贝特格说:“我现在的月工资是20欧元,能不能将我的月工资提高到30欧元?” 贝特格害怕厂领导不答应赶紧解释说:“我依然还做我的垃圾工,我只是兼职做技师而已,因为我的母亲患有严重的哮喘病,每月需要服用10欧元的药物,而我的工资只够全家人每月的生活费。”

  原来,贝特格非常羡慕那些学徒工,他们每月可以拿30欧元,而自己则只能拿到20欧元。于是,为了向学徒工看齐,更为了母亲每月能够吃上药,他偷偷地学起了烧制陶器的手艺。

  厂领导回答说:“只要你能够取代普塞,你不但可以不再干运垃圾的工作,而且从现在开始,你的月薪也跟普塞一样,每月薪金为10000欧元 。”麦森陶瓷厂终于又开始运转了。贝特格,这位当初的垃圾工,做梦也没有想到拿这么高的工资。如今,麦森已成德国陶器重镇,而贝特格的名气也远远地超过了意大利任何一位顶级技师。

  机会总是为那些准备充足的人而留着的,不管你现在从事何种工作,只要你拥有渴望成功的梦想,梦想就有变成现实的那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4:19:37 | 查看全部
被机会打败
时间:2012-10-21 作者:admin 点击:1033次

  我刚开始当记者时,台湾有一项“盘石奖”,专门颁给表现杰出的中小企业,奖励新创公司。拿到盘石奖是很大的荣誉,有机会被媒体大幅报道,知名度瞬间打开,对做生意很有帮助。

  但是,得到盘石奖的企业,在两三年后倒闭的比例很高,荣誉一夕之间成了诅咒。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花了几个月时间去了解,才找到答案。那些得奖的企业,都经过许多指标筛选,体制不错,但规模不大。正因如此,他们在经营上都小心,对应收账款管理和现金流的控制严格把关,这是小公司的生存之道。

  原来,得奖之后,由于媒体报道,许多潜在客户知道有这家公司,就来找他们做生意,订单一下暴增,老板笑得合不拢嘴。接下来,便是赶紧采购备料,扩大生产,以如期交货,但问题也接踵而至。首先,他们的安全库存得增加,以备客户紧急下单;其次,货出之后,转为应收账款,货出越多,应收账款越多,应收账款天数也拉长。其中收不回款的金额也跟着增加。

  这些订单暴增的企业,从账面上看都是业绩又创新高,营收和获利都很好,但实际只换来一堆库存和应收账款,银行户头里的现金全付给供货商还不够,月底该发的工资也不知到哪里筹。最终落得“黑字倒闭”(相对于赤字倒闭)。与其说他们输在财务和现金流控管不佳,不如说是被机会打败。

  用减法思考,而非加法,如同英文谚语“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是创业家该时刻提醒力行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4:19:50 | 查看全部
从未得到机会的女人
时间:2012-11-01 作者:小小Z 点击:1185次

  演说家查尔斯•;霍布斯经常会在他的演说中引用这样一个故事。100多年前,伦敦住着一位女士,她以给人帮橱为生。生活虽然很艰难,她还是省吃俭用地攒了一点钱,并用这点钱去听了一场演讲。演讲者是一位在当时非常著名的演说家。他的演讲深深地感染了她,也触动了她。演讲结束之后,她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去拜访了那位演说家。

  “要能像您这样一生中拥有这么多机会那该有多好啊!”她羡慕道。

  “哦,亲爱的女士,”那位演说家问道,“难道您从未得到过任何机会吗?"

  “我从未得到过任何机会。”她很沮丧。

  “那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演说家问道。

  “我在我姐姐开的寄宿公寓里帮橱,剥剥洋葱,削削土豆。”她答道。

  “您做这事多长时间了?”演说家追问。

  “都已经干了15年了,难熬的15年啊!”

  “您工作的时候坐在哪里呢?"

  “您为什么问这个?”她感到非常迷惑,“我就坐在厨房最低的一级台阶上。”

  “那么,您把脚放在哪里呢?"

  “放在地板上啊。”她惊讶地望着演说家。

  “那地板是什么样的?"

  “是用釉面砖铺就的。”

  著名的演说家说道:“亲爱的女士,今天,我要给您布置一项任务。我想让您写一封信给我,谈一谈您对砖的认识。”

  女士以自己根本就不会写信为由拒绝他的提议,但是,演说家坚持要她完成这项任务。

  第二天,当她坐在厨房的台阶上剥洋葱的时候,目光不禁聚焦在了釉面砖铺就的地板上。她专门跑到砖厂向厂主请教砖头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对于厂长的解释她并不满意,于是,她又跑到了图书馆。通过查阅资料,她了解到,在当时的英国,一共有120多种砖瓦在生产。她还发现了已经存在了数百万年的粘土层是如何形成的。她已经完全沉浸在她的研究之中了,她的思想也已经被她的研究完全占据了。每天晚上,她都会准时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之后,她按照演说家的要求写信。在这封长达36页纸的信中,她详细地介绍了厨房里地砖的有关情况。令她吃惊的是,不久之后,她就收到了回信。随信而来的,还有她的研究所获得的报酬。原来,那位演说家把她的信拿去发表了!不仅如此,演说家又给她布置了一项新任务:写一写她在厨房地砖下面发现的东西。

  女士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厨房撬起一块砖头一看,发现下面有一只蚂蚁。

  那天晚上一下班,她便急匆匆地赶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蚂蚁的书籍了。通过研究,她了解到世界上有好几百种各种各样的蚂蚁。有的蚂蚁很小很小,小到可以站在针尖上;而有的则很大很大,大到放在手上都能感觉到它们的重量。为了便于研究,她还专门养了一群蚂蚁,每天都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

  经过几个月的观察与研究,她把她研究蚂蚁的发现写成了一封长达350页的“信”寄给了演说家。当然,这封“信”最终也发表了。不久之后,她便辞去了那份帮橱工作,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

  直到她去世之前,她几乎游历了所有她曾经梦寐以求要去的地方,而且还体验了许多她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就是那位曾经感叹自己从未得到过任何机会的女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4:20:02 | 查看全部
麦当劳为什么不养牛
时间:2012-11-01 作者:小小Z 点击:1325次

  众所周知,麦当劳品牌的创始人克罗克,他以非凡的管理才能,把麦当劳兄弟经营的小餐馆变成了世界快餐的第一品牌,自己也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之一。

  但据说,当年从麦当劳兄弟手里买下特许经营权的除了克罗克之外,还有一个荷兰人。

  两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经营之路。

  相比之下,克罗克看起来比较愚蠢。他只开麦当劳店,加工牛肉,养牛的钱都任别人赚去了。

  而荷兰人则显得聪明,他不仅开麦当劳店,而且所有赚钱机会都不让别人染指。他投资开办了牛肉加工厂,使加工牛肉的钱也流入自己的腰包。后来他想自己干吗买别人的牛,让别人赚走养牛的钱呢?于是又办了一个养牛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克罗克把麦当劳开遍全世界,而那个荷兰人呢?人们找啊找,终于在荷兰的一个农场里找到了他,他什么也没有,就养了200头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