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54:44 | 查看全部
被更改的通知时间:2012-08-20 作者:小小Z 点击:254次   在同一座大厦里的同一层楼,面对面地开了两家公司。

  公司甲的首席执行官和公司乙的首席执行官,在经过一段时间对对面公司的观察后,得出结论:千万不能让自己公司的员工学习对面公司员工的行为作风,不然,一定会出大问题的。如果搬迁,将耗费巨大,如果不搬迁,自己公司的员工要是沾染了对面公司员工的恶习怎么办?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财富,一旦员工的思想行为被破坏,那不是损失更大?在经过紧急会议,当中层以上干部的全体表决后,公司甲的首席执行官最后给全体员工下达了这样的通知:

  对面公司的员工穿着古怪,不修边幅,特别是行为极为不检,上下班从不准时,上班时还经常高声说话、谈笑。如果我们公司员工有此行为者,一律开除。

  没想到,公司乙的首席执行官也跟公司甲的首席执行官一样,正在为同样的事情发愁。于是,他也给自己公司的员工下达了一份通知:

  对面公司里整天死气沉沉,他们的员工不管上班还是下班都是毫无表情,如果我们公司的员工沾染到了他们这些不良习气,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请我公司的员工一定要与对面公司的员工保持距离!

  这样,虽然两家公司的业务都是针对网络的,又是面对面的邻居,可是几年来,两家公司的员工在两张通知单的约束下却从不来往,形同陌路。两家公司在业务上更是互相保密、提防。虽然两家公司都是严格地按照通知单上的规定执行的,可生意却不容乐观,好像还一天不如一天了。两位首席执行官也常常唉声叹气。

  如果不是一位应聘者的介入,也许他们会一直保持这种关系,最后的结果是两家公司相继倒闭。

  那位应聘者将自己的简历同时寄给了两家公司,也同时得到了两家公司的录取通知。应聘者在面试的时候分别看到了两家公司贴在墙上的通知后,感到非常奇怪,于是他建议两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更改通知。

  甲公司更改后的通知是这样的:对面公司的员工,行为活泼、思想活跃、进取心强,而且想象力十分丰富,具有大胆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乙公司更改后的通知是这样的:对面公司的员工,穿着得体、态度端庄、思想严谨、而且具有可贵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开拓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两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竟然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他的建议,并且都决定重金聘用他。后来,两家公司成功地进行了合并。他们就是时代华纳公司和美国在线公司,现在的名字叫做美国在线公司。

  在美国在线完成与时代华纳公司的合并计划之后,年收入在350亿美元以上,比过去两家公司的总收入高出了一倍。在线公司在与时代华纳公司合并之前,高速上网一直被认为是美国在线的一个弱项。现在因为两家公司综合了各自的优点,所以创造了奇迹。

  面对别人时,如果你的眼里只有他的缺点,那么他的缺点会在你的心中被无限地放大,以至于没有了优点;如果你的眼里只有他的优点,那么他的优点将会被你潜移默化地吸收为自己的优点,从而转化为财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54:54 | 查看全部
不同的结果时间:2012-08-20 作者:小小Z 点击:305次   198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成人学习进程这一项目时,曾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研究人员将一批成人学员组成了两支保龄球队,经过短暂的训练后,两队进行了几场比赛,比赛成绩两队互有胜负,难分上下。研究人员将全部比赛过程都摄录了下来,并将录像带分别提供给了两支队伍,以便他们能借助录像带来提高队伍的球技。所不同的是,分发给两支队伍的录像带采用了不同的编辑方法。第一支球队收到的录像带所展现的全是他们在比赛中的失误和糟糕的表现;第二支球队收到的录像带所显示的则全是他们的出彩之处。

  在仔细研究观看了录像带之后,两支球队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各自的球技。在接下来的几场比赛中,第二支球队均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第一支球队。

  很显然,将焦点凝聚在失误和过错上,使得队员产生了疲惫、厌倦、责备、抗拒等消极情绪;而将注意力集中在表现优异的一面,则使队员的创造性、激情、自信以及渴望成功的欲望等积极情绪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调动。

