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10月13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8:10:16 | 查看全部
1987年10月13日 建国后第一家典当商行成立
    1987年10月13日,在国内销声匿迹30多年的典当商行在成都西御街上重新出现,这家名为成都华茂典当商行的新型当铺成为我国第一家为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提供方便的新式典当服务商行。
    典当商行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越活跃,资金的需求量越大,周转频率越快,急需临时性资金的情况便时有发生。以实物作抵押向客户发放贷款从而使“死钱”变成“活钱”的性质使“进当铺就跟进银行一样”成为不少人对典当行业的全新认识。成都华茂典当商行属集体所有,主要面向群众和小型集体及个体企业,经营日用品、房屋等私人动产或不动产,以及企业积压产品闲置设备和额余原材料的典当拍卖业务,典当借款利率不高,金额数目也不大,典当期限还可以依据客户的实际要求适当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8:10:26 | 查看全部
1987年10月13日 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亚斯获诺贝尔和平奖
  1987年10月13日挪威议会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宣布,授予哥斯达黎加总统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1987年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在危地马拉城达成的中美洲和平协议作出的努力。
  据介绍,阿里亚斯总统是中美洲和平计划的主要发起人。他为“长期因战争和内乱而动荡的地区有可能恢复和平与稳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诺贝尔奖金委员会认为,鉴于在危地马拉城达成的中美洲和平协议是五个签署国合作的结果,它为“这个地区人民和国家间的合作和民主进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委员会指出:“阿里亚斯总统为和平作出努力的重要影响将超越中美洲。”
   和平奖的正式颁发仪式于12月10日在奥斯陆举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8:10:36 | 查看全部
1983年10月13日 印尼籍轮撞沉我大庆油轮
  1983年10月11日,我国广州海运局所属大庆236轮,自秦皇岛港载原油15000余吨驶往黄埔港,在航行途中发现船名为“克拉巴特山”号轮在后面航行。10时左右,“克拉巴特山”号轮接近大庆236轮,突然对着大庆236轮驶来。当时大庆236轮虽采取紧急避让措施,但被“克拉巴特山”号轮的船头撞在左舷尾部,当即大量进水,很快沉没。沉没地点是北纬22度32点5分,东经115度55点2分,在我国领海内南北航线的航道上。事后据香港海事处告,“克拉巴特山”号轮舵机失灵。
  在大庆236轮下沉时,船员登上自放的三艘救生艇,其中35人又登上“克拉巴特山”号轮,该轮未继续在海上搜索即开往香港。大庆236轮船长等3人经检查确认船上无人后,最后跳水离船。
  我国海上搜寻救助中心得悉大庆236轮被撞沉的报告后,立即组织营救遇险船员,先后出动了飞机两架、商船、救助船、军用船、拖轮和渔船多艘。香港海事处也派出了一架直升飞机,参加搜救。到10月12日下午2时止查明,遇险船员共59人全部获救脱险,其中数名船员因受伤正在治疗中。沉船现在船底朝上,开始有溢油流出。为保障过往船舶航行安全,我国黄埔港务监督已发出航行警告,在沉船位置设置浮标。
  经查,“克拉巴特山”号轮为印度尼西亚籍船舶,在我国领海内撞沉我国大庆236轮后,没有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报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8:10:53 | 查看全部
1971年10月13日 我国与布隆迪复交
  布隆迪,全称布隆迪共和国。旧称乌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的内陆国。面积27834平方公里。人口562万(1991)。由胡图、图西和特瓦三个部族组成。官方语言为基隆迪语和法语。居民中65%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新教,余为信奉伊斯兰教、原始宗教等。首都布琼布拉。矿藏主要有镍、泥炭、铈、钽、锡等。森林覆盖率为国土的3%。经济以农牧业为主,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牧业。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稻米、木薯、咖啡、茶叶和棉花等。工业多为农产品加工、纺织、卷烟和发电等。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0美元。出口咖啡、茶叶和棉花,进口工业原料、机器设备和消费品。17世纪前,以放牧为生的图西人到此建立了封建王国。1890年沦为“德属东非”的一部分。1922年成为比利时委任统治地。1946年改为比利时托管地。1962年7月1日宣告独立 (现为国庆日),实行君主立宪制,称布隆迪王国。1966年国王被废黜,成立布隆迪共和国。1976年11月和1987年9月分别建立第二和第三共和国。1992年通过新宪法,实行多党制。1963年12月21日同中国建交,1965年1月29日布宣布暂时中止两国外交关系,1971年10月13日两国复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8:11:04 | 查看全部
1970年10月13日 中国与加拿大建立外交关系
  1970年10月13日中国与加拿大建立了外交关系。
  建交以来,中、加两国友好关系稳步发展,双方领导人曾经多次互访。1973年,中加两国就互设领事馆、商标注册互惠、家庭团聚、民航、互派留学生、简化签证手续分别签订协议或达成谅解。1974年11月,中同在温哥华设立总领事馆。自1973年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较快。从1980年起,加拿大对中国实行普惠税待遇。1979年,双方签定了经济合作议定书。中加在文教、卫生、新闻等领域的交流不断增多,每年都育文艺、体育团体互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8:11:19 | 查看全部
