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14:33 | 查看全部
你的待人态度就是你的命运时间:2013-12-07 作者:未详 点击:1560次   我有一个经历特别好玩,不同人待客的态度让我记忆犹新,他们以后的命运差别真的很大。
  
  就像王石、柳总,他们很谦虚、也很真诚,而且也很直截了当的来讨论一些问题,反应也很快!当时我们6个人一起去找王石,被他留在办公室,讨论了一下午;柳传志更谦虚,说你别来,我带着团队上你这儿,上我们保利大厦来讨论,让我们感动。最后成了很好的朋友。
  
  还有一些人很有意思,有的人不见,说这是哪儿的人?还有一个是弄的大办公桌,我们坐在沙发上,隔着有20多米,教育我,哪有隔着20多米谈事的?这个人,后来坐牢了,现在早就退出江湖了。另外还有一个,把我们搁在小房间里等,等了四十多分钟,就跟我们说了几句话,把我们打发了,这个公司也破产了。一个人要成功,坦诚、守规矩、尊重别人、谦虚是很多成功人的共同特点,包括柳传志,包括王石。
  
  有些人偶然成功,但他们不够尊重人,不够坦诚、不够谦虚。可能对于我们小人物,被玩弄一下也就认了,如果这种态度对付政府、对付合作伙伴、对付大事,恰好是导致他失败的原因。
  
  所以我们叫做谦逊就是遗训,一定要注意谦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14:49 | 查看全部
做好眼前的事最重要时间:2013-12-08 作者:未详 点击:1593次   一名年轻人兴冲冲地向他的老师讲述自己的出游经历:“最近,我在喜马拉雅山遇见一位睿智的老人,他能看到不可预测的未来,还把自己的这套绝学传授给了弟子。先生,您也懂这个吗?我真想学。”
  
  “每个人都懂呀,”老师平静地说,“真正困难的学问不是这个。”
  
  “那是什么?”年轻人不解,“先生,还有比未卜先知更高深的学问?”
  
  “飞翔的鸟儿,葱郁的林木,人人都能张眼即见,但你看得见自己的睫毛吗?它可是是就在你的眼前啊!所以,我要教给弟子的,不是让他们预见朦胧的未来,而是看清鲜活的现在。”
  
  是呀,看清并做好眼前的事最重要。
  
  记得一个秋雨湿窗的夜晚,我忽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低沉的声音传来不少沮丧。他说金融海啸让他的股票和房地产投资损失巨大,他经营的小公司也很不景气,说不定很快就要倒闭了,预计送儿子出国留学的事看来也要泡汤了,现在是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今后该怎么办?我平声静气地对他说:“做好今天的事。比如该工作时就努力工作,该自学时就好好睡觉。在公司没倒闭之前,做好你该做的事。”
  
  看清并做好今天的事,就是说要珍惜今天的时光,做好现有的手头工作。无论明天何去何从,都不能忽视了今天,更不能放弃眼前。不做好今天的事而忧虑明天做什么,无疑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
  
  在处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我们既不能沉湎于过去,也不可过多地担忧未来,我们必须了解今天的责任,并集中精力去履行这一责任,这才是最正确的人生态度。沉湎于过去事件和担忧未来的事件最可怕的结果就是使人丢失了眼前的现实。
  
  尽管俗话说“人远虑,必有近忧”,可是,如果一个人整天沉浸在对未来无边无际的幻想中而不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事,即使明天到来,他也只能是一片空白。今天的事都做不好,明天又能做得好什么?
  
  一个学生今天勤勤恳恳读书,他明天就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好他想做的事。否则,再美好的理想都将成为泡影。
  
  一个路桥工程师今天做好勘测,设计好施工图纸,明天就可以顺利进行道路修筑。否则,施工队只能无所适从。
  
  一个教师今天扎扎实实备了课,明天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否则,讲课就成了无的放矢。
  
  一个报纸编辑今天精心策划、细致改稿、周密编排,明天的报纸就会受到读者的青睐。否则报纸会无人问津。
  
  看清并做好今天的事,不是说不要明天的规划。只是在没有明确的新的目标之前,先做好手头的事,练好自己的身手,无论明天做什么,都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看清并做好今天的事,就为明天筑起了向上的台阶。这是颠仆不破的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15:05 | 查看全部
当心后悔药越吃越后悔时间:2013-12-08 作者:未详 点击:1420次   生活中,有些人一遇到不顺就说“如果……就好了”,其实“吃后悔药”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而且会让人越“吃”越后悔。在心理这中,“吃后悔药”被称为“反事实推理”,也就是人们假设一种与事实相反的情景。然而,现实世界不会因为假设而发生改变。因此,“反事实推理”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悔恨等负面情绪。而且,我们假设的情况越容易达到,这种悔恨就越强烈。专家强调,“吃后悔药”是一种回避现实的态度。你越回避现实,越不敢面对,自己就越退缩,从而陷往种恶性循环。你一步一步地退,最后只能掉下悬崖。
  