  无论在学习引导还是在企业管理中,正面激发这一方法更值得推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55:06 | 查看全部
截然相反的梦幻假期时间:2012-08-20 作者:小小Z 点击:133次   比尔住在纽约。一天早上,邮递员来敲门,递给他一封没标明地址的信件。他打开一看,发现是一个叫迪克・克拉克的陌生人写来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我将邀请你到好莱坞做客一个星期,届时我会安排你住进比弗利山庄一流饭店的漂亮套房里。在你客居的这个星期里,我将每天给你提供5000美元的花费,还有一辆豪华轿车24小时随时恭候差遣。同时,你还将成为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私人贵宾,而且你将有机会与自己最喜爱的电影明星共进晚餐。在好莱坞度过一个星期之后,你将会被私人飞机送往夏威夷,享受10天的假期……”

  快要将信读完时,比尔兴奋得已经几乎看不清字了。但继续读下去,他犹如在大晴天里被当头泼了一盆冰水―――该信的最后一段如下:

  “惟一的麻烦就是,你得从你在纽约的家开车到我在洛杉矶的家,而且我不会透露我的住址、电话等私人信息。你有一星期的时间抵达我家,届时我会兑现承诺。”

  “简直太荒谬了!我有什么办法从纽约到洛杉矶,再找到你的家呢!这是完全是不可能的事!这人脑筋坏掉了吗?这一定是场骗局。”比尔随手将信扔进了废纸篓。

  嗯,比尔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如果一个人的时间多得要命,也许可以将它全花在纽约到洛杉矶的路程上。但对比尔来说,他怎么能花大把的时间和不知多少加仑汽油去赴这陌生人的约会呢?甚至,搞不好这得花上他好几个月。再说,就算抵达了洛杉矶,不是还得在方圆3500平方公里的洛杉矶市区去寻找迪克的房子吗?那花的时间就更多了,根本不划算。

  离比尔三个街区的年轻人迈克也同样接到了这样一封信,他对此的态度却与比尔截然不同。看完信,迈克简单思考了一下。首先,他通过信封上的邮戳查清这封信寄自洛杉矶市的康宝莱街区,范围缩小了。接下来,他随便拨通了康宝莱街区一家税务所的电话,投诉称该区一个叫迪克・克拉克的人在他的店里刷卡欠账,并且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清欠。迈克只是想知道克拉克是否在该街区。很快,热情的税官递上了报单,称克拉克在该地纳税信誉一直很好,目前没有不良消费信息。同时,税官还提供了克拉克的私人住址和联络方式,以便他能与之沟通,因为税官怀疑有人盗用克拉克的名义进行消费……事情至此可以告一段落。接下来,迈克要最终决定要去赴这个神奇而又刺激的约会―――开车去洛杉矶吗?没什么不好,就把它当作是一次旅行吧。

  知道了迪克的详细住址,接下来他再绘制一幅详细路线图就足够了。他甚至标明了从自家到对方家沿途所要经过的每条道路、公路与弯路。

  按照游戏规则,一个礼拜后,迈克在洛杉矶与迪克成功会面,而迪克也爽快地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克拉克没有问迈克是通过什么办法找到他家的,他只告诉迈克,他是自己发出的500封邀请信中惟一成功赴约的人。

  最后迪克告诉迈克的是:他已正式被邀请担任美国大名鼎鼎的旗帜公司的经理助理。因为从一开始,这场梦幻之旅就是个考验……旗帜公司不过是在用这种方式来招聘人才。

  比尔和迈克两个人的境遇完全相反,源于他们思路的深度。在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领域,你会为某个梦想付出类似的辛劳吗?比尔的想法是:如果你不拿到目的地的地址,你就不可能到达目的地。而迈克则用行动告诉我们:一旦你开始自己的梦想,你将会发现,界定梦想不但比想象中的要容易,而且还充满了乐趣。仔细留意,总会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充满信心,乐观勇敢地接受挑战。而最终得到的收获,可能比想象中的多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55:19 | 查看全部
能耐,就是能够忍耐时间:2012-08-20 作者:小小Z 点击:375次   韦文军的传奇般的发家史被同行炒得沸沸扬扬,版本众多,自己也毫不避讳:“其实我是刷马桶出身。”

  轰不走的应聘者

  第一天应聘时,韦文军忐忑不安地走进总经理办公室:“你好,我叫韦文军,今年刚毕业……”话还没说完,老板头都没抬一下:“出去!出去!我们不要刚毕业的!”韦文军当时感觉喉咙好像被石块堵住了一样,但他仍小心翼翼地说:“虽然我刚毕业,但是我挺有天分的……”罗老板粗暴地打断了他,高声地说:“出去!出去!我们员工个个都有天分!出去……”

