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09:42:26 | 查看全部
境由心造时间:2012-09-04 作者:小小Z 点击:290次   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09:42:37 | 查看全部
从设定目标开始时间:2012-09-04 作者:小小Z 点击:802次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荣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间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荣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荣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荣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一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国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能给人带来什么。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09:42:46 | 查看全部
迎向风雨时间:2012-09-06 作者:小小Z 点击:176次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09:42:55 | 查看全部
信任时间:2012-09-06 作者:小小Z 点击:385次   信任一个人有时需要许多年的时间。

  因此,有些人甚至终其一生也没有真正信任过任何一个人,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够讨你欢心的人,那是毫无意义的;

  倘若你信任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那你就是一个傻瓜;

  倘若你毫不犹疑、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个人,那你就可能也会那么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个人背弃;

  倘若你只是出于某种肤浅的需要去信任一个人,那么旋踵而来的可能就是恼人的猜忌和背叛;

  但倘若你迟迟不敢去信任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那永远不能获得爱的甘甜和人间的温暖,你的一生也将会因此而黯淡无光。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09:43:04 | 查看全部
大和小时间:2012-09-06 作者:小小Z 点击:308次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

  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

  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其实,有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09:43:15 | 查看全部
痛,并快乐着时间:2012-09-06 作者:小小Z 点击:296次   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梦:我是那象风一样轻盈象猎豹一样矫健的阿塔兰塔,在漫漠的荒原和呼啸的风中狂奔。前方抛来的金苹果,让我的身体越来越沉重,然而,我依然不息的追逐着,奋争着,感受着重压压抑的痛苦,承担着超越荡漾起的快乐。

  我就在自己的生命中,周而复始的,痛,并快乐着。

  也许,创痛是快乐的兄弟,抑或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我要用痛去追寻快乐.是的,这是注定了的。无数次的暗淡中,我放弃的是沉寂与安全,选择的是,义无返顾的刺痛。我成功了,我用伤痛的殷红划破了干涸的暗淡,那是血的颜色,光润而悲壮的鲜红,光润而悲壮的痛楚,光润而悲壮的快乐。是的,苍白的笑脸中,你,应该读到我的快乐,哪怕这飘渺的快乐过后接踵而至的是不屑的嘲讽与灾难一般的淡漠。无所谓的,真的。我不需要痛定思痛的厚重与深刻,不需要痛心疾首的强撼与愤懑,我的痛,只是生命中冰雹砸下的痕迹,狂风摧折的橄榄枝,最重要的是,带者这灵魂蜷缩的震颤,我能抓住心灯闪烁的那一个快乐而又飘忽的瞬间。

  那一瞬,就在心灯闪烁的那一瞬,一向自以为坚强的我,忽然,就,哭了。咸涩的泪水,折射着伤痛的苦闷,迷茫的怅惘,失落的怆然,悠悠,滑落。然而,它还是灼热的,滚烫的,沸腾的,痛楚之后的快乐,心灯闪电一样的光,让这泪滴流星一样的燃烧。

  回味。长久的凝视。凝视灵魂深处那个自己,是否依然痛并快乐着。或许,那些世俗的眼光会抹杀了那痛的刚性快乐的真实,那些不屑的神情会弯曲了痛的真谛快乐的纯洁,然而,自己主宰的天空和天空主宰的自己都拥有一双眼睛,无须顾盼神飞,无须秋水宜人,却因坚持的睿智而显得清澈而锐利。

  一切都是纯洁的。痛如斯,快乐亦如斯。否则,我不是荷叶不是浮萍不是芭蕉为什么要在冷风中将周身的感动统统抖落来换取刹那的永恒呢?

  从前世逃到今生,倔强的宿命注定了我将用痛去追寻那空茫的快乐,用如此不堪的人生去玩味那深沉的澎湃。我是麦田中执着的最后一株守望者,即使结不出一棵麦粒,也要在五月如火的骄阳中,惊世骇俗的芬芳。

  这仅是向那痛并快乐着的生命的致意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3 11:09:3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54:06 | 查看全部
压力实验——南瓜成长想到人生时间:2012-08-19 作者:小小Z 点击:283次   在美国麻省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

  他们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生长的铁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直到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由南瓜成长想到人生,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变得多么坚强常常毫无概念!假如南瓜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那么人类在相同的环境下又能承受多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54:16 | 查看全部
在不曾抵达目的以前,尽可能保存好每一个铜板时间:2012-08-19 作者:小小Z 点击:276次   有一条小河,清澈见底,欢畅地穿过树丛、村庄。因为这浅浅的浪花,行走的人不得不卷起裤脚,趟河而过。年轻力壮的好心人从山里背来石块,丢在河中,以便行人能踏石通过。倘若修座桥该多好,老人不必搀扶,孩子不必背抱,穷苦的村民盼望着。

  终于,一个揣着钱袋的人经过此地,村民拦住了他。“行行善,积积德,替我们修座桥吧。”  路人微笑着,轻轻摇了摇头,“也许,等我回来时可以。”

  为什么现在不?

  没有申辩,没有解释,没有反驳,路人依旧微笑着跨河而去。

  在不曾抵达目的以前,尽可能保存好每一个铜板,尽可能不被眼前的事物牵扯,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因为前面的路说不定很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54:27 | 查看全部
此岸、彼岸时间:2012-08-19 作者:小小Z 点击:306次   一条大河奔流在江南和塞北的分界线上,南来的、北往的人川流不息,各怀梦想。江南的鱼米和塞外的牛羊仿佛数不尽的金矿,给人产生永远不厌倦的诱惑。但是,有一个人在河边驻了脚。没有谁知道他从哪里来,南方亦或北方,只是确认他停下了。安家、造船,他在大河上摆渡。

  船越造越多,生意越做越大,有一天,他悠闲地坐在芦荻飘荡的堤岸,眺望着河面上忙碌的渡船,满意地笑了。他不曾鱼米满仓,不曾放牧牛羊,但谁又能否定他没有发现金矿!

  竭尽全力地探索,恰如其分地停下,在选择的目的上巩固战果,同样是成功的表现。



  那是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桥。山势的巍峨,涧水的轰鸣,越发烘托出桥的危险与简陋,经常有行者失手葬身涧底。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铁索桥,必须攀附了,路至此,决无退路。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呢?盲人过桥了,聋人过桥了,一个耳聪目明的人过桥了。另外一个则跌下铁索桥,丧了命。

  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

  他的弱点恰恰缘于耳聪目明。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那么过桥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论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攀附铁索桥,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力量的薄弱,不是因为智商的低下,而是威慑环境,被周围的声势吓破了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