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8|回复: 34

【员工今日谈第13期】你手中还有多少引以自豪的“证”?

发表于 2014-9-1 11:26: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36614412445982102.jpg

    国务院今年分两批取消了58项中央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包括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许可等。职业资格考试太多、证书太乱的现象有望改变。( 8月31日《新京报》)
    目前很多单位的职工开始热衷考证,因为这些证考下来就可以挂到某单位,不用上班就可得工资,这对一些职工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业余时间开始拼命的学习,甚至工作时间也挤时间学习,很多单位也鼓励职工考证,因为现在什么都需要证书,有证才能做事。然而随着国务院今年分两批取消了58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来看,这考证的难度必将加大,原来的一些证书也不见得都那么值钱了,针对这件事大家怎么看,今天不妨聊聊那些有用没用的证书。

    事评栏目组
    2014.09.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41:54 | 查看全部
1994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制度,被写入劳动法。此后,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应运而生,并催生了各种培训热、考证热。
  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步伐,正在快速推进。在8月份取消和下放45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后,人社部负责人表示,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资格,如果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并不密切,或者自身不宜采取职业资格方式进行管理的,将建议按程序提请修改法律法规后,予以取消。到2015年基本完成取消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真正的人才再也不用为考证而发愁了。
  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规范相关领域经营与运作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所有行业的人才,都要“证书化”,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时间、精力与资源浪费,更会让一些行业内潜规则横行。人才被“证书化”,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助推考证经济,每种考证背后都有一条巨大的利益链条;二是,人为抬高相关领域的从业门槛,不利于市场繁荣,比如注册一个相关领域的公司,需要一个资质,而这个资质需要几个会计证、几个专业证,这实际上为创办公司造成了阻碍,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三是,证件市场中已经出现了许多怪现象,一些难考的工科证书和国家注册类证书,有的已经涨到了一年20万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考出了证,只挂靠证书,不用工作,就足以拥有年薪几十万的小资生活。人力资源被严重证书化,是极不正常的劳动机制,持证的人不干活,没有相关能力的人却越俎代庖,尤其是在一些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真正干活的甚至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很可能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这也是一些行业乱象的根源。
  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出现,都有当时政府机关加强监管的意味,这本身没有问题。可是,当这样那样的职业证书成为数不清的门槛,证书就必然会坐地起价,反而扰乱或制约了市场发展。清理和规范职业资格许可,并不意味着这些行业会“无门槛”进入,而是交给市场来淘汰,劳动者自由选择职业的空间也将宽广,这是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大势所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42:51 | 查看全部

Re:【员工今日谈第12期】你手中还有多少引以自豪的“证”?