  韦文军马上拿出作品放到桌面上,罗老板扫了两眼,感觉还有点意思,耐着性子对韦文军说:“我们这里是无纸化办公,要求熟练操作电脑。”韦文军连连说:“我会,我会电脑!”软磨硬泡之下,罗老板答应试用他几天。没过几天,罗老板又走过来请韦文军走人,原来罗老板看出他只是会点皮毛。

  如此三番五次的“摧残”,换了别人早就打退堂鼓了,偏偏韦文军是个天性倔强的孩子,他决心“赖”在这家公司不走了。

  有人曾对他说过:在深圳自尊心最不值钱。一个人只有战胜自己的恐惧跟小小的面子,才能在这块土地上立足。

  韦文军表示,他只想学电脑,不要公司任何报酬,只要管他吃住就可以了,并且每天为公司打扫卫生。罗老板最后开了个苛刻的条件,必须负责每天打扫公司的卫生间,包括刷马桶。

  上帝的恩典

  这家装修公司从此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韦文军每天要把近7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里里外外打扫个遍。从清晨一直干到中午,其间简单扒口饭,然后接着打扫厕所。等全面清洁工作做完后,大半天时间也就过去了。余下时间韦文军便坐在别人电脑前,看着别人操作。等大部分人下班后,韦文军再收拾一遍众人留下来的垃圾,匆匆吃过晚饭,趁着夜深人静看各种专业书籍,并且上机练习操作。

  后来,韦文军觉着自己太缺乏建筑常识,想到总工程师那里去“偷艺”。他瞄准空子给“总工”端上一杯热茶,总工头都没抬一下说:“你刷完马桶洗手没有啊?”韦文军并没有轻易退却,他发现,这位总工每晚动笔之前必喝一口白酒,于是韦文军动用自己不多的积蓄买来各式名酒,还捎上一些下酒小菜,总工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此后韦文军坐在他的身边被默许了。

  道是无情却有情

  有天夜里,罗老板主动来找他谈话,老板推心置腹地说起他自己。原来,他自己是哲学硕士出身,初到深圳的第一份工作竟然也是疏通下水管道,跟马桶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他当时看准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装修市场的空白,于是放下书生架子做起疏通马桶的工作来,并由此攒下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他还说:“我对你的无情实际是一种有情,希望你能在苦难中得到教训跟收益!”最后还谈起了《圣经》里的“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大丈夫立世,不应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啊!

  从那以后,公司任命韦文军正式上岗做设计师,每月底薪1000元,时间一长,罗老扳发现韦文军的3D装修效果图画得好,中标率非常之高,经过反复研究,他发现韦文军色彩感觉特别好,马上提拔韦史军做设计总管,月薪加到6000元,并放手分给韦文军一些大项目做。这期间韦文军跟客户面对面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多,增进交流的同时,工作局面日益复杂起来。许多心术不正的客户企图收买韦文军,通过金钱贿赂拿走公司的光盘与图纸,以躲避支付大宗的尾款。韦文军从不为所动,一一婉言谢绝。

  能耐就是能够忍耐

  1999年7月,公司接到了一个大单―――“东海庄园”别墅群规划,设计费为200万元人民币,全部由韦文军一个人来完成。这时的韦文军已经很老到了,上学时他的风景水粉画功底此时此刻大大地派上了用场。短短两个月内光3D效果图就画了37张。客户看了韦文军的图纸后赞不绝口,痛痛快快地将尾款全部划到公司账上。

  此后韦文军又被提升为艺术总监,专门负责为3D图纸的艺术效果把关。他的月薪被加到两万,并另有年终提成。回想起自己一年前还在替公司刷马俑,韦文军感慨万千。

  两年之后,韦文军带着积攒的50万元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装饰公司。与以往“惯例”不同的是,打工仔同昔日的老板成了铁哥们儿,韦义军与罗老板成了感情深厚的朋友。

  重提过去那段往事,韦文军称刷马桶的经历实属上帝“负面的恩典”,他会抱着感恩的心去看待这段故事。他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秘密”―――所谓能耐,就是能够忍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55:34 | 查看全部
两个理由时间:2012-08-20 作者:小小Z 点击:363次   阿瑟・布里司班是全美最富有的报业人士,担任《纽约太阳报》总编辑的时候,他破天荒地以当天报纸的销量来决定稿酬标准,被同行称为新闻奇才。《大英百科全书》给他的评价是:“以惊世骇俗的语言撰写新闻的大师”。

