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20:30:35 | 查看全部
宽窄都是路时间:2014-03-16 作者:未详 点击:1379次   无论处于任何时间、法象里面,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颗葡萄和昨天吃的那颗葡萄并不一样,这杯酸梅汤和我十五岁去台北在中华路喝的那一杯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必刻意用过去的经验与眼前做比较。
  
  一般人喜欢拿过去和现在相比,连吃一盘蛋炒饭也会认为昨天那一家炒得好吃些。禅宗注重“异”,人们都用过去的经验在生活,他们最无法开悟的一点就是“同”。不能开悟,许多痛苦就此产生。
  
  若能了解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同的,不需要拿任何一秒钟做标准,你就会生活得很好,无论你是独处于非洲大沙漠的烈日之下,或者是和朋友一起待在舒适的冷气房里,都没有什么差别,每一个点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加起来才等于你整个的生命。
  
  有一年我获得了“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奖”,香港《东方日报》的总编希望我写一篇文章。
  
  “写什么呢?”我问。
  
  “写崎岖的道路。”
  
  “那是什么?”
  
  “你的成功史。写你如何达到今日的成功之境。”
  
  “我不能写。因为我的人生中没有崎岖的道路,对我而言无论什么情况都是很好的。”
  
  如果我走在崎岖的小径上,我就用崎岖小径的心去欣赏它;如果我走在林阴大道上,我就从林阴大道的角度去品尝。我不认为林阴大道就优于崎岖小径,一旦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好坏之别。
  
  不论剩下多少水,我只想“我还有水”,而不去在意水的多少,我画过一幅漫画:黄河的源头是生,出海口是死,它整个生命的过程当然有时细水长流,有时波涛汹涌;有时顺畅,有时受阻;有时宽,有时窄。我在宽时品尝宽,窄时品尝窄;在逆时面对逆,在顺时享受顺。我不愿自己的生命从头到尾一样宽畅、平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20:31:08 | 查看全部
智者的四句箴言,自己与别人的诠释时间:2014-03-16 作者:未详 点击:4341次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儒子可教也!第四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少年说:我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还时时提起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
  
  智者回答了四句话,细心的人请慢慢体味:1、把自己当成别人 2、把别人当成自己 3、把别人当成别人 4、把自己当成自己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1、在感到痛苦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减轻了;当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静;2、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而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与恰当的帮助;3、要充分的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4、需要自己慢慢品味。
  
  四句话之间相互矛盾,若要真正明白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这四句话应该是修身养性的四个阶段:1、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走出自己);2、以看待自己的眼光看待别人(以己推人);3、尊重他人(人格独立)。4、重视自己(人格自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20:31:41 | 查看全部
痛苦的抉择时间:2014-03-15 作者:未详 点击:1447次   凶暴的敌人,一步步地接近,躲在树林里的人们知道,只要被发现,就将全部遭到屠杀。

  男人蓦地抽出尖刀,将幼小孩子的喉管割断,以免他们发出惊恐的哭声,黑暗屏息中,可以听见仍然抱在母亲怀中,却已死亡的幼儿滴血的声音。
  
  这是一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在中国北方的真实故事。

  由于一个被割断喉咙丢弃的孩子,后来被好心人救活,成年之后寻亲,才被世人知晓这段耸人听闻的往事。
  
  有人问那孩子:你恨不恨你的父母?
  
  孩子说:如果当时我是父母,也会那样抉择。而且若不那么做,今天也就谈不到亲人重聚这件事了。
  
  有人问那母亲:当你的孩子被割断喉管时,你为什么能不痛哭?
  
  母亲答:因为我当时已经想不到悲哀这件事,更被剥夺了哭的权利。
  
  当人们做最痛苦的抉择时,常没有痛苦的权利。
  而当痛苦被唤起时,抉择却已经成为往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20:31:59 | 查看全部
年轻是爱情的敌人时间:2014-03-14 作者:未详 点击:1387次   我们常说,最美的年纪遇到最美的恋情,幸福不过如此。

  可恰恰是最美的年纪遇到的那份最美的恋情,太难长久。

  因为,年轻有时也是爱情的敌人。
  
  二十岁时,我们拥有青春,便也拥有世界,拥有一切未知的可能。太年轻,便也太有野心,于是就太不知足。
  
  年轻,会让我们的心张狂到不在意那些最珍贵的东西。

  时间,总会在人最年轻的时候给予其最多的机会,因为它知道,大多数机会,我们抓不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20:32:30 | 查看全部
低头见花时间:2014-03-14 作者:未详 点击:832次   有些东西,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它的存在,或者它的美丽。就如尘埃之中,那些被忽略的闪光之珠,又似回首时,眷眷恋着的,总是那些不经意间走过的寻常点滴。
  