1962年10月13日 巴拿马运河大桥建成
    1962年10月13日,在美国占领的巴拿马运河区为新建的巴拿马运河大桥举行落成仪式的时候,一批年青的巴拿马人冲破了警察封锁线,把一面巴拿马国旗插到桥中心。巴拿马示威者要求把这座桥命名为“美洲之桥”,同时要求收复巴拿马对运河区的主权。
    高呼反美口号和打着标语牌的巴拿马示威群众涌进了会场,迫使大桥的落成仪式不得不草草收场。当时在场的有巴拿马总统罗伯托·恰里、美国副国务卿鲍尔、美国大使法兰德等人。当鲍尔在落成仪式中谈到应当在巴拿马运河区同时升起美国国旗和巴拿马国旗时,群众高呼反美口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8:11:35 | 查看全部
1949年10月13日 中国少年儿童队(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主要有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团等。
  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棗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1950年,团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大会。
  建国初期的少先队,响应党的号召,在共青团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三大运动。在“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盗窃、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中,少先队员开展了“三要三不要”(要爱护公物,要爱惜时间,要艰苦朴素;不要损人利己,不要浪费,不要贪小便宜和拿别人东西)的活动。
  1953年开始,少先队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好好学习”的教导,开展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1953年11月,团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鼓舞下,少先队员们努力学习,渴望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江苏省宜兴县、辽宁省复县松树区和北京市的少先队员提出开展“小五年计划”活动的倡议,在团中央的支持下,“小五年计划”活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少先队员收集废钢铁、拣粮、种植油料作物、饲养小动物,节省零用钱捐献拖拉机。
  1955年,举行第三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团中央提出了“积极大量地发展”的方针,“让更多的孩子戴上红领巾”;“活跃少年先锋队生活,把少年儿童带领得更加勇敢活泼。”
  1957年5月,上海少先队首创了以“热爱红领巾,做个好队员”为口号的“红领巾月”活动。在“红领巾月”中,少先队员收集废钢烂铁,向祖国捐献了上海市第一台“红领巾号”拖拉机。
  1960年,团中央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会议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坚持少年儿童运动的共产主义方向》的报告。
  1962年,团中央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会议作了题为《为更好地培养共产主义新一代而奋斗》的报告。
  1963年,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国少先队普遍开展了“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活动,他们读雷锋故事,和雷锋比童年,参观雷锋事迹展览,和雷锋班战士通信,做针线包、节约箱、建光荣簿等,在校内外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
  五、六十年代,各地的少先队活动非常活跃。如:参观工厂、农村、新的建筑工程;与老前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作家见面;祭扫烈士墓,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开展行军、野餐、军事游戏活动;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开展“可爱的祖国假期旅行”、“到月球去探险”、“我长大了干什么”活动;组织“45分钟的价值”队会、“大队游戏节”,开展“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行为”讨论;兴办“小工厂”、“小农场”、“小银行”,组织科学兴趣小组,建立少年图书馆、气象站;组织“红领巾合唱团”等等。这些活动为少先队组织的发展和育人作用的发挥打下了长期深厚的基础,影响久远。
  “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受到摧残。少先队组织的名字、标志被取消,代之以“批判走资派”为目标的“红小兵”组织。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后,1978年10月,团十大宣布了党中央关于我国少年儿童组织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名称的决定。中国少年先锋队重建。团十大一中全会通过了新修改的少先队章程,确定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为队歌。干部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并举,是团中央恢复与发展少先队工作的两大措施。1979年10月,团中央举办第一届全国辅导员夏令营,同时成立了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
