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那消逝的宝鸡工人文化宫
长河向月 许多东西,它好像老在那里,好多年没有改变。这会让人感觉它就应该在那里,一直在那里,永远在那里。直到有一天,它突然离去,你才发现,这么多年,你竟然仓促的势利的未来得及给它留下一张照片。再后来,你会发现,这些东西原来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2008年6月的一天,在本市一家网站的论坛里,我与工人文化宫不期而遇时,就恍然有这种感觉。 (图片转自网络) 工人文化宫有50多年的历史,位于火车站对面,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商业主街的中段,占据了这个城市最核心的位置。南来北往的客人,一下火车、汽车看到的就是文化宫。逛街的人,少不了从工人文化宫前过。工人文化宫里面有老电影院、中年人爱去的露天舞厅、有酒吧、乒乓球、台球,有给小孩办的音乐、舞蹈什么的班,还有小吃市场等等,充满了世俗的烟火味和文化味。 工人文化宫是这个城市刚刚解放后兴建的给工人休闲娱乐的地方,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现在老了。在一个现代化的商业街中,你进入一个院子,它不是公园,却有许多老树,绿荫庇道,老蔓爬墙;它不是博物馆,却有许多老建筑,体现革命时期来自苏联的影响;说它娱乐,却只是吸引些中老人来露天舞厅,年轻人都去别处了。它就是这么一个存在,有些悠闲,有些自在,有些落伍,有些沧桑,这个人人忙碌的城市的商业街上,占据这个城市寸土寸金的地段,它像一张有些褪色的黑白照片,展览在五彩缤纷的现代都市街头。
有一天,路过那里,不经意间,看到工人文化宫门楼已拆,四面被围,这才明白,工人文化宫要拆了。而后有一天,因为工作,需要搜集文化宫的老照片,这才发现,这么多年,我们太怠慢他了,竟然没留下几张影像。找不到,在到网上搜,在一个论坛里我终于搜出来一张,黑白的,充满沧桑感。
看工人文化宫的照片,想起昔日的琐碎。其实,对工人文化宫,我并没有太深刻的记忆,它只是我人生中经过的地方的建筑,只是一个坐标而已。不像老辈人,他们青春时的第一张照片、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场电影、他们爱情中的第一次约会或许就在这里,而我还年轻。但即便是这样一个坐标,失去却还有一丝怅惘。这个建于河滩上的城市,声称具有3000年的文明史,但是城市没有历史感,它的历史感只能靠老祖宗埋在地底下的青铜器来证明,它缺少老建筑。我想,工人文化宫,已经有50年的历史,如果能遗存下去,也会成为记录这个城市历史的东西。你的存在不是拥有,你的离去却是我的损失,两句话最能表达我对生命中多少有些关联但又不深入交往的人和事的感情,文化宫也是这么一个事物。
但找到的那张照片下面,一位不具名的网友跟的一段文字却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 看了这张照片,心中百感交集,我终生也不会忘记这个地方,就在1990年3月27日的那天,文化宫里面召开公审大会,一百多人在这里被公开宣判,我是其中之一,故意伤害罪我被判了三年.当年是因为我的一个同学在学校门口被几个社会青年欺负,我拿刀把那帮人打跑了,还捅伤了其中一个,所以那时侯(候)根本不认为自己丢人,还总觉着自己非常英雄!当我被带上舞台时,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装着很不在乎,听着警察宣读我的判决书,目光呆滞的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突然我看到了我的姐姐,她和一个很帅的男孩一起坐在很靠近舞台的一排座位上,脸上满是泪水,我的心里象被刀子刺了一下,泪水夺眶而下,那一年我十六岁,姐姐二十,后来那个和我姐姐一起的男孩成了我的姐夫,这是我第一次见我的姐夫.后来,每个接见日我姐姐和姐夫都会准时的出现在我面前.十七年过去了,如今,我早已过而立之年,在外地自己的事业已经小有所成,可是姐姐和姐夫对我的牵挂一如当年,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给我问东问西,在他们的心中,也许我还是那个毛头小伙子.
这简直就是一篇小说的缩写,充满了一种青春的沧桑感,充满着一种亲情的忧伤的温暖,是关于青春期的勇敢、冲动、悲伤、无助和美丽的故事,是关于青春的记忆的一部分。在冲动之后,是否有尴尬和懊悔?看到一个帅气小伙的出现,自己是不是有妒忌,有寄托,有安慰?今天,那种亲情,如此深入骨髓,如此刻骨铭心,与当时的场景一起在多年以后融化为点点滴滴的爱与关怀。工人文化宫,作为一种载体,在记忆中,成为人生的舞台,历史的场景,在这样的故事里。而随着工人文化宫的被动消失,也使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座城市的个人的历史情感失去场景化的触媒,悲兮?喜兮?
现在,那里已经崛起一个巨大的商业建筑。在这样一个商业社会中,一种悠闲的存在,终归归于商业的洪流,工人文化宫已经走进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