  后悔,作为一种不良的心理体验,恐怕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没有经历过。在漫长的人生产趾,人们都会因这样或那样的过失,带来某种悔恨的心情。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不良情绪很快就会消失,不至于影响身心健康。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做了错事,事后悔梧过来时,常常自我埋怨,自我谴责,以致自我惩罚,心情十分痛苦、内疚和懊恼,陷入悔恨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甚至失去了走向未来生活的信心。这种不良情绪必然会使人体免疫机能减退,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经常“吃后悔药”的人应该加强自我调节,居然服这种不良心理,学会面对现实,尽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后悔转化为深刻的教训方,不能让它妨碍我们的身心健康及对美好明天的追求。下面的几种方法或许对佻摆脱悔恨心理很有帮助,有必要的话还可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接受治疗。
  
  1。认同“往事已逝矣”。假如你已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既然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无论如何悔恨也不能挽救已发生的事实。你可以试图在心中默记下面一句话:“悔恨不能还我过去,只会坑害我的健康。”这种思想会帮助你忘掉过去,消除悔恨。
  
  2。对自己说:“没关系。”在生活中,“没关系”这句满不在乎的话,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而显露出神奇的超脱效应。一个人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无关紧要的挫折,如果你无法解脱这些,那么你将一事无成。在遇上意外的挫折和失败时,你应学会对自己说“没关系”。如果你把“没关系”这三个字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的话,或最好刻在你的心上,那么挫折和失望就不会再去打扰你心灵的安静了。
  
  3。把“要是”改成“下次”。许多朋友遇到挫折时总是把精力放在“后悔当初”上。他们总是想“要是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要是当不那么干,现在就怎样怎样了”等等。不要再去想“要是当初……”应当把它改成“下次我应当如何”,这样就会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不用悔恨,不是说导致挫折和失败的主观原因可以不分析、不总结,我们想倡寄希望于“下次”,是力求从“这次”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这次”的错误再出现。
  
  4。学会反思。反思后悔的根源,找出造成失误的原因,淡化后悔的情绪色彩,积极采取补救行动。当我们因失误而后悔时,重要的是要在悔中求悟,要弄清楚自己办错事的原因何在,今后应如何避免,这样的后悔才有意义,也不会陷入悔恨的泥潭。因为这种深思反省不是老是纠缠于过去,而是放眼今后怎样少做后悔事。
  
  5。避免重蹈旧辙。在面临与过去相似的选择时,一定要仔细回忆过去失败的情形,积极地利用过去的经验,从而避免犯相同的错误。
  
  6。不要因生活中的一些细小过失而后悔。如果事事追悔,恐怕一个人一辈子都会生活在数不清悔恨之中。如果错已造成,且又无法弥补,要当机立断;汲取教训,以后不要再犯。这种很干脆的自我警告,比放在心里悔恨更有用。
  
  7。一个人也不要为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而悔恨。我们在办一件事之前,总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到究竟能否成功,我们总不能等把未来的一切前景都看清楚了,有了足够的把握时才开始行动,只要尽力而为,即使某些努力没有达到目标,这种努力依然是值得的,无须后悔。
  
  8。别让小后悔演绎大后悔。人生只有一次,时间不会倒流,世事也不可能重来。卡耐基说:“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且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泰戈尔有句诗:“如果错过了太阳,请不要哭泣,因为你还有星星和月亮。”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丢失一只小羊羔,但是亡羊之后,很可能会有鹿群从你眼前经过,不要让伤心的泪水蒙住了你的眼睛,以至于失去了人生中更多更美好的东西。且记:你已经错过了太阳,你还要错过星星和月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15:17 | 查看全部
自己的路时间:2013-12-10 作者:未详 点击:1336次   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亿万年来,为什么能在宇宙间相安无事地运行,而不发生冲撞呢?
  
  一位天文学家告诉我,因为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都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都走在自己的路上。
  
  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磕磕碰碰的事呢?
  
  一位人文学家告诉我,因为有的人见别人的路好走,就想去走别人的路,见别人的路近,就想去抄别人的近路。放着自己的路不走而去挤别人的路,怎么会不发生磕碰和冲撞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15:30 | 查看全部
四不囿时间:2013-12-10 作者:未详 点击:300次   一名成功的艺术家要能四不囿:不囿于法,不囿于物,不囿于己,不囿于名。
  
  不囿于法,是不为成法所拘,化古而不泥古,师古而不复古,于自然中求规矩,于疏宕中见章法,如此则能自出机杼,另辟蹊径,成一家之画风。
  
  不囿于物,是不囿于物之外形,得其环中,于不似中求似,于无景中求景,于松脱中求紧密,于空灵中求意趣。
  
  不囿于己,是不可师心固执,刚愎自用,而当虚心向学、求教有方,时时反省退思,审问明辨,仿佛虫之作茧、蝶之蜕变,一朝突破,必有所成。
  
  不囿于名,是不哗众取宠、阿世盗名,求名而不好名,有名而不恃名,即使赖某种风格以成名,绝不死守这个风格以系名,是所谓弃小名、求大名;弃今生名,求万世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15:41 | 查看全部
不公和不义时间:2013-12-11 作者:未详 点击:440次   孟德斯鸠说: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为什么?因为对一个人的不公,所显示的是制度的逻辑,可以用来对待所有人,无人能保证自己幸免。
  