  布里司班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为《纽约太阳报》工作。那时候,他还仅仅是一名小记者,但他的睿智和机敏早已远近闻名了。有一次,老板威廉姆・赫尔兹对布里司班说:“你为报社写出了很多好文章,尤其是你写的专栏,大家都非常欣赏,为了奖励你的成绩,我决定给你六个月的假期,薪酬照发。”

  但是布里司班并没有欢呼雀跃,而是婉言谢绝了老板的好意。赫尔兹奇怪地问为什么,布里司班回答说:“我之所以不能接受您的慷慨,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如果我停写专栏,《太阳报》的销量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也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前者对您大大不利,而后者对我大大不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55:45 | 查看全部
成果来自利用机会时间:2012-08-20 作者:小小Z 点击:232次   若想预知未来,请寄希望于机会的把握者,别指望问题的解决者。

  当柯达在1990年推出第一部商用数位相机后,数位摄影就开始引领风骚,并将摄影市场带向另一个全新境界,类比摄影就此淡出市场。2004年,类比相机的市场占率已经萎缩到17%,还没搭上数位列车的厂商,算是玩完了。

  缺乏弹性的大型企业,也在失败之列。错失机会,要翻身就很渺茫。日本传统品牌柯尼卡美乐达,在相机市场纵横百余年,却在2006年3月31日黯然退出相机市场。尼康相机也好不到哪去,在2006年年初已停止生产底片相机。搭上末班车的德国莱卡,在1998年推出数位相机,多亏股东加码投资,才不至于倒闭。

  如何找到机会呢?机会的寻找者知道,只有转变才有机会;而问题的解决者,只关心昨日之事。转机,转机,转变才有机会。当人、事、物的关系发生变化时,新的关系会创造出新的需要与欲求,进而提供新的机会。预测未来时,注意那些把握机会的行动派,你自己也要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55:56 | 查看全部
莫泽斯老奶奶的作品时间:2012-08-20 作者:小小Z 点击:279次   她出生在美国纽约州乡下的一个农民家庭,一生下来就没有见过父亲。上小学四年级时,母亲和一个相爱已久的黑人青年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为了生计,她只得辍学到一家农场当雇工。她每天5点起床,要做30多人的早饭,然后去割干草、照料牲畜、熬奶油,一直到晚上10点才能上床睡觉。

  这样的劳作一干就是16年,27岁时,她与在另外的农场干活的一个青年雇工托马斯结婚,先后生育了11个孩子。婚后的几十年里,她几乎没离开过家,日子都是在照料孩子的忙碌生活中度过的。

  40年过去了,她67岁时,丈夫被马踢伤,不久便不治身亡,她就和小儿子夫妻一起生活。从这时起,她患风湿症的手指开始麻木,失去了劳动能力。时间一长,连小儿子也开始嫌弃她了,觉得她是一个多余的人。为了恢复手指功能。70岁时,她用自己过去使用农具和织针的手拿起了画笔。说是画笔,其实不过是一把现成的刷漆用的板刷。她用这把板刷蘸着刷门廊和厨房地板用的油漆开始画起画来。

  小儿子一家人完全漠视她的存在,任由她每天在自己的房间里四处涂鸦。直到她创作的第一幅作品《农场・秋》装饰在托马斯・德拉格斯特亚的商品陈列窗时,小儿子才大声惊呼:“天哪,原来我妈妈是个画家!”此时,她已经75岁了,人们从《农场・秋》的署名上,第一次知道了她的名字:安娜・麦阿利・莫泽斯。

  很快,“莫泽斯老奶奶画家”称号传到纽约,纽约的各大报刊相继刊载了莫泽斯的作品,人们被她古稀之年学画画的精神所感动,更被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原始而古朴的气息所震撼。不久,莫泽斯的作品又传到了国外,法国卢浮宫近代美术馆收购了她的一幅作品,出价高达100万美元。在普希金美术馆举办莫泽斯的作品展时,排队参观的人达11万之多。“莫泽斯老奶奶圣诞贺片”年销售量多达2500万张。

  莫泽斯是个幸福的人。从她70岁拿起画笔到101岁去世前的26年里,她一共创作出了近300幅作品,其中有100多幅作品被世界各地的美术馆所收藏。她去世时,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自发地为她送葬。