练洪洋:准入类职业资格先“瘦身”后“健身”
“瘦身”,旨在进行存量改革,取消那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存在意义不大、交叉设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健身”,则在进行增量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
  据人社部负责人透露,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下一步清理计划是,国务院行业部门、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学会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原则上予以取消。确实需要保留的,经过批准后,纳入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制度管理。(8月31日《新京报》)
  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应该是一个帕累托最优——于劳动者本人,它既是求职、任职、开业的“钥匙”,又是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桥梁”;于用人单位,它是招聘、录用劳动者的“标尺”;于国家,它是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引擎”,为国际社会所通行。我国亦于1995年1月7日颁布相关规定,标志着职业资格制度在中国落地。
  职业资格制度的合理性毋庸置疑,其效率也应该获得正面评价。可是,制度愈行愈远,混乱度也呈现渐升之态势。细究之,“各自为证”、“证出多门”是首患。“证”出多门包括:人社部、相关部委、各类行业协会、专业学术团体以及国外职业鉴定机构。各自为“证”表现:一在名目设置环节,体系散乱、版本众多。以物流师资格为例,除了人社部进行资格鉴定,还有十几个部门涉及这个行业,颁发“资格证书”十余种。二在培训环节,收费太高、牟取暴利。三在考试环节,权威不足、考试太乱。当然,职业资格证制度的问题远不止这些,譬如“证在人不在”的“挂证”就是一个常见的恶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在职业资格证书这条利润丰厚的产业链上,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乱象丛生。有鉴于此,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12月下发《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直指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考试太乱、证书太滥……高额收费等”,并进行了一场堪称“史上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职业资格规范清理活动,直至2012年5月才告一段落。时隔两年,旧事重提,意味着职业资格证制度规范任重而道远。
  规范职业资格认证,先“瘦身”后“健身”,减法与加法一起做。“瘦身”,旨在进行存量改革,将现存的准入类职业资格进行盘点,取消那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存在意义不大、交叉设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人社部不妨将“存货”向公众晒一晒,去或留听听群众意见。“健身”,则在进行增量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制定通用的技能、资格标准和严格的质量监控系统,确保证书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封堵“证出多门”。
  增量改革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增加法律供给。职业资格制度,实质是一种许可制度,是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一种调节与约束,必须要以法律为依据。在这方面,“暂行”了近20年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终究不是“办法”,需要升格。二是适度收权,向上归拢,避免放权导致“牙防组现象”。像一些国家的职业资格制度,政府与行业协会或学会分工合作,共同管理——政府承担职业资格注册、管理、考试的主体责任,而行业协会、学会负责专业管理,譬如考试大纲拟定等。
  职业资格制度不可舍,实际操作跑偏要较准,这就是此项改革的依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43:21 | 查看全部
陈王伟:职业资格证书上有多少食利阶层?
今年6月和8月,国务院分两批取消了58项中央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包括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许可等。人社部负责人透露,今年11月份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目前,准入类的职业资格还有84项,对于其中不符合要求的要继续取消。(8月31日《新京报》)
  职业资格证书本来是反映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的一种证件。遗憾的是,实行二十年来,职业资格证书种类越来越多,在管理上却越来越乱,渐渐形成了一条寄生在职业资格证书上的“食利链条”。
  那些既能实干又能考到职业资格证书的当然是人才。可是有些考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却不一定有真才实学,不一定能做事,不一定愿意做事,不一定为单位创造价值。相反,有些拼搏在第一线的人却不一定能通过考试。对于一些行业来说,单位要取得资质证书,一定要职业资格证书多少本。这就催生了一个市场——挂证市场。
  在国内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一些政策一些规定会在有意无意中催生出一个市场。如果这个被催生的市场是良性的,创造就业机会,将造福社会。但是这种被政策、规定逼出来的市场往往是畸形的,甚至是违法的。
  在一些行业,每到换证年度,相关单位为保资质,到处找人挂证,为了凑足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行情水涨船高。在东南沿海省会城市,有些职业资格证书一年的挂证费用达到15万甚至更高,而且只挂证,不需要做事。三年为一个周期,也就是说,只要有本证,在某个需要证书的单位注册,什么都不要做,三年就有45万的收入。挂证的人大多不是这个单位的,所以需要证书的单位就必须为挂证的人做一份假的社保证明,这样才能通过审查。
  正是因为有了职业资格证书就会有诱人的收入。职业资格证书又催生出一个考证市场。本来,考证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如果会读书,能考过是个人的本事。偏偏有人动脑子,先把试题搞得很难,有些专业每年通过率不到20%,然后再来办培训班,或者弄出一些试题来卖钱。有考过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所耳闻,有些培训机构甚至把电话打到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密集的单位,告知只要交多少钱,就会把试题发到邮箱,通不过还可以退款。
  挂证市场、考证市场,这还没完,还有一个继续再教育市场。每年的继续再教育也是一个不小的市场。许多继续教育仅仅是走过场,最重要的是收费,只要把钱交了,学到些什么就不好说了,盖个章不就完事了。这些继续教育往往由相关行业的协会来举办,办着办着就变味了。
  国务院分批取消部分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说是对职业资格证书乱象的正本清源。有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是必要的,如医师、律师、会计师、教师等,但是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需要职业资格证书。对于那些保留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也应该进行严格监管。那些有职业资格证书却没有实际工作业绩仅仅是挂证的人员,更要严格审查,实行举报制度,一旦发现一律吊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43:49 | 查看全部