  我想补充说:对一个人的不义,就是对所有人的侮辱。为什么?因为对一个人的不义,所显示的是人格的卑劣,他不只是在侮辱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在侮辱所有人的尊严,这个尊严是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的。
  
  所以,看见不公,我们要警惕制度;看见不义,我们要当心小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15:53 | 查看全部
已经足够时间:2013-12-11 作者:未详 点击:398次   在勐新遇到一位农夫。他背着手站在田埂上,呆呆地望着正在成熟的稻田。我问他:“是不是老挝的农夫都很忙碌?”他回答说:“其实我们并不做什么,只是看着稻子生长而已。就像这样,背着手站着。”
  
  我又问:“怎么会呢?东南亚的稻子不是长得特别快吗?为了照看田地,不是应该从早忙到晚顾不上休息?”
  
  农夫答:“即使对稻子不闻不问,它们自己也能长得很好。我们做的,不过是插秧和这样看着它们罢了。我无论如何拼命地耕作也赶不上稻子生长的速度,就像你说的,稻子长得特别快。”
  
  我再问:“不种二季稻吗?”他回答说:“一年收获一次稻子就已经足够了。”我说:“可是,种了二季稻,你们吃剩的米就可以卖给其他人了呀。”
  
  他答:“究竟谁会买那些米呢?对其他人来说,米不是也已经足够了吗?”
  
  啊,原来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16:06 | 查看全部
蜜蜂应该偷懒时间:2013-12-11 作者:未详 点击:524次   看到一个研究报告,不禁失笑。德国科学家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后发现,蜜蜂并不如人想象中那么勤劳。
  
  什么?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已经根深蒂固地认定,蜜蜂勤劳采蜜,所以冬天过得温饱,蝴蝶逍遥享乐,终于在北风中冻僵了。却原来是,蜜蜂非但不算勤劳,甚至有些懒惰,但记忆力好,可以从容地区分开许多颜色、图案和香味。尝过甜头,一辈子也忘不了。它们晚上花八成时间睡觉,白天也常飞回蜂巢垂翅休息。
  
  今日大家是否从中悟得——
  
  1。一个聪明的人通常是懒惰的,因为他懂得用快捷奏效的方法把活干完,不浪费精神力气。
  
  2。早已看透世情:“采得百花釀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还不是老死?成果都让无耻的人类占据了,何必那么勤奋?
  
  3。真正甜蜜的回忆,足以营养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16:18 | 查看全部
没有绝对的高贵,也没有绝对的卑微时间:2013-12-11 作者:未详 点击:950次   没有绝对的高贵,也没有绝对的卑微。当心是一滴水的时候,它就作为一滴水而活着,一旦它滴入大海,它便成了海。倘若人们认识到生命中住着一个心君,那么所有的彷徨、迷失、虚荣都不过是客尘。
  
  人类跟猿猴的不同之处中,有两个特点:身体无毛;皮下有脂肪。进化论者认为,这两点证明人类曾在海中生活至少一千万年,后来登上陆地。身体无毛,由于方便游泳;皮下脂肪,由于保护体温。这个论证,颇似有理。但是,为何头发那么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16:29 | 查看全部
一切经历都是人生造化时间:2013-12-11 作者:未详 点击:927次   我们所经历和正在经历着的一切,都将让我们的生命渐渐地丰盈起来;不管这经历是让你后悔不迭,还是让你喜不自胜,那么,这些经历,都将成为你生命大山里的一道道最能展示你灵魂的美景。
  
  在时间的河流里,我们确实常常躲不掉会像一叶浮萍一样随波逐流、不能自己的命运,但是,如果愿意,我们往往也可以打造一艘航船,载上我们的梦想,驾着它驶向自己渴望的远方……
  
  远方,永远是在迷人和神秘的地平线的后面,给你希望和向往,但也让你迷茫和彷徨,因为那不可知的远方有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怯懦者总是在面对不可知的危险的恐惧中而不敢前进半步;一位哲人说得好:“危险是个好东西,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让勇敢的人有了用武之地。”
  
  在别人畏缩不前的地方,你勇敢地走了出去,当别人还像一棵树一样凝望着远方的时候,你却像风一样已将远方一步步的丈量了;你可能会走得非常艰苦,也可能会弄得伤痕累累,但是,你走过了,感受过了,经历过了,你把远方的传奇融入了自己的故事里,你可以用记忆之网在远方的大海里随意的捕捞。已经不记得谁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了:“你的想像之鸟,永远也无法在你不曾逾越过的地平线的后边,找到落脚的地方”,那么,你能在自己的经历之外,找到更深刻的东西吗?经历了,你才不会迷茫!
  
  其实,远方之所以值得我们去经历,正因为远方就是我们的梦、我们的爱、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向往,不要被恐惧、失败、失恋、失意、失利等等,阻挠了我们走向远方的脚步,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自嘲地对自己说:“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我的人生造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