  不能说“少年学易老学难成”,只有学而不倦才是一个人开花结果的必备条件。有时候,人格的完美是需要以一生为单位来衡量的。一个人在想学的时候就学好了,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56:05 | 查看全部
门面时间:2012-08-21 作者:小小Z 点击:284次   到波士顿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去看哈佛大学。

  车子在一条窄小的鹅卵石路上停下来,两边是一些旧房子和低矮的门面,车子停靠的位置,临着一扇极普通的铁栅门,门两边的红砖垛已经灰黑,里边是一间在国内常见的简易房。我以为车子出了故障,却听说:“到了。”也就是哈佛大学到了。那扇门里就是,陪同说,我们现在去正门,一会从这里出来。

  原来这是偏门。即便如此,也足让我惊讶:毕竟让世界各国的求知者那么向往的哈佛大学啊。这样的偏门,好像还不如我所在的那个无足轻重的社团多年没有维修的偏门呢。可是拐个弯,到了正门,我的感觉更不止是惊讶,完全就是疑惑了。以为陪同是敷衍塞责,把我们带到了另一扇偏门。结果人家倒很惊讶,反问:这就是正门呀,怎么会不是呢?

  依旧是已经灰黑的红砖垛。依旧是黑色的铁栅门。只是比先前的那个偏门稍宽,红砖垛上嵌了刻着校名的石头。进门便是穿过楼群的林阴道,远远的尽头,是那座约翰・哈佛的著名雕塑。我不能不相信,这就是哈佛大学的大门。

  我的惊讶和疑惑,源于我对国内大学校门的见闻。我有一次因为偶然的机会路过一所省级大学的新校区,被其孤零零地突兀屹立于一片广阔旷野上的校门抓住了视线。同行的人中有个知情的介绍说,该校为建新校区,一口气贷款二十个亿。规划尚未全部完成,但这座宏伟堂皇、傲然雄视、耗资千余万的校门,及其所表现出的主事者的手笔与气魄,已令无数观者咋舌惊叹。

  这些年来,国内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其中包括那所大学的负责人,参观过哈佛大学的,肯定不在少数。他们应该都知道当了20年哈佛校长的科南特说的“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知道“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的哈佛校训:知道哈佛大学在上世纪最后十年平均每年得到十亿美元的社会捐赠,却只是一味致力于世界第一流学府的学术发展而没有重建校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56:16 | 查看全部
乞丐、石块和棍子时间:2012-08-29 作者:小小Z 点击:1402次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乞丐讨饭的时候遭到一条狗的攻击,这令他惊惧不已,再次去讨饭的时候,他便捡了一个石块放在身上。

  然而不幸的是,这次他遭到了两条狗的攻击。他虽有一个石块防身,还是被狗咬了。下次讨饭的时候,他便揣了两个石块放在身上。可这次他遭到了三条狗的攻击。再次讨饭的时候,他索性揣了四个石块在身上,这次他恰恰遭到了群狗的攻击,因而仍然是被狗咬了。最后为了有效地对付狗的攻击,他不得不背着一篓子石块去讨饭。

  后来,有一次乞丐大着胆子放下石块拿起棍子还击狗,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三下两下就能将狗打散,既可以单打狗,也可以打群狗。

  一根棍子胜过无数的石块,思维一转天地宽。

  沿着一条思维发展下去不仅不能解脱,也许会被束缚得更紧。

  当我们被传统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也许我们应该大着胆子去试一试——扔掉“石块”,拿起“棍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56:26 | 查看全部
乞丐、石块和棍子时间:2012-08-29 作者:小小Z 点击:1402次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乞丐讨饭的时候遭到一条狗的攻击,这令他惊惧不已,再次去讨饭的时候,他便捡了一个石块放在身上。

  然而不幸的是,这次他遭到了两条狗的攻击。他虽有一个石块防身,还是被狗咬了。下次讨饭的时候,他便揣了两个石块放在身上。可这次他遭到了三条狗的攻击。再次讨饭的时候,他索性揣了四个石块在身上,这次他恰恰遭到了群狗的攻击,因而仍然是被狗咬了。最后为了有效地对付狗的攻击,他不得不背着一篓子石块去讨饭。

  后来,有一次乞丐大着胆子放下石块拿起棍子还击狗,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三下两下就能将狗打散,既可以单打狗,也可以打群狗。

  一根棍子胜过无数的石块,思维一转天地宽。

  沿着一条思维发展下去不仅不能解脱,也许会被束缚得更紧。

  当我们被传统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也许我们应该大着胆子去试一试——扔掉“石块”,拿起“棍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