  在夏日的山岭间攀爬,至顶,四望都是起伏峰峦,长风浩荡,单调的苍凉与沧桑漫卷心头。只是一低头的刹那,见谷间丛丛簇簇的灿烂,那些幽幽的花儿,就在这样不期然的时刻,与我的目光猝然相逢。于是,高处的寂寞与孤独消于无形,那些年年开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种心绪点亮,把一种感动暗放。
  
  有的人,在境界上,或者在道路上,远迈众人,于是有了高处不胜寒的喟叹。其实那只是一种性情上的缺失,他们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从而错过了许多开在尘埃里的花。可那些在低处默默的东西,却是无比的宽容,它们就在那里,我们只要低下头,就会与美好相遇,它们就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心境。
  
  有一年去一个大草原的深处,碧草连天,极远极淡处,天之蓝与草之绿交融于一处。驰心骋怀间,为无边的绿而震撼,也为其无涯而感到怅然。此情此境之中,极想看到一点别的色彩,来缓冲那种万里的单一。同行的旅伴却惊喜地叫:“看,脚下的草里有花!”于是都低头,那些狭长的草叶间,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没有指甲大,黄白两色,此时却是如此地装点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那花儿毫不张扬,湮没于芸芸众生之中。而更多的人,更像那些深谷之中抑或草叶之下的小小花朵,终其一生的平凡。可是,我们很少有人抱怨,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只要能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素淡,也是芬芳美丽的一朵。也会在某个时间,落入别人惊喜的眼中。如此,就足够了。就算无人用温柔的目光把那些花儿轻抚,只要绽放过,就是无悔。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儿,每一个生命也都是一个赏花者。我们在行走的匆匆里,不忘时常低头去看那些朵朵的美丽,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期待在某天,映亮一双落寞的眼睛。
  
  相互洇染,相互温暖。我们与那些花儿的距离,我们与那些美好的距离,其实只隔着一低头的空间,只隔着一低头的瞬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20:32:50 | 查看全部
交往的选择时间:2014-03-13 作者:未详 点击:949次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看似不恭,其实极有道理。
  
  不与富豪交,我不穷。本来,你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可是如果硬要觍着脸和富豪大款交往,一看人家那豪宅花园、名车游艇,再看人家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派头,顿时就觉得自己太穷了,穷得惨不忍睹,穷得无地自容。
  
  不与显贵交,我不贱。在自己生活的圈子里,我堂堂正正,无欲则刚,人人敬我,我敬人人。可是,一旦削尖脑袋跻身显贵圈子去混世界,那就少不了仰人鼻息,受人白眼,成了谁也瞧不起的贱骨头。
  
  不与“人生成功者”交,我不失败。人生成功,固然可喜可贺,但你无论如何不要刻意结交那些炙手可热大富大贵的成功者,否则,“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
  
  不与名士交,我不自卑。如果你硬要把你的热脸往名人的冷屁股上贴,请题词,要签名,留合影,剃头挑子一头热,那就很可能自讨没趣,还会使自己感觉格外自卑。
  
  一个人如果不穷、不贱,没有失败感,不自卑自弃,那么,这个人的生活肯定潇洒快乐、本色自然,就如山间明月,江上清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20:33:12 | 查看全部
比一公尺还要长的希望时间:2014-03-13 作者:未详 点击:1015次   夜里,翻看很多年前写的日记,其中一天,我抄下了这么个句子:“人有多悲观看他肯失去多少,人有几许希望看他要得到些什么。”这句话,不知是在哪里看到的。当时为什么会抄下来,我已经不记得了:时隔多年,这两句话依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悲观的人常常感怀身世,认为自己拥有的太少。他们拥有的那么少,其实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懂珍惜。不懂珍惜,才会失去。
  
  一旦开始失去,失去的也会愈来愈多,先是斗志,然后是时间、梦想、快乐、朋友、幸福和希望。绝境未必是绝境,当你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你就有机会得到。这一刻,有什么是你最想得到的?你的答案排列起来,比一公尺还要长,那恭喜你,你是个充满希望的人。若有人说你妄想,说你贪婪,不用理会他。在达到希望的过程里,你会愈来愈认清楚自己,知道哪些才是你最想得到的。
  
  有了目标,便有希望。失望沮丧的时候,不要忘记,你曾经许诺要得到些什么,你那比一公尺还要长的希望在等你实现。那一个个真实而又有生命的梦想,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20:33:25 | 查看全部
做好别人不屑做的事时间:2014-03-12 作者:未详 点击:2549次   有一次,刘谦参加《鲁豫有约》节目录制。

  在开场的时候,鲁豫说:“有很多魔术师在央视春晚舞台上表演过大型魔术,但都没有走红,而你每次上春晚表演的都是些近景小魔术。这些魔术的道具非常简单,过程也并不复杂,为何你却红了呢?”
  