  1979年,团中央召开第六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总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贯彻“五爱”教育,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把少先队工作活跃起来,为把少年儿童培养成献身人民、热爱科学、具有民主精神和健壮体魄的新一代,为造就一支朝气蓬勃的四化建设预备队而奋斗。会议提出了少先队教育的系统化、制度化、阵地化的基本目标。
  1983年,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少先队确立了“面向新世纪,造就新主人”的目标。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少先队取得了许多突破和创造。以少先队代表大会制的建立和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少先队实现了在共青团领导下的相对独立,并形成了团教两家齐抓共管少先队工作的新格局。少先队创造教育与创造性活动广泛开展。少先队理论建设与理论队伍取得新发展。1983年,团中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了全国少年科研规划会议。1984年,全国少工委发起了“全国万名创造杯少先队活动竞赛”,开展了大规模的创造性活动。同期,少年工作者队伍培养、培训、配备和理论建设日益加强。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各级少先队组织普遍开展了“人人争戴新风尚小红花”、学赖宁、学习“十佳少先队员”、“劳动实践”等教育活动,广大少先队员踊跃参加“我们爱科学”、“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等活动,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全面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少先队活动中关于培养少年儿童素质的内容逐渐增强,特别是1994年以来,为配合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战略转变,培养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人格意识和初步的生存、发展技能,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起了“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简称“雏鹰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8:11:50 | 查看全部
1941年10月13日 弘一大师圆寂
    1941年10月13日,弘一大师圆寂。
    中秋过后,弘一大师自感病势已重,手书二偈与诸友告别,偈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日),弘一大师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弥留之际,书“悲欣交集”四字,是为绝笔。
    自1918年7月出家后,李叔同即以法号“弘一”行世。他发愿弘扬律学。在佛教诸多宗派中,律宗是最重修持的。弘一身体力行,持戒甚严,每日只吃早午二餐,且过午不食;衣无过三件,寒冬亦如是。他遗下的一件百衲衣,有224个布丁,皆亲手自补,马一浮曾挽诗云:“苦行头陀重,遗风艺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他著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并创办“南山律学院”。僧腊二十五年始,他行踪如浮云,遍及浙江、福建诸地和上海、青岛,三次大病,生死置之度外,一息尚存,颠沛风雨如故。为之追慕,夏丐尊、丰子恺等执弟子礼,终身护法。
    弘一法师是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他对日军侵华极为愤慨,说道:“吾人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时不能共纾国难于万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曾书写“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字幅,还加跋语云:“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
    李叔同(1880—1942)中国现代画家、书法家、音乐家、戏剧家。名文涛,别号广候、漱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法师。
    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1942年10月13日卒于福建省泉州市。原籍浙江平湖,从祖辈起移居天津。父李筱楼(字小楼),道光甲辰(1884)进士,官吏部尚书,曾经是盐商,后从事银行业。母亲姓王,为李筱楼侧室,能诗文。李叔同5岁丧父,在母亲的抚养下成长。1901年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美术主任教习。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儿,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
    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抗日战争的爆发后,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表现了浓厚的爱国情怀。