文 峰:治考证乱象就该釜底抽薪
目前的职业资格许可领域,一个行业有十几种甚至是几十种职业资格,许多大学生疲于应付各种证书的考试。近日,人社部负责人在回应全国人大代表的提问时介绍,8月,国务院取消了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到明年将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太多、证书太乱的现象将有望改变。(8月31日《新京报》)
  “持证上岗”在我国并不是什么新词,它在很长时间内都被当做一种找工作的潜在规制,于是考证也就成了一种附带求职现象。但是,很多工作其实根本就没必要持证上岗,并且也没有法律和逻辑依据。比如说,房地产销售就不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只需要诚信守信,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即可,但如今却有文凭资质要求,需要房地产销售资格证。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持证上岗”并不一定合理。
  而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原则和规定,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少数具有重要法律责任的执业人员,由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组织资格认证并设定职业准入外,地方政府、国务院各部委不得自行设置有关职业资格准入或其他行政许可性规定,已设定的要废止。然而,这种规制在现实中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在某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了清洁员也要持证上岗的怪事。
  由此看来,现象背后自然隐藏了部分地区在依法行政方面的权力失范现象。其实,劳动上岗更多是一种市场选择行为,那么就该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如此,才能刺激市场经济的活力。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用人单位和服务对象都会对其作出评价,就业市场自会实现优胜劣汰。这种事情,政府本来就不该“手伸得太长”,因为行政审批事项过滥会限制市场竞争,职业资格过滥则会阻碍人才自由流动。
  此外,取消部分职业的资格许可,还能很好地遏制权力寻租和“花钱买证”的乱象。就目前来看,有些职业资格认定已经严重变味,甚至名不副实,人们很容易就可以通过“花钱买证”等手段获得资格证书。而这不仅会让一些部门通过职业资格认定大行权力变现之道,还会让就业市场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
  有媒体报道,当前我国职业资格考试产业链的经济总额已超过3000亿元。目前的职业资格许可领域,一个行业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职业资格。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培训机构大多都热衷于分享这块“蛋糕”,而带有官方背景的机构靠培训发证生存,也成为职业考试领域混乱的主要肇因。所以,国务院取消这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就是为了约束政府权力,促进依法行政,就业公平。毫无疑问,要遏制这种考证乱象,也就该釜底抽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44:14 | 查看全部
洪信良:是时候给考证热浇一桶冰水了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举行的联组会议上,有委员提出,目前的职业资格许可领域,一个行业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职业资格。在青年中有一股“考证热”,青年人不仅要取得高学历,还要去考各种各样的资格证,手上拿着一大把证,可就是找不到工作。
  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已经开始行动。本月,国务院取消了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据报道,今年11月将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到明年,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
  事实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作为一项先进制度,引入国内,以至被写入劳动法的。但是时过境迁,它评价人才的“先进性”丧失了,还是水土不服,橘生淮北则为枳了?
  我看问题就出在一个“热”字上。中国本是一个考试大国,老舍说“考而不死是为神”。相较于以前凭出身凭资历占据岗位,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后,凭知识、技能考取资格证书,有证者谋其位,这确实是一大进步。但考试不是万能的,考试也有其天然的弊端。若唯考取才、唯考是举,那么,出现“有证的不会干活,会干活的没证”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更大的弊病则在于,若林立的政府部门的公权力,可以借机敛财,通过办班、卖教材、组织考试等等方式,收取高额的培训费、教材费、考试费,那么,没必要考的也得考,没必要考那么难的也考得难,考试之滥、证书之乱也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可以跟公权力勾连上关系的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从中漁利,更加不择手段地掺合一番,这考证炒成一口热锅的同时,这里面煮的饭,自然也就乱成一锅糊粥了。
  城市里的所谓“牛皮癣”,贴得最多的,便是“办证”。这“证”虽是假证,但无论真假,这“证”对于国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有媒体曾报道某知名大学大二学生小凡,一个暑假要考五六张证,诸如教师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中高级口译证、会展高级设计师证、文秘证等,这考证清单竟然还是老师开具的。有用没用,考了再说,“证”多不压身么。但考多不但累死人,还要掏空你的钱包。我们的某些名牌大学之“小”,也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大学之小,绝不仅仅是大学的问题,更在于大学围墙外的生存天地太逼仄。
  给考证热一个大冰桶,降降温,既是给求职者松松绑、缓缓气,其实也是给用人单位一个新的选才视野,也不用被“证”给绑架了。这次政府高层机关下决心清理、取缔一大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凡是无法律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这正应了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古话,可谓正当其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4:04:56 | 查看全部
一个行业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职业资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4:05:20 | 查看全部
现在的证好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4:51:30 | 查看全部
我手上有很多证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4:51:36 | 查看全部
好多都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