  刘谦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先让鲁豫去猜。

  鲁豫猜测说:“因为你长得很帅,技术独到,善于创新。”

  刘谦摇摇头说:“在我看来,这些其实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你的魔术不精彩,长得再帅也没用;我表演过的很多魔术和运用的手法,都不是我独创的,我的很多同行都会。”

  刘谦解释说:“我能够走红,是因为我选择的都是些简单的小魔术。其实,在央视春晚直播的时候,很多人是边吃饭、边聊天或者是边打牌时才扫几眼电视。这个时候,不需要复杂、不需要创新,需要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打动观众。所以,我每次上央视春晚,都是从很多魔术师都不屑去表演的小型魔术中,精选出几个最没有技术含量、却极有表演含量的魔术,这才是我成功的原因。”
  
  从别人不屑于去做的事情中发现机会,这正是刘谦带给我们的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20:33:41 | 查看全部
再好的东西你也可以不要时间:2014-03-11 作者:未详 点击:1806次   一个人要挣脱这个纷繁喧嚣、物欲横流的社会,的确很难。但是,如果你要幸福,你的心灵就必须拥有一份淡泊,记住:有些东西如不适合你,就是再好你也可以不要。

  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境界,是智慧的不争,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追求。我们这个时代很需要这种心态,如此,在生活中才会处之泰然,不会因太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会因太悲伤而痛不欲生。
  
  大才子苏东坡原来是翰林学士,但因为某些原因,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他历经人生的万般劫难后,终于领悟到生活的味道是“淡”。

  他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有的味道都品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这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
  
  生活中,我们总有太多的抱怨,太多的不平衡,太多的不满足,犹如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总是向生活不断索取。越是拥有,越是担心失去。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一旦失去,便不容我们找寻。
  
  有时幸福就像手心里的沙,握得越紧,失去得越快;有时幸福就像彼岸的花朵,隐约可见,却无法触摸。或许付出真心的人不一定能换来真心,但是你无须后悔,能够拥有一颗平静的心已是难得。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你不过是为了自己丰富而高贵的精神世界活着。也许你做不到,但是,你可以守住你的淡定。
  
  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回答说:“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是的,有些争执你可以让步,有些人你可以疏远,有些东西你可以不要,有些批评和表扬你可以不屑……
  
  你并不会失去什么,不信你试试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20:33:54 | 查看全部
讨爱就像讨债时间:2014-03-11 作者:未详 点击:873次   爱充满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差别只在于你有没有把它打开而已。有些人储存爱的藏宝箱,自始至终都是打开的,他会发觉一个事实:爱,会愈给愈多!于是一辈子都在慷慨付出,同时在享受爱的满足。另一个极端是很怕爱被夺走,于是把装满爱的藏宝箱埋藏起来,有一天连他自己都忘记,曾经有过一口箱子,里面装满了爱。
  
  介于两者之间的,还有另一种人——他总是觉得自己的爱不够多,于是小心翼翼地把爱装在一口破旧的皮箱里,将自己打扮成乞丐的样子,然后费力地把这只破旧的皮箱拖到街角,整个人坐在皮箱上,向路过的行人乞讨爱。
  
  他努力讨好别人,屡屡委屈自己。如果有人投掷几个铜板给他,刚开始他会有些感谢,但不久之后就会觉得对方小气。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装可怜,企图乞讨更多的爱。路人若给得少,他便埋怨自己遇人不淑;碰到愿意施舍大钞的善心人士,他在觉得对方真的是个好人的同时,也贬抑了自己的价值。
  
  倘若运气好的话,有一天他碰到懂得珍惜、也愿意付出得人,告诉他一个很幸运、也很残酷的事实:“你座位下那个看似破旧的皮箱,里头尽是宝藏呀!”
  
  他居然因为装穷装得太久,而忘记自己本来是富有的人,还惊呼:“怎么可能?”直到他动手打开那只破旧的皮箱,才重新找回爱的感觉。
  
  每个人丰盈的爱与生俱来。可惜的是,在成长过程中会碰到不如预期的对待,因此遮蔽了自己拥有很多爱的事实。必须愿意往内心深处觉察,才会重新找回爱的自信,愿意给予、愿意分享。最后,将会获得更多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