    李叔同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的绘画创作主要在出家以前;其后多作书法。由于战乱,作品大多散失。从留存的《自画像》、《素描头像》、《裸女》以及《水彩》、《佛画》等可窥见一斑。《自画像》估计是出国前所绘,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官廷肖像画,有较高写实能力。《素描头像》是木炭画,手法简练而泼辣。《裸女》受其师黑田清辉影响,造型准确,色彩鲜明丰富,有些接近于印象主义,近看似不经意,远远看晶莹明澈。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青年时致力于临碑。出家前的书体秀丽、挺健而潇洒;出家后则渐变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谨严、明净,平易、安详。李叔同的篆刻艺术,上追秦汉、近学皖派、浙派、西泠八家和吴熙载等,气息古厚,冲淡质朴,自辟蹊径。有《李庐印谱》、《晚清空印聚》存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8:12:04 | 查看全部
1925年10月13日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诞辰
  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格兰瑟姆市。父亲经营食品杂货店,曾任格兰瑟姆市议会议员、副市长和市长等职。
  1943年,她在凯斯特文—格兰瑟姆女子中学毕业后获得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女子学院攻读化学,先后获得牛津大学理学士、文科硕士学位。1983年6月,她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离开大学后,她在一家工业公司任化学研究员四年,并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后成为精通税务法的律师。
  大学时代,她参加保守党,并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1950年和1951年,她两次参加竞选。1959年,当选为保守党下院议员。1961年,她首次出任保守党政府年金和国民保险部政务次官,至1964年保守党下台。1964—1970年,她在下院任保守党前座发言人。1967年,进入保守党影子内阁,先后担任社会保险、住房和土地、财经、燃料和动力、运输和教育等方面的发言人。1970年6月,保守党上台执政,她在内阁任教育和科学大臣,并担任枢密顾问官。1974年2月,保守党又告下台,她在影子内阁先后任环境、财经事务的前座发言人。
  1975年2月,她竞选保守党领袖获胜,成为英国政党史上的第一位女领导人。1979年5月,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她遂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6月,保守党再次在大选中获胜,她连任首相。
  撒切尔夫人执政以来,采取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限制公共开支,减少财政赤字,逐步非国有化以及限制工会权力等措施来控制通货膨胀。在对外政策上,主张加强西方联盟和北约集团的地位,开展东西方对话,密切与英联邦国家的关系,增进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主张进一步发展良好的中英关系,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和文化、科学领域的交流。
  1977年,撒切尔夫人曾作为反对党领袖访问中国。后作为首相多次访问了中国。
  撒切尔夫人1951年与丹尼斯·撒切尔结婚。丹尼斯·撒切尔先生曾任一家油漆公司的经理,后任伯马石油公司等公司的董事,已于1975年退休。他们有一对孪生儿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8:12:30 | 查看全部
1903年10月13日 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诞辰
  小林多喜二是日本杰出的作家。1903年10月13日出生于一个贫农的家庭。青年时期,在其伯父的资助下,毕业于北海道小樽市高等商业学校。1924年入北海道开发银行当职员,因他在长篇小说《在外地主》中,利用银行的资料揭露银行勾结地主剥削农民的罪行,于1929年11月被开除。1930年2月,他迁居东京,成为职业革命家和作家。1931年参加日本共产党,从那以后,一直是日本革命作家组织的主要领导人,直至牺牲。
  小林多喜二的创作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从1910—1927年为第一阶段。主要作品有:《泷子及其他》、《牢房》等。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日本,广大工农群众对地主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自发地走上反抗道路。小林多喜二的作品描写了这种自发反抗。从1928—1929年为第二阶段。主要作品有:《1928年3月15日》、《东俱知安行》、《蟹工船》、《在外地主》等。这时期的日本工农群众在日本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斗争。小林多喜二的作品反映了这一斗争。尤其是取材于日本反动政府镇压革命运动的“3·15事件”的《1928年3月15日》,成功地刻画了几个革命家在严峻考验面前大义凛然的光辉形象。从1930—1932年为第三阶段。主要作品有:《地下党员》、《组织者》、《安子》、《沼尾村》等。这时期,日本反动政府积极准备侵华战争,对内疯狂镇压革命运动,阶级斗争尖锐复杂。他的小说反映了这一现实。特别是《地下党员》,揭露了日本反动派侵华的反动实质,表现了日本革命者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光辉形象,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具有代表性的杰作。
  1933年2月22日,小林多喜二在与同志秘密接头时不幸被捕,牺牲于敌人的酷刑。鲁迅先生在唁电中说:“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是兄弟。……我们坚决地踏着小林同志的血路